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讀書」產品體驗報告

33 評論 46676 瀏覽 362 收藏 31 分鐘

微信讀書是我個人經常使用的一款應用,也是目前精品化閱讀應用的代表,所以第一次單個產品的體驗報告我選擇了它。這份報告主要講述了對微信讀書的使用體驗,同時提出了一些產品設計看法,也綜合整個數字閱讀行業背景給出個人的一點分析。

一、概述

1、產品定位

提供極致閱讀的同時,為用戶推薦適合的書籍,并可查看微信好友的讀書動態,與好友討論正在閱讀的書籍等。其實就是在提供優秀閱讀體驗的同時借助微信社交,讓閱讀產生分享和討論,讓閱讀不再孤獨。

因為互聯網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每個個體在現實中更加獨立,也更加孤獨,而微信讀書則是希望愛好閱讀的人們在享受閱讀時能夠與其他人有所交流,互相激勵,從而也使得用戶離不開微信讀書。

2、產品slogan

讓閱讀不在孤獨

3、主要功能

  • 精心打磨的閱讀體驗:提供干凈簡潔的閱讀界面,操作簡單的劃線,標記,做筆記,寫想法等工具;
  • 和好友發現優質好書:平臺根據喜好推薦熱門書籍,發布好友正在閱讀的書籍,分享贈送書籍等;
  • 和好友討論交流碰撞:在閱讀是產生的想法發布到微信讀書,可以被好友或者同樣閱讀本書籍的人看到,產生討論與贊同;
  • 和好友比拼閱讀時長:了解閱讀時長的同時,讓你獲得與好友比拼的成就感和讀書幣,更能激勵用戶進行閱讀;

4、體驗環境:

  • 機型——iPhone6s P
  • 系統——iOS 11.2.6
  • App版本——v2.3.5
  • 體驗時間——2018年3月29日

二、市場與行業背景

從該圖表的統計數據上看,數字出版產業的規模有著潛力,且增長率也是隨著時間而激增,行業專家,企業財報上都對這個產業非??春?,而其中移動數字閱讀也是逐漸嶄露頭角,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數字出版產業的主要閱讀方式,且與其他閱讀方式拉開明細差距。

再看看艾瑞整理的移動閱讀的幾大趨勢:

趨勢一:社交化

微信讀書可以說是這個數字閱讀社交化引領者,在背靠社交巨頭微信下,可以說在社交閱讀獨占鰲頭,基本上圖中幾點都是微信讀書的主要功能。

趨勢二:有聲化

這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由語音知識付費領域刮來的一股強風,讓聽書成為現在的閱讀領域不可或缺的增值服務。

趨勢三:出版公司服務轉型

在互聯網+的時代,任何一家傳統公司,包括出版公司其實都面臨著服務轉型,但是現在卻是各大優秀的,處于下游平臺公司,倒逼著出版公司快速轉型。這就像當年的支付寶和淘寶一樣,倒逼著銀行企業轉型,快速融入互聯網。目前,出版公司一旦慢人一步,就可能錯失良機,被淘汰出局。

小結:

僅僅幾個下游平臺公司想要撇開上游產出內容的作家和IP,中游的進行出版發行的出版公司,獨自整個產業份額也是不可能的,如何構建一個完整的新產業鏈,在其中占據主導地位,才是未來致勝的關鍵。

綜合這幾點,其實都是在強調一件事情,就是在數字化閱讀領域需要拿出更好的服務和達成更有效的合作,這是挑戰,也是機遇,斗爭已經開始,但遠遠還不會結束。

(大致感受完行業背景,讓我們回到產品的體驗上來。)

三、用戶與需求分析

1、用戶特點

從書籍的類型和推薦上看,能夠感覺到和目前很多網絡小說App有所不同,涵蓋了更多行業,學科類知識,如經濟管理、互聯網+、職場提升、成功勵志等有效增長知識和技能的書籍類型。

