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體驗報告|兩年的發展,為何壹心理還是處于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

9 評論 17875 瀏覽 81 收藏 45 分鐘

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說過:“人的心理障礙給一個人一生造成的困難,遠遠大于一般的身體缺陷帶給人的困難”。

壹心理APP于2015年5月上線,經過兩年的發展,現已擁有超過770多萬的注冊用戶,在所有心理健康類產品中位居第一位,但在整個產品市場中的表現則是處于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

基于此,筆者通過體驗壹心理這款產品,以及結合個人的分析與思考撰寫了此體驗報告,以期達到以下兩個目標:

  1. 在整體上把握心理健康領域的當前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2. 通過對產品進行多維度的分析來找到產品未來可以改進的地方。

本文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 體驗環境
  • 市場及用戶分析
  • 產品結構與功能能
  • 競品分析
  • 用戶反饋摘錄
  • 如果我是PM

1. 體驗環境

體驗機型:華為暢享7plus

操作系統:Android 6.0

體驗版本:壹心理4.6.1

體驗時間:2017.7.28

2. 市場及用戶分析

2.1 產品介紹

“壹心理APP”,國內領先的綜合心理服務平臺,一直專注于心理健康領域,聚集國內新銳心理學人。旨在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把積極的心理學融入到通俗易懂的心理咨詢、心理課程、心理測試、心理 FM 等應用中,輸出健康、科學的心理學價值,為需要心理幫助的人提供在線解決方案,為心理機構提供展示、推廣及服務平臺。

據官方公開數據聲稱,全國有811心理機構、6372位心理咨詢師、200多個高校心理社團和200多位心理專欄作者進駐平臺,網站和APP端注冊用戶規模高達1300W,在常見的心理健康類APP中位列第一。

2.2 產品定位

成為一個國內領先的、受大眾及心理學人歡迎的心理學科普及服務平臺。

2.3 市場分析

圖1大眾對心理咨詢師需求的趨勢圖(注:數據來源于2016年心理咨詢行業洞察報告。)

表2 心理健康行業四款產品的競品對比(注:數據來源于禪大師)

圖3?近半年壹心理在安卓手機上的總下載量變化(注:數據來源于禪大師)

  • 圖 1 呈現的是,近6年來大眾對心理咨詢師需求的發展趨勢,從圖中可知:從2011年開始,大眾對于心理咨詢師的需求總體上是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且從2014 年開始,大眾對于心理咨詢師的需求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在2015年的增幅達到70%;
  • 表 2 是關于當前心理健康類四款產品的競品對比,從表中數據可知,當前四款產品的ASO指數以及關鍵詞覆蓋數都處于增長狀態,但是這四款產品的各指標的當前表現都不算太理想;
  • 圖 3 是近半年來壹心理在安卓端的總下載量變化情況,從圖中可知,總體上,壹心理在安卓市場上的月總下載量是呈上升態勢的,進入四月中旬后,下載量急劇增加,從五月份開始,月下載量都保持在1250以上。

基于以上圖表所呈現的數據,可以做如下判斷:當前大眾對于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未來市場總需求量巨大,但仍然存在某些原因導致該行業的發展尚未進入旺盛發展狀態,處于等待時機爆發階段。

本文認為當前大眾對心理咨詢需求的增加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經濟社會變化太快,由于經濟社會發展處于陣痛轉型期,城鎮化、互聯網化、房價高企、就業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給當前大眾帶來了巨大的生活工作壓力,抑郁癥,拖延癥,焦慮癥,強迫癥等成為社會流行的“時代病”;同時,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需求正實現從生存、數量型轉向發展、享受型,人們開始更加關注精神層面的需求,其中包括自身的精神健康需求;

第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互聯網發展,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心理知識在過去的幾年中得到了相當程度的傳播,各種心理機構和心理咨詢平臺的出現也為人們提供了尋求心理咨詢的途徑,同時,人們也慢慢開始理解和接受心理咨詢,尤其是新生代的出現,對新東西有著更強的接受度,也更少的受到“中國恥感文化”的束縛,遇到心理層面的問題時,更會去尋求解決途徑;

