教你用「逆向思維法」寫出老板滿意的「產品分析報告」

7 評論 27978 瀏覽 338 收藏 24 分鐘

寫好一篇產品分析也許并不是那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在寫時候哪些「思考」的過程,那才是你得到,別人拿不走的東西。

作為互聯網從業者,免不了要寫產品分析,有些人在體驗產品時,常會陷入一種「無目的」的狀態,不知該如何思考,體驗之后也總結不出什么,最終寫出來的東西老板不滿意,自己也覺得沒深度。

究其原因還是沒有找到一條有效的「思考路徑」,思緒一直處在雜亂無章中,很難找到「抓手」,所以在體驗前需要在心中先設定好一條「思考路徑」,按照路徑一步步思考,就會減少茫然感。

如何找到這條「路徑」

想要找到路徑就要來「解剖」一下產品了。首先我們將產品想象成是一塊圓形蛋糕,將其切成兩半:一半叫商業,一半叫產品。

商業,是「魂」,起到導向作用。產品,是「形」,通過設計與視覺來體現商業理念。這就是尋找思考路徑的第一步——分離商業與產品。

之后將產品先放一邊,單看商業部分,商業是促成產品成型的根基部分,搞懂他能夠幫助你更快地理解產品設計。

一般情況下,產品的誕生都是先由一群有特定特征的人群,做了某種「行為」,在「行為」過程中,遇到了讓他不舒服,受挫的體驗,他們很希望這個不舒服的體驗能得到改善,直到某個商業產品的出現,幫助他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是個循環過程,產品基本會沿這條路徑一直演變,那么當我們面對一個沒接觸過的產品時,就先試著用產品的誕生過程來作為「思考路徑」來思考吧,然后嘗試獨立將這些信息逐個填滿?,F在就可以拿起手機,找到一款你感興趣的產品,跟著本文一起來思考吧。

確定產品形成了什么「行為」

首先要知道,我們在使用任何一款產品時,都會形成某種所謂的「行為」,這種「行為」可以被很直觀的表現出來。舉個例子,比如在用滴滴打車時,如果別人在問你,你用滴滴做什么?你會回答什么 ?是「打車」。對不對?再比如說「印象筆記」是在「記筆記」,蝦米音樂是在「聽音樂」等等,這些就是所謂的「行為」。

可以挑選你安裝的一些APP,思考一下,他們會讓用戶產品什么「行為」,這需要一些「常識」,但不難。

確認好「行為」后會發現,如果想要形成行為,「人」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另外還有行動背后的「動機」。

那么我們先來解決「人」的問題,也就是確定產品的用戶群體。

通過「行為」推導用戶群體

實際上只要是與現實生活沾邊的「行為」,都能較容易的想到究竟是什么人在使用它,當然,如果網上能找到相關報告與數據,那么大家大可跳過這一步,直接用數據上的用戶畫像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喜歡的產品,恰好沒有完整的分析報告看,那么就可以試試今天的方法了。這里我用一個APP舉例,這是個出售Live House演出門票的產品。

1- 利用「行為」縮小范圍

看Live House演出是這個產品形成的「行為」。Live House演出大多是些小眾音樂或搖滾樂,聽到「搖滾」與「小眾音樂」,有些「常識」的話,就會知道這些是「年輕人」喜歡的東西。OK,現在鎖定「年輕人」的范圍了,那么究竟有多年輕呢?

如果你身邊有喜歡Live House的朋友,和他聊聊這方面的話題,相處2天你就能大致了解人群的一些特征了。如果沒有這方面的朋友,那么我們往下看,看看如何解決?

2- 用「價格」將用戶細分

一個產品的「價格」往往是對用戶的一次重要的篩選,許多人均消費2、3K的飯館你是看不到學生的,滴滴上的快車你也不會看到哪個土豪來乘坐,商業產品價格是劃分人群最直接的手段,在分析時就可利用商品價格來細分人群。

說回到例子本身,打開APP可以看到,Live House演出價格普遍便宜,50-300元不等且演出平日與周末均有。

這說明產品面向的消費群體收入不會太高,對價格又比較敏感,又有充裕時間。在「年輕人」中這樣的人是誰?可能「學生」是最符合的了吧?如果你覺得學生群體仍然是一個大范圍的話,可以再對「學生」進行細分,將其按學習階段劃分為: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