可以看得出來其主要的用戶群體熱愛閱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習慣使用電子設備,關注自我提升,樂意為知識消費,而他們的社會角色一般為大學生,職場精英,高層管理者,個體商戶等。

2、用戶需求

(1)優秀的閱讀體驗

界面上需要簡潔,大方,提供各種便捷的工具,甚至需要為一些生僻詞條做百科。

(2)提供優質的,熱門的,有效提升自我的書籍

內容是最實在需求,決定了App使用群體,也是后期數字閱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畢竟體驗做得再好,沒有用戶想要的書籍和內容,也無法留著用戶。

(3)分享心得,得到認可,互相激勵

讓閱讀時的一點體會能夠得到記錄和分享,同時能夠獲得認可,而且能夠為這個分享提供一個場景和契機,不會像在朋友圈突然分享一段雞湯,讓其他人太過膩歪。

(4)壓縮書籍內容,內容語音轉化

這個是屬于增值服務類型的需求,該需求的功能表現就是聽書,通過講書人將書籍內容整理壓縮,甚至融入心得體會,以音頻的形式為用戶提供更高效的服務,讓用戶通過音頻更方便有效的汲取更多知識。

(5)價格便宜實惠

無論做什么業務,只要是涉及金錢交易的,就離不開便宜實惠這個需求,用戶當然是希望少花錢,而企業是希望多賺錢,如何把握和平衡是其中的關鍵。這個涉及到企業的運營和商業模式,將會在下文再做分析。

小結:

以上只是列舉了用戶最典型的5個需求,個人認為能夠前期做好這5個點就已經不錯了,而中后期因為用戶數量增多,開始顯現不同等級的用戶,所需要的需求也各有不同,這就需要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為用戶劃分層級,分析如何為某層級占比更多的用戶優先提供某項功能。

這時候的需求更多來源于數據分析,如通過每周閱讀時長劃分區間,看區間內的用戶數量;或者是購書數量區間,消費金額區間,分享數量區間等,通過區間可以快速獲得用戶等級占比,再通過這個占比分析出新的需求和功能,比如會員功能-長期閱讀和經常購書的用戶可能會比較青睞,大V主頁推薦-經常點評書籍產生內容的KOL會迫切需要。當然在數據不成熟的情況下,應用內問卷也是一個直接又有效的方式。

當然不是每個需求對應的功能都會被實現,有些功能的實現并不難,但是可能與這個產品的初衷定位相違背,造成前期受益,后期受阻,所有每個需求在被定義和每個功能在被實現前,都需要多角度,各方面來考慮。

四、產品深度分析

1、表現層分析

視覺設計,表現風格

以上分別是發現頁面,書城頁面,閱讀頁面的截圖,也是App內使用頻率較多的頁面。

微信讀書以白色和天藍色為主色調,頁面留白較多,給人以干凈簡潔的感受,不像其他閱讀類App鋪天蓋地的輪播圖,推薦位。

在使用微信讀書時,因為該視覺設計和表現風格舒適簡潔,讓人比較容易沉浸其中,不會因為太多的信息而被奪去焦點。

2、框架層分析

頁面設計,信息展示

書城頁面為例,書城頁面截圖中并沒有展示所有信息,但是往往一個頁面的首屏展示的內容就足夠我們看出主要的設計思想和想要展示的重點信息了。

頂欄是標題和電臺入口,但頂欄下面的搜索和推薦廣告才是頁面的視覺焦點,也就是用戶一進入頁面就會第一眼看到的地方,其次是通過用戶喜好的書籍推薦,再往下就是不同維度,不同分類的書籍推薦,每種書籍推薦一般為3-6本書,每屏承載2-3種書籍推薦。

在頁面設計和信息展示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視覺焦點信息層級的概念,而本身微信讀書就是簡潔的風格,信息層級劃分也就更加明顯,因為主次分明,符合瀏覽習慣,用戶使用時也不會眼花繚亂。

3、結構層分析

交互設計,信息結構

微信讀書信息結構圖(簡易):

