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業的本質出發:要怎樣去挖掘消費者的認知?

1 評論 11585 瀏覽 33 收藏 21 分鐘

企業家如何識別、挖掘、創造一種東西讓用戶接受并愿意付費,這就是商業,而這種東西就是認知。

一、什么是商業本質

商業的本質是認知,除此之外,再別無其他。

有人在知乎里提到的:從微觀的角度來講,我認為商業的本質就是找到顧客并且讓顧客買單,怕誤導了很多想慢慢了解商業全部的朋友們。

對不起,因為講的只是營銷中『STP+4P+CRM』的「STP+4P」,也就是找對買家、滿足需求。

誠然,這是商業的一部分,按彼得德魯克老爺子的話講,也是商業中最重要的「市場營銷與創新」中的市場營銷部分。

可這不是全部。

1.?為何很多人會將「營銷=商業」

因為產品、信息的大爆炸,最早以廠商完全主導市場的時代,已經慢慢轉向以用戶為導向、消費者被更多賦權的時代;企業的發展也就從最早的可以不考慮用戶體驗的草莽時代,到了精細化運作的時代。

而營銷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營銷驅動型企業也越來越多,加上大多數人在做生意時,空手套白狼的不少,其最核心的能力,就是要「找到顧客并讓顧客買單」(非常重要的能力),自然會給很多新人感受到「商業=營銷」的幻覺。

而真正的商業卻是在法律、道德、現實環境下,通過資源(人、財、物)的整合將工廠里將技術開發成產品后,通過營銷將其傳遞到用戶手里,變成可以使用的商品的流通過程。

這并不是我從課本上摘抄的原句,是我在經歷過工作、創業過程完整體驗的過程的總結。

期間,也一直在反思,一件冷冰冰地科研成果或小發明、創造,如何才能讓用戶付費并購買?

技術領先,你就真會購買嗎?那為什么買特斯拉的銷售量并不太可能短時間就上來? 產品牛逼,你就真的付費嗎?那為什么錘子手機體驗感是真挺強,羅永浩粉絲又那么多,為何錘子燒了十幾個億也沒見銷量能怎么樣? 營銷牛叉,但為何雕爺干阿芙精油很牛逼,但在三體空氣凈化器,為何也不能怎么樣?

問題就只能在用戶身上了。

企業家如何識別、挖掘、創造一種東西讓用戶接受并愿意付費,這就是商業,而這種東西就是認知。

什么商業中的認知

商業中的認知,就是用戶腦海里已經存在的,對某對象的理性與感性判斷。

認知即是商業環節的起點,也是終點。它源自用戶的認知,將用戶腦海里潛在的或已有的認知,先翻譯成是將工廠里的技術語言,做出產品,然后用營銷方法深入淺出地將它翻譯成用戶能懂的語言,并傳遞。

只能企業家的識別認知的能力不一,也導致不一樣的商業結果,有運氣成分(如:趕上了某個紅利,還有膽子干了,就可能做成某個商業現象),但更多是科學的實踐結果。

碰上的認知:

  • 就像某些小姑娘早在2013年前就開始干微商,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招了無數代理壓貨,就成就了她們短時間的巨富;
  • 就像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是草根逆襲的最佳時代,干個人網站,就有可能被收購后,賺個幾千萬,hao123不就是個網站的聚合網站么。

做出的認知:

  • 就像喬布斯說根本不用調研,他像上帝一樣做出蘋果手機,全球瘋搶,造就市值7000億美金的蘋果公司;
  • 就像雷布斯說還真得要調研,他和米粉玩得不亦樂乎時,將短短6年多時間,干出個近500多億美金的小米公司。

二、為什么商業的本質是認知

人類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

——馬克斯·韋伯

(再次引用)說的是,人們都買的是一種自己有限認知范圍內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和語言等,而非事實本身。

就像我們在買大米時,根本不會因為一個廣告就產生購買,因為我們對大米的認知能力早就由我們過去的經驗形成,而買的不過是經驗積累成的認知;就像我們在買化妝品時,就很更容易受營銷力量的左右,因為我們對選什么樣化妝品的認知能力極其有限,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更適合自己,買的是我們受營銷力量形成的認知。

就像我們去旅游時,就很更容易受第三方中立意見的影響(僅管可能沒真正意義上的中立第三方),因為沒去過,所以沒有所謂經驗,因為企業方營銷有太多主觀立場,所以不怎么相停止,人們對它的價值認知,總是非常有限,所以,買的是從第三方得出的認知。

我們買的不過是我們自己通過各種方式來獲得的認知。

  • 就像在購買前:我們通過自己經驗、營銷手法、第三方影響來認知我們的決策,而形成購買;
  • 就像在購買中:我們繼續和商家互相切磋,來不斷驗證我們的即將購買的認知是否是對的,值得的;
  • 就像在購買后:我們通過產品的體驗,形成新的認知再決定下一次的購買決策。

而商業就是在利用針對每個行業的不同品類屬性,將消費者已有的認知挖掘并傳遞,這種認知基本上不能被創造,只能是消費者自己自我改變,但這個改變的過程卻是可以加速的,比如:滴滴、快的大戰時,阿里、騰訊用錢教育用戶,就是加速這個認知的過程。

為何商業的本質不能是價值創造、傳遞并交付?

