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的江湖,運營的活法

2 評論 23077 瀏覽 154 收藏 15 分鐘

小程序和小米直達服務的時代,是移動互聯網的收割時代。江湖的玩法變了。巨頭們紛紛制定規則,開放能力,創業者們則在巨頭的生態里尋求著全新的機會。這時候,運營一定要跟緊,新的玩法,一定意味著新紅利,就看你能不能找到。

一、小程序/直達服務的江湖

互聯網是個江湖,每家都有自己的活法。如果按照使用頻次單次使用時長分,大概是這樣:

(不同用戶不一樣,這是我的分法)

在這個世界里,右上角是生態,左下角是嘍啰。每個App都盡力的提升自己的頻次和時長,因為:

頻次×時長=總時間

總時間越長,看的廣告、賣得貨越多。

攪局者來了,他叫小程序(微信、支付寶),也叫直達服務(小米)。江湖的玩法變了。

右下角的墨跡天氣,是工具類App里的老炮,用戶每天開一次、每次瞅一眼的打開方式,讓他很頭疼?!高@怎么賣廣告?」

為了掙錢,他在【天氣】下面放了一坨新聞,還搞了個【時景】的UGC體系,提升停留時長。又在【我】的頁面放了一堆廣告入口。

這也是工具類App的普遍玩法,用內容提升停留時長,靠買廣告為生。量大的,自己賣,量小的,接到積分墻、網盟里。

小程序一來,墨跡天氣很尷尬。他左思右想,還是出了自己的小程序。

「我不出,其他天氣App也會出的!」

墨跡天氣再次變的清爽簡潔,卻也失掉了廣告的收入。而依靠墨跡等工具類App提供流量的積分墻生意,也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

通過小程序,被整合到各個生態中,與之融合,可能是各類工具App最后的宿命。

餓了么、大眾點評,是交易類App里的翹楚。

交易類App也是廣告生意,但不同于工具類,人家的廣告本身就是服務?!更S燜雞給的錢多,我把他排在沙縣小吃前面」。所以小程序對他們影響不大,反正用戶向來是「需要就買,買完就走」。

同樣影響不大的,還有新聞資訊類App。

左上角的豆瓣App,表面自成一派,背地卻是高低幫的話事人。

高低幫最擅長的,是高頻低毛利,低頻高毛利;用高頻吸引用戶,用低頻賺錢。

比如豆瓣,電影頻分是高頻,電商是低頻。作業幫,搜題是高頻,聽課是低頻。

甚至小區里開超市的王大爺,也悄悄入了高低幫?!肝译u蛋買4塊一斤,虧2毛,每個人限購2斤,老太太們都來我這買雞蛋!這是高頻。我再把其他低頻商品漲漲價,不就賺了嗎?」

小程序一來,高低幫面臨重大抉擇:要不要將高頻部分做成小程序?

做,之前的生意經斷了;不做,其他家一做,你連高頻的市場地位都保不住!

所以只能做,做的結果,高頻部分更多成了品牌價值?!缚磥矶拱暝u分還挺好,要不下個豆瓣App瞅瞅?」

最后我們再來瞅瞅右上角的各位老大。微信、支付寶,都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序。小米也推出了直達服務。

微信做小程序的時候,很多人吵吵說微信要做入口,革App Store的命。瞎扯。微信誰的命也不想革,他只是想護住自己的命。

小程序對他們,是更完善的生態+更多的變現方式。

前段時間又有不少人喊,微信的小程序商城要革淘寶的命。各位,小程序商城出現之前很久,有贊這類工具就已經很完備了。要革命,早革了。

搶淘寶生意的不是小程序,是公眾號+微博。

淘寶本質是個廣告平臺,到處是廣告位。因為控制了展示邏輯,用戶買什么,淘寶是能說算的。

但現在,公眾號一篇推文、微博紅人一條微博,都會帶去成噸的交易量。商家不用找淘寶做廣告了。淘寶的廣告收入,被切出去了一大塊。

書說到此,客官可能說:你這太邪乎了,微信小程序出來半年了,也沒見啥大動靜?。?/p>

因為微信克制。

要按訪問頻次和時長算,搜一搜 < 群聊天 < 看公眾號 < 好友聊天。微信慢慢悠悠的逐級開放,到現在也沒開放好友聊天這個層級。

但微信不急,其他人急了。

二、廠商的逆襲

急的人,是廠商。

微信是塊大肥肉,50%用戶使用市場達90分鐘/天。因此體量大的小米華為,直接把刀伸了過去。

小米發布了與小程序類似的直達服務。相比微信小程序,直達服務要大膽激進的多。

小米直達程序——傳送門,長按聊天里的關鍵字,就能喚起對應小程序。華為的做法也與此類似。

這讓微信很不開心,出來懟了華為。我自己都沒舍得動「好友聊天」這塊肥肉,你動?

