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療需求入手,分析微醫主要功能滿足的需求
文章從醫療行業的需求開始,對微醫app提供的主要服務以及發展方向展開分析。
自從提出“互聯網+”概念后,順帶著“互聯網+醫療”也成了熱門,具筆者了解,市面上和醫療沾邊的互聯網app多達數千款,他們的切入點分別是什么?下面我們從醫療行業的需求開始,了解微醫app提供的主要服務以及發展方向。
本文目錄如下:
一. 醫療角色
二. 醫生需求
三. 醫院需求
四. 患者需求
五. 目前醫療app類型
六. 微醫介紹
七. 微醫的用戶畫像
八. 微醫產品架構
九. 可見微醫滿足的場景與需求
十. 微醫的迭代路徑
十一. 掛號分析
十二. 問診分析
十三. 健康號分析
十四. 其他補充分析
十五. 互聯網醫療
十六. 結論
一. 醫療角色
既然是做醫療類互聯網產品就脫離不開了解醫療服務的供求方。
我們可以發現醫療行業涉及到的角色分別為:
- 醫療從業者:醫生、護士、藥劑師等等
- 醫療機構:醫院、診所、社區健康中心等等
- 醫療受眾:患者、普通群眾
- 其他:監管部門、藥企、保險公司等等
注:本文不談其他,只談醫生、患者和醫院三類
接下來我們分別看各自的需求和問題。
二. 醫生需求
隨著我國基本醫保覆蓋面的擴大,人們對于醫療服務的需求呈增長趨勢,醫療需求也會逐漸增長,但醫療從業者增長率卻緩慢。
(2004-2014年中國醫師及診療人次增長率)
醫療從業者增長速度慢,造成醫療服務供給不足,造成醫生增速緩慢的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收入低
2.工作量大
3.醫生晉升機制通過論文數量、職稱評判,且目前年輕醫生較多,工資低,工作量大
4.四成醫生認為醫患關系緊張
所以,對于醫生而言存在以下需求:
- 提升自身水平
- 增加收入
- 醫患溝通
- 提升個人品牌
三.醫院需求
對于醫院來說,三甲醫院由于各方面都處于領先水平,且處于一二線城市,吸引著大部分優秀醫生,造成三甲醫院人滿為患,而其他醫院患者少,導致醫療資源浪費。
(可以看出優秀公立醫院的好處)
所以,對于醫院而言存在以下需求:
- 提升醫生的工作效率
- 減少患者在醫院的停留時間
- 提升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
- 給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
四.患者需求
對于患者來說,看病貴、看病難是主要的痛點,目前來看由于政策問題,純靠互聯網來顛覆醫療行業是不可能的,需要有關部門從源頭修改醫療體制,但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目前互聯網可以做的就是幫助患者解決目前的需求:
- 診前:提升患者的排隊效率(或者無需排隊)、掛到知名醫生的號、快速付費
- 診中:快速就診
- 診后:健康管理、醫患溝通
五.目前醫療app類型
針對上述醫生、醫院和患者的需求與痛點,現階段市面上的app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面向醫生:醫生資訊、醫生社區、文獻數據庫、醫生社交、醫生專業工具、醫生學習平臺等
面向患者:在線問診、預約掛號、健康自珍、藥品購買商城、尋醫問診、健康教育、健康檔案管理、患者交流平臺、自測用藥等
對于醫院:醫院HIS系統,以及滿足醫生和患者需求其實就滿足了醫院的部分需求。
下面我們選取微醫app作為標準進行分析,看看它提供的主要服務和滿足哪些用戶的哪些需求。
六.微醫介紹
筆者扒下微醫app在IOS端的應用信息,發現提供以下幾點:
- “微醫,系國家衛計委指定的全國就醫指導平臺,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就醫服務”,可見微醫app主要服務的對象是患者
