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拉拉APP產品分析:作為同城貨運的APP,是如何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產品問答及思考)
在上一篇產品分析報告《產品分析:貨拉拉APP–(交互優化篇)》中,筆者對貨拉拉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交互優化。這篇文章是上一篇分析報告的延續,主要為答辯過程中的問答總結,以及后續對于整個貨運行業存在的共同痛點的分析。
產品問答
問答中所可以提煉出關于貨拉拉目前的運營模式,值得值得深入的思考,問答環節值得去深入思考,希望大家不要錯過~
1.我們從產品介紹里的用戶模型中了解到,貨拉拉分為兩類:一類是個人,一類是小B端,兩者在使用貨拉拉的過程當中有什么特點,是偶可以概括?(偶發性和計劃性)
個人:針對個人的C端用戶而言,具有偶發性的特征,使用頻率較低,屬于低頻用戶。
個體戶及小公司(小C端):針對個體戶或小公司而言,是有計劃的。
原因:
- 個體戶,每天或者有周期性的進行貨物的運輸,當然也不排除偶爾有客戶電話臨時需要進行貨物運送;小型公司而言,也是有計劃的,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公司在進行貨物運輸的時候,都是提前下單,在約定時間內進行貨物配送整體來說,該群體是有計劃性的。
- 根據貨運方式來講,貨物的運輸分為:單一貨品多點配送、單一貨品單點配送、多種貨品單點配送、多種貨品多點配送,在單一或多種貨品多點配送的形式中,是必須要有計劃性的。所以總的來說,該群體是有計劃性的較多~
2.當我的企業有貨運需求時,從目前來看,與快遞合作較大,與貨拉拉的不常見,即使看到也是處于嘗試階段,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1、與快遞和做的公司很多,但是與貨拉拉的貨運性質不同;
我們都知道,與快遞合作運送的都是一些文件及小型包裹為主;對貨運而言所運輸的物品特征為:運送量或體積較大的物品,存在多種物品同時運輸的場景。所以快遞和貨運是有所不同的,如果跳過貨運公司或平臺,就只能找物流公司,然而物流公司的運送效率又很低,沒有運送即時性。這就給同城貨運帶來了成長的機會。
2、目前來說,企業與貨拉拉進行合作的數量已經在不斷上升,貨拉拉已經開通了企業入口,與企業對接進行長期合作,官網當中也存在企業入口。所以企業合作這條道路是可行并且有較大市場可能性的。
3.針對C端的可以說是偶發的,針對B端的是有計劃的,那么面對偶發的和有計劃的,產品在設計的過程中,是應該有所偏向和有所考慮的。
- 首先來說一下產品的偶發性,對于個體來說產品使用是偶發的,但當產品面對龐大用戶量的時候,使用產品的行為則是一個高頻行為。
- 其次對于小B端用戶,是否應該有偏向這方面,B端用戶在使用過程當中,PC端使用的比例和移動端使用人群的比例,我在這里并沒有進行深入的數據挖掘,這里需要看小B端用戶是在PC端使用頻率高,還是移動端使用頻率高,才能考慮下一步對產品設計的偏向性。
4.剛剛將使用頻率提取出來,因為它決定我們的業務量和業務的天花板。說到天花板就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客單價,因為低頻,所以客單價要看清楚。在客單價方面,你覺得貨拉拉的客單價是怎么樣的?
- 在競品使用的比對當中,選擇相同車型相同距離的情啊況下,貨拉拉的貨單價在行業中算是比較低的,與58同城相似。比藍犀牛、滴滴貨運、云鳥貨運等價格都要低很多。是一個容易讓人接受的價格。
- 貨拉拉的優點就是可以根據距離和車型進行計算價格,沒有最低的價格限制(比如說最低XXX元起)
5.如果是這樣的話,貨拉拉的訂單中,包含的低價訂單應該不是特別多,如果特別多的話,這個產品的盈利較少,會不會難以維持下去?
- 我個人認為,貨單價過低,會造成利潤薄弱是沒錯的;但是貨單價較低,用戶基數上升,貨單量也會隨之上升,這樣也是有利益可獲取的。
- 說到低客單價和薄利潤,不得提到的是同城貨運行業本身存在的痛點:相比于長途配送,同城配送客單價低、利潤薄;相比于快遞業務,同城配送卻又成本高,流程負責,風險大;這是目前來說整個同城貨運行業普遍的現象,目前是難以解決的。
小龍補充關于客單價格的設定:
價格問題,是產品的核心命脈,但是價格不是公司和貨車司機定的,是由于市場供需關系決定的,如果貨車司機加入平臺的比較多,價格必然會被打下去,如果用戶較多的話,價格自然會浮上來。
6.在等待頁面中,有一個加小費的功能在,加小費的漏洞你是否有所考慮?會不會出現這樣的風險,用戶會覺得,不管你叫車多久,都要你交了錢之后,司機才會來接單?
加小費出現的場景是,當用戶等待時間超多X分鐘后,可以進行消費的添加,來吸引司機盡快接單。
- 在產品使用過程中,大部分人不會有這種想法,除非多次叫車,多次出現添加消費的按鈕,否則很少由用戶會朝著這方面去想。
- 貨拉拉這款產品,司機接單的即時性非常高,我們可以現場試驗一下,只要要求不是太苛刻,不是凌晨或者半夜下單,司機的接單速度都非???,基本在3分鐘內有司機接單,無人接單的情況是很少的。在這種接單速度與頻率上,貨拉拉可以很好的打消用戶的這種消極想法。
7.關于用戶和產品本身問題分析了很多,分析了很多線上的東西,我想問的是,當貨車司機與用戶對接之后,等于是一個個人對個人的服務,平臺可以管到線上的數據,但如何把控線下的服務和風險,比如貨物的丟失,線下服務人員的質量?
