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Make Me Think》讀書筆記
Don’t Make Me Think——不要讓用戶思考,不要讓用戶做復雜決策
?????花了幾個小時看完《Don’t Make Me Think》這本書,對于我這樣一個初學者+門外漢來說,真是受益匪淺。全書一貫沿襲外國書籍特色,沒有多余的廢話,到處洋溢著實用、輕松和實在,不是簡單的觀點堆積和讓人反感的說教,只是通過很多實例來講述一種思考方式-?Don’t Make Me Think。對我來說,至少以后在看頁面設計的時候能多帶上一點思考,這就足夠了。
一、思想上:為什么不要讓用戶思考
???????有人說選擇太少很痛苦,有人說選擇越多越痛苦,究竟是選擇越多越好,還是選擇越少越好呢?要我說呀,當然是做選擇的時間越短越好,也就是不要讓用戶思考,果斷決策。
懼怕損失的本能,讓用戶在做決定的時候總是喜歡權衡利弊,從而花更多的時間在決策上。事實上,用戶喜歡無須思考的選擇。當有多種選擇時,人們總是不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即使這個機會已經沒有價值;手忙腳亂的保留多個選擇,往往會忘記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努力;在吸引力大致相同的兩種選擇中作取舍是最難的。
生活中每天每個人都面臨著無數的決策,那么是什么形成我們決策的背后力量呢?答案就是可預期的非理性。傳統經濟學上有一個理性經濟人假設–人都希望以盡可能少的付出,獲得最大限度的收益。
事實上,理性行為在現實社會很少發生,人類的大部分行為都是非理性的,人類的消費行為往往會受到周圍環境(時間、信息量、目標、興趣、參照物、他人)影響。人們做選擇時考慮的不是二者各自的絕對價值,而是他們的相對價值——他們得到什么,放棄什么。非理性行為并不是飄忽不定,而是有規律可循,是系統的,是可以預測的。Don’t Make Me Think——當我們真正理解了用戶行為,并可以預測他們行為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改善用戶體驗,促進用戶決策,提升網站成交額。
二、一些總結性的規律
1、競爭就在于一個點擊的差別
因此如果你得罪了用戶,他們就會跑到別的地方去。網頁上每樣東西都有可能讓我們停下來,進行不必要的思考。每個問號都會加重我們的認知負擔。因此,我們在頁面設計的時候應該:
(1)顯而易見/不言而喻/不需要思考;用詞:廣為人知的名稱;形象:明顯能點擊的(符合用戶常用習慣)
(2)嶄新的開拓性的復雜的頁面,盡量做到“自我解釋”
(3)避免:很酷或自以為聰明的名字、帶有營銷傾向、和具體公司有關、生僻的名詞
2、關于網絡使用的三個事實
(1)以100公里的時速駛過高速公路上的廣告牌,我們不是閱讀,而是掃描。原因是:我們總是在忙碌中、知道自己不必要閱讀所有的內容、我們善于掃描;與我們瀏覽目標有關;當前或是接下來的興趣
(2)我們不作最佳選擇,而是滿意即可–第一合理選項、滿意策略。
一旦我們發現一個鏈接,看起來似乎能跳轉到我們想去的地方,那就是一個我們將會點擊它的大好機會。為什么WEB用戶不尋找最佳選擇呢?因為我們總是處于忙碌之中,滿意策略效率更高;如果猜錯了,也不會產生什么嚴重后果;猜測更有意思。
(3)我們不是追根究底,而是勉強應付
很大程度人們一直使用這些東西,并不了解它們的運作原理,甚至對它們的工作原理有完全的錯誤理解。對使用者來說,是否明白它的工作機制,這個并不重要;如果發現某個事物能用,我們會一直用它(很少主動尋找更好的方法);
3、設計原則–從用戶角度出發的觀念改變
為掃描設計,不為閱讀設計。做法:越重要的部分越突出、頁面區域明確定義和降低視覺噪聲;可以點擊的地方要做明顯標識;執行搜索的按鈕習慣位置
4、讓選擇變得無須思考—減少點擊
點擊多少次都沒有關系,只要每次點擊都無須思考、明確無誤的選擇;到達任何地方的點擊次數不是最重要的,一條關鍵的經驗準則是:1次需要思考的點擊=?3次無需思考、明確無誤的點擊。除非,頁面刷新較耗時,則點擊數越少越好。
5、如何降低噪音
省略不必要的文字。事實證明,有力的文字都很簡練。由于用戶更喜歡直截了當
,歡迎詞必須消滅(只是一個勁地說自己有多好,而不是描述什么東西能讓我們感覺更好);