對照之前掌握的「價格」與「時間」上的線索來看,大學生和研究生,會比高中生跟符合條件,也可將擁有相似特征的剛畢業的小青年和工作幾年的「文藝青年」也劃分為產品的消費人群。這樣就可以初步判斷,該產品的用戶群應為大學生以及向上浮動2-3歲的年輕群體了。

通過「行為」與「價格」我們已推導出了人群的大概年齡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縮小一下「地理范圍」。

3- 善用「熱門城市」功能

究竟是哪些地區的人更喜歡用這個產品呢?如果產品中有「地區選擇」這個功能的話,一般都會有熱門地區,去看看那里都設置的是什么城市吧,會對你的判斷有很大的幫助,因為這都是運營者通過市場調查與行業的了解進行設定的,所以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比如我在體驗的這個APP,基本都集中在了一二線城市,而且是相對文化娛樂較發達的城市 ,拋開北上廣深,還有重慶成都天津西安武漢等等。

基于對人群年齡的判斷,再結合這些城市對你的印象,是不是一個人物形象就快出現在腦海中了?接下來我們來把男性與女性比例劃分一下。

4- 相關詞與深度體驗判斷性別

如果你挑選的產品較為特殊,這一步就很容易來斷定,比如物流運輸產品,司機基本都為男性,美容類產品大多為女性,那么還有些是不好判斷的,那要怎么搞?

給大家兩條思路,一條是親自去深度體驗產品,泡在他們的群里或產品圈子里,去觀察用戶性別比例;另外一條是通過行為產生的相關詞,到百度指數去搜索,看看他能給你帶來哪些數據指導。

比如我在百度指數中搜索「民謠」「搖滾」「秀動」之類的相關詞語,男性的比例都會比女性多,而且在我去看的Live house演出中比例也大概如此,于是就可以初步判斷出,該產品使用的男女比例大約是6:4左右。雖然這種搜索的方式也可以用,但是總覺得這么容易讓你獲得的數據會很不精準,還是深度體驗要來的更靠譜。

以上,我們用四種方式判斷出了用戶的,年齡,性別,地理位置,收入,身份等等。這些訊息都是所謂的用戶「基本屬性」,而構成一個完整「人」的屬性還有「特征屬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性格與特點。

5- 通過「內容」做性格推導

在生活中,我們判斷一個人的「性格」,是從他的喜好與舉止中看出來的,那么在產品中「內容」與「服務」就可以觀察出用戶的喜好與舉止信息,他們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戶群的風格。

比如我體驗的這款產品,他的內容是Live House演出信息,這種演出大部分是脫離主流流行音樂的,如「民謠」「搖滾」「爵士」「重金屬」等,這些內容都是大多數人不喜歡,但卻是一種「不一樣」的東西,是更「自我」的音樂。

想像一下,一個注重「自我」,喜歡「不一樣」東西的人,都會有哪些性格特點呢?他們可能有些特立獨行,喜好總與他人不同,有自己的想法,喜歡追求刺激,不安分,張揚,不合群。OK,再想想他們平時的喜好都有哪些 ?然后慢慢將這個人物性格豐滿起來。

如果你恰好是產品的潛在或核心用戶的話,嘗試參加主辦方在線下組織的活動,能讓你更近距離觀察與了解他們。如果是純線上產品,看看有沒有官方群,通過加入這些群,觀察群里人的說話內容與風格,加幾個人的微信看看他們的朋友圈,也可以進一步進行性格推測。

至此,對用戶的基本屬性與性格特征的推導就結束了,這方面除了學會推導的方法與思考路徑外,還需要多觀察周圍的人和事,日常的積累非常重要,能幫助你收集到很多推導用素材。

還記得我們上面畫的那張圖嗎?現在「用戶」與「行為」已經被我們填好了。

既然用戶群已找到,如之前所說,行為的背后也需要「動機」,也就是「為什么他會產生這樣的行為」,那么下面我們就來搞定這個「動機」。

找到痛點前先「認識」行業

找「動機」實際上就是在尋找「痛點」。首先要思考的是什么是所謂的「使人產生不痛快的點」?