- 提供:在線問診、掛號預約、手機候診、遠程取報告單、健康檔案、醫患社區、義診服務
可以發現微醫定位的用戶群體主要是患者,也就是從患者切入醫療行業。
七.微醫用戶畫像
經過官網我們可以發現微醫總部在浙江,且華東地區本身經濟條件發展快速,醫療資源相對優越,三甲醫院集中,導致全國各地患者集中,所以無論患者還是醫生需求相比其他欠發達地區更加頻繁,這就導致微醫優先拓展華東地區,從微醫app的醫院數量我們也能發現
華北地區、西北地區等醫院數量明顯比從華北等地切入的產品的數量少,這就有了下圖:
(微醫使用用戶大多屬于華東地區)
這張圖我們發現,使用微醫app的用戶主要集中在30-39歲,且男女比例均衡。因為預約掛號等醫療服務大多是父母幫助孩子,在這個階段的用戶大多有了小孩,且是第一批接觸互聯網的用戶,所以容易接受互聯網醫療的方式。
八.微醫產品架構
(微醫app簡版架構圖)
微醫app分為五大塊:
- 微醫:包含掛號、購買名醫醫療服務、在線藥房(選擇藥品-隨機匹配醫生-資訊藥和病情-結束問診-評價-在線支付-在線送藥到家)、VIP會員(身體和意外保險套餐購買)、免費問診(微醫公司的內部醫生)、專家問診(選擇醫生圖文、電話、視頻問診)、“義”診專區(醫生優惠問診)、大家幫(患者付費提問,醫生搶答)、三個醫療頻道(女性、兒童、中醫)、互聯網醫院聯盟(查看互聯網醫院、問診掛號)、健康號熱點(付費提問、熱帖)、文章、簽到積分
- 嚴選:好貨(在線售賣商品)、故事(商品推薦文章)、服務(醫生的服務套餐)
- 健康號:免費、付費發布問題;發布、查看文章
- 發現:附近醫院(查看附近醫院)、科室導航(按照科室找醫生、找服務套餐、找熱帖、找醫院)、健康任務(大卡完成健康任務)、健康自珍(根據人體模型回答問題-調取錄入系統的知識庫的內容-給出結果、推薦醫生、推薦別人的類似問診)、文章、視頻
- 我的:個人信息之類
上述為微醫app的大體服務內容框架,可以發現:
- 首頁主要提供掛號、根據名醫購買服務、問藥購藥、保險購買、免費咨詢醫生、專業醫生問診、問答入口、三個頻道入口、健康號熱門、文章這些內容,按照患者的路徑我們來看:咨詢-掛號-買藥-購買保險是患者的行為路徑,首頁就是提供患者全服務流程的頁面。
- 嚴選主要是實現商品售賣的功能。幫助公司實現商業行為。
- 健康號主要是醫患問答社區,查看發現女性健康、兩性之間、慢病調理問題最多,可見不著急或者隱私問題是大家常提的問題。起到活躍app、提高醫生收入、解決患者問題的作用。
- 發現主要是給用戶提供其他使用較少的功能
九.可見微醫滿足的場景與需求
根據微醫的用戶畫像與產品結構我們可以倒退他滿足的用戶場景與需求:
- 32歲,男,劉先生,公司中層領導,結婚5年,有一個4歲小孩,目前是北京時間23:50分,自己小孩發燒39度,由于醫院關門無法前往醫院找醫生,很是著急,只能自己給孩子用藥,但第一次碰到這種事情的劉先生也好無頭緒,打開微醫app找到專家問診,選擇兒科,找到在線醫生,發現有圖文、電話、視頻三種咨詢方式,由于事情緊急,劉先生選擇視頻咨詢詢問了兒科醫生,在醫生的建議下,劉先生給孩子使用了正確的藥劑。
- 28歲,女,王女士,白領,未婚,今天突然身體不適,由于部位敏感,王女士選擇了微醫app進行了圖文咨詢服務,醫生給出的建議是王女士最好到附近的醫院掛號查看,最終王女士使用預約掛號掛取了附近醫院的婦科。
- 30歲,男,張先生,公司高層領導,生活壓力大,已婚,由于生活壓力過大,導致性生活不如意,但由于隱私問題,所以選擇了微醫app,在健康號上付費提問,想讓醫生給出建議。
- ……
此類用戶場景和需求還有很多,這里總結一下,微醫滿足各種人群的需求:
- 滿足醫生:獲取額外收入、建立個人品牌
- 滿足患者:節約時間、避免尷尬、提高了效率、無需出門即可享受輕醫療服務、在線購藥
- 滿足醫院:減少患者在醫院的停留時間
十.微醫的迭代路徑
通過上面的內容我們了解到微醫app目前的產品服務,下面我們來看看它具體的發展路徑:
(微醫app的簡版迭代路徑)
上圖是微醫app的迭代路徑(簡版),我們可以歸納:
1.V1.0-V1.7階段:從掛號切入。掛號是目前最明顯也是較為高頻的患者、醫院共有的需求了。