第三,國家政策的支持也是心理健康行業迅速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例如,近年來,我國政府對心理健康領域的重視逐漸加強,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和《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因此我們認為我國有適合心理健康醫療的創業土壤。第四,社會事件的推動,在最近些年里,時常會有關于某某社會公眾人物因為諸如抑郁癥等心理疾病自殺的新聞出現(例如喬任梁因抑郁癥自殺引發了整個社會對抑郁癥的深度關注),這些事件促發社會公眾對心理健康的關注,也讓大眾對心理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同時,也存在一些因素阻礙著心理健康行業的發展:第一,仍然存在許多人對心理咨詢的不了解,甚至誤解,由于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不習慣將自己的情感和煩惱直接表現出來,多數人認為心理疾病是一種難以啟齒的羞恥的事情,公開這些信息會傷及自尊,而且在一個缺乏信任的社會里,泄露自己心理隱私往往有安全上得顧慮,相對西方而言,中國也沒有心理咨詢的傳統,中國是一個熟人社會,某些時候,有心理問題往往是通過朋友之間的傾訴來解決(這也可能是諸如美荔姐妹聊這類產品的存在基礎吧)。第二,醫療制度和收費問題,很多人覺得心理咨詢是騙人的,而且收費“太貴了”,許多精神類的藥物都不包含在醫保范圍類,當前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收費、從業資格等),行業類的咨詢師的素質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等。

?心理健康類產品的未來發展方向:第一,提高服務的質量,由以提高咨詢師的質量為核心,建立細分的服務和收費體系,讓用戶有更多地選擇(當前心理咨詢市場,至少200元/時,比較貴);第二,未來幾年的方向都應該以市場教育為主,慢慢培養用戶的心理健康意識,關注社會的主要心理健康問題(戀愛、婚姻、職場),提出專業而有效的解決方案,以期引起社會對心理健康更為深入的關注。第三,通過對當前主要心理健康類產品的體驗可知,當前心理類產品的功能主要分為兩大塊,心理知識自助服務,心理咨詢兩大類,未來是否可以考慮增加一些其他的功能,諸如減壓訓練功能、睡眠質量提升方面的功能,等等與心理健康有關的功能,尤其可以重點設計社交功能在心里健康方面的作用。

2.4 用戶分析

(1)目標用戶

  • 存在心理問題需要心理幫助的人;
  • 從事心理咨詢的心理咨詢師;
  • 對心理感興趣的心理愛好者。

(2)用戶特征

圖4 壹心理用戶性別、年齡以及消費能力分布(注:數據來源于易觀智庫)

圖5 壹心理用戶地域(省份)分布(注:數據來源于易觀智庫)

圖6 壹心理用戶地域(城市)分布(注:數據來源于易觀智庫)

由圖4到6可知,當前使用壹心理的用戶有如下特征:

  1. 性別方面:使用該產品的主要是以女性為主,超過50%,男女相差13.28個百分點(情感方面,女性比男性更敏感,更脆弱);
  2. 年齡方面:24歲以下和31到35歲的人群為主流用戶,兩者加起來超過50%(青春期、就業、婚姻、戀愛、個人成長問題);
  3. 消費群體方面:中高消費者處于首位,主要以中等消費人群為主,占總使用人群的82.84%(心理健康領域的某些產品收費較高);
  4. 地域方面:一線城市人口占多數,占總人數的44.75%,一線城市和超一線城市加起來占比是59.11%,發達省份和沿海城市人口占多數(思想更開明,比較能接受,人口多)。

綜之,可以得到使用壹心理產品的用戶特征:

  • 相對比較年輕(18-35歲);
  • 壓力大、焦慮;
  • 有一定經濟能力;
  • 文化水平相對較高。

(3)用戶需求分析

  • 患有某種心理疾病或者心理不適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工作,急需獲得來自心理專業人士的治療
  • 受到一些問題的困擾,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自己的情緒狀態,需要獲得心理專業人士的指導或者來自其他 ? ? 用戶的幫助來解決疑惑。
  • 主動地需要學習相關的心理知識:用于解釋、解決自己面臨的心理問題或者預防將來可能出現的心理問 ? ? 題。
  • 保護咨詢的私密性:對多數人而言,心理疾病是一種難以啟齒的羞恥的事情,公開這些信息會傷及自 尊,而且在一個缺乏信任的社會里,泄露自己心理隱私往往有安全上得顧慮。
  • 找到合適且專業的心理咨詢師。
  • 提高個人知名度,積累病例,在提升個人能力的同時增加收入。

