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被冤枉了嗎?

7 評論 8129 瀏覽 31 收藏 13 分鐘

剛剛上市的拼多多,沒等到3億多用戶的掌聲,卻是洪水般的咒罵,一邊倒的輿論以及正接踵而來的官司。這樣的情況,拼多多冤枉了嗎?

名高引謗,樹大招風。黃崢和他的拼多多大概是品咂到了這句話的滋味,剛剛把公司推進紐交所的大門,回頭一看:沒等到3億多用戶的掌聲,卻是洪水般的咒罵,一邊倒的輿論以及正接踵而來的官司。

人言可畏,一波波“惡意攻擊”讓拼多多的假貨問題持續發酵,緊接著股價開始應聲下跌。黃崢及時發了一封內部信,表示對外界的“惡意攻擊”,要進行善意的解讀,同時將所有員工的期權鎖定三年??扇绾翁幚砑儇泦栴}卻只字未提,隨后的媒體溝通會中,又巧舌如簧般的將責任歸咎于社會現狀。

在中國的上市公司里,創始人公開站出來斥責負面聲音的案例并不多,也折射出在危機公關的問題上,拼多多的市場團隊還有些稚嫩?;蛟S可以從陰謀論的角度猜測是競爭對手的幕后操盤,也可以從情懷和發展需要的角度賣慘喊冤,可這些辯解能否改變消費者心中的原始印象,唯一的砝碼就是時間。

但拼多多當真被冤枉了嗎?

1、話語權

在社交網絡上扯著嗓子罵拼多多的網友,大多不是拼多多的重度用戶。

按照拼多多在IPO前夕公布的數據:人均年花費674元,平均客單價38.94元。即便是在北京五環附近的消費者,租一間主臥的房租也要3000元以上,每年在電商平臺上的消費更是動輒上萬。而那些活躍在社交網絡上,掌握著話語權的媒體、自媒體、KOL、大V、公知……想必在心眼里是瞧不上拼多多的。

這恐怕就是拼多多在輿論上不占優勢的地方,五六線城市的叔叔阿姨們,肯定沒有刷微博熱門的習慣,朋友圈里也以養生類內容居多,當然不關心媒體是如何在“數落“拼多多。這似乎也不是一個壞消息,就算輿論將拼多多批判的體無完膚,叔叔阿姨們照舊在拼多多上“砍砍砍”,將親友群里搶來的微信紅包換成一件件便宜的小商品。

不過,重度用戶沒有成為拼多多聲譽的捍衛者,不代表拼多多不能引導輿論的走向。畢竟在這個年代,還有花錢搞不定的事情嗎?

比如:拼多多在上市前后鋪天蓋地的宣傳文,方向大致有兩個:

  • 一個是上市前夕高度贊揚拼多多的商業模式,如何在板結的電商格局中殺出重圍,順便歌頌下創始人對于人性的洞察;
  • 另一個就是拼多多上市后的“拉平消費”,宣揚拼多多在拉平消費上的現實意義。

可結果呢?

外界給出了兩個字的回答:不信!

因為吃瓜群眾們很難拒絕“低價好貨”的誘惑,可當他們打開拼多多打算淘好貨的時候,看到的卻是一個又一個的山寨產品,即便是那些銷量過萬的“爆款”。而此前沒把拼多多作為主攻渠道的品牌方,也想著套一波流量紅利,看到的卻是一堆山寨品牌,比如:向拼多多發出維權聲明的創維。

有人說,整個社會努力了十多年才讓中國摘下“山寨大國”的帽子,可拼多多一個小小的火星,就迅速點燃了數十萬電商從業者的熱情,原來山寨假貨也可以燎原。這是否符合拼多多“拉平消費”的理念,我們不得而知,卻是拼多多遭受非議的病源。

也有大佬站出來為拼多多開脫,美團點評CEO王興在飯否上發表了這樣的觀點:

“一堆人質疑拼多多卻不質疑淘寶(是如何起家的),這已經說明我們這個社會是多么健忘?!?/p>

大佬的立場果然和普通人有些不同,卻也道出了互聯網新巨頭們的通病。

2、原罪論

不久前小米IPO的時候,也有很多人站出來質疑,但罵來罵去都沒能一邊倒,也遠未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因為對小米的質疑主要是商業模式,可商業模式這檔子事,你可以起非議,但公司到底是人家的,也就被當做是發發牢騷。拼多多被討論的是:是否犯下了縱容假貨泛濫的原罪。

