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幾個“亞馬遜”?參考各國B2C電商巨頭盤點

0 評論 7594 瀏覽 1 收藏 7 分鐘

正宗美國亞馬遜:Amazon.com

亞馬遜成立于1995年,是美國最早的電子商務公司之一,以自營模式為主,網站最初以銷售書籍起家,后來將產品品類拓展到了電子產品、服裝和家具等。還推出了自己的電子閱讀器Kindle Paperwhite和平板電腦,來促進電子書市場的發展,亞馬遜日前還推出了自己品牌的手機Fire Phone。

而且據路透社報道,亞馬遜可能將在未來幾周加強本地化服務,以期進軍水管和電力維修以及保姆等日常服務領域,把自己變成“萬能商店”。而亞馬遜的成功經營模式,也給很多其他國家的同類型電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印度版“亞馬遜”:Flipkart.com

fip

在成立之初,Flipkart和亞馬遜一樣只是一個賣書的網站,但現在它已經是一家擁有9000多名員工,2200多萬用戶,年銷售額已經突破10億美元的電商巨無霸。

而且,日前Flipkart剛剛宣布獲得新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這也讓外界普遍猜測這輪融資讓Flipkart的估值達到了70億美元,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互聯網公司之一。引得正牌亞馬遜也在印度市場投入了20億美元,以對抗來自Flipkart的競爭。

此外,Flipkart也學亞馬遜推出了自己的手機和平板電腦,并且收購了時尚電商Myntra,創建了自己的時尚品牌,力圖做一個全方面發展的電商。在物流和支付方面,Flipkart推出了定時達服務和自己的支付系統Payzippy,在印度市場上已經是一個十分成熟的全能電商。

東南亞版“亞馬遜”:Lazada.com

laz

Lazada目前已經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在線零售服務商,其銷售的產品包括電子設備、衣服、器械、書籍、化妝品等等,前段時間小米登陸菲律賓,也是通過Lazada平臺進行銷售的。

Lazada服務的范圍涵蓋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以及越南,該公司提供免費物流,而且在14天內商品可免費退貨,用戶在支付的時候也有多種選擇。去年,英國零售商Tesco收購了部分Lazada的股權,希望通過Lazada來進軍東南亞的在線零售市場。

非洲版“亞馬遜”:Jumia.com

jum

Jumia成立于2012年,由德國風險投資公司Rocket Internet投資。目前在當地建有倉庫,提供多達十萬種不同的商品,覆蓋尼日利亞、摩洛哥、象牙海岸、埃及和肯尼亞等地區。目前Jumia正在準備開發三個新的市場——烏干達、加納和喀麥隆,欲成為非洲的亞馬遜。

Jumia Nigeria宣稱已經控制了尼日利亞70%的網上零售市場,自營業以來與100多萬個顧客產生了交易關系。不過,這個非洲國家的電子商務也面臨著支付系統落后、物流網絡稀少等基礎設施層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背后,正是商機潛藏的地方。

中國版“亞馬遜”:jd.com

京東擁有遍及全國超過1億注冊用戶,近萬家供應商,在線銷售家電、數碼通訊、電腦、家居百貨、服裝服飾、母嬰、圖書、食品等12大類、數萬個品牌百萬種商品,日訂單處理量超過50萬單,網站日均PV超過1億。

京東現已在美國上市,完全是趕超亞馬遜的節奏。在中國市場上,京東已經超越了亞馬遜的中國網站,成為中國數一數二的電商。目前京東與騰訊的合作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前幾日剛剛上線手機QQ的京東購物頻道,新的QQ網購也已經全新改版上線。

俄羅斯版“亞馬遜”:Ulmart.org

uim

作為俄羅斯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Ulmart設立了明確的擴張方向,下一個五年內爭取將年銷售額增加到100億-150億美元。其實在過去的2013年,Ulmart的銷售額達到了10億美元,上漲了60%,據消息稱,Ulmart預計在2014年公司的銷售額將達到16億美元。

Ulmart以驚人的發展速度在成長,并一直占據著俄羅斯電商的首位,這與它對于物流配送的重視息息相關。Ulmart的用戶可以在物流中心免費領取自己的訂單,而半數的消費者都會這么做。同時,消費者還能夠選擇將訂單免費運送至Ulmart在郊區的任一站點。

為IPO進行沖刺,是Ulmart最近正努力在做的事情。Ulmart將在倫敦、紐約及香港之間選擇理想上市地點,希望募集到3億-4億美元資金。

 

原文來自:虎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