3. 產品結構與功能

3.1 產品結構流程圖

基于產品結構圖可知,壹心理這款產品主要有三大功能結構:心理咨詢、問答社區和心理自助服務(心理雜志、心理測試、心理微課和心理電臺)

3.3 核心功能流程圖

(1)核心功能列舉

由解決用戶的需求為出發點,可以得壹心理的業務功能優先級:

① 優先級一:咨詢

壹心理的最初目的就是幫助人們解決心理方面的問題,這是其存在的價值點,心理咨詢功能為有迫切需求的心理問題者和心理咨詢師雙方提供了尋找對方和溝通、交易的渠道,心理問題者通過心理咨詢功能找到合適的心理咨詢師,獲得來自心理咨詢師的專業幫助和干預,有效地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同時該功能解決了現實心理咨詢行業不可靠、找不到、不安全等問題,該功能也是該產品的主要盈利項目。

② 優先級二:問答

社區問答功能很好地彌補了心理咨詢功能的缺陷,心理咨詢功能是付費項目,且收費較高,但是,有時某些用戶可能只是有一些輕微的心理問題,根本不需要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進行干預,但是對用戶本身來說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生活和工作且自身無法解決,這時,用戶可以通過問答社區,將自己的問題以匿名的方式發布到社區,尋求心理咨詢師或者其他用戶的支持,這樣用戶即可以解決自身的問題又不會輕易的進行心理咨詢,減少用戶的經濟負擔,通過這個問答社區還能夠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增加用戶的粘性。

③ 優先級三:心理自助服務

用戶(可能有心理問題或者沒有心理問題)通過心理雜志、心理測試、心理微課、心理電臺,自主地了解和學習相關心理學知識,同時更好地了解自身和他人的心理,滿足自身的求知欲與好奇心,自主地解決當前面臨的一些問題或者預防將來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

(2)核心功能體驗分析

① 文章

壹心理的文章功能既滿足了用戶學習相關心理學知識的求知欲,同時也滿足了用戶對了解人們內心心理活動的好奇心。用戶可以通過三種方式找到自己想要閱讀的文章:

  • 通過首頁的搜索框搜索自己想要閱讀的文章,這種方式適合目標很明確的用戶,在搜索前就已經想好了要看什么主題的文章,然后從搜索結果中選擇自己想要閱讀的文章。例如我有著明確的目的,想閱讀有關戀愛方面的文章,于是在搜索框中輸入與戀愛有關的關鍵詞。
  • 用戶可以通過首頁中間“文章”導航標簽進入文章模塊頁(這是尋找文章的主要途徑),然后瀏覽文章模塊頁中的所呈現的全部文章,或者通過頂部導航標簽(將所有主題分為13個大類)篩選出某個方面的所有心理學文章,選擇其中的文章進行閱讀,這種方式適合于那些沒有明確目標的用戶。例如我對心理學方面的東西很感興趣,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想看些什么文章。
  • 從首頁的推薦列表或者滾動框中選擇自己想要閱讀的文章。壹心理文章模塊頁由推薦滾動欄和文章列表組成,在推薦滾動欄中,由系統推薦5篇某個時間段內用戶瀏覽數位于前列的文章,文章列表欄則按文章發布的時間順序呈現。

壹心理文章的核心主張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心理學觀點,和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最新的新聞事件。為了避免用戶思維定勢,將文章理解成專業的心理學知識,而感到閱讀壓力。

壹心理做了以下設計:以白色為背景色(白色代表著清爽、無瑕、冰雪、簡單,讓人感到輕松、愉悅),需要指出的是,壹心理的整個基調都是以小清新為主,具體體現在:點擊進入壹心理,用戶首先看到一幅以白色和天藍色兩種淺色調為主色調的畫面。白色代表著清爽、無瑕、冰雪、簡單,讓人感到輕松、愉悅;天藍色代表著寧靜、自由、清新、沉穩,讓人感到信任、輕松;在該畫面中間,是一只正在碧藍大海中遨游的海豚,海豚溫暖、善良、乖巧、和藹,在大海中遨游的海豚,讓人感到自由、放松,同時,海豚也代表愛和保護的意思;在該畫面的底部,是由“壹心理”三個大字和“有心事 找壹心理”一句話組成。