冗長的指示說明必須消滅,因為沒有人會細讀它們,除非多次“勉強應付”失敗。如果說明冗長,會阻礙用戶發現所需信息。
6、導航怎么做
先搜索還是先瀏覽,取決于用戶的打算、匆忙程度以及網站是否有良好的導航機制。所以可以講用戶分為搜索型用戶(直接詢問)和瀏覽型用戶(通過標志的引導在層次結構中穿行然后從下一層欄目中再選擇)。
在web世界,很難借助其他的感覺來locate,用戶感覺不到大小、方向和位置,所以,Web比真實世界更需要導航。
持久導航的5個元素:
7、頁面設計三大方面
(1)頁面名稱:不可缺少,每個頁面都需要一個名稱(每個拐角都需要一個路牌);
頁面名稱要出現在合適的位置;頁面名稱要引人注目;名稱要和點擊的鏈接一致
(2)大類標簽:提供清晰的視覺線索、明確地告訴用戶“你在這里”標簽靈活,且暗示了物理的空間。使用要點:正確繪制;激活的標簽頁在前,對比強烈,有彈出感;當進入網站時,有一個標簽已經選中
(3)層級菜單:補充機制、層級菜單就像面包屑,有以下實踐要點:放在最頂端,不與主導航條競爭;使用小字體;使用文字“你在這里”;最后一個元素加粗;慣用方式:使用“>”對層級進行分隔
8、主頁設計要點
主頁要滿足的目標是:讓我看到自己正在尋找的東西;哪些是還有我沒有尋找的;告訴我從哪里開始;建立可信度和信任感。要完成的任務是:站點的標識和使命、站點層次、搜索、導讀、內容更新、友情鏈接、快捷方式以及注冊。
用戶心目中的布局:
主頁為了達到傳達網站整體形象,需要:
(1)口號:靠近站點ID的位置,與其相關聯的短語,對整個網站的描述;好的口號要清楚、言之有物,長度適中,能表述出網站的特點和顯而易見的好處。有個性、生動,有時還很俏皮;不管你多出名,也有必要抓住這個并不張揚的機會來告訴人們為什么要待在你的網站。而且網站的網絡使命一定跟現實有所不同,解釋這種區別很重要。
(2)歡迎廣告:對網站的簡要描述
(3)主頁導航:可以不同,但不要差別太大。主頁導航可采用不同的方向,也可讓用于識別的空間更多。但主頁導航和持久導航需要保持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才能讓用戶識別出這只是同一導航的兩個不同版本。
(4)具體頁面設計:用戶在底層頁面上花的時間和花在頂層頁面的時間相同;要保持一致性,就得從頭開始設計好每一個層級的頁面;在討論主頁的顏色方案之前,擁有顯示網站所有潛在級別的導航的樣例頁。
9、后備箱測試
后備箱測試:想象你被蒙上雙眼,鎖在車子的后備箱里。車開動一會兒以后,把你發在某個網站內容的某個網頁上。如果這個頁面設計良好,當你除去眼罩時,應該能毫不猶豫的回答:
(1)這是什么網站?(站點ID)
(2)我在哪個網頁上?(網頁名稱)
(3)這個網站的主要欄目有哪些?(欄目清單)
(4)在這個層次上我有哪些選擇?(本頁導航)
(5)我在導航系統的什么位置?(“你在這里”指示器)
(6)我怎么搜索
9、網站可用性測試
關于測試的幾個事實:如果想建立一個優秀的網站,一定要測試;測試一個用戶比不做測試好一倍;在項目中,早點測試一位用戶好過最后測試50位用戶;人們對招募用戶代表的重要性估計過高;測試的關鍵不是要證明什么或者反駁什么,而是了解你的判斷力;測試是一個迭代的過程;沒有什么比現場用戶的反應更重要。
需要建立少量多輪的測試。每輪測試的理想用戶數量是3個,最多4個。前3個用戶能遇到幾乎所有最明顯的問題,便于在同一天完成測試和總結。
三、不要照本宣科
???????Don’t Make Me Think并不等于說我們在做交互和頁面的時候,設計者不要思考,而是說不要讓用戶思考。換句話也可以理解為設計者將許多以前需要用戶思考的部分考慮進來,讓用戶的思考流程簡化,最終使用戶達到不需要思考而能快速準確的決策。為了能達到用戶不需要思考,設計者往往要為此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
那么,如何讓用戶不需要思考呢?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發現和總結用戶行為的規律,進而影響用戶的決策。電子商務網站在做好基礎用戶體驗(頁面、流程、服務等)的同時,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用戶體驗——消費者行為規律的研究,即如何通過搜索框位置、主頁位置、頁面布局、商品擺放、文案、相關商品推薦等去影響用戶決策。
四、學以致用:一份不全面的用戶體驗報告:?PK??
