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信捐步、螞蟻森林到熊貓守護者,輕量化的微公益怎么玩?
互聯網公益3.0時代,民眾不會僅滿足于種菜養雞。不知道下一個刷屏的公益玩法,出自哪家。
前幾天的“中國地球衛士青年獎”發布會上,新浪掌門人曹國偉送給聯合國副秘書長一幅畫。畫上有兩只大熊貓,其中一只是棕色,作者是一位來自“大熊貓故鄉”佛坪的小學生。這件事,還得從去年年底微博的“熊貓守護者”項目說起。
“熊貓守護者”是與中國綠化基金會與微博聯合發起的公益行動。行動核心,是通過社交媒體傳播和上線互動產品,呼吁用戶種植“竹子”,保護大熊貓的棲息地。這和支付寶的“螞蟻森林”類似,都是互聯網+公益的一種形式。
若干年前“開心農場”的偷菜游戲,現在竟成為互聯網公益的固定模式。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碎片化、場景化趨勢,以游戲+社交產品為主的微公益時代,已經來了。
01
互聯網+公益,怎么玩?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慈善發展報告(2017)》中,把2016年定義為中國互聯網公益元年。因為這一年,中國互聯網公益的運營模式、傳播范圍、公眾認知、影響效果等都顯著提升。
不過事實上,中國互聯網公益,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就已經產生。那一年,壹基金通過“小額公益”籌得5000萬善款,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網絡募捐行動。而到了2013年的雅安地震,短短10天就完成了超過3億的捐款。
其中最核心的兩點,一是社交媒體的傳播,二是移動支付的興起。
2013年的新浪微博,承擔了很多公益傳播的責任。80、90后應該還對微博打拐、免費午餐、冰桶挑戰等項目記憶猶新。一方面,明星、互聯網平臺、企業三方聯動,參與公益行動成為常態。另一方面,很多用戶未能真正參與進來,僅作為旁觀+傳播者的角色助力。
同樣是2013年,微信5.0版本增添了“微信支付”功能。2014年春節的紅包玩法,讓微信支付一舉獲得支付寶積累8年的用戶量,馬云將其視作一次“珍珠港偷襲”。兩強相爭,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加速發育,用戶小額捐款的門檻降低,互聯網公益2.0時代來臨。
近兩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公益不是只有“捐款”這一種形式。即便要捐款,也不一定要捐實物。結合各自產品特征的場景化公益,開始流行起來。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公益邏輯。
2015年9月9日,騰訊推出的“微信捐步”,就是把社交、運動和公益相結合的典型。每天運動超過1萬步的用戶可參與捐贈,騰訊基金會將根據捐贈步數匹配捐款一定金額。因為微信運動的排名機制,每天本來就有不少人爭搶封面。競爭的同時獻愛心,用戶幾乎不需要參與門檻。
還有一款代表性的產品,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螞蟻森林”。用戶每日行走、線上繳費等行為產生的減排量,會被平臺科學計算出來,用于澆灌自己的虛擬樹。每當長成一棵虛擬樹,支付寶就會在地球上種下一棵真樹。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互聯網公益3.0時代”了。
02
很多互聯網產品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補足了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差。從這個角度來說,媒體可能是互聯網產品的底層邏輯。對于公益這樣一個一直以來不太透明,又難以廣泛傳播的領域來說,媒體和品牌的作用至關重要。
從早期的報紙、雜志,到后來的電視、廣播,再到社交媒體時代,公益的傳播效率不斷提高。此外,公眾參與門檻在降低,模式也在革新。新浪成立近20年來的公益歷程,就是社交媒體參與公益的縮影。
- 第一階段,是微博作為社交媒體,繼承紙媒的責任。2000年,新浪網作為當時最大的門戶網站,已經有了新浪公益頻道;2009年新浪微博誕生,基于隨手拍解救乞討少年、被拐兒童,成為微博公益的雛形。
- 第二階段,互聯網公益開始產品化。2014年,新浪從微博大戰中勝出,推出中國第一個互聯網募捐平臺“微公益”,正式將社會化募捐這件事確定下來。基于龐大的用戶規模和小額募捐,是當時互聯網公益的主要模式。