通過這個畫面中的元素,很好地傳達了壹心理這款產品的宗旨,即壹心理是一款幫助用戶解決心理問題,改善心情,重新找到心靈寧靜的產品,也奠定了后續的基調,以白色為背景色,內容以小清新為主 。通過這個畫面元素的呈現,也讓用戶在進入產品時會更輕松,沒有那么大的心理壓力,也迎合了年輕主流用戶的審美傾向,這樣用戶也更可能去使用該產品的功能;文章列表中文章與文章之間有著較大的間距,用戶瀏覽起來更放松;文章的標題避免使用專業術語,使用帶有情感色彩的詞語,更容易引起用戶的共鳴;同時采用左文右圖的形式,在右邊配上以唯美、清新為主的圖片??傮w上,文章內容的用詞也是以說明問題為主,語言相對比較簡潔明了。

此外,在主標題下面,還會配上一句傳達文章主旨的話,這樣有助于抓住用戶的眼球,在用戶頭腦中形成一個基本的概念,引起用戶的思考,誘導用戶進行深入的閱讀,再者,在文章標題的右小角,顯示了文章的瀏覽人數,這樣可以為用戶提供的一個篩選文章的標準,有助于用戶在無目的的瀏覽中找到自己將要閱讀的文章,迅速沉浸到閱讀中。

② 測試

壹心理的測試功能滿足了用戶了解自我的需要。

除了通過首頁中間標簽、搜索框和首頁推薦列表三種方式進入具體測試外,用戶還可以直接通過首頁頂部的導航標簽尋找相關的測試。首頁“測試”導航標簽是進入測試模塊的主要途徑,測試模塊頁面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滾動推薦欄、類型標簽(8大類型)、付費測試推薦欄以及混合測試列表(默認是按時間排列,用戶可以按時間、人氣、付費和免費進行測試篩選)。

類型標簽通過8個標簽將所有測試分為了8大類別,但是在使用中發現,8個分類并不是互斥的,存在在多個分類中可以找到同一個測試的情況,也就是采用模糊分類標準,這種多維度分類標準拓展了用戶思維,讓用戶可以從多個層面和角度去解讀測試。

測試模塊中包含付費和免費測試兩大類: 付費測試都是一些專業的心理學量表,用戶作答后會生成專業的測評報告,且一般不能重復施測,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測量學的規定。而免費測試則都是一些趣味性質的測試,娛樂性質多于測評性質,一般也不用來做專業的指導。?用戶做完一篇測試的流程是:點擊目標測試進入測試→封面頁點擊開始測試進入題目頁→點擊查看結果進入結果頁。

免費測試和付費測試對于產品本身來講都有重要的作用。付費測試則完全是作為一種商品進行運作,由測試詳情界面可知,測試的標價采用先給一個先前價格,再用斜杠劃掉過高價格,制作價格梯度,形成價格對比;付費按鈕采用紅色;在標價下面顯示已測試的人數;在測試標題下面用一句反問句,點出測試的主題,引誘用戶去思考,激發用戶的好奇心。

這些策略主要目的都是為了促進銷售,讓買家看到實惠,激起買家的購買欲,增加轉化率。免費測試以趣味、娛樂為主,為產品帶來了大量的流量,筆者在混合測試列表欄中按人氣條件進行篩選,可以看到,排在前列的都是些帶有趣味性的免費測試,且根據右下角顯示的測試人數可知,免費測試為產品帶來了眾多用戶。

③ 課程

壹心理的課程功能滿足了用戶的求知和了解自我的需要。用戶尋找課程的方式與測試類似。課程是壹心理APP中付費咨詢和測試外的第三個重要變現渠道。

從面對的對象來看,課程大致可以分成“大眾類課程”和“咨詢師培訓課程“兩大類:大眾類課程是指一些通過科普心理學知識和原理,幫助人們更好地調適心態,快樂生活的課程;培訓課程則主要是指咨詢師考試相關的培訓。從是否付費上看則可以分為免費與付費課程兩類。從課程形式來看,則可以分為直播和錄播微課兩大類,課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課程頁面由5部分組成:推薦滾動欄、類型標簽(8個)、大咖講堂、心探社推薦以及咨詢師課程推薦。根據用戶對課程的評論,用戶對相關課程的反映是比較正向的。