書旗小說信息結構圖(簡易):

以上是微信讀書和書旗小說的簡易信息結構圖,可以看到微信讀書的4個一級頁面分別為發現、書架、想法、我,而書旗小說則是書架,書城,原創,我的。

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區別,就是微信的書城是被放到第二層級里面的,而包括書旗在內的很多網絡閱讀應用的書城都是在一級頁面,甚至會通過不同的形式占用兩個一級頁面,如推薦頁面或者分類頁面,在用習慣一些閱讀應用后,使用微信讀書時會明顯感覺到一些不適應。

那么為什么微信讀書要如此設計這個結構呢?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微信讀書大部分為完結的出版書籍,用戶獲取到想要的一兩本書籍后,一般會沉浸下來閱讀,直到讀完,選書挑書的頻率較低,而其他網絡閱讀應用大部分為長篇連載書籍,且時效性較高,用戶可能在追更幾本書籍的同時會物色更多的書籍,避免書荒。

所以從這個層面分析微信讀書將書城入口弱化是有一定研究的,也能讓我們得到一些啟發,雖然是同樣的一個功能,但是因為不同的用戶,不同的內容,所使用的頻率行為路徑也有所不同,所以在信息結構和層級的安排上也需要對應做出調整。

4、范圍層分析

內容需求,功能結構

功能結構圖(簡易):

讀書電臺:

讀書電臺為用戶提供一個知識類語音節目功能,用戶可以在收聽多個欄目的語音節目,讓用戶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時間,通過音頻獲取更多的資訊和知識,如果講師水平較高或者比較幽默,也會有額外的收獲。但這里也需要用戶花一定的時間去尋找中意的欄目,有時更多是打發時間的成分比較多,畢竟聽電臺的用戶有時專注力并不夠,且沒足夠多的思考時間,收獲并不會特別多。

電臺也提供了講書投稿入口,使得更多在這方面有天賦的用戶能夠通過這里成就另一份事業,也為微信讀書增加更多的語音內容。自己試了一下,感覺還挺好玩的。

聽書講書:

微信讀書的聽書不是一本書只有一個聽書版本,而是有多個不同講師人版本,從不同角度和不同的體會去解讀這本書籍;可以是一段總結,也可以是分為幾個章節講解;可以是由用戶通過音頻投稿產生,也可以是簽約講師人來錄制,甚至是機械朗讀。

如此以來,講書內容和版本越來越多,用戶如果有心的話可以在這里輕松收獲不同的感悟。而對于微信讀書來說,通過投稿的方式可以挖掘更多的講書人,用較低的成本讓音頻內容快速增長。

發現:

可以看到發現頁面就是一個多功能視窗,不但為用戶推薦書籍,優惠活動,也為用戶生成每周的讀書報告,讓用戶閑暇時在這里了解好友正在閱讀的書籍。發現通過推薦和展示好友閱讀的書籍,它的主要任務就是激發用戶了解和閱讀新的書籍,參與更多的內容和互動。

這個頁面的展示內容的方式是通過切換全屏卡片來展示的,每一個卡片只表現一種內容,這樣做的好處是讓用戶不會同時接受太多信息,而一時不知道做何種選擇。壞處是可能后面有幾個重要的活動需要展示,但是如果用戶滑了兩頁就不想看下去了,就不能被用戶獲知了。比較適合微信讀書這種沒什么活動和專題的應用。

個人主頁:

記錄個人的一些個人信息,包括閱讀時長,收到的贊,關注數,講書,作品,書架上的書等,可供其他書友了解你的閱讀情況和閱讀喜歡,也讓書友能夠通過這個頁面成功關注你,通過閱讀記錄也可以增加一下個人虛榮感和滿足感,屬于用戶體系的建設。這里也會展示微信讀書官方的認證和普通用戶所沒有的文集,里面是一些個人寫的文章。

書籍詳情:

書籍詳情頁面除了書籍的基本信息(書名,作者,簡介)外,還有一個星級評價和其他人的閱讀書評,這兩個是幫助用戶進行決策的。

這里可以說一下,也是我個人的購買習慣,相比與商品詳情介紹,我更關注用戶的評價,一般來說商品介紹都是往好的夸,而用戶評論都相對客觀和實在,也能夠幫助我決定是否購買這個東西。所以書籍的購買也是一樣的,當然書籍這種虛擬物品可以直接試讀體驗,但你決定試讀也是要有所決策的,同樣是需要評價告訴你,是否值得試讀。

核心競爭力:

講到內容和功能這塊,我有一些個人的看法,就是搜索的時代已經過去,推薦(推送)的時代早已來臨。在看羅振宇的“時間的朋友”演講的時候,有一段內容我印象比較深刻,關于吃的一段生活經歷就是:“我不知道我要吃什么,你告訴我吃什么?!甭犉饋砗墁F實,也是每個人的痛點。一則是因為美食的信息太多了,有好有壞,有真有假,每次選擇要研究半天,二則是不夠專業,即使有時間挑選,也不一定能夠挑對。

在網購上也是有一樣的體會,比如再淘寶上挑選一個保溫杯,稍微有點追求的人,沒有幾個小時根本下不了手。所以現在很多電商不單單只是在應用內提供一些推薦,有些甚至已經是整個應用就是在做精品推薦,就比如網易的嚴選,能夠被收錄其中的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產品,從質量到外觀都嚴格把關。

我覺得微信讀書也在做這樣的事情,需要收錄優質的書籍,從最開始就剔除掉了良莠不齊的現象。要做好推薦,其實就是兩步:

  1. 收錄大量的優質書籍
  2. 為用戶推薦對的書籍

第一點是在內容上做篩選,第二點是在功能上做更進一步的推薦。

要做到這兩點確實不容易,優質這個詞因為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不是每個本書都會被認為是優質的,而推薦對的書需要大量的數據,優秀的算法做支撐,但即使是這樣也不一定能為用戶推薦對的書,即使現在用了一些間接或者取巧的方式,也需要產品一步步往這個方向靠近。但這兩點卻足夠構成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不會因為一些新興的產品而被取代。

5、戰略層分析

產品目標,商業模式

我們看到產品的slogan是“讓閱讀不在孤獨”,而且大部分功能都是圍繞這個為核心設計的,但是這個只能作為運營宣傳和初衷,在商業環境下的熱門應用,所制定的目標不可能僅僅一句口號概況,想必還有很多指標和宏偉的愿景需要去完成。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微信讀書背靠微信棵參天大樹,也一定繼承了微信的一些基因,比如無可替代的用戶忠誠度,當然用戶忠誠度無論是哪個應用都是很重視的,但做到微信這樣無可替代就不僅僅是重視能夠實現的了。

微信是如何實現無可替代的?是極致的用戶體驗嗎?并不是,用戶體驗只是前提,微信里的好友才是你無法離開微信的主要原因,你可以更換任意一個社交通訊軟件,但是微信里的好友卻替換不了,所以你只能用微信。

這樣的忠誠度不是應用里實現幾個優秀的功能就能達到的,是需要從各方面長期培養的,而微信讀書引入讓閱讀不在孤獨的概念,其實就是在引入社交閱讀,也讓用戶離不開微信讀書帶來的閱讀體驗,更離不開微信讀書里的社交關系,內容推薦和那種一起讀書的氛圍。

五、運營模式分析

我相信產品運營是一家,好的產品必然需要好的運營,所以在報告里加入了一點個人對運營上的看法,歡迎探討扶正。

1、拉新

(1)贈一得一

這個可以說是我最為推崇的一個促進用戶增長的功能,該功能需要用戶分享書籍被另一個人成功領取了才能獲得書籍,而且同一個人只能贈送兩次。我個人也從這個功能免費獲得過幾本想要的書籍,也有幾個好友因為我的贈送,開始使用微信讀書。

