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砍價,和之前的「1元購」是一回事嗎?

3 評論 20010 瀏覽 45 收藏 9 分鐘

黑產不可能被禁止,而只要“砍價”持續存在,那么就勢必會繼續助長黑產的發展,對社會的不良影響會持續擴大。

5月7日,拼多多發布公告,近期網絡密集爆發的“女子砍價被騙50萬上吊”、“夫妻砍價被扣60萬跳樓” 、“砍價被盜銀行賬號”等等涉及其“砍價”模式的負面消息,均為謠言,并表示已經聯系警方報案。

不過這里,我有些好奇,同為電商平臺,為何就從未出現“女子淘寶砍價被騙50萬上吊”、“夫妻京東砍價被扣60萬跳樓”等等這樣的信息。

歸根到底,蒼蠅不叮無縫蛋,這一切都是由拼多多的“砍價”這一模式所導致,那么砍價到底是什么?為何“砍價”這么聽上去仿佛和團購一樣,利人利他的模式,竟然會出現讓人傾家蕩產的謠言?

我認為這一切都值得深究。

一、拼多多的砍價模式究竟是什么?

首先這里先解釋一下拼多多的砍價模式,我們來看一下官方規則。

我解釋的簡單點,就是說官方會定期送出各種襪子、褲子、衣服、熱水壺等等各種商品,用戶可以通過拉人頭來免費獲得。

不過拼多多官方沒有給出一個具體數字,究竟拉多少人頭可以獲得該商品,因此用戶必須不斷的拉人頭,來免費獲得該商品。

表面上模式很簡單,但背后卻很復雜,涉及到各種層面的問題。

二、砍價模式讓拼多多成為電商的《征途》

首先必須承認的是:砍價模式讓拼多多高速增長,并超過其他同類產品,最快速的吃下了微信的社交紅利。

拼團模式與砍價模式,雖然都是利用社交關系來帶動用戶,但是拼團模式依然要用戶付出金錢上的成本,才能夠獲得商品,但是砍價模式,則無需用戶付出1分錢的成本,而這些價格敏感用戶絲毫不在意時間成本,并愿意為拼多多進行大量的免費宣傳,這可以算是典型的“黑客增長”。

正如同史玉柱進軍網游時的準確觀察,一部分用戶愿意用錢去交換游戲中等級與裝備,但是同樣有一部分用戶價格敏感不愿意消費,但是愿意在游戲中消耗大量的時間,而《征途》的推出,則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后者的需求,因此大受成功。

拼多多也在電商領域重演了《征途》式的勝利。

另外更重要的是,砍價模式對于平臺而言并不存在任何風險。首先是成本風險并不存在,其可以在一開始就可以控制好成本。

其次是不存在法律風險,因為并沒有用戶產生實際消費行為,并且其也沒有告知用戶到底湊夠多少人頭,才能獲得商品,因此不存在法律上的欺詐問題。

三、“砍價”模式有原罪,與“1元購”本質相近

但是另一面來看,速生的東西,尤其是與利益相關,讓人逐利的東西,也必然會有其巨大的隱患,而當前的所謂的“謠言”,則是這種隱患的爆發。

第一,砍價模式有著嚴重規則漏洞,導致黑產誕生

從官方來看,其是希望利用砍價讓用戶拉動周圍的朋友,但是對于想要貪便宜的用戶來說,其會想到更多“歪點子”找到更多毫無相關的人來“砍價”,于是自然也就會有相關的黑產來滿足這種需求。

對于黑產來說,這本質上是技術服務,其可以通過收費來滿足用戶的“砍價”需求。

于是,黑產把拼多多免費的“砍價”變成了收費“砍價”。

例如,以下是微信群中,明碼標注的拼多多砍價。

再比如下面,相關刷投票、刷微信文章閱讀的產業中,已經有了刷拼多多砍價。

此外淘寶上的拼多多砍價群,銷量也很高。

第二,砍價與“1元購”,不同形式,本質相近

我們再復習一下已經被相關部門下令關停的“1元購”是怎么回事。

“1元購”的模式是,網站提供商品,而用戶可以花錢抽獎,花錢越多則,中獎概率越大,很多用戶為了更大的概率,而將其當成賭博并上癮,花費掉了相當的資金。

最終很多賭博上癮的用戶花費了大量資金,最后來向平臺討債。例如2016年,就有人在網易大樓前拉起橫幅,稱網易一元奪寶害其家破亡。

而拼多多的砍價,其問題在于,當黑產誕生之后,用戶會通過購買黑產服務的方式來獲得商品,因此也就變成了,只要用戶花錢越多,則獲得某商品的幾率就越大,這與“1元購”其實并無本質不同。

這樣也就意味著:一些用戶,會為了部分商品,花費高額的代價來購買——甚至也有可能像1元購那樣花費遠高于商品的價格。

于是,也自然會有用戶愿意花費更多的代價,來獲得自己想要的商品,而一旦自己有了沉沒成本,看到商品沒有到手,不愿意忍受失去損失,就會繼續加大投機行為,繼而出現不良后果。

拼多多“砍價”傾家蕩產的新聞可能是假,但也有些人把拼多多的“砍價”當成了賭博游戲,越來越上癮,不斷投入,或許是真。

正式這樣的投機行為存在,也會給社會帶來更多負面影響。

四、關閉“砍價”,或許是拼多多最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砍價”模式或許沒有錯,但是黑產則讓其染上了賭博的色彩,對于拼多多這一平臺來說,其成本固定,并不會有任何損失以及影響,但是對于社會來說,卻造成了極多的負面影響。

對于這個階段的拼多多,其需要思考的不應該僅僅只是自身業務的增長,而更應當考慮更多的社會責任。

長期來看,黑產不可能被禁止,而只要“砍價”持續存在,那么就勢必會繼續助長黑產的發展,對社會的不良影響會持續擴大。

在我看來,關閉“砍價”才是拼多多的最佳選擇,而不是再次等到相關部門下令,屆時涉及的不會只是“砍價”,更有可能是一次更全面的整頓——這點可以參考今日頭條。

#專欄作家#

首席發言者,微信公眾號:shouxifayanzh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工具產品和人工智能領域,擅長AXURE,興趣愛好看書,思考。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個人觀點:砍價模式并有錯,這是互聯網時代應運而生的流量獲取方式,于用戶、商家和平臺應該都是有利的,只不過拼多多將這種方式執行的“很不要臉”,沒有給用戶一個明確的目標,到底什么時候、什么條件才能砍價成功,你只有無限制的拉人,換言之就是無限制的投入自己的時間、精力、人脈成本等等,拼多多用這種方式,用幾個免費的東西換來上億的流量,獲客成本幾乎為零。但是砍價不只是拼多多在做,舉例網易嚴選,砍價有明確的人數要求,直接告訴你拉滿多少人就能砍到最低價,相較之下,拼多多只是不要臉的欺騙用戶讓用戶幫他拉流量,引到平臺上來購買拼團商品,而類似網易嚴選這種,則更符合商業營銷,用戶幫平臺拉來了流量,低價買到商品,商家還增加了銷量,一舉三得,砍價有錯嗎?作惡的是拼多多。

    來自上海 回復
    1. 開頭寫錯了,應為“個人觀點:砍價模式并沒有錯”

      來自上海 回復
    2. 點個贊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