特別地,在課程詳情頁的右小角使用的是藍色立即參加按鈕,而非紅色立即購買按鈕,參與與購買激發的是用戶兩個不同的心理模式,前者更多地是激發用戶內在的學習動機,后者激發的是外在動機,用戶的參與感越強,在學習的過程也就會感受到更少的枯燥,更有助于用戶持續的學習下去。

此外,在課程列表欄的右下方同樣顯示了參與課程的人數,其作用與前文所述類似。

不足:缺少互動答疑功能,用戶沒有渠道與課程主講人進行深入溝通,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用戶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用戶的參與感和投入感。

④ 電臺

電臺功能滿足了碎片化時代,大多數用戶緩解壓力,舒緩情緒,改善心情,尋求心理安慰的需求。為此,電臺功能為壹心理這款產品帶來了大量的流量,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可知,每天收聽的人次達到150萬人次,從平臺上線到現在累計收聽收人則已經超過了4億人次。

用戶可以通過4個入口收聽某個心理電臺:從搜索框搜索結果中尋找電臺、點擊搜索框旁邊音頻標簽直接收聽心理電臺、點擊首頁中間FM標簽進入電臺模塊、通過首頁頂部導航標簽。電臺模塊中將所有的節目分為了8個類別(8個標簽),其中前6大類的分類標準都是音頻的主題,最后2大類為科普知識和課程講座。音頻內容的生產方式基本上是“用戶UGC——平臺審核”的做法,這種做法大大增加了節目的數量,提高了網站內容的更新頻率,但是由此帶來的弊端就是流量過于分散,每一期節目都無法吸引太多的用戶來收聽。

從內容上質量上看,多以美文、雞湯文為主,或是主播在壹心理平臺上寫的一些文章,節目原創性稍欠缺,或是和平臺上其他內容有重復。用戶在退出播放器頁面后,音頻還可以在后臺繼續播放,這一點符合一般音頻類APP的做法。電臺頁面由分類標簽、熱門推薦、最新FM、最新心理課四大部分組成,在每個電臺仍然是以文字加圖片的形式呈現,右下角同樣顯示了收聽的人數,對于希望迅速找到一個電臺進行收聽的用戶而言,他可以通過熱門推薦和收聽人數兩種方式來以最短的時間選擇一個電臺進行收聽。

⑤ 問答

問答功能滿足了用戶尋求答案,解決疑惑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用戶的社交需要和好奇心。問答功能在底部一級導航中間位置處均設置了入口,可見壹心理對問答的重視,經體驗整個從提問到提交結束一共4個步驟“問答-提問-編輯-標簽-發布”,流程有點長,特別是在選擇標簽時,標簽的類型太過于詳細,多達20多種,這會給用戶造成選擇困難。

問答社區頁面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滾動推薦欄和問答列表。

在問答列表的上方是細分篩選條件:問題類型和排序標準,前者采用的是懸浮式導航,用戶通過這兩個篩選條件篩選自己感興趣的問答。特別地,與前面各功能主題列表不同的是,問答列表中除了顯示了各個問答的回答人數,還顯示了問題的提出時間,因為當用戶看到問題提出的時間距當前越近,那么用戶感受到的心理距離就會相對近一些,也會給用戶造成一定的心理急迫感,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用戶對問題的回答。

此外,問答社區,采用了匿名發布的功能,這能夠很好地保護用戶的隱私,這個是一個很好的功能設計,一般情況下,用戶在線上提的問答多數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好意思提的。

不足:在編輯頁面缺乏保存草稿的按鈕,用戶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戶有可能因為臨時有事被打斷或操作過程中不慎誤觸退出,再次進入發現辛苦編輯的問題煙消云散,這將會極大的打擊用戶的提問積極性。