這個功能在運營時如果書籍選擇恰當,那CAC(客戶獲取成本)將非常低,如用一些買斷的版權書籍,公開版權的書籍,甚至自主版權的書籍和聽書來做這個分享活動。

另外就場景來說也非常符合用戶心理,一般人在看到一本中意優質的書籍時,即使明白其中價值需要付費,也是要糾結一下,如果恰好能夠贈一得一,那剛好是正中下懷,而且贈送書籍這種正能量傳播的事情,用戶大部分也不會有抵觸感,且樂于分享。

(2)免費書籍領取

每周微信會提供一批免費書籍,用戶分享后即可領取,沒有更多的條件限制。這個是促進用戶增長,也是促進用戶留存。

2、留存

能讓用戶沒事想起微信讀書,還想喚起它,除了目前未讀完的一本書籍,還有什么?

  • 也許是本周的排名,亦或者是忘記領取的書幣;
  • 也許是剛剛推送過來的關注消息,亦或者是一條評論;
  • 也許是今天是免費領書的時間,亦或者是想聽聽電臺了;

我文縐縐的寫了這么一段,其實是想說微信讀書在很多地方都吸引著用戶回到微信讀書中來,留存不是一兩個功能或者強制的功能就能實現的,留存是一個培養過程,也是微信讀書的一個付出過程。

書幣領?。?/strong>

每30分閱讀時間可以換取等值1元的書幣,這個是目前微信里最有效的留存策略了,通過這個獎勵,讓用戶在閱讀的同時能夠獲得免費的書幣,以便可以更加劃算的購買另一本書。

小結:

這些策略都是需要承擔一定的虧損的,但也是互聯網行業競爭中必須投入的,關鍵是這份投入是否收獲了同等價值的效果和回報。

稍微計算一下,1元書幣購買30分鐘用戶的時間,一定是值得的,要知道使用微信讀書越久,就會有越多個人記錄,內容的產出,就會讓用戶的忠誠度進一步提高,況且這不是直接將1元流出去,最終還是只能在微信讀書內部消費,消費的書籍可能有30%的利益是微信讀書的,那么最終微信也只是損失了0.7元或者更少。

另一方面看,它同時還促使了用戶產生購買行為,讓用戶在微信讀書中實打實獲得了一本優質的書籍,一旦賬號存在有價值的東西,那他就不會輕易轉換陣地了。

六、改進建議

建議一:激發更多UGC書單,讓書單更加活躍

不深入講太多,書單其實就像網易云音樂的歌單,以每個用戶產生不同的書籍集合的方式,讓用戶增加更多內容產出。目前微信閱讀是有書單的,但是沒有看到太多的使用。期望微信讀書后續能夠在書單的基礎上實現更多優秀和有趣的功能。

建議二:更加完善書籍作者頁面

相比與用戶的個人主頁,作者頁面的信息就單調很多了,只有一段簡介(甚至沒有)和所著書籍,如年齡,頭像,性別,履歷這種基本信息都沒有。真正熱愛書籍的人,多少都會對于寫這本書籍的作者感興趣,而且在挑選一些知識技能類的書籍時作者信息更具有參考意義。

建議三:增加趣味性徽章,增強歸屬感

用戶體系建設是建議增加一些趣味性的里程碑或者徽章,但通過對微信讀書的觀察,能看出他們也是比較克制的,除了在拉新分享上,不會輕易加入違背閱讀初衷的功能,你個人想增長見聞和知識,那自然會投入精力去閱讀,如果你并是自發的閱讀,而通過這些徽章或者等級刺激用戶去閱讀,用戶也難以堅持下來。

我建議的這個徽章不必太多花哨或者突出,而是做的隱蔽一些,甚至不用告訴徽章是如何獲得的,當你達到條件的時候,自然就能獲得,以此來給用戶一點驚喜和增強歸屬感。

建議四:微信讀書開發PC端寫書功能或者投稿功能,將部分IP拽在自己手里

在微信讀書電臺里,我們已經看到了講書人的投稿的入口,意圖培養更多的講師和大V,但語言知識傳播更像一項服務,雖然也產生實在的內容,但也混雜了很多一般正經的胡說八道這樣的內容,不如文字深刻,很夠沉淀更多東西,知識文化始終是跟需要書籍來承載的。

