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下「新媒體」這個行業

5 評論 9601 瀏覽 104 收藏 17 分鐘

會做破碎的夢,或許是因為你睡著了。

最近一篇文章《關于新媒體,都是夢破碎的聲音》的結尾是這樣說的:

時代的機遇和變化讓新媒體人接收信息的速度比其他行業更快更多,而這種快和多恰恰給新媒體人帶來了一種幻覺。

一方面,覺得自己是站在大浪里最前端的人,海上風和日麗,陽光燦爛的時候,浪里的水花偶爾濺起拂過臉龐,感嘆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但當大風大浪來臨,船只劇烈搖擺的時候,他們也許是第一批會被海浪吞噬而來不及做任何反應的那一群人。

關于“新媒體”

所謂新媒體有很多種,也有不同的解釋和定義。我不打算提出什么說法、也無意為某種說法背書;廣義來說,只要是網絡媒體、沒有紙本的媒體、或是自己認為形態(包括表現方式、商業模式、傳播載具)是新的,自稱新媒體大概都沒有太大問題。

但如果照上面這篇引文的“訪問”(天曉得是真的訪來的還是聽說的)范圍來看,基本上所謂“做新媒體”不論掛的是總監還是小編,反正就是到處搜刮內容、或是以高點擊率(相對于傳道解惑或是報導新聞)為主要目標來寫作,最后多半還是通過廣告之類以“計量”為主的方式來賺錢。

問題出在計量上

很多問題就出在“計量”上。為了在既定的讀者、每位讀者既定的上網閱讀時間中搶到比較大的份量,吸引前十秒鐘的注意力是很重要的(只要點進來、廣告顯示成功,十秒鐘之后人是留下、還是跳走、讀了多少,就不重要了)。

以計量(也就是點擊率)來計算營收績效,有兩個好處:

  • 比較具體:相對于虛無縹渺、見仁見智、而且成績目前還無法量化的“文章品質高低”,計量簡單明了、有顯示(理論上)有效果;
  • 容易著力:相對于用高品質文章來慢慢建立讀者群,聳動標題或是三俗內容,立即見效,而且成本要低得多。

也就是說,簡單、易懂、吸引短期注意力、好吸收、不太需要用腦的內容,會是市場上用來賺錢的主流,但這樣也會有一些缺點:

  • 在相對固定的讀者群和閱讀時間內,擠壓了高品質內容的生存時間;
  • 因為這類內容相對容易生產、容易復制、容易偷取,在“大家都得賺錢”的前提下被大量生產、復制、偷取,造成垃圾信息重復泛濫;
  • 不同來源的這類內容之間因為同質性高(諷刺的是,很多時候還是從同一來源偷取的重復內容),所以也彼此擠壓競爭,造成引文中所描述的小編/總監實際上不知所云的悲慘生活。

對計量問題的反抗

要應對(很難說“消滅”)上述的問題,有“消極”和“積極”兩類作法。所謂消極作法,主要用意在于減少無謂的大量復制,一來減少內容泛濫,二來即使要用爛內容賺錢,也只保障原創者可以賺到。理論上方法如:

  • 以嚴刑峻法嚇阻盜用內容(最好是可以);
  • 以區塊鏈之類的技術,來協助著作權所有者追蹤原創內容的流向、以及被使用的方式(但這離實際應用也還有一段距離);
  • 放棄遏阻復制的方式,以C授權之類的方式反向操作,推動內容轉載、甚至鼓勵使用,再以因此增加的內容傳播設法獲利。這一點理論上做得到,但是很難,也有無法追蹤“扭曲文章內容、改動作者名稱”(如后面所提到的“假文”問題)所造成的負面效果。

比較積極的方法則包括(當然,這其中有很多“理論上”):推動將文章品質轉換成量化指標的作法,讓高品質文章可以在經過語意分析、內容分析、資料查核(有些這類分析確實是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和語料庫來做)之后,得到相對客觀的評分;并且在某種質、量指標交互運算的算法之下,讓好文章得到合理的評價和報酬。

這一點已經有人在做,例如美國的寫作平臺Medium,就不采用其他地方常見的“打賞”方式,而是由作者自行設定文章是否收費;讀者在繳交每月5美元會費之后,由Medium根據點擊、互動量、以及包括品質在內的一些指標(但計算方式沒有對外公開),來決定如何將收集來的會費分配給各篇付費閱讀文章。