- 司機端注冊之后,該區域的貨拉拉工作人員,會與司機進行聯系,需要司機帶領身份證、駕駛證、行車證及自己的車輛,到貨拉拉當地公司進行1天的相關培訓,并進行相關信息的錄入。在這點上,不僅保證了司機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因為可以責任到人,所以也大大降低了產品運送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安全隱患。
- 在用戶方面,用戶進行搬運完成后,會對司機進行評分,評分直接影響到司機展示在用戶面前的星級,如果服務不到位,會對司機自己造成不太好的影響。不僅如此,平臺在為客戶推送司機時,除了優先推送購買特權的人,其次會優先推送等級評分較高的司機,也就是說會直接影響到司機自身的收益,所以這點上也很好的保障了司機的線下服務質量。
8.首頁中車輛的展示,存在很大的認知負荷。新用戶對于車輛區分不是很清晰,用戶自身可能也不清楚應該使用面包車,還是小貨車。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 貨拉拉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知識在不同車型展示時標注了體積、長寬高、噸位,并不能非常直觀的將能夠容納多少東西展示在用戶面前。存在一定的認識符合。
- 但是在預約完成,有司機接單時,司機會第一時間進行打電話來確定客戶所拉的貨物有哪些、有多少、都是什么東西、是否可以容納。這樣做是在用戶下單之后才會知道,在整體體驗上,如果可以做到下單前,清楚的得知不同車型可以容納多少貨物、什么樣的貨物,會更加優秀。
- 在這點上,藍犀牛做的是十分不錯的,可以參考藍犀牛的展示方式,來進行優化這一點。如下圖:
9.用戶需求方面,有對貨物安全性的擔心,在下單前也沒有辦法看到司機的評星,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 1、我認為可以學習58貨運,與保險公司進行對接,每單進行承保。讓用戶對平臺更加信任,承保成本可以進行協商,與在運送成本中進行計算獲取承保費用,大量訂單承保,對接保險的費用可以談的很低。
- 2、如果保險談的下來,在首頁當中標識出,您的每個貨運訂單都由XXX承保,則會進一步促進訂單的生成。
- 3、當然在這方面會消耗掉公司一部分成本,但如果可以增加信任,促進轉化及用戶量的話,這么做也是值得的。
10.怎么解決司機和客戶線下交易付款的問題?
這是關于跳單(跳過平臺,私下交易)的問題。
- 第一:只要用戶想跳單,和司機進行協商好相關利益后,跳單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現實問題(比如貨運中留了電話)。
- 第二:平臺可以為司機提供更多優質訂單,訂單數量多,提高司機接單量,從司機層面來說,也許不會太樂意去跳單。除非用戶提前至少兩天與司機電話聯系,確認雙方利益均衡的前提下,才會跳單。這種可能性比較小。
- 第三、平臺盈利模式不存在按單抽成的現象,所以司機跳不跳單,對于自己的收益,都沒有直接影響。所以司機在有大量訂單的情況下,不會愿意去跳單。除非司機先來無事,用戶又找到司機,這也是一個低頻的可能性。
- 第四、從用戶層面講,跳過平臺,沒有了相關權益的保障,跳單率也不會很高。
所以,貨拉拉在設計盈利模式和產品時,對線下跳單是有所思考的。
內容拓展—-同城貨運的行業痛點及貨拉拉未來可拓展的渠道
同城配送的痛點
同城配送場景復雜,客戶需求碎片加;造成運營難度增加。
- 運營難度大;相對于大批量、低頻的長途物流,同城貨運具有高度碎片化、訂單相應周期短的特點。
- 利潤相對較低。相比于長途配送,同城配送客單價低、利潤薄、相比于快遞業務,同城配送卻又成本高,流程負責,風險大。
- 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每個城市的面積,人口,經濟總量和產品發展都不同,所以要根據不同城市的具體情況來形成不同的運營管理體系。
貨拉拉用如何獲得更多訂單量及用戶
- 首先自身要存在整合資源的能力,提供相應的資源;?其次是要提供專業、安全、便捷、便宜的服務;?最后提高初次使用好感度、有助于提高用戶的回流。
- 根據貨拉拉使用場景來判斷,貨拉拉相對于搬家群體是一款低頻使用的APP,在低頻使用中,用戶的習慣是,用完之后就卸掉,也就是我們說的用完即走。在這種場景下,貨拉拉可以進行微信小程序的開發,在微信中進行引流。
- 擴大對于不同渠道的嫁接,搬家群體是主要群體之一,可以與巴樂兔、蘑菇租房等一些房屋租賃平臺進行合作,也許這樣可以將道路走的更遠。當然入駐支付寶或者微信對其擴張發展也是極其有利的。
本文由 @書博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用過貨拉拉,所以沒看文章評論一發用它的原因是對比了嘉哥,最便宜。。。
【有車有貨】比這個更便宜,完了還不用下載APP,是個小程序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