⑥ 咨詢

咨詢功能是壹心理這款產品的核心功能,滿足了用戶解決心理問題,重新恢復健康的需求。咨詢功能即是產品的核心功能,也是這款產品的重要營收模塊,分為心理咨詢和即時傾訴兩大模塊,為此,在整個產品中有著多個入口:APP底部Tab導航欄中的“咨詢”標簽,通過這個標簽用戶可以進入心理咨詢頁面;首頁的“預約專家”和“即時傾訴”標簽也是咨詢的入口分支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標簽處于首頁的中間位置,且形狀面積大于文章、測試、課程和FM標簽,由此可以看出設計者對該功能的重視;用戶還可以在首頁頂部導航標簽列表欄、滾動推薦欄、以及首頁列表欄內接觸到某些推薦咨詢;最值得指出的是,在問答功能的發布成功頁面也存在進入咨詢的標簽,該設置有助于增加用戶使用咨詢的轉化率,用戶在發布完問題后,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才能得到回復,他可能會比較焦慮,如果用戶本身的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話,他這時使用咨詢功能的概率就會增大。

用戶使用咨詢功能的整個流程是:進入咨詢頁面-選擇咨詢師-點擊預約-填寫相關信息-付費-進行咨詢,整個流程模擬了現實心理咨詢流程。

傾訴和咨詢的不同之處在于,傾訴是用戶在電話中向咨詢師傾吐自己的煩惱,宣泄自己的情緒,咨詢師更多的是傾聽和接受,咨詢深度淺,收費相對較低。咨詢則是正式的系統化的,有雙向互動,有專業咨詢技術介入的心理咨詢,分為語音、視頻和面對面三種形式,價格不一,用戶可以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咨詢服務的收費要高于即時傾訴,收費普遍在200元/小時以上。傾訴服務預期達到的目的是宣泄即時情緒,釋放心理負能量,而咨詢則著眼于解決心理問題,恢復心理健康,實現心理成長。兩者在定位上不同導致了收費的差異。

其中,心理咨詢又分為“話題榜”和“專家榜”,兩者的區別在于,話題榜都是咨詢師發布的用戶常見的一些心理困惑的主題,目的是吸引有對應問題的用戶來找自己咨詢。

相較于一般咨詢平臺,咨詢師只能被動地等待用戶在找到自己做咨詢相比,這個功能無疑給了咨詢師更多“主動出擊”的機會,是一個比較有創意的做法。心理咨詢頁面由專家推薦框、咨詢類型標簽、心理咨詢(預約、咨詢、評價等)的最新狀態滾動欄(這能夠有效地刺激用戶進行心理咨詢預約的欲望)、推薦專家列表和推薦話題列表組成。

具體到某個心理咨詢師頁面,為了證明咨詢師的專業性(這個對心理咨詢而言非常重要,影響用戶對該咨詢師的信任,最終影響用戶對該咨詢師服務的使用,也就影響到交易是否成功),整個咨詢師介紹內容由4屏的內容組成,具體內容包括:咨詢過的案例數(重要影響因素)、從業資質、擅長領域、擅長療法、教育背景、咨詢對象、咨詢須知等。此外,還有個突出設計點,即“預約”按鈕采用的是藍色,而非為了促進使用轉化率而采用紅色,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緩解用戶預約心理咨詢時的緊張、不安的心情。

5. 競品分析

注:該表格由筆者整理得到

6. 用戶評價摘錄

由上面的摘錄的用戶評論可知,總體上,用戶對壹心理的反饋是正面的,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第一,專業、正規;

第二,心理測試既專業又有趣,這應該是用戶最滿意的功能點;

第三,內容豐富,心理文章和FM電臺都能給用戶帶來心理的正向影響;

第四,心理咨詢的老師的專業度受到用戶認可,能夠幫助用戶切實的解決心理問題;

第五,界面清新,功能簡單、使用,用起來不太卡。

但也存在一些負面的反饋:文章字體太?。辉u論者太少,用戶活躍度不夠,心理咨詢的價格太高;會出現搜索結果不匹配,咨詢師界面空白的Bug。

7. 如果我是壹心理的產品PM

前面幾部分,筆者從市場與用戶、結構與功能、競品對比以及用戶反饋這幾個方面對壹心理這款產品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谶@些分析可知,總體上,壹心理是一款在未來有著不錯前景且具有眾多別致設計的產品。但是,這款產品也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值得未來予以改進。

7.1 評價

優點:

(1)抓住了用戶需求痛點(找不到、不專業、不安全),所有功能點均圍繞心理健康服務展開,三個不同層次的服務功能針對不同心理健康狀況的用戶(心理不適嚴重影響生活工作者、有心理疑惑者、對心理感興趣者),定位明確;產品的內容豐富有趣(文章、測試、課程、電臺),整體基調比較清新和富有趣味,更符合年輕用戶的口味;構建了完備的心理專業人才體系(全國有811家心理機構、6372位心理咨詢師、200多個高校心理社團和200多位心理專欄作者進駐平臺)。