我們知道在中國B2C在線零售商中,京東和亞馬遜兩個網站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Don’t Make Me Think》書中提及到的頁面要符合用戶心目中的布局,頁面需要包含網站ID、欄目、使用工具、頁面名稱、頁面導航以及底端導航。具體頁面元素的布局如下圖:
實例1:我們將京東商城和亞馬遜商城的主頁截圖,看其頁面是否符合用戶心目中的布局,具體頁面如下:
總體來看,京東商城的主頁布局和元素更加符合用戶心目中布局,京東商城似乎是根據用戶心目中的布局形式量體裁衣的,只不過在網站ID上增加了一欄永久導航和一欄促銷廣告。
相同之處:京東商城和亞馬遜商城兩者都包含(網站ID、欄目、實用工具、頁面名稱、頁面導航、底端導航)頁面元素;都具有持久導航的(站點ID、欄目、搜索的方式、回主頁的方式、實用工具)5個元素。
不同之處:在首頁頁面布局上,京東優于亞馬遜。標簽是大型網站的最佳導航,京東的欄目以標簽的形式、激活的標簽顏色和未激活的標簽有很大的不同,這樣使得導航更加的簡潔明了,讓用戶不需要思考就能立馬知道自己目前身處的位置。京東的右邊的功能推薦(滿39免郵)、快捷方式(充值、旅行、彩票、點卡等)以及內容推薦,較亞馬遜的更加豐富和快捷。
實例2:在京東和亞馬遜都選擇“手機通訊”這個類別,進入了手機通訊這個具體頁面
京東和亞馬遜的層級菜單,放在最頂端,不與主導航條競爭,使用“>”對層級進行分隔的慣用方式。但是也有不足之處,應該使用文字“你在這里”。
在頁面欄目上,亞馬遜要優于京東。將手機通訊的下層分類詳細羅列出,可以節省用戶的搜索時間,做簡單選擇即可。亞馬遜的左側頁面導航詳細、分類齊全,特別是快速選購手機,“通過高級組合搜索,您可以快速找到心儀的手機”,這個搜索別具匠心。
實例1:在京東和亞馬遜搜索框中輸入“牛奶可樂經濟學”,點擊搜索,搜索框下拉的搜索建議如下:
京東商城的搜索建議第一個是讓用戶選擇分類選項,而亞馬遜商城因為加入了分類選項框,故而跳過此步驟,直接進入了搜索結果,并且提供的搜索選擇更加的具體和豐富。從這個搜索實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亞馬遜的搜索建議要由于京東商城。
實例2:由于亞馬遜提供了搜索選項下拉框。那么接下來,我們驗證一下選項框的可用性和實用性。在亞馬遜搜索框中下拉選擇“小家電”,在搜索框中輸入“牛奶可樂經濟學”,以便我們能看看在錯誤的搜索分類選項框中搜索不存在該分類中的商品,是否能正確搜索出該商品。
由搜索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在亞馬遜輸入一個分類“小家電”下不可能存在的商品“牛奶可樂經濟學”,但是能夠正確搜索出商品。
亞馬遜的搜索處理是這樣的:首先在用戶指定分類中進行搜索,沒有搜索到的話,頁面提示該分類沒有此商品;然后在所有商品類目中繼續進行搜索找出該商品;接著提示用戶點擊在所有類別中查找到的結果;最后還有搜索結果用戶及時反饋??梢姡瑏嗰R遜在搜索這塊做的很到位,不僅不會因為用戶的誤操作而影響搜索結果,而且可以給喜歡和善于用分類框搜索的用戶,讓他們能迅速準確的找到想要的商品。
來源:ucdchina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