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設計,iPhone 6是一個好產品嗎?
很有意思的是,幾乎每一代新 iPhone 出來后網上總會罵聲一片,許多人抱怨它的樣子難看、沒什么改變……這次發布的大屏 iPhone 6 也不例外,普遍大家抨擊的焦點都在后置凸出的攝像頭以及后殼兩條突出的天線設計上。
有媒體說,這是 Tim Cook 不懂產品而妥協的結果。又有某些企業家說,這是沒有了喬布斯的監督所造成的后果,我身邊的設計朋友也帶著這種直觀的 “喬布斯”情結抨擊著 iPhone 6 沒有了過去流暢的機身設計。
天線為什么要設計成上下兩條對齊的線?這是不是真的如許多人所說的那樣, Tim Cook 不善于產品而妥協的結果以及沒有了喬布斯的把關?如果你翻開 iPhone 的設計史,你會發現每一代 iPhone 都是循環遞進有規則的演變,而不是許多人期待中的爆發。
工藝演變
從第一代 iPhone 到今天的第八代,給人直觀的感受就是機身越來越薄,隨著主屏不斷加大的同時重量反而越來越輕,以及它的各項參數每年都在穩步提升。在這七年中,材質的變化在 iPhone 歷史里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正是它包裹著內部零件結構上的一次次改進帶動著 iPhone 在工業外觀上相比前幾代的基礎上有了全面的改變。
材質的功能,通常是你接觸電子產品從精神的感官到實體感受的兩種直接帶來的視覺感受,材質的優良與粗糙直接影響你對產品的判斷。當 4 年前我們看到 iPhone 4 的金屬不銹鋼卷環繞著機身周圍時,金屬加工成型的工業質感是任何其他非金屬材料所不能企及的,正是這種材質的設計讓金屬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大型工業產品上,這就引來了今天大家都爭相效仿的以金屬為標準的加工工藝來設計手機的外觀。
今天,金屬材質的加工成了一款高端手機至關重要的環節,但當回顧整個智能手機制造的歷史時,金屬的裝飾是制造手機很忌諱和難以處理的加工難題,它一開始不被大范圍的普遍用在手機機身上,直到 Apple 在 iPod 系列上面開始嘗試用全鋁金屬用做后蓋。 iPod 的貢獻眾所周知,早年從一個簡單的 MP 3 播放器到逐漸成為一個視頻播放器,它的作用在今天看來舉足輕重。從 2001 年的第一代到 3 年后發布的 iPod mini 系列等體積相比之前大幅縮減幾乎可以放進你身上的任何口袋里。通過幾年的進展,iPod 內部的通信與芯片結構的改善,直接引導 iPhone 的設計,同年 iPod touch 1 相繼推出,我們可以看到它的背面大面積的使用不銹鋼金屬。
如果仔細觀察 iPod touch 的發展,你會發現它幾乎伴隨著每代 iPhone 一同推出,由于不用考慮通信模塊它的每次換代都比新的 iPhone 更輕、更薄,而原來新的 iPhone 要在時隔三年之后并能拉近之前 iPod touch 的距離。第一代 Touch 僅厚 8.5 毫米而 iPhone 第一代到第四代用了三年的時間從 11.6 毫米到 9.3 毫米減少了 19% 的厚度、到了第四、五代之后的 iPod touch 機身則僅有 6.1 毫米相比之前減少了 28 % ,新的 iPhone 5、6 代又花了三年的時間達到了與 iPod touch 5 僅相差 0.8 毫米的同一厚度級別。
iPod touch 與 iPhone 雖被劃分在兩個不同領域的產品,但從各自的內部電池信號、前后的攝像頭、揚聲器到 Lightning 等結構設計上是一致的,它們不屬于一個獨體,而 iPod touch 5 跟 iPhone 5 之后采用相同的鋁合金以及倒角的金剛石拋光加工,可以窺探到 Apple 似乎是在用 Touch 的設計來參考下一代 iPhone 所能達到的極限。
iPod touch 的背面從前期不銹鋼到鋁合金的材質變化,伴隨著 iPhone 4 開始。當三年之后我們看到全金屬鋁合金架構的 iPhone?5 時,這三年騰出來的時間里,足以讓 Apple 在研究克服內部通信結構前提下如何將 Touch 長期使用的不銹鋼機身上的經驗移植到新的 iPhone 上。也就是為什么 iPhone 的變化規律要保持在三代之間,從 iPhone ?1 到 3GS 中間除了參數的微調幾乎沒有任何大的改變,到了 4 之后從工業外觀到機身內部的芯片結構從頭到尾被重新設計了一遍。而到了 4S 參數與外觀不變只在軟件上加了一個智能語音助手軟件,隨之后面的 5、5S 到 6 也是采用相同的設計規律。