是否是操作中不連貫的邏輯?是否是溫馨提示不夠到位?是否是頁面邏輯的不夠完整?可以說,是,但又不全是。這些「點」我們可以稱之為產品的設計之痛,卻并不是本質的問題。在尋找痛點過程中,建議優先于商業層面。這樣會使你的精力集中在「面」上而不是「點」。

為什么這樣說?這里可以思考一個問題。所謂一個公司推出的解決方案,真的只是針對消費者的體驗優化升級嗎?

我認為那些所謂的「痛點」,根本上還是「行業內」存在的問題。如果一個公司可以解決行業內的某個問題,就能隨之打破給用戶帶來糟糕體驗的「頑疾」,使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并有機會革新行業的發展,創造出顛覆式創新的產品,而往往這種產品會非常成功。

想要找到行業痛點,首先就需要深度了解行業,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就是來介紹這個問題的(如何在72小時之內快速搞懂一個陌生行業!)。感興趣的朋友看看,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通過大量的閱讀與實踐來加深行業認知。

比如看行業文章與報告、通過「約見類」產品與同行內前輩聊天、參與行業峰會、購買相關書籍與行業白皮書等等方式。經由多種渠道獲得訊息后,再進行提煉與整合,梳出自己對行業認識與思考。

在了解的過程中,這幾個問題我認為是核心點:

第一,要知道行業都存在著哪些角色,他們各自的職責是什么?

第二,搞明白行業是如何運轉的,行業中的上下游關系是怎樣,誰在行業中占據著主導位置,誰又制約著誰。

第三,該行業的核心資源是什么?

通過多天大量知識的累積,相信你能成為一個對行業較為熟悉的「業內人」了,這時候再拿起手中觀察的產品,思考下該產品在改進著這個行業中哪些「頑疾」。

如果你在搜集與提煉信息能力上稍顯不足,那么不妨用下面這種方式,也能在對行業有稍微一些了解的情況下,找到產品在解決的用戶痛點。

「逆向思考」尋找用戶痛點

在市場對外宣傳一款產品的時候,往往會直接用戶痛點,并夸大產品優點。有沒有想過為什么他們的文案要這樣寫?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他認為這是用戶需要的,是他們能夠解決的問題。所以找「痛點」通過市場宣傳也能夠逆向推導出來,方法就是找到他反復提及的「優勢」,然后向反方向思考,這樣就知道他在填什么「坑」了。

找「優點」的方法很多,比如通過官網、APP Store等等市場文案的描述來進行分析,下面繼續用秀動來舉例。

看上圖是我體驗的產品在APP Store的描述,先撇開下面的功能說明與聯系我們不看,只看應用說明。他寫出了4點產品優勢說明,可通過這些說明來理解該產品在解決哪些問題,再通過這些解決方案反向思考出用戶的痛點是什么。

看到上表的對比結果,似乎該產品解決的問題都集中在了交易環節中,讓演出的購買與觀看做到無縫電子化??上隠ive House市場之前應是個電子化很不夠的市場領域。

為了更準確的找到「痛點」,你可能有時需要更多的資料,資料越多越能輔助你做思考,最終得到的答案也就越精準了,像推導用戶群一樣,找痛點同樣也需要對周圍發生的事情多觀察與思考,有時候看一些商業、市場方面的書籍也會對你有幫助。

當用戶,痛點,行為都顯露出來后,我們來思考最后一個問題:「這樣的用戶群,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究竟通過什么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不同「思路」不同的解決方案

生活中有句話叫「方法總比問題多」,是說同樣的問題,可以用N種方式來解決他。產品的解決方案也是如此,他會受許多因素影響從而衍生出若干中「方法」,如團隊核心優勢,手中掌握的資源,思考問題的方式,創始人的能力等等這些都是影響因素之一。

這種不同思路下衍生出的不同方案,我們可以稱他為「產品模式」,他是產品「運行」的框架。在了解一個產品的解決方案的時候不單單要看他提供什么服務,更重要的是要從一個產品的「模式」中看出它在試圖打破哪種「習以為?!?。

比如摩拜單車打破的是「有樁」與「無樁」,360打破的是「收費」與「免費」,滴滴打破了「街招出租車」與「數據算法拼車」。這些都是在模式上做創新的例子,當然一定會存在著那種打破「習以為?!沟钠髽I之后也被他人打破的情況,畢竟互聯網行業的魅力可能就在于這里吧。