2.V1.8-V1.8.3階段:添加健康講座,掌上醫生的功能,利用醫療健康知識和更加豐富的醫院服務增加用戶的留存和打開率;同時該階段微醫從掛號網正式改名為微醫,也就代表著微醫的戰略發展不限制與掛號服務,畢竟掛號服務只是醫療內一小部分。
3.V2.1.0-V2.5.1階段:添加在線問診(圖文、電話、視頻)、義診、自珍、我的醫生、極速問診。從問診的方向打開全新市場,增加醫生提升自己的品牌以及收入,幫助患者高效方便的解決輕問題,減少醫院的患者停留時間,微醫獲得了下載量和用戶量的增長,以及患者和醫生的數據收集。(下圖顯示增加問診前后的評論數量變化)
4.V2.6.0-V2.7.2階段:添加醫言堂(醫患社區)、健康檔案、視頻。醫言堂的出現,代表微醫打造出屬于醫患的社區,同時增加大數據的收集。
5.V2.8.0-V2.9.7階段:添加云商城、積分。微醫商業計劃的深入,以及用戶活躍的促進。
6.V2.9.8-V3.0.0階段:添加定制服務包、學科頻道、健康號、大家幫。添加付費搶答功能,促進社區和問題數量的發展。學科頻道的出現說明女性、兒童、中醫在微醫app上的出現頻率較高,頻道的出現可以更加縮短行為路徑。
7.V3.1.0-V3.1.7階段:添加嚴選、發現功能、超級會員。微醫商業化的進一步增強,以及教育用戶后的會員權益購買。
綜合可以發現,微醫app的路徑:掛號功能點切入-問答、醫言堂社區、大家幫促活,積累數據-商城、會員、服務包的變現。
接下來我們來具體分析微醫app內部幾個功能的使用流程。
十一.掛號分析
由于目前掛號采用的是醫院HIS系統或者號源池方式,所以醫生的治療時間都由醫院管理,所以這里就不展示醫生端的流程了。
(微醫app預約掛號用戶流程,為了看起來不費勁,就割成兩段了)
相比其他醫療app(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相比,微醫在掛號流程中多出醫院主頁的步驟,該頁面的樣式如下:
按照兩種形式展現,按道理來說既然是掛號就應該直接進入掛號,但是現在多出這一步,我們可以看一下此頁面上的主要作用:
- 了解醫院的詳情
- 查看對醫院的評價
- 按照醫院尋找其他服務
- 按照各種方式(??茖2?、智能導診等)知道患者可以掛什么科室
然后我們看看進入預約掛號的用戶分類:
- 知道要掛哪個醫院哪個科室的醫生
- 知道要掛的醫院但不知道要掛什么科室
- 不知道掛哪個醫院但知道掛的科室
- 不知道醫院和科室的好壞
根據以上用戶我們可以發現多出來的頁面其實就是滿足這些用戶的需求,若來到這里的用戶大部分都知道醫院和掛的科室那么其實去掉這一個頁面直接顯示科室,而將該頁面的內容以按鈕的方式放到右上角或者其他位置有該需求的用戶多點擊一步進入該頁面即可。
十二.問診分析
1.免費問診
(微醫app免費問診流程圖簡版)
順便看了下其他app的免費咨詢流程(平安好醫生、春雨)發現該功能的流程基本相同,除了就診前選擇標簽那里有些異常,但是本質都是根據用戶錄入的問題描述進行分詞,按照大數據進行匹配合適全科醫生(平安和春雨會多一步,需要患者選擇默認的全科醫生或者選擇付費提問推薦的醫生),然后進行問診,其實本質一樣。至于多出來的一步是否會對數據有影響,這個就需要具體查看數據了,在此就不猜測了。
2.圖文、電話問診
(左為微醫app問診前流程;右為平安等問診前流程)
很明顯的看到,微醫app在購買前需要填寫部分相關信息(就診人、病情、時長等),平安等app圖文問診無需填寫可直接支付購買,電話問診則填寫預約時間支付即可。
可見倆者的差別是患者的病情錄入是在支付前還是后:
- 微醫是在支付前錄入,好處是一次錄入之后可以少量修改;壞處是轉化率可能會減少
- 平安等是在支付后填寫,好處是轉化率高;壞處是將病情部分轉化給醫生。
以上一個讓患者自行提前錄入病情相關內容,一個是讓醫生主動發起,我們并不知道倆種方式的好壞。
可以采用調研的方式進行判斷:需要調研患者和醫生,患者提前錄入的內容是否對醫生有幫助,是否提升醫生的效率;醫生后續主動提問是否會占醫生的時間,根據結果來斷定使用何種方法。