因為價值本身若非基于認知,無任何意義,具體參考《第一性原理的正確使用方法論》。

三、如何挖掘消費者認知

1. 認知與感知的商業內涵

先解釋下上圖含義(略微有點篇幅,且燒腦,因為商業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欲望、需求這幾個詞來源于菲利普科特勒老先生的《營銷管理》原著,有興趣研究的話,可以打開第15版第9頁,會有一小段話描述這個概念的含義。

我在這里不僅加了剛需,而且在含義上,也略有不同。(以下分析,均忽略人在極度饑餓時,不擇食的情形)感知是指對需要的第一感受,屬于「身體」(本能)對需要的敏感程度,受爬行腦(本能)影響;認知是指對需要的第一辨識,屬于「大腦」(思維)對需要的理解速度,受新皮層(思維)影響。(這里是人大腦的簡化理解,但要著重理解,不然后面看著會很吃力。)

比如:饑餓在需要層,身體上很容易感受到(感知),但大腦里快速反應用什么來解決饑餓感,是沒那么快的。

根本上講,是根據人的思考邏輯來定義的,「感知到餓-會想到吃-想吃哪種-想吃哪家-想吃哪個」如果將人類的思考邏輯拆解后,歸結到每一商業的競爭層次「屬類、行業、品類、品牌、產品」后,就很好理解了。

以下講到的感知、認知強弱,實際是從能量守恒角度來講的,比如感知變弱,認知增強,是將感知轉移動了認知上,這中間有一層傳遞之意,也就是說,這個過程是商業里將消費者腦中已有的認知漸漸變得清晰、具體(產品)的過程。

(1)屬類:人感知到餓,所以對應食物,這里食物就是屬類,為什么這一層在商業類的文章中描述得很少,這基本上是國家與國家、政府與政府之間的競爭,比如:糧食出口的貿易行為、美國打伊拉克的戰爭行為,都是在屬類層面競爭。

對應圖中需要層,感知上最強,認知上最弱,因為人往往也不知道如何選擇最好的解決辦法,比如渴、餓、性等都是。

(2)行業:人會想到吃,比如:對應大米,這里大米就是行業,也是資源市場,這一層開始的競爭在商業里的論述就多了起來;比如:古代從商的,什么米商、鹽商等都是這一層,這部分也基本上是國家半調控,半開放著,商人可以介入;比如:加工、倉儲、運輸等,但從根上講,還是國家在控制。

對應圖中欲望層,感知上次強,認知上次弱,相比需要層,至少已知道我可能大米或是面粉制品,但就算明確了目標,但仍然不確定自已是否能吃上。

(3)品類:人想吃哪種,比如:對應五常大米,這里五常就是品類,也是制造商市場,這一層可供商人競爭的東西就相當豐富了,甚至可以造出品類;如:智能手機這品類,就是喬布期大神創造出來的,當智能手機品類夠強大時,就基本替代原有手機品類,所以后來我們指的手機就是智能手機,這部分國家會制定規則,商人在里邊玩就行。

對應圖中欲望層,感知上適中,認知上適中,仍然在欲望層的原因是,對大米與五常大米的差導異理解,沒有那么強烈,仍然不確定能否吃上。

(4)品牌:人想吃哪家,比如:對應福臨門五常大米(沒收廣告費,只是隨機在京東上找到了排名第一位的),這里福臨門就指的是品牌層了,這層最大的價值在于幫助商人在激烈的品類競爭層脫穎而出,因為中國的市場環境早從最早的商品可獲得性問題,轉變成了物質極大豐富的可選時代,本篇不是講品牌打造,就不展開了。

對應圖中的需求層,感知上較弱,認知上較強。說的是,身體上雖然并不知道該品牌的產品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但大腦的認知卻較較晰了。比如:品牌知名度強的產品,廣告可以側重促銷,直接講消費者能占多大便宜,而不太需要教育消費者的本能感知能力了。

(5)產品:人想吃哪個,比如:對應福臨門五常大米稻花香,就里指的就是具體某個產品,這層的價值在于口碑,從而影響復購率與推薦率。

對應圖中的剛需層,感知上最弱,認知上最強。比如:看到娃哈哈礦泉水,我們很容易形成能解渴的認知,完全將抽象的感知轉變成了具體的產品認知。

有了這層基礎,再來看那張圖,就更清晰了,我們稍微來總結下。

比如:消費者腦海里一定有這樣的認知「家人都在廣州,想住在廣州,在北京上班」,這時,消費者腦海里對具體需求的認知偏弱,雖然有,但自已并不知道是什么。

那么一個商人應該具備以下能力:

  1. 需要:應該做的就能「識別」得到這種認知;
  2. 欲望:應該能做的是「創造」價值滿足認知;
  3. 需求:并將這種認知「具象」成某實際產品;
  4. 剛需:還將這種認知「植入」到消費者大腦……

將產品最終大眾化。就像喬布期將手機做成蘋果那樣,識別到大家都想極簡、極致的體驗,所以創造智能手機,最后具象成了蘋果,用營銷手法將蘋果變成講逼格的人群剛需,如果喬布斯大神一直在世的話,說不定會變成人手一機的極大眾化產品。

再舉例:

1)心理學講的約哈里窗:

如果把人當成一個產品來看:

  • 公開部分不就講的是已被挖掘出的認知嗎?
  • 盲點部分不就是想要卻說不出來的認知嗎?
  • 隱私部分不就是自已根本不想說的認知嗎?
  • 潛能部分不就是人有限認知能力無法識別……

待時間與天才來挖掘的認知嗎?

2)顧問式銷售講的SPIN:

(顧問式銷售全局)

(將隱性認知變為顯性認知的過程)

講的也是認知挖掘過程咯。

3)文案學講的戰略層、感受層、內容層、表現層:

從戰略層到表現層,就是從認知層到感知層的能量轉移。比如:蘋果是高價高質路線,小米之于蘋果的優勢是低價中質的性價比路線,這是戰略層。

而二者在表現層卻是:對于蘋果的高大上(消費者對蘋果認知已完全完成了感知轉移,所以就文案就iphone8,消費者也感知很清晰)。而雷總卻從B站發端,惡搞自已了個「are you OK」來迎接屌絲的趣味,再來句「為發燒而生」,屌絲就可以騙別人與自己說,我才不是因為便宜才買呢。

但因為蘋果卻從來都是以高勢能人群,打低勢能人群的戰略,所以,也從來都是那么逼格。

(引用屌絲一詞,絕無嘲弄之意,為更形象理解而已。)

以及商業,不就是將消費者「想要卻說不出」的認知,用產品方法論設計(將消費者認知語言做成原型語言),用技術方法論實現(將原型語言干成產品語言),用營銷方法論傳遞(將產品語言譯成消費者語言),用運營方法論監控(將消費者語言翻譯成產品語言),用客服方法論反饋(將消費者語言翻譯成產品語言),這就是商業的全流程了。

2. 如何挖掘消費者認知

(1)顯性認知

別再說「街頭攔截、焦點小組、座談會、商業間諜、電話/網絡調研」無用。因為紅海市場的顯性認知,就可以從這無聊的傳統調研報告獲得。

但獲得的只是競爭對手產品的優點罷了,比如:品牌商可以向自身、用戶、同行、上游生產商、中游經銷商、下游零售商用些套路問些無聊問題,無非在「產品、價格、渠道、宣傳」四方面試比高。比如:調研用戶在接受宣傳方面。

誰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說什么,怎么宣傳最可靠?

  • 付費媒體:電視、廣播、雜志、報紙、戶外、互聯網門戶/搜索/電商廣告等;
  • 自我媒體:微信/微博/知乎等新媒體、創始人/CEO、銷售、產品、渠道等;
  • 口碑媒體:用戶在知道、明白、相信、喜歡、購買、分享任一階段傳播行為。

然后,再復制到自身、同行、上游生產商、中游經銷商、下游零售商分別在產品、價格、渠道,最后打個分、排個序、結個論就可出一份市場調研報告,絕大多數乙方就是這么干的。

顯性需求更依賴邏輯,研究的是對手。做好顯性認知調研,好處是——

  • 做對:不至于產品無人問津,也許在紅海能分一杯羹;
  • 做好:最大優點對應的是最大弱點,也許能出奇制勝。

而喬布斯之所以厲害,因為善于發現隱性認知——想要而不想/不能說出的需求。

(2)隱性認知

別再說「街頭攔截、焦點小組、座談會、商業間諜、電話/網絡調研」有用,因為藍海市場里能真正賺大錢的隱性認知還得全靠企業自身洞察,無非四種辦法:

  • 觀察:就像乙方在市場調研時,經常會在暗處看用戶購買的具體細節;
  • 聊天:就像史玉柱在公園里找老太太聊天,發現腦白金購買者是兒女;
  • 生活:就像某培訓領域創始人像用戶一樣生活、學習,深度感知痛點;
  • 自己:就像自己是某類人的代表,用戶體驗就如你所感、所作、所為。

挖掘隱性認知需洞察人性,研究的是用戶。做好隱性認知調研,好處是:

  • 活著:無資源、背景,也能憑能力積累資源、背景,而后創業;
  • 活好:能力、資源、背景都有時,也許創個業,就能屌絲逆襲。

教父之所以厲害,因為花一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

 

本文由 @?鹽九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