再者上文的行業背景里也有所提及,出版公司正在轉型,而現代作家也一改閉門造車,作為互聯網平臺就應該嘗試構建一個完整的新產業鏈,在其中占據主導地位。網絡小說巨頭閱文集團核心價值和成功之道,就是坐擁百萬IP,有了這些IP在整個文娛行業簡直暢通無阻。

當然,也不是說微信讀書需要包攬那么多的業務,就目前開放一個生產內容的入口,在作家與出版社之間做銜接出版,在把握主動權的同時,也是一項為社會創造價值的舉措。

七、總結

微信讀書給我的整體感覺就是清新簡潔,在閱讀體驗上也非常不錯,但是其他應用要做到這一點并不難,蝸牛讀書等一些應用也做得不錯,所以還需在其他功能上發力。

主打的社交閱讀背靠微信也可以說的上是一大亮點,以微信好友為書友,隨時查看好友閱讀狀態和閱讀的書籍,是其他應用不能帶來的體驗。讓你感受到有很多人在和你做同一件事,已經是互聯網上的一股潮流。

通過之前的使用和最近細致的體驗,這款應用確實是為有追求,有品位,關注自我提升的用戶量身定制的精品。而且上文提及的數字閱讀行業的三大趨勢中的社交化和有聲化都做得非常到位,還不違背本質和初衷,難能可貴。

最后一點,也是寫這篇報告時偶然得到的體會。

在昨天從微信讀書里看到的一篇話題《愚樂》,里面其實是公號(微信讀書的公號)寫的一些文章,一直以來我都是不怎么看公號(微信的公號)文章的,因為那些文章總是抱有一點目的的,滿滿都是營銷套路,但這次我偶然點擊進去的文章卻是滿滿的感動,以至于我改變了長期以來對公號的看法,而且對微信讀書的認可度又上升了一個臺階,因為這份感動是微信讀書帶來的。

不論閱讀應用有多好的體驗,多精明的策略,最終還是要回歸本質,閱讀應用的本質是什么?

是內容。

 

本文由 @Frayne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好友 fatboy5168

    來自廣東 回復
  2. 讓你感受到有很多人在和你做同一件事,已經是互聯網上的一股潮流。—-特別認同這句話

    來自浙江 回復
  3. 作者不如分析一下為什么要做書單功能?

    回復
  4. 分不太清楚結構層和范圍層的區別,能解釋下么

    回復
    1. 結構層是信息和交互的構成邏輯,它是用戶體驗的直接表現,也就是說做同一個功能,如果結構層設計不同,帶來體驗效果就不同;范圍層就是功能和業務的組成,表示做的這個產品包含了什么功能,處理了什么業務

      來自廣東 回復
  5. 寫的很好,邏輯清晰,想法和建議也很客觀中肯,只是不太明白信息結構圖和功能結構圖的區別,能否解釋一下

    來自上海 回復
  6. 您好,對于現在的微信讀書版本中 [書城] 模塊取消了電臺以及投稿入口,我想知道您對于這一塊的理解。
    個人的思考是當微信讀書用戶群體廣度到達一定程度后,優質與低質內容的產生肯定是會處于平衡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以簽約人的方式為平臺輸出優質內容,減少低質內容對微信閱讀生態的影響。
    還有一點是我個人不不太理解的地方:關于PC端寫書投稿功能,基于微信閱讀的產品調性(閱讀+微信好友社交),應該還是會著重于對書本的點評以及推薦,同時也會更多的培養KOL作為領讀人,為讀書生態圈鞏固護城河。關于寫書我感覺與微信讀書的用戶使用場景不太符合,作為小白,我很希望您能給我一些指點。。。拜托,謝謝啦