我想黃崢在創辦拼多多的時候,初衷絕非是讓山寨貨再一次泛濫,而是找到區別于傳統電商的模式。拼多多瞄準的是用戶數量更為龐大,又被主流電商平臺長期忽視的三四線城市及以下消費群體,相比于一二線城市里的中產階級,這類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要高得多。

拼多多的產品邏輯在黃崢的內部信中可以看出端倪,“我們自己不要慌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試圖一蹴而就。不能競爭導向,別人指什么我們才做什么,要牢牢的抓住消費者導向,從消費者最最切身的利益點開始抓,開始改,持續的改?!?/p>

拼多多是一家典型的消費者導向驅動的公司,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自然決定了拼多多的低價運營模式,并依賴拼團、砍價等策略將微信給予的社交流量發揮到極致。

京東、網易考拉等也嘗試過拼團模式,但失去了價格上的優勢,引流效果比起拼多多打了很大的折扣。于是一種悖論就出現了,拼多多要通過價格爆款獲取高流量,商家們要通過規模效應來平衡拼團的低價訴求,導致高仿知名品牌、產品質量瑕疵率偏高等現象。

盡管拼多多一直對商家“寬進嚴罰”,可一旦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自身又是最大的受益者和裁判,某種程度上的失控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有趣的是,原罪幾乎是所有互聯網巨頭的標配。直到今天,阿里還在打擊假貨,百度還在整治虛假廣告,騰訊還在努力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網絡游戲。而新崛起的巨頭中,今日頭條陷入了低俗內容的泥沼,幾起事故暴露了滴滴的痛點,美團、餓了么似乎是天生的“招黑體制”,一大批直播、短視頻平臺自誕生之始就在打擦邊球……

“先犯錯,再改錯”成了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寫照,在聚光燈照射不到的地方,創業者認為“犯錯”是成長的必然,可當走到鎂光燈下的時候,所有的問題都會被放大,然后是集中爆發,拼多多注定撇不開這一遭。

3、善與惡

王興給拼多多的辯解讓我們看到了新巨頭的心態:既然老巨頭們也是這么走過來的,為何要死盯著同樣這么做的新巨頭呢?

資本的世界里喜歡討論對與錯,一家公司做對了什么決策,又錯過了什么,以及所帶來的收益或損失。只是在社會的評判標準中,對錯固然重要,同樣重要的還有善與惡,一種創新的出現,總有人會嘗試這樣拷問:縱容了人性的惡,還是放大了人性的善?

黃崢用一句“堅持本分”顯然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很可能在視角上就出現了錯誤,就好像“五環內的人不懂拼多多”?;蛟S在三四線以下的城鎮里,路邊超市貨架上擺賣的就是高仿的商品和假冒品牌,消費者也對此習以為常。拼多多也是奔著這一消費心理出發的,總想用更少的錢買到商品,然后產生怎么買都不覺得虧的滿足感(或者說是貪便宜)。

其實五環內的人也懂拼多多,那些出入高檔寫字樓的年輕白領們,背著的可能是高仿的名牌包包,卻要告訴身邊人說是專柜的正品。不同的是,五環內的人似乎還講求“體面”,即使買買高仿貨也有著幾絲的羞愧感,但在拼多多上連這層薄薄的遮羞布也給扯掉了。

本質上還是對規則的敬畏與否,任何巨頭哪怕是獨角獸的誕生,都習慣性的給出“顛覆式創新”的評價,新事物的出現不可避免地改變既定的行業規則,在崇尚商業模式創新的中國互聯網世界里尤為如此。遺憾的是,原有的規則被破壞,被稱作巨頭的公司往往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殊不知還面臨著規則的重建。

正如拼多多改變了三四線城市及以下人群的購物習慣,滴滴改變了數億用戶的出行習慣,美團、餓了么改變了城市人的外賣習慣,在新規則的構建中又清一色地面臨著人性善與惡的思考。原因在于,利用人性的惡很容易找到推翻舊規則的缺口,但新規則的建立卻是要放大人性的善,代價自然要大上很多。

