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技皆為“隱形人”

0 評論 1788 瀏覽 0 收藏 8 分鐘

1991 年,富有遠見的計算機科學家 Marc Weiser 宣稱“最深刻的技術是那些業已消失了的技術。”

在許多人看來,Weiser 是普適計算之父,普適計算也即我們現在所稱的物聯網。他在 90 年代早期所做的設想大部分已成為現實:無線聯網設備彼此之間傳輸數據,給人類帶來全新的服務體驗。

不過,他所說的這項偉大技術并未消失,而是更為普遍了。

一個主要原因是屏幕的運用:屏幕無處不在,在我們的手機上,冰箱上,汽車上,恒溫器上。屏幕就其本身是占用注意力的,即你總得看它們。這就造成了認知心理學家常說的認知負荷:它們占用我們的心智資源,讓我們不勝其累。

反彈正在發生。

我們看到,人們正從對浮華象征(手表,手袋等)的迷戀轉向對自我的表達(混合動力車,創業 T 恤)。從創業文化中誕生了一種新型的富裕,正在重新定義什么是奢侈。與此同時,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也在推動經濟的轉型,人們不再看重對物的占有,開始推崇體驗推崇服務。

在這種轉型之下,則是對價值的重新定義:對聲望的看法不再局限于貨幣價值,時間,耐久度,產地,和對環境的影響都會成為一樣事物的價值組成。它們是產品和服務背后的第一要義。

人們反感傳統科技老是想彰顯自己的存在感,不停提醒你它就在那兒。我們現在想要的是能不聲不響就把活兒干了的產品,珍重我們時間的產品。隱蔽性技術是我們對奢侈的全新要求。

對那些能夠充分利用這點的公司來說,這是個巨大的機會。他們應當重新思考產品設計,不要再在我們的環境里貼晃眼的屏幕了,把技術嵌入到設備里,汽車里,環境里,讓它們不出聲地為我們所用。

“隱形技術”長什么樣?

它們隱藏在物理按鍵里,深藏在產品和服務的深處,默默改善我們的生活。連續而可靠地為人類提供價值,卻不求回報,除非絕對必要,它們不會提請我們的注意。就像谷歌搜索或 Nest 那樣。

隨著技術進入我們的家庭,我們希望它能更加個性化,從一個獨立的產品進化成了解我們的專屬服務。以家庭物聯網為例;現在自動化解決方案越來越多,然而有許多最后就會被棄置在抽屜里落灰(和你去年那個可穿戴式手環一起放著呢)。只有少數不負眾望像 Nest 這樣的產品, 承擔起現代化改造我們家庭的責任,提供一種控制溫度的全新方法。這個恒溫器的戰略目標便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不那么引人注目的角色。內置在 App 和硬件中的智能程序忙于收集各種信息,并對緊急需求做出響應。能夠節約能源,每月可以節省幾美元固然是好事,但我們并不會因此患上強迫癥,時時想著還有這些小好處。因為它們太安靜了,安靜地控制溫度,不置一詞。在這種隱形技術層面上,少就是多。

交互界面上能夠采用這種不干擾方法的少之又少。各種公司們不懈地向我們推送通知,警告和促銷電子郵件。而更通達的公司則會將技術與我們的生活有機結合起來。

我們如何創造出“隱形技術”?首先你要完全理解一樣產品或服務運行機制的方方面面,然后將其逐一分解。為了給人們營造出操作透明的錯覺,底層架構能否順暢,高效地運行就變得至關重要。正是因為谷歌擁有強大的搜索引擎,服務器,以及多年的數據匯總,我們才有了這個優雅的全方位數字體驗。

忽視的價值:低調的燉鍋

將物聯網作為服務來看待,我們不僅能夠藉此擁有超凡的體驗,還能找到平時被我們忽視的應用場景。比如,我們不在家時,那些聯網的家庭用品在做什么呢?或許我們能從那口低調的燉鍋里找到點提示:它始終致力于給人們提供色香味俱全的保溫飯菜。除了最開始你需要往鍋里加入原材料,之后你就不用管它了,現在的新款還能夠自動斷電。在不遠的將來,它們還能根據你離家的遠近調節溫度。

ORGANIZATIONS CAN EXTEND THEIR LONGEVITY BY CREATING PRODUCTS THAT CAN BE NEGLECTED.

同樣,能夠自我管理的產品也會成為一種常態。真正的智能產品無需從用戶那里聽取任何 IT 指示,它們可以能夠自主升級固件,并且還會挑一個休息時間來做這件事兒。

說來與我們的認知相反,企業創造出的產品越沒有存在感,去越能基業長青。一個產品的成功,并非是以用戶在上面花費的時間衡量,物聯網的未來在于提供集成解決方案,能為用戶提供可持續的價值,而不是曇花一現的成績。要是未來的成功是以為用戶解壓為準繩呢?甚至是在產品上花費的時間越少,就越成功呢?

最后, 要所有的技術都消失顯然不切實際,但我們要保證必要的互動足夠簡潔宜人。我們現在收到嘮嘮叨叨的產品調查,各種提醒,和促銷電子郵件。未來的理想狀態是,我們與產品的關系能如朋友之間的默契一般。

反諷的是,對一些高科技玩家來說,想要在競爭中木秀于林,關鍵在于能不能放低自己融入周圍的環境,最后幻化于無形。

此文編譯自Wired

來源:36氪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