    來自江蘇 回復
    1. 電臺其實對于用戶來說更多是打發時間,如同在公交車上聽聽廣播差不多,很難收獲實質性的內容,同時確實會讓內容質量變差,如果微信在經過一定的數據分析和產品定位后,將電臺弱化或者去除也是合理的。
      寫書投稿是基于整個內容產業鏈提出的建議,不單單是產品功能,評論點評對于產品功能是必要的,但寫書投稿已經跳出了這個范疇,甚至可能是另一個產品,我覺得微信讀書想要做大體量,需要為有能力的,想創造和沉淀內容的人提供入口,突破現在傳統出版社的格局。當然這個只是個人意見,微信讀書手上有更多的資源和數據可以分析,不一定我的想法就是對的,我個人的話更期待有更多有能力的作家,而不是KOL。

      來自廣東 回復
    2. 恩恩謝謝您 ??

      來自江蘇 回復
  7. 手動點贊,學習了

    來自云南 回復
  8. 寫得特別棒,思路清晰,內容簡練,最后的總結做的很到位

    來自上海 回復
  9. 您好,我是公眾號“小移測評etest”(ID:cmcc_zc)“小移測評”(ID:cmcc_zcj )的小編,這篇文章可否授權我們轉載?轉載時可否根據需要對題目做修改?
    我們一定會按要求嚴格注明作者和文章出處的,盼回復。
    筆芯~~[玫瑰][玫瑰]

    來自廣東 回復
    1. 可以授權,你們轉載吧

      來自廣東 回復
    2. 謝謝??! ? ?

      來自廣東 回復
  10. 語言闡述能力跟自己知識沉淀有很大關系!學到了

    回復
  11. 謝謝

    來自江蘇 回復
  12. 好詳細。向你學習。寫這些有沒有什么經驗啊

    來自廣東 回復
  13. 一直沒搞懂信息結構圖和功能結構圖的區別,一直在搞混。

    來自北京 回復
  14. 信息架構圖對小白幫助還是蠻大的,甚至在沒有體驗過幾款產品的前提下就能看到他們的區別

    回復
  15. 最后幾點建議蠻不錯的

    來自上海 回復
  16. 我個人覺得,移動設備特別是手機屏幕太小了,眼睛看著不舒服。ipad之類又太大。我現在手機上看看短新聞,高質量的長篇我都是分享到印象筆記,然后晚上在電腦上慢慢看

    回復
    1. ??

      來自上海 回復
  17. 之前也寫過一篇微信讀書的分析報告 讓我感到了差距 和自己的不足 學到了

    回復
  18. 不覺得微信讀書動不動就自動關注好友嗎?不知道產品經理是為了用戶活躍,反正你莫名其妙的關注了別人,在我看來就是在打擾用戶,幫用戶做決定。

    來自北京 回復
    1. 應該是你微信好友加入微信讀書以后,微信讀書會默認互相關注,但確實幫用戶決定了,最好要在設置里加個關閉

      回復
    2. 看了對方微信讀書好友的數量,基本能知道對方微信好友的總量了。

      來自廣東 回復
    3. 認同。之前是需要自己手動關注?,F在是自動就關注了。但是用戶有時候并不想關注,現在自動關注后又不好意思取消了。個人覺得這個設計很雞肋

      來自廣東 回復
  19. 謝謝樓主,整體寫的不錯。但范圍層希望做更多功能范圍的探尋,不需要做太多信息架構圖。

    來自北京 回復
    1. ?? 確實還有內容需要補充,會抽空更新

      來自廣東 回復
  20. 一般都是從大到小進行分析,這個邏輯看著奇怪不習慣。。。

    來自廣東 回復
  21. 學到了~感謝,非常認同閱讀的本質是內容

    來自湖南 回復
  22. 您的分析框架、分析內容、以及對閱讀本質的理解讓我受益匪淺,感謝!

    來自江蘇 回復
    1. 感謝認同,共勉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