這種時隔三代的變化規律主要還是來自 iPhone 主屏之下的內部結構挑戰,如何在 3.5 到 4.7 英寸的空間里縮減每個零件模塊的尺寸厚度均以年為單位來計算,從厚度 11. 6 毫米的 3.5 英寸 iPhone 1 到 6.9 毫米(除去凸出的后置攝像頭大約機身厚度在 6.4 mm 以內) 4.7 英寸的 iPhone 6 蘋果用了 7 年的時間減少了 40 % 接近一半的厚度,相當于平均每年大約以 0.7 mm 的速度遞減。
在內部結構進展緩慢的情況下,就必須在中間靠某一項小的技術成果來緩解這種壓力取得過渡到新一代的全面突破,像:3GS 的 3G 、4S 的 Siri、5S 的指紋識別等都在為下一代緩沖時間。所以每代 iPhone 的實際結構工程研發和工業設計都是在前面的基礎上做著完善和修改的工作、絕不會是像外界所傳言的沒有喬布斯的把關新的 iPhone 就走著倒退或者妥協的路線。工程內部的結構不像產品的外觀想當然的設計,尤其對于智能電子產品而言要考慮涉及的綜合功能和使用體驗絕非靠某一個人的魅力所能完成。
設計天線
自從 iPhone 4 引入了金屬材質用作手機的機身后,在保持整體流暢的同時天線是面臨的最大設計難題,我們知道第一代 iPhone 的鋁后殼下面那個黑色塑膠皮是專為接受信號開的一道小口,到了 3 、3GS 又返回到了使用塑料作為機身,而在所有 iPod Touch 的不銹鋼后殼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那道黑色塑膠皮,只要使用了金屬作為手機的整體,你就必須為天線在上面開一道口,Touch 是直接在上面挖出一道小面積,而在 iPhone 的信號接收設計上你就看不到這種 Touch 的處理方法,出于美觀和材料不同的考慮,而是在手機的邊框上截斷往里注塑一條細線。iPhone 4 的后殼由于使用的玻璃中間是用不銹鋼做固定架,所以天線的設計不像 5 以后需要在鋁合金的后殼上面注塑大面積的塑膠以保證通信信號強度。
在天線設計上,從 iPhone 1 到 iPhone 5 、6 ,你會發現在使用相同的材質下天線的設計會大不相同,這種不同可以說是一種演變中的一次次改進。iPhone 1 的天線是在鋁后殼的底部開了一道口,而到了 iPhone 5 以后由于承載的通信能力加強,如:Wi-Fi、藍牙、主天線以及 NFC 等在全金屬的包裹中,天線的處理就必須重新設計位置到開口強度。
所以在 iPhone 5 兩代的全鋁合金機身上,專門在一塊鋁板上挖出的天線槽孔延伸至邊框,連接著那四條注塑的線,因為這兩道天線口本身在鋁板機身制造階段預留出來的,再經最后的塑膠膜填充封蓋,使整個機身看起來不像拼湊出來的。由于塑料填充的邊緣與背面開鑿的槽口之間的對接,存在著一道大約頭發絲大小的間隙,所以這種大面積開鑿再用塑膠填充后形成的縫隙邊緣與金屬邊與邊對接時,會讓產品整體看起來有斷裂的痕跡,而到了 iPhone 6 情況就不是這樣了。
iPhone 6 的邊緣沒有了前代棱角分明的 90 度直角,由于機身更薄,為了使 4.7 英寸以上的大屏尺寸整體看起來不那么厚重而采取的半圓型的弧線邊框自然的過渡延伸至正面的主屏。在出于視覺和手持握感的實際考慮,這種曲線帶來的邊緣與背面銜接時就會促使天線的槽溝不能再按 5 那樣直接在鋁合金上面挖一個口,因為在除去凸出的攝像頭大約 0.5-1毫米的厚度,實際 iPhone 6 的厚度在 6.4 毫米以下,在已經非常薄的機身上再開出兩道大面積的天線槽會影響到后期在注塑上與金屬產生邊與邊的間隙誤差。
最后我們看到的 iPhone 6 是在背面劃出了兩道四段截面的天線,而不是從金屬上面挖出兩道口,從實際真機的效果看天線的注塑與金屬的銜接產生的間隙大小肉眼已經不容易看出,即要在保持鋁金屬的一體性又不能破壞機身整體的流暢度,同時 iPhone 6 的天線是在前兩代的經驗上重新思考在一體成型(Unibody)的工藝下如何使天線與金屬更自然的設計成一個整體。
在全金屬機身上面開鑿天線時,要保證面與面之間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也要讓用戶毫無察覺天線開鑿的痕跡,就如 iPhone 5、6 和 iPad 在正面用了一層透明的塑膠薄膜隱藏光線感應器,如果不仔細在強光下觀察你會完全忽略它的存在。這是一個通信與材質雙向的設計難題,也是美學的考慮,從前期的設計圖紙到后期的量產制造,每代 iPhone 都在改進材質與內部結構變化的工程難題,這個過程都不會是一帆風順,但它都是在前面的基礎上完成的一點點進步。所以從鋁機身的天線設計看 iPhone 6 比 5 做得好。
轉自互聯網的一些事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