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廚房專欄簡單分析:新的付費內容,是否值得剁手?

1 評論 9943 瀏覽 23 收藏 13 分鐘

隨著各路大V的良心科普,以及大眾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高,那么健康飲食自然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扇绾稳ブ谱鹘】碉嬍?,又成為了人們的一大難題,于是關于這類內容的APP自然就興盛起來。

第一次留意到『下廚房專欄』,還是因為自己關注的健康餐博主在萬年不更新的公眾號上,突然發文推廣自己的下廚房專欄。出于對小姐姐的喜愛和她一如既往的菜譜水準,我果斷下單了專欄。內容質量相當高,可以說是良心價格了。

在我眼中,如果賦予下廚房一個人設,那便是一個低調而不忘初心,善待生命中的美好,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家。

就像他們的slogan一樣——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從美食料理的垂直社區起家的下廚房,五年里積累了一大批優良而精準的用戶群體。隨著互聯網層出不窮的新商業模式的迭代與興起,下廚房也逐漸轉型,嘗試打開“內容電商”,“知識付費”等新市場。

而下廚房App新推出的『廚房專欄·電子書』似乎是對產品內積淀的優質UGC內容,進行一個優化梳理,進而輸出變現。然而專欄高質量的內容,卻應該不甘心只是“炒冷飯”。

因此,通過調查以及和周圍人的討論,我嘗試這結合廚房專欄現有的邏輯和模式,對其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接下來我將從以下三方面,來簡單地聊一聊我的想法:

  1. 關于下廚房專欄的定位分析;
  2. 關于下廚房專欄的內容與部分交互分析;
  3. 對于下廚房專欄未來迭代方向的猜想。

一、關于下廚房專欄的定位分析

首先,在下廚房已經擁有一款付費內容——廚studio課堂的背景下,新上架『廚房專欄·電子書』用意何在?

在解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廚studio。

廚studio以直播的形式進行烹飪授課,課程內容主要集中在西式烘焙,中式糕點此類復雜的料理上。售價從9.9元-59.9元不等,長度一般為1.5-2小時。

由此,我將下廚房的用戶分為了休閑型料理用戶、目的型料理用戶和菜譜作者/廚studio講師/廚房專欄撰稿人,并總結了他們各自的使用場景和需求:

顯然,如果只是為了燒一些家常菜,普通人直接搜索高分菜譜進行模仿,一般都能滿足需求,而付費內容是為了覆蓋到一些特殊的但卻切實的痛點。下面我將目的型料理用戶的痛點繼續細分,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下廚房又要推出專欄這么一個功能了。

  • 有某種特殊的飲食需求,對營養素配比有精確要求,比如:健身愛好者的健康餐,新生兒的輔食等;
  • 有一次性烹飪需求,比如:年夜飯需要一道技驚四座的大菜,男朋友媽媽的生日需要烤一個精美的蛋糕等;
  • 烘焙愛好者度過了入門階段想要進階,但市面上的烘焙書籍在實操同時翻閱很雞肋;
  • 希望在學習烹飪的同時學習營養知識,美食文化,甚至是生活態度等。

粗淺的看來,廚studio是針對性地解決了用戶的第二個痛點和一部分第三個痛點。而廚房專欄這一新功能是負責解決第一個與第四個痛點的,更多的文字和圖片取代了廚studio的視頻(直播),更適合普及知識。

二、關于下廚房專欄的內容分析

1. 覆蓋的主題與市場

深入觀察廚房專欄已經上架的16個專欄,其中烘焙主題6個、減肥主題4個、母嬰主題2個、其他主題7個。如果說烘焙主題專欄的產生是在舊有的內容上進行優化與補缺,那減肥與母嬰內容,某種程度上是對垂直領域內容的深入探索。

母嬰市場我并不了解,但通過研究機構的數據可以了解到,新手媽媽在寶寶的各年齡段都更關心“寶寶營養”問題,而且專家與權威更能影響她們的決策。


數據來自群邑

數據來自群邑

因此廚房專欄中的母嬰主題,均由產科主任,兒科專家等專業人士進行撰稿,著重體現其科學性。截止今日銷量均在2000份左右。

而健身減肥市場我已經觀察了一段時間,下面發表下自己的見解,當下的健身減肥市場已經逐漸趨于科學化。

原本說到減肥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還是節食,導致三無的減肥產品標榜著健康的旗號四處斂財。但現在隨著各路大V的良心科普,以及大眾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高(例如:最近很多80后90后調侃自己要養身),愈發多的人明白了要進行健康的減肥,欲速則不達。