(2)產品功能結構清晰(心理咨詢、問答和自助服務三大功能模塊),核心功能點突出(心理咨詢功能設置了多個入口),采用底部tab bar,避免用戶迷失重復操作?;谟脩粜睦砟P秃托袨榱晳T,交互一致,操作簡易(例如心理咨詢功能的操作流程模擬了現實心理咨詢流程,在推薦頁中間位置放置核心功能入口);對產品細節有較好的把握(例如同樣是付費,測試、課程和咨詢的三個按鈕采用了不同的顏色和文字)。

缺點:

(3)社交屬性較弱,雖然用戶可以通過問答社區進行交流,但是這也僅限于針對某個問題發表各自的看法,用戶之間沒法進行其他方面的交流和溝通,一般情況下,用戶使用該產品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滿足恢復心理健康的需求,用戶的社交需求無法得到充分地滿足,這不利于增加用戶的粘性;

(4)心理咨詢的價格過高(最低價200/時),沒有對心理咨詢收費服務進行細分,門檻過高,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用戶對該功能的使用。搜索信息有時不敏捷,做測試時,題目之間的跳轉不靈敏,有一定的延時,略微影響用戶體驗,內容主題的劃分過細(多達十幾個類型),沒有將多數人關注的主題做特殊處理予以突出,一定程度上給用戶帶來選擇困難。

7.2 建議

(1)具體功能方面

① 問答

問答社區的問題編輯頁建議增加一個保存草稿按鈕和退出二次確認提醒,問題的編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戶有可能因為臨時有事被打斷或者操作過程中不慎誤觸退出,再次進入發現辛苦編輯的問題沒了,這將會極大的打擊用戶的提問積極性,為此有必要增加一個保存草稿按鈕和二次退出提醒。其次,針對有些用戶的反饋,他們的問題得不到回復,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用戶下次提問題的信心,如果用戶的問題在一段時間內得不到其他用戶或者咨詢師的回答,建議系統自動給用戶推薦類似的問答和相關的心理文章或者其他服務。此外,建議減少問題發布時選擇的標簽種類,將標簽頁與問題編輯頁合并。

② 文章

對于原創類的心理文章也可以設置打賞功能,這樣即有助于更多高質量文章的出現,用戶也可以通過打賞來表達喜歡、認同的情感,用戶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也會投入更多的情感,可能會出現更多地分享和評論行為,還能拉近與打賞對象的距離(主觀感受),增加用戶的粘性。再者,還可以通過給予用戶積分鼓勵的方式,鼓勵用戶將一些自己認為好的文章分享出去。此外,針對有些用戶對字體太小的反饋,建議增加幾種風格的字體;同時字體縮放區間小,用戶感知度很不明顯,建議支持字體可縮放至各種大小,照顧不同年齡層、不同視力強度用戶的多樣化閱讀體驗。

③ 測試

測試結果反饋要減少文字性陳述,可以采用圖表加文字或者圖畫的形式呈現,同時可以提供個體在所有測試用戶群體中的位置信息,讓用戶找到歸屬感,增加測試的趣味性,鼓勵用戶將測試結果分享出去,可以采用積分的方式,每分享一次出去,就送多少積分,達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兌換錢幣用于購買付費測試。再者,有些測試也是用戶制作的,所有也可以設置打賞功能。

④ 咨詢

對咨詢師擅長方向的介紹過多,這樣會妨礙用戶對咨詢師的準確把握,建議將咨詢師的擅長方向限定在5個左右,且采用形狀或者顏色進行突出,在每個擅長方向后增加過往的成功案例數記錄,讓用戶更有效地選擇適合自身問題的咨詢師。

⑤ 課程

建議增加一些小視頻類課程,或者將每節課的時長限定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當前的視頻課程普遍性的在1個小時左右),使得用戶能夠充分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學習;再者,當前的課程比較雜亂,可供用戶篩選課程的標準不多,且效果不好,這樣可能會導致用戶購買了不合適的課程,而這些課程的價格比較高,這可能會導致用戶不好的用戶體驗產生,為此,建議重點打造幾門王牌課程,這樣能夠對用戶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沖擊,增強課程的影響力,最終增加產品的知名度。此外,建議增加互動答疑的功能,讓用戶與課程主講者之間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

