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WE大會所展示的未來離我們還有多遠?

1 評論 2761 瀏覽 0 收藏 8 分鐘

史蒂芬說:科技正在以超乎我們想象的步伐在加速邁進,現在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務,也許幾十年,甚至幾年后就會來到我們身邊。

“Nothing but the Future”這是由騰訊主辦的以未來科技前瞻為核心的「WE」大會的主題。在昨天剛剛結束的議程中,12 位來自國內外企業或高等院校的前沿學者和企業家分享了他們在各自領域所探究和發現的趨勢。從他們的演說當中,我們能夠窺見未來數年或數十年間,哪些目前正處于實驗階段的科技將會成為人們生活服務中的一部分?

連接人腦和計算機,開啟新世界的大門

腦機接口和交互無疑是本次 WE 大會最主要的探討話題,通過機械收集大腦的生物指令并反饋到現實世界是腦機交互的主要途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與神經科學副教授 Jose Carmena 帶來了機械植入在醫療領域的臨床應用,目前正面臨兩大挑戰:一是設備需要始終植入在人腦當中,如何避免這塊設備對大腦產生不良影響,是材料工程學需要解決的問題;另一個則是如何讓大腦能夠控制外接設備的動作,比如機械義肢

2

如果說內置設備與人腦之間的兼容還需時日,腦波感應卻已經運用到了現實生活當中。生物感知專家 Tomonori Kagaya 創辦的 neurowear 公司開發了一款外形像貓耳的產品,它能夠感應佩戴者在不同心情下釋放的不同腦波信號,來做出豎起、擺動等動作。他們的另一款產品叫做 Mico,可以根據用戶的心情來播放與之相符的音樂。最新的 neurocam 則會讓手機在用戶心情愉悅時自動拍攝當前的場景。

3

還有一種情況,如果人腦被計算機大腦打敗了,怎么辦?IBM 全球副總裁王陽介紹了 IBM 公司的 Watson 計算機的智慧程度,Watson 內置被稱為「神經元芯片」的裝置,它模仿的是人腦的構造和機理,并且像人腦一樣具備自學習能力。它甚至能夠根據人們的喜好來創造新的菜譜,以及運用到醫療領域。

4

超越屏幕,交互發生在身邊

雖然手機和平板電腦已經能夠進行相當智能化的交互,但仍然是在平面中進行的。人類成長于三維世界,一種合乎自然和人性的人機交互應該也是以全方位方式進行。

來自 MIT 媒體實驗室的創新交互界面設計師 Daniel Leithinger 展示了他正在設計研發的 inFORM 裝置。通過人的手臂、身體等部位進行操控,inFORM 會以一種類似于計算機三維建模的方式來展現它所收到的反饋。

5

和計算機的新交互只是第一步,我們還能夠和書桌、墻壁等傳統家居產生更新穎更立體的連接方式。通過新材料的運用,同一件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形態,手機和手表既能夠握在手中,也可戴在手腕上。

游戲向來是人機深度交互的設備之一,Kinect 之類的體感裝置已經讓人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肢體來操控游戲。迪斯尼匹茲堡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工程師 Rajinder Sodhi 是觸覺交互方面的創新者,他所參與研發的 AIREAL 是一種新型空氣觸覺交互技術,使用者不用穿戴任何裝置就可以感受到虛擬的物品。

6

AIREAL 使用六臺投影儀在房間內投射出立體的影像,游戲操控界面不再只是電視屏幕,而是延展到了我們所身處的空間內。這樣在玩游戲的時候,人們就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智能手機和體感設備只是人機交互踏出的第一步,我們將跳出屏幕的束縛,讓原始和天然的身體語言和機器進行對話。

遨游太空,真的沒那么難

熱氣球、飛機、航天飛機……人類從未停止過奔向宇宙的步伐,不過從外太空俯瞰地球似乎是宇航員的專利。World View 公司要做的就是讓普通人也能享受到太空旅游的絕美景致。

World View 把傳統的熱氣球和太空艙結合起來,它可以飛到十三萬五千英尺的近地高空,然后旅行者會身著 World View 特制的太空服以跳傘方式回到陸地。,據 World View 公司 CEO Jane Poynter 介紹,目前他們的實驗已經成功,正準備在未來數年向普通人推及。

7

奇點大學聯合創始人、未來學家 Bob Richards 的目光投向更遠的月球。隨著地球人口的增長和資源的不斷消耗,月球成為能源補充的絕佳來源。他目前擔任 Moon Express 公司的 CEO,主要從事對月球和外太空的探測,他們開發出一種小型機器人,能夠在月球上進行探測行動。他還計劃在 2016 年登月探測自行研發的太空車。

8

高空探險將成現實,普通人的月球之旅也不會遠的。

未來就在眼前

我們在 WE 大會上看到的一切就像多年在《星際迷航》上看到平板電腦的感受一樣,科幻離現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遠。只要我們保持足夠的好奇心和創新力,這個世界必將走向一個美好的未來,不是嗎?

本文作者:諸神之黃昏;轉載自:極客公園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都是外國人研究的東西,國內都沒人研究嗎?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