由于即使是不繳費的讀者,也可以每月試讀三篇文章,所以Medium也還不算是完全封閉的付費墻。

此外,記者出身的法國專欄作家Frederic Filloux,就在學界推動各種“量化文章品質”的技術;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可行(例如下面這篇引文所述,從網頁結構的技術面入手),但碰到不同語言的語意分析,又會是一大障礙。

當然,在這種模式之下,“量”和“擴散能力”還是有著松散的正向關系:而且因為內容的目的在于經營品牌,所以“質”方面也必須跟上,甚至(表面上)必須令人有“這個人的文章就是因為品質好,才那么受歡迎”的印象。

然而,這種印象多半是商業操作的結果(這里說“操作”并沒有貶意;我們創造的、或是消費的很多好東西,都是商業操作的成果)。

知識消費市場的商業操作

舉例來說,這些都是精心規劃的商業操作:

  • 幫你讀書,號稱讓你在短時間內吸收精華;
  • 讓你有覺得很快就知識充滿、法喜充滿的印象(這里不說“假象);
  • 讓你覺得掏點小錢買書或聽講,有針對知識焦慮、時事焦慮的療愈效果;
  • 在某些知識傳播受限的地方,為你的思考和困惑打開一個暫時的逃避缺口(或許就是一般口頭常說的“腦洞大開”),讓你覺得花幾塊錢就能買到一份足夠劑量的自體多巴胺,實在是很值得。

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時間上不需連續、從主要架構中拆解出來的片段知識或開解,并且精準打中人們對時間不足、知識不足、自由不足的焦慮,然后從中獲利。

簡言之,就是“將破碎化的知識放在商業架構,而非學術架構之中賣錢”;這也是說書人(商業架構)和學校(學術架構)之間的差別。

再次強調,我不認為商業操作有什么不好、也不需要去比較說書人和學校之間的優劣;一來因為兩者本質一開始就不同,而且一個是做學問、一個是求滿足,只要童叟無欺、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就沒什么好挑剔的。

唯一的差異是,因為兩者的學習本質不同,你或許有機會通過學校教育、甚至自學而成為某方面的學者;但通過碎片知識則比較難,變成“知識虛胖”的機會可能比較大。

但如果你的目的并不是成為學者,而是隨時可以掉兩句實用書袋的知識消費者,那就不用計較這一點了。

碎片知識的市場

所謂碎片知識的問題,并不在于是以碎片形態呈現,而是“去脈絡化”的問題。有些知識即使“碎片內容正確”,但是在去脈絡化之后,會變得不完整、容易錯誤解讀、或是被創造者有心扭曲,這是比較危險的事情。

所謂脈絡(Context),用最簡單的白話來說就是“上下文”,這對于某些知識是很重要的;但因為碎片化的本質,就是將知識抽離脈絡,所以很難去適當容納或說明它,也因為如此,相對容易從這里出現出現問題。

舉兩個對照的例子:

  • “人類有206塊骨頭”是相對不需要脈絡的知識(所謂“相對”,是因為后面還有些知識,例如“人出生時其實有大約270塊骨頭??”,但基本上即使去掉前提例外等等,這個敘述還是可以獨立存在的。
  • “五百強的CEO都看這本書”的敘述(這種說法很常出現在所謂管理雞湯文章標題上):有證據證明他們都至少摸到過這本書嗎?“看”的定義是什么?他們都是自己去買的,或者其實是出版社寄給他們每人一本,于是就可以自稱他們都看過了?

也因為如此,如果你已經自己建立(或是通過某些體系“被建立”)了一個知識架構、或是用來過濾信息的邏輯體系(例如看到“財星500大??”時就會提出質疑),因而清楚自己追求的方法和目標,就可能對于來自他人轉述的去脈絡碎片沒有那么大的興趣。

知識內容和脈絡的關系

前面提到學校和說書人的不同,還有一點就是許多context還是得通過“教授”和“學習”的過程來完成,不是那么容易靠自己來建構。

當然,還是有高人能從無到有,建構出自己的知識體系;但學習作為“骨架”的context需要思考、推論、辯證,跟學習作為“肉”的知識(多半只要吸收理解就好)方法是不一樣的。

舉例來說,學習、創造、運用主觀的“歷史觀”,跟聽見、理解、記得客觀的“史實”,就是相關但不同的兩件事。

注:關于“史觀”和“史實”,實踐上來說都有很多不客觀、捏造、隱藏、為勝利者服務的地方,但這里就先忽略了。

有架構的學習,是可以疊合、內化、融會的;去脈絡化的學習則比較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漂浮在說書人的口水上),即使沒有走錯路,站在學習的解度也容易事倍功半。