⑥ 電臺

建議電臺增加離線下載功能,最新FM和最新心理課進行合并,沒有這個必要,在某種程度上還會給用戶造成選擇上得困難。

(2)其他方面

① 推行校園戰略

心理健康領域尚處于用戶教育階段,根據前文的相關數據可知,壹心理的用戶主要是18到35的人群,在這個年齡中,大學生群體占了較大的比例,戀愛心理和就業是大學生群體需要面臨的兩個突出問題,未來他們還可能要面臨婚姻、家庭教育等問題,且他們不僅有足夠的空余時間,且易于接受新事物。因此,未來應該加大線下推廣,深入校園進行宣傳,抓住大學生群體,通過校園戰略教育用戶,培養用戶的忠誠度,牢牢抓住主流用戶。

② 增加心理圈功能

在心理圈里,用戶可以匿名發表自己的狀態,表達自己的心情,收獲他人的點贊、關注,感到自己被接納,被愛,有歸屬感,滿足自身的社交需求,在與其他用戶互動過程時,產生情感上聯系。這時,用戶也不知不覺在對產品,產生情感上的依賴,進而增加用戶的粘性。

③ 利用大數據實現個性化推送

根據用戶的一些基本信息進行每日個性化推薦,目前壹心理積累了大量關于用戶的數據,因此在技術上可以實現通過對用戶分析,為用戶推薦合適的內容(例如根據用戶所處年齡段、性別,推斷其可能面臨的問題,為用戶推送文章、課程、咨詢師),讓用戶有更好的用戶體驗。

 

本文由 @大風起兮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666

    來自廣東 回復
  2. 寫得不錯哦

    來自廣東 回復
  3. 整個分析太流于表面功能了,沒有說明為什么壹心理上線兩年還是不溫不火。我建議從產品定位、核心功能、目標人群、運營方式、服務質量等方面去分析

    回復
  4. 兄弟該不會是用這篇文章區應聘壹心理了吧

    來自廣東 回復
  5. 功能上的改進(比如二次確認按鈕,文章打賞,測試陳述,離線下載等等),更多是以增加體驗為落腳點,依然無法解決你文章中提出的心理類APP的問題,也無法解決用戶的痛點,從而無法回答你自己的問題:為什么壹心理還是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
    另外,真的很奇怪,什么東西為了火,都要扯上社交:支付寶要做社交,共享單車要做社交,這里也提到社交。專注于自己的領域,能解決痛點、改變用戶行為習慣才是發力的方向,而不是什么都流于社交。如果你說中國人還比較內斂不愿意表述自己遇到的心理問題,那么社交又如何建立呢?用戶的社交需求為什么需要依賴于一款心理類的APP?沒抓住根本的點,看到別人做社交做的好自己也要做社交,豈不知社交不是萬能的。

    來自浙江 回復
    1. 我個人的分析是,壹心理這款產品在功能上是抓住了用戶的痛點的(找不到、不安全、不專業);為什么心里健康類產品仍然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我在市場那塊進行了一些分析;至于中國人比較內斂和引入社交是否矛盾,我認為是不矛盾的,一般情況下,人們是不適應向身邊的人訴說自己的問題的(至于理由,在前文有提),但是當人們遇到問題時,需要渠道來宣泄自己的情感,訴說自己的問題,尋找解決的方案,這時他可以在這款心理類的APP上匿名發布自己的問題,宣泄自己的情緒,他可能獲得來自專業心理咨詢師或者有著相似問題用戶的幫助和支持,在情感上獲得被接納、被愛和歸屬感,所以這里的社交和一般意義上得社交不同。

      來自湖北 回復
    2. 最近重新修改了文章,能否發給您看看,再提點建議,題目也改了,至于原題完全是小編為了吸引眼球,給我換的。

      來自湖北 回復
  6. 找的所謂“競品”一半都是半死不活的,核心的業務都沒體驗到位,完全流于表面的體驗報告。

    來自浙江 回復
    1. 第一次寫體驗報告,求賜教,能否具體給點建議

      來自湖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