前幾天馬化騰與朱嘯虎在朋友圈討論的內容不就是這樣嗎?同樣是解決用戶短期租賃單車的問題,摩拜與ofo就采用著不同思路。

在「行為流」中找到不同思路

那么這些產品中「不同」的思路該如何找到呢?要想找到他,首先要找到產品的「行為流」,恩,這個詞當然是我瞎編出來的,不過他的意思是這樣,包含著產品的業務流程與用戶操作的核心流程。通過業務流程來了解產品運行方式,通過操作流程來尋找該產品模式的「不同」。

首先我們需要將產品的業務流程畫出來,如果你跟著上面的步驟,一點點過來,畫出業務流程應不是難事,而在畫業務流程時,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到「數據來源」。

「誰」來提供數據非常重要,有時能決定一個產品的走向。在對業務流了解的過程中,一定要搞懂,數據由誰來產生的,準備把他展示給誰,誰來消費(消耗)這些數據。

仔細去尋找到「數據來源角色」,然后去思考,他與產品之間是怎樣的關系,提供者可以是企業本身也可以是其他企業或個人,不論是誰,肯為產品提供數據的供給方,一定是需要「好處」的,想想這個好處是什么?好處有可能是精神層面的需求滿足,可能是用戶數據的獲取,可能是資金的支持,宣傳的支持等等。

當我們搞明白供給者與消費者后,剩下的問題就是「這些用戶如何消費數據呢?」

產品模式的不同在「關鍵幀」中

「消費數據」是一種用戶的行為動作,而這個「動作」就藏在用戶操作流程中的「關鍵幀」里,產品模式上的差異性往往在這里產生。

我們再拿熱門的共享單車來看,摩拜與ofo表面看都是提供共享單車服務,通過押金+按次收費的模式做產品。對于「數據」再這個產品中就是「單車」了,那么在「消耗數據」時,摩拜用戶是掃碼之后智能解鎖,ofo則是掃碼后獲取解鎖碼,再解開機械鎖。從這個點可以看出他們其實是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消耗數據的方式,差異顯而易見。

可以看出「關鍵幀」的規則不同,就能讓產品的解決方案產生極大不同,再拿我體驗的這款APP舉例,他的「消費數據」是用戶進行單詞的門票購買環節,那么如果再這里進行改變,將消費模式變成「包月」呢?是不是模式就立刻不同了。

如何找到這個「關鍵幀」呢,還是要建立在找到產品的核心流程上,然后順著這條核心流程去,一步步體驗,再與競品進行對比,看看他們在核心流程上有無不同,如果無不同那可能是所謂「差異性」小「模式」相似的產品,這時候看商業邏輯可能就很難發現不同了,要去看「產品設計」了。

找到流程與關鍵幀之后一個產品的解決方案也就隨之浮出水面了,你可以將他總結成一句話,也可以將你對他的模式理解寫下來,不管用什么方法就是把他變成你能理解的形式保存起來,之后如果在遇到在其他領域有著類似的解決方案的時候,也能夠隨時調出進行對比與參照。

一點結語

到這里,關于一個產品「商業部分」的體驗與思考就結束了。這是我在體驗產品時想出的一條「思考路徑」。我不認為這是一條能拿來就用的東西,他也有很多遺漏與不足,我更希望大家把這些思考的細節,當做自己分析產品時舉一反三的參考。

有時候寫好一篇產品分析也許并不是那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在寫時候哪些「思考」的過程,那才是你得到,別人拿不走的東西。

#專欄作家#

辛超,微信公眾號:pmnot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社區共享經濟領域,擅長產品設計與運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可是百度指數好像只能大概參考不能用來引用,因為百度指數用戶畫像是依靠對cookie分析所得,cookie怎么分析呢?比如你在淘寶看了口紅、化妝品,他就把你定義為女性,但其實可能你是在幫你的女朋友買,同理有很多的用戶行為誤差。

    來自北京 回復
  2. ??

    來自四川 回復
  3. 產品部分的分析什么時候發布呢

    來自福建 回復
    1. ? 31號 吧。。。。。

      來自北京 回復
    2. 好期待

      來自福建 回復
    3. 大神 什么時候更新產品部分的分析呢

      來自福建 回復
    4. ?? 已發,在PMnote公眾號上?,F在。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