滴滴已然高估了社會司機的素質,卻也是在幾輪負面和血案之后,才學會去整頓,重新去完善規則。美團和餓了么為路邊的小吃店盤活了流量,可對黑作坊、地溝油等不良現象的嚴打,則是在315曝光之后才有了重磅動作,直到今天誰能保障吃到的外賣沒有地溝油。

相比之下,拼多多的代價要小得多,但對于強烈的“負面攻擊”,是選擇花錢發幾篇正面新聞對沖,還是從源頭上教化用戶由惡向善,這是拼多多回避不了的現實,也取決于將制定什么樣的規則來回答洪水般的質疑。

中國互聯網向前走了20多年,我們對NSS、BAT的“原諒”還可以用“草莽時代”作為說辭??蓪τ?010年后崛起的新巨頭們,依舊照著老巨頭們的道德標準來約束自己,依舊漠視原罪的出現,依舊選擇利用人性里的惡,如此當真能夠誕生出偉大的公司嗎?

反正我是不相信。

#專欄作家#

Alter(微信公眾號:spnews),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觀察者,文字通俗易懂,卻有一顆文藝的心。專注于移動互聯網、智能硬件、電子商務等科技領域。獨立的自媒體人,走在創業的路上。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作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點贊最后一段,因為我也不相信,一開始聽到拼多多上市的消息,很驚訝?。?!

    回復
  2. 客觀的講拼多多的商業模式是成功的!
    關于假貨問題,不是拼多多的問題,是整個電商行業都存在的,現在主流電商平臺,都在打擊假貨,什么意思?開放平臺,商品可控性不可能做到100%無假貨,只能是無限接近。
    關于目標用戶,拼多多目標用戶是很清晰的,聚焦國內三四五六七八線低收入消費者,這類消費者對商品價格更加的敏感,講究實用性,買買買是為了生活。
    關于商品,輿論自媒體引導的的原因,給大家的感覺拼多多賣的都是假貨,實際上呢?準確的說拼多多賣的好多都是山寨貨,像月亮之上,康老夫,這類產品相比大品牌,確實不好用,不好吃,但是它不是假貨,山寨跟假貨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每一個國內市場流通的山寨產品都是有國標碼的,都是有相關質量檢測檢驗的,但山寨貨的價格相比大品牌,價格是很誘人的,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話說關注底層消費的應該都了解,即使在2018年的今天,在縣城鄉鎮的小超市小賣部,依然充斥著這類山寨貨,對于拼多多目標顧客來說,他們對這類商品是了解的。
    關于消費降級的說法,這個個人覺得是不準確的,同樣的山寨商品,線下渠道的層層加價,電商給消費者帶來是購買成本的降低!對消費者而言,質不變的情況下,量大也是好的吧!
    另外電商發展這么多年,真正做到引導底層消費者電商購物習慣的,恰恰是拼多多。電商的發展對顧客而言最基礎的是設備,要買東西首先要有個電腦,然后我要注冊賬號,要開通支付工具,要綁定銀行卡,大家覺得這些都挺簡單的,但是實際上在PC電商時代,對這類用戶來說并不那么容易,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通信設備,便捷的移動支付,廉價的手機以及消費者對電商整個行業 的信任感,拼多多在恰當的時間出現了再他們面前。
    個人觀點,歡迎探討,罵娘自動返回去=_=!

    回復
    1. 說的很有道理。

      回復
  3. 作者是一個有地域黑的人,我住五環外咋啦?

    來自上海 回復
  4. 直到今天,阿里還在打擊假貨,百度還在整治虛假廣告,騰訊還在努力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網絡游戲。

    來自浙江 回復
  5. 請正視作為一個人的價值觀。三觀不正居然能說的如此冠冕堂皇,別人的污點不是你可以洗白的原因。騙了就是騙了,假貨就是假貨。利用用戶貪小便宜的心里賣假貨。這樣的實事是不可能改變的。3億的用戶注冊有多少是被綁架去砍價的?又有多少是一直使用的。正品為什么不入駐?因為售價連成本都不到,如何做?國家年年打假的產品,到了你這變是正常交易的貨物?這輩子別想洗白,騙點資本就算了。TMD別來侮辱中國的互聯網行業。作為互聯網同業人員,讓我感到羞恥!

    來自湖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