但「傳送門」這種做法即不影響用戶體驗,也不涉及用戶隱私,畢竟是用戶主動長按呼出的。所以微信的辯解,有點無力。

不開心的真正原因,無非是利益。廠商動了微信自己都舍不得動的蛋糕。

這可能是廠商逆襲的開始。過去,在微信里,微信自己是老大,想屏蔽誰,就屏蔽誰,逼著淘寶搞了個吱口令?,F在,廠商說向誰跳轉,就向誰跳轉。

傳送門對于App的江湖意味著什么?

1、多花一筆錢

貓眼電影說:「本來讓用戶下載,我就花錢了。UGC影評我搞得也挺好。本來用戶在微信里聊完,就該來我這看影評了。結果你現在電影名長按跳豆瓣影評,我怎么搞?」

傳送門意味著服務隨時可用,也意味著App下載意義的弱化。App們要多花一筆錢購買長按跳轉的服務,但也獲得了更多的流量。

2、范圍不大

傳送門搞競價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是每個領域和一家App達成深度合作,類似京東&微信。

3、微信反制

微信不會置之不理,很可能通過技術或訴訟發起反制。表面是數據之爭,實際是話語權的爭奪。

三、運營的活法

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江湖都變了,運營的活法也得變。所以最后,我們聊聊小米直達服務對運營的影響。

看完這部分你才會明白,小米直達服務有多屌。

運營三件事:拉新、促活、防流失。

1、拉新

小米直達服務無需下載注冊,用戶體系可以直接引用小米賬號,直接跳過下載、打開、注冊步驟。

這意味著,對于MIUI拉新場景,比如瀏覽器下載、應用商店下載,直達服務可以直接省掉3層漏斗。ROI得提升多少?

2、促活

小米直達服務支持push,而發push是最簡單、最常用的促活方式。

小米直達服務的傳送門,只需長按文字,即可立即得到智能結果,一步直達目標內容。

這不僅減少了漏斗,還增加了使用場景。

比如朋友跟你說:「小手牽小狗」很好看,你可能只是說:哦。但現在你可以長按,呼出豆瓣評分,查看星級和評論。豆瓣就因此多了一個日活。

想一想,不僅是微信,未來短信、聊天、瀏覽器,任何地方都能隨時呼出直達服務,進而提升產品日活。

甚至包括圖片,畢竟小米圖片識別技術已經很成熟。從圖片里識別出Armani包包,跳轉淘寶頁,不是什么難事。

到這你才會明白,微信為什么總說「用完即走」。因為在合適的場景下,用戶還會來。

3、防流失

和微信的克制不同,當用戶退出小米直達服務時,系統會提示生成快捷方式,保證用戶留存。

更棒的是,當用戶卸載App時,系統會提示用戶,可以在桌面保留對應的直達服務入口。

只要不是對App厭惡透頂,只是覺得不太常用、占內存,用戶是有較大可能保留直達服務的。

這簡直救了低頻App一命。

比如攜程,我每次買機票才會下載,用完就刪。但下次我買機票的時候我嫌麻煩,或者沒wifi,我也許找其他App解決了。同時卸載期間,攜程做了任何活動也沒法push通知我。

如果用戶兇殘到連直達服務都不保留呢?

別擔心,我們還有定制短信。短信樣式,按鈕文字,短信界面底部的按鈕,都可以定制。

這種場景化的短信,會大大提升召回的轉化率。比如下面這條(我瞎編的):

4、用戶畫像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用戶是什么樣的人?這是運營的首要問題。

而所有的直達服務,是共用一套小米賬號體系的。這意味著,小米可以用自己的數據,幫助你進行用戶畫像。

這能解決太多問題了。

比如我要搞個增值服務,為了拉大家體驗,我只能自己掏錢補貼,給每個用戶發紅包。最終我能獲得一些忠實的付費用戶,可也白瞎了不少錢給人薅羊毛。

沒辦法,我不能在開始,就準確的對單個用戶建模。

但小米可以,基于MIUI的數據,他比我們更清楚誰是屌絲,誰是爸爸,誰是羊毛黨。這能為我剩下很多錢、資源和精力。

同樣的邏輯,支付寶會和共享系深度綁定,就是因為支付寶擁有征信數據。

小米、支付寶,未來都是數據公司。

四、最后

小程序和小米直達服務的時代,是移動互聯網的收割時代。

江湖的玩法變了。巨頭們紛紛制定規則,開放能力,創業者們則在巨頭的生態里尋求著全新的機會。

這時候,運營一定要跟緊,新的玩法,一定意味著新紅利,就看你能不能找到。

#專欄作家#

孫金龍,公眾號:金龍聊運營(id:tikuapp),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運營方向,歡迎多多交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為啥每次滑動碰到圖片都會進入圖片預覽模式,太影響閱讀體驗了

    回復
  2. 看起來很吊的樣子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