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產業興起 娛樂有了 文化在哪?
近兩年市場風向突然變化,隨著政策開始重視文化產業和市場對娛樂產業的需求進一步被激發,BAT相繼加碼文化娛樂事業,一時間文娛行業成為網絡經濟下的重點領域。
不過,雖說是文娛產業,但其中娛樂為實,文化為虛,電影、電視、動漫、游戲、小說等多數都是打著歷史文化的旗號來娛樂大眾,真正有關弘揚傳統文化的項目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機會。
沒辦法,目前國內正處于經濟主導一切,文化信仰喪失的時期,這是發展中國家都會經歷的文化陣痛時期。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逐漸步入發達國家序列,居民衣食住行得以充分滿足之后,對傳統文化的追求與信仰,自然也會回歸國民精神中。
文娛產業興起 娛樂盛行 文化待興
先來看幾組數據,就能明白為什么BAT都在加注文化娛樂產業了。
艾瑞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規模達到891.6億元,同比增長32.9%;
易觀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網絡文學市場收入規模達46.3億元,較2012年環比大幅增長66.7%;
據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2013)顯示,我國動漫產業2012年總產值達759.94億元,2013年產值比2012年增長34%;
文化部發布的《2013中國網絡音樂市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網絡音樂市場收入規模達到74.1億元,比2012年增長63.2%,其中,在線音樂市場規模達到43.6億元(包含在線演藝收入),比2012年增長140%,無線音樂市場規模達到30.5億元;
藝恩咨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電視劇市場規模達到108億元,市場增速約為20%;
保利博納總裁于冬曾表示,去年電影票房為217億,今年有可能突破280億。
華麗麗的數據背后體現出了文娛產業帶來的巨大的經濟價值,然而略感悲涼的地方在于,娛樂價值要遠遠勝于文化價值。文化娛樂產業中,娛樂先行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娛樂行業更接近消費市場,在娛樂經濟帶動的市場消費下,文化產業自然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機會,但在目前這個民眾和政府對傳統文化仍缺乏足夠重視的時期,如何使“枯燥”的傳統文化煥發新生,在獲得更多關注的同時,能給文化“捍衛者”們帶來足夠的經濟價值是需要業界關注解決的問題。
在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下,民眾需要的是輕松的娛樂感,而不是“枯燥”的文化沉重感,所以產生了娛樂至上、文化至下的尷尬景象。那些深受歡迎的影視作品、文學小說、網絡游戲,大多數都是取材于我們的歷史文化,但多數觀眾寧愿相信影視、小說、游戲作品中的故事情結,也不太愿意看史料中的真實事件。娛樂的經濟價值雖然讓市場受益,但傳統文化的純粹性逐漸丟失,還是會讓一部分人感到遺憾。
馬親王“北伐” 文人與企業能否聯合弘揚傳統文化?