之前說過,我國醫生數量少,尤其高資質醫生更是稀缺,以至于高資質醫生多數時間使用在醫院工作上,剩余時間少,而線上問診需要醫生有可支出的剩余時間,這就導致線上問診高資質醫生少,多數是資質較淺的醫生,這就從在誤診等風險。
而且每個醫生給患者回復的最后一句都是建議到醫院詳細查看。一方面政策不允許非實體醫療機構進行診療行為,線上問診只能提供咨詢服務;另一方面由于許多疾病病因復雜,或存在個體差異,需要借助儀器才能檢查,僅是簡單的圖文、語音交流容易診錯,因此線上問診能診斷的疾病很少。
十三.健康號分析
左圖為發布文章的流程,一經發布,文章則進入文章流內,只要有新的評論文章即可按照時間倒序,排列在類型文章列表內的對應位置。
右圖為選擇醫生和大家幫提問,選擇醫生提問或者讓醫生搶答。
添加健康號,利用之前大火的搶單和知識付費提問方式,讓微醫從單純的掛號問診進入醫患社區。
之前也分析過,患者使用app有很大的需求是因為隱私等不想去醫院,這樣既可以解決患者的問題,也可以建立醫生的個人品牌和獲得收入,而且可以幫助醫院解決患者的停留時間。
十四.其他補充分析
微醫app內嚴選商城、故事推薦是為了商業的發展;頻道、服務包、VIP會員是為了愿意付費的用戶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務;在線藥房、自珍是為了服務補充。
十五.互聯網醫院
2015年微醫成立了線下互聯網醫院,從單點掛號切入到醫療全流程,我們來看看詳情。
任何行業要想被互聯網化,必須自身的流程要標準化且商業化。對于醫療行業來說從患者診前、診中、診后有一套標準的流程,但是由于每個人的差異化導致情況各不相同,且醫院對患者的病例數據并未互通,導致數據孤島的存在,數據不明確,標準化存在問題,所以單純的線上醫療像掛號、問診等只能是起到輔助作用,為了改變醫療行業,就需要形成標準化的醫療體系,把患者數據沉淀到平臺上來,用到以后的醫療服務流程中,真正形成閉環。
十六.結論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微醫是從掛號切入一直發展到社區形態,雖然目前正在從線上服務發展到線下互聯網醫院,也許以后醫療行業會逐漸變好,但對于現在的微醫還存在以下問題:
- 供求關系仍是主要問題。當然這不是簡單的互聯網+醫療即可改變的,還是要從制度上來解決。不過隨著AI技術的突破和數據的增長,AI倒是對這種供求有所幫助。
- 文章上面也說了,目前有資質的好醫生很少,而且這些醫生本身收入相對可觀,且稍有名氣,對互聯網上的收入不在乎,所以導致好的醫生不使用或較少使用醫療app,而app內大多為資質尚淺的醫生,這就導致患者對醫生的信任問題。
- 無法保證醫生回復的實效性,畢竟醫生都是有固定上班時間的。
- 目前大多產品都是從輕問診+掛號,適用于簡單的需求,當面對復雜的醫療需求仍然需要患者去醫院。
- 患者病例信息是否全面,畢竟患者自己可能忘記或者不在意完整性,會導致醫療問題。
- 即便是請問診,但對于醫生來說仍然不敢隨意給出結論,由于上述患者病例不全等問題,會導致醫生給出的建議有些是回復讓患者到院檢查,產品并未啟動實質作用。
- 并未形成完美的閉環,線下互聯網醫院發展需要時間的沉淀。
本文由 @魯ui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謝邀,在職醫療產品經理,醫療產品較為特殊,有很多政策限制。
以及醫院作為隱形甲方存在限制功能。微醫是平臺,而非純粹c端產品。不能在不了解行業內部信息的情況下進行分析。
是的,一個平臺產品就意味著要改變市場原有格局,利益重新分配,而對醫療產品來說,就更需要考慮國家政策以及醫藥產業鏈目前的狀態。
分析脈絡清晰,好文章,產品和運營具備參考價值??上ЫY尾提出了問題,卻未討論解決辦法,可能是個行業難題吧。
很棒很棒,幫我理清了很多思路,非常感謝
結論太過敷衍,前面較多功能分析,結論卻很少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