只能說,這年頭一肚子碎片、但是蓋起樓來整個歪掉的“專家”很多啊。

但重點是,并不是說碎片化學習不好,而是要看“碎”的是形態還是內容。如果已經有架構,內容破碎并沒有關系。

我自己有很多知識是看漫畫(例如捏壽司的手法)、或是看洗發水瓶子上的英文字學來的(例如“protein”),如果是用這些破碎知識往架構上添肉,或是仍然保留著有脈絡的學習(讀整本書、上課、或是討論),但借由碎片來補足,那就還是有幫助的。

說到羅輯思維

從一開始那篇引文談“新媒體夢碎”,牽扯到破碎知識,其實自己也有點意外;主要是因為文中提到了先前被大量轉述的《羅振宇的騙局》一文,原來是被炮制出來的假文。

我要說的是,因為種種緣故,我對羅振宇販賣的知識和商品一向興趣不大;但我并不會說他的體系是個騙局。因為:

  • 前面說過,只要誠實交易,商業操作并沒有錯;
  • 即使無法帶來長期的個人成長,至少你在接受到知識或商品時已經獲得滿足,他賣給你的是這個,你也很清楚;
  • 沒有好的骨架去容納你買來的這些肉,是你自己的問題。

也因為如此,當有人寫文章說是“羅振宇的騙局”,我第一時間就沒信,也因此幸好沒有中招。所以說,有自己的思考架構是很重要的;優點是就跟買魚買肉一樣,會有一些基本的過濾和鑒別能力。

但這也是有缺點的:在形成自己特有的判斷和挑選習慣之后,難免也會因為自己的成見和挑三撿四,錯過一些可能很不壞的好魚好肉。

題外話:這一點在挑漫畫看時特別明顯。

結語

因為從新媒體談到計量帶來的問題,再談到一些可能通過品質量化來解決的方式,再扯到破碎知識的市場;這是有脈絡的,但我沒有特別安排,只是順著自然延伸出來的思考路徑來走。

這篇應該沒有提供什么知識,但或許對于思考上述這類問題有一點幫助。

如果您現在已經是知識經濟體系之下的活躍消費者(付錢才算),那么無論您接收的是來自誰的信息、有什么樣的滿足、甚至因而達到了什么成就,都請受我一拜。

因為,無論有沒有架構、碎片知識有什么好壞,這些都是站在第三者立場的風涼話;要得到知識上的心理層面滿足是很難的,如果有人能夠提供、您也通過付費成為這個經濟體系(沒人付的話算什么經濟)良好正向循環的一部分,大家心里得到某種療愈,這樣就夠了。

至于“新媒體”,原本就沒有什么嚴格的定義。對于某些人來講,它就跟送快遞一樣是一份工,對某些人則是達成自我使命的一條捷徑;對某些人來說,則是快速弄一筆錢來燒燒的幌子。這些跟許多原本的產業并沒有什么不同,有希望、有失望、有騙局、有夢碎。

有時候,也許是發現得太晚,或是太早睡著了。

 

作者:孫志超,小米科技投資部,MIUI生態負責人,微信公眾號:weixinsunzhichao

本文由 @孫志超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個人這確實是知識付費行業目前所面臨的比較嚴重的問題,與學校體系化的教育知識所帶給人群的益處相比,其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但知識付費自2016到現在,發展不過2年,想要這個行業現在能夠達到能與學校體系相競爭的水平,確實有點要求過高。不可否認的是,這個行業所對應的用戶需求確實非常大,但行業的成熟、完善,是需要我們這一代人長時間的堅持(? ??_??)?

    回復
    1. 核心競爭力就是工作之后的人群并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完整地接受學校式的體系教育,故碎片化知識才如此流行,說白了是因為時間的碎片化導致了知識的碎片化。

      回復
  2. 你這么一說,我感覺自己就是那個一瓶不搖半瓶搖的“專家”,但是講真的,要形成自己系統化的知識不是那么容易的。學校里學的固然系統,但老師也有自己的片面觀點,書里的東西要真的消化,需要很長時間的研究,不是短期內能達到的。對于一個想“野蠻生長”的人來說,看碎片化的文章等成了比較好的選擇。

    回復
  3. 經常是覺得自己看了很多文章,但真要做起事來還是感覺知識不夠用,真的是“知識虛胖”啊。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