有人會認為“文化”遇到“經濟”就俗了,但誰都不能否認,經濟對各行各業的推動價值,娛樂產業興盛的背后就是由消費市場所推動的,而文化產業要想興盛起來,也必須依靠市場的力量。我們需要關心的是如何在娛樂經濟主導的文化產業下,提高對傳統文化原汁原味的宣傳。娛樂主導文化并不可怕,但只顧娛樂吸血文化精髓就有些悲涼了。
事實上,國內并不缺少對傳統文化關心的民眾,也不缺少愿意為傳統文化做一定努力的文人,缺的是文人與民眾針對傳統文化的互動方式。前幾日,新浪大V、80后著名文學作家馬伯庸搞的一次#文化不苦旅#重走諸葛亮北伐路線的活動受到了不錯的關注。7天左右結束的從成都至西安以“北伐”為名義的自駕游活動,在新浪微博話題討論量高達3.4萬,閱讀量破2億。
這個活動取得如此關注,首要原因是文人與民眾對于諸葛亮個人的推崇,最主要的還是有贊助商愿意提供資金支持馬親王實踐個人對歷史的追求,經主辦方鼓山文化透露,這個系列活動的品牌所蘊藏的商業價值,估計可達上百萬。不然就算再有精神追求的文人也抵不過現實的殘酷,沒有外部資金做支撐,一介文人有多少資金實力去實現這樣一次文化傳播活動。而且僅依靠個人的力量,活動的影響范圍可能會大打折扣,畢竟在傳播過程中還是需要一定資金去推動的。
自媒體時代講求個人品牌,但再有影響力的個人品牌也需要有資金支撐才能做事,馬伯庸這次文化之旅的嘗試算是給枯燥的傳統文化傳播事業開了個好頭,至少有企業愿意贊助這類文化事件。接下來沒準會有更多的文人愿意為傳統文化傳播發揮自己的余熱作用,同時也就需要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
BAT積極布局文娛產業 但不能重娛樂輕文化
先說百度。2013年底,百度以1.915億元完成對縱橫中文網的收購后,自有多酷文學+縱橫中文網+91的熊貓看書的百度文學布局完成;另外,在視頻領域,百度已手握愛奇藝和PPS兩大王牌,掌握了大量的視頻內容,同時還與華策影視成立了合資公司;另一方面,百度音樂一直占據著網絡音樂市場的大半份額;雖然百度尚未整合文化娛樂產業事業,不過隨著這一市場競爭加劇,內部統一是遲早的事。
再看騰訊。今年4月騰訊游戲更名為騰訊互娛,業務范疇也在游戲基礎上,增添了動漫、文學、影視等多個文化娛樂項目,其中由起點出走的吳文輝出任騰訊文學CEO。騰訊游戲一直占據著國內大半游戲市場份額,為整個騰訊帶來了不菲的收益,騰訊游戲更名騰訊互娛,標志著騰訊已將目標鎖定在整個文化娛樂產業上。別忘了,除了游戲之外,騰訊QQ音樂也有上佳表現,另一方面的騰訊視頻今年也頗受重視,還一直與搜狐視頻傳曖昧。
最后說阿里。自去年底成立數字娛樂事業部后,阿里今年在文化產品布局變得更為積極,在去年收購了蝦米音樂后,今年初又宣布全面進軍游戲行業,不久前又耗資62億港元控股文化中國(現已更名阿里影業),隨后又投資了優酷土豆,時不時的還傳出盛大文學有意向阿里出售。另外,原多看副總裁、小米小說負責人胡曉東也加入阿里負責文學閱讀業務。此外,阿里推出的娛樂寶也曾掀起了一輪爭論熱潮。
在福布斯中文網發布的2014年中國富豪榜中,馬云195億美元,李彥宏147億美元,馬化騰144億美元霸占了富豪榜前三甲。三大首富愿意加碼文娛產業是好事,但在注重娛樂產業的經濟價值時,最好還能帶動傳統文化的傳播,雖然這個事情對BAT的經濟利益不足,但在網絡時代,除了能指望不差錢的BAT對中國傳統文化自我犧牲性的做點貢獻外,還能指望誰呢?
文化強國 強在歷史 輸在現在
我大天朝一向已文化強國自居,然而我們的文化強在歷史,網絡時代的文化以幽默搞笑、食色本能、謾罵攻擊為主,缺少了過去的內涵。而影視作品中神劇、雷劇迭出,網絡小說多以YY為主,網絡游戲依靠暴力的視覺效果,真正依靠文化精髓的好作品真的不多。
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唐宋時期的詩詞歌賦,明清時的小說,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繁盛時期留下來的精髓,若網民能天天為這些問題爭吵,而不是一味的謾罵指責,我大天朝或許能稱得上真正文化強國了。經過10年的文化動蕩,我們不小心失去文化的傳承能力,目前我們都是在啃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中國的文化強國稱號也是打著老祖宗的旗號。現在需要有更多的個人和企業站出來,為傳統文化做點實事了。
文娛產業興起,娛樂有了,文化也得有!
本文系作者:王利陽(信公號:科技不吐不快(tucaokeji))投稿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并保留本文鏈接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