同時,雖然“三分練七分吃”的黃金定律廣為人知,但吃多少、吃什么、怎么吃還都停留在“水煮西藍花和雞胸肉”上。現在健身圈里po健康餐的人比po動作的要多,一盆子秀色可餐的草加上馬甲線成了新時代女神的標配。

無論如何理性減肥,注重營養的人群逐步擴大,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這也側面反映出為什么范志紅老師的專欄的銷量高達50000+?刨去其專業素養與粉絲基數等因素,另幾個減肥相關的專欄也達到了17900+ 與 16700+的銷量,遠超其他專欄。

因此不難看出用戶對減肥健身市場高質量內容的訴求。

2. 內容較之普通菜譜的亮點

下面我將以我購買的兩個專欄——《不節食,健康瘦》與《范志紅 7日減肥餐單》為例,從售前大綱、具體內容、閱讀體三方面,深入分析較之普通的上傳作品與創建菜譜功能,廚房專欄的亮點。

(1)售前大綱——主題鮮明,脈絡清晰

從內容大綱便可窺見,我購買的專欄都以健康生活為核心,著重在如何吃的營養均衡、心情愉悅、身體舒暢,同時達到緩慢減肥的效果。

  • 前者以飲食:運動:心態 = 5:3:2的比例進行板塊配比;
  • 后者以一周七天工作與家庭,分為多樣化的場景,設計食譜。

(2)具體內容——菜譜詳盡且系統化

每一步都配以圖片,附有詳細的烹飪、儲存、食材替換、搭配食物、快手貼士、詳細的營養素供應分析與能量分析。同時會鏈接專欄內之前的文章。比如:本期的菜肴可以搭配之前某期的菜肴一起食用,達到了用戶對專欄系統化的要求。

以上內容在普通菜譜中鮮有見得,并且受制于“創建菜譜”功能的格式,廚友難以傾其所想。

(3)閱讀體驗——干貨便于閱讀與收藏

專欄中的每期文章普遍構成是:文章 + 菜譜 + 廚友作品 + 本期留言。

之前大V廚友只能在作品中分享干貨,其他廚友只能點贊,想要再次閱讀不得不截圖或者再次進入對方主頁尋找。而專欄提供了便捷的稍后閱讀,讓干貨發揮真正的價值。

當然,以上兩點是基于我已經購買的兩款專欄,但想必下廚房勢必對付費內容進行了品控,可以預料其他專欄的質量也是上乘的。

3. 內容的閱讀入口與交互

廚房專欄只能在下廚房App上閱讀,而進入的方式有兩種:

  • 一是在首頁信息流上找到廚房專欄,點擊“查看全部” → “我的書架”,才能看到購買了的專欄;
  • 二是點擊進入個人中心,查看訂單,在訂單中再次點擊才能看到,類似于淘寶上查看已購買的寶貝。

這兩種進入操作都略顯麻煩,因為考慮到是付費內容,用戶勢必會耗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上面,而不方便的入口可能會影響用戶的閱讀體驗,以致于減少再次進入專欄與復購的次數。

專欄中的每期文章普遍的構成是:文章 + 菜譜 + 廚友作品 + 本期留言。

但文章都是深度長文,需要反復咀嚼消化,不可能一次性閱讀完畢。而菜譜卻是一個快手的今天準備食材,明天拿來就用的內容。如此設計導致想要看菜譜的時候,用戶就必須先向下滑動很多才能到達。

但專欄內文章一覽頁面提供“按照文章更新時間排序”的按鈕,方便用戶進行順序或逆序的選擇。

三、對于下廚房專欄未來迭代方向的猜想

1. 細分用戶,滿足針對性需求

廚房專欄現在的內容還較少,未來可以考慮針對細分市場的內容。比如:針對增肌人士,針對初三高三的考生,針對老年人營養菜譜等。

2. 整合廚房市集

在下廚房的普通菜譜中有“一鍵買齊”功能,相當于直接接入了下廚房的電商。廚房專欄中的菜譜后期應該也會接入,形成一個從內容到電商的閉環。

3. 優化頁面交互

就上文發現的閱讀入口與查看菜譜的不便利,入口的改進和內容定位功能應該會出現。

以上是我作為一個-1歲小白對下廚房新上線的廚房專欄這款付費內容的分析,以及未來迭代方向的不靠譜猜想,歡迎大家拍磚。

 

本文由 @C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O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