- 第三階段,公益變得更有趣和輕量化了。騰訊推出“微信捐步”,支付寶推出“螞蟻森林”,微博推出“熊貓守護者”。充分利用用戶碎片化時間,把公益融入社交游戲中,成為當前最流行的公益行動。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到社交媒體對公益的影響。它對傳統公益行動,有產品、經驗和資源上的賦能,同時改變了公益傳播和參與的玩法,打破了人們的固有認知。
首先,社交媒體會監測用戶大數據,結合用戶偏好和當前環境,挑選更合適的公益項目。前幾天,新浪微博副總兼企業社會責任總監董文俊答記者問時,透露了他看到的幾點現象:
最大的變化,是比起三年前,用戶對公益的關注度有100倍的增長。具體到細分領域,環保依然是用戶最關心的話題。近幾年,扶貧方面有三種項目最值得關注:婦幼保護,動物保護,以及社會突發。
其次,微博是中國最大的網絡輿情區,也聚集了最多的明星大V。兩者公信力、影響力疊加,能減輕用戶對公益的疑慮,增強他們行動的信心。
《偶像練習生》熱播,帶動了粉絲買礦泉水應援,商業和娛樂得以結合。這種明星粉絲團的玩法,完全可以復制到公益里。明星為公益搖旗吶喊,微博匹配相應的傳播力。粉絲之間的人氣競爭,可以轉化成愛心競爭。
最后,是微公益時代的興起。近幾年,很多公益項目都發生在用戶身邊,是人們可感知的事。通過走路、消費、應援,只要是互聯網公民,幾乎每個人都曾獻過愛心,有時候甚至毫不知情。這種聚沙成塔的微公益,比企業贊助的公益基金,更接地氣、更有溫度。
03
當然了,轟轟烈烈的互聯網公益背后,是有成本的。公司不同于個人,企業家可以捐贈基金,拿錢做慈善。公司作為社會化組織機構,卻要在兼顧商業利益的同時,通過資源整合,提高整個社會做公益的效率。
比如阿里巴巴,早在2006年就發起了“公益寶貝”計劃。阿里作為平臺方,設計了一套完整的公益項目進出流程,這些資源本可以用于研發其它商業產品。淘寶賣家每一單成交,都會讓利一部分做公益。2017年,阿里巴巴通過公益寶貝,募款總額高達2.46億元。
再來說微博,技術團隊監測,設計產品上線,幫明星投粉條……有的是不好估算的人力成本,有的是明碼標價的商業資源。董文俊在采訪中稱,新浪投入了兩個團隊純做公益,不考慮回報,它們是整個公司中“資源特批最多的部門”。
拋開社會責任感,公益對企業就沒有好處嗎?不盡然。除了品牌美譽度,很多公益產品本身,就有助于既有業務的發展。
只要找到合適的角度,公益也有機會做成爆款運營。早期行業大V接力的#冰桶挑戰#,已經成為一個現象級的傳播事件,對微博的助力不亞于一個明星事件。去年騰訊99公益日,小朋友“一元畫”刷屏,不僅在6小時完成5000萬的募捐額,還掀起了公眾對互聯網公益的討論。
支付寶的“螞蟻森林”,把公益行為植入用戶出行、支付的場景中。為了種一顆樹,養一只雞,很多人早起收割朋友的“碳排放量”,拉高了打開支付寶的頻率。同樣地,“熊貓守護者”也已經有百萬日活,用戶第二天的復訪率達到60%。
最后,互聯網提高了公益效率,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尤其是個人、民間發起的公益行動,可能真實性尚未核實,就經由網絡傳播,演變成一個大型的詐捐事件。羅一笑事件、童瑤事件,就讓用戶對很多公益產生脫敏反應,甚至習慣性質疑。
最近,很多人認為熊貓已經不瀕危了,不應該種竹子。對此,項目專家給出了“旗艦物種”的解釋:以秦嶺為例,熊貓的生存環境同時也是很多瀕危動物的棲息環境,同時又具有極高的國民關注度,保護熊貓其實就是保護自然生態,保護棲息在那里的一大批生物。
人們在游戲中種竹子,也不是真的只種竹子,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為動物和生態保護出一份力?!耙辉嫛背銎啡嗣缡烂鞔饲坝袀€類似的表述:人們捐的不是錢,而是認知。
所以這是個常態化的項目,所以微博才要攜手聯合國,進一步放大影響力。對微博來說,斥巨資做一個大的公益基金池,對社會的作用,遠不如探索出一個可行性的傳播方案。
什么人做什么事,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騰訊基于強關系做“微信捐步”,支付寶聯合買賣雙方做“公益寶貝”,都是這個邏輯。商業是一個廝殺激烈,甚至是零和博弈的戰場。公益卻各行其是,是一個更烏托邦的隱形戰場。
互聯網公益3.0時代,民眾不會僅滿足于種菜養雞。不知道下一個刷屏的公益玩法,出自哪家。
#專欄作家#
吳懟懟,微信公眾號:吳懟懟(esnql52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專注互聯網內容、品牌與公關領域個性解讀。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作者提供
很棒的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