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移動支付是新形態商業的星火燎原?
移動支付改變的不只是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模式,也逐漸改變了國內乃至全球各行業的商業形態。
去年 3 月,蘋果 CEO 蒂姆·庫克來中國參加一個高峰論壇,當得知在清華校園賣西瓜的老太太都在用掃碼移動支付后,不禁感嘆中國在移動支付領域「很有遠見,走得更靠前」。
這位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巨頭的掌舵人,大概直觀感受到為什么自家的移動支付平臺 Apple Pay 在中國始終水土不服了。
從互聯網在中國商用開始,中國科技互聯網創業者大多被硅谷印上山寨抄襲的烙印。在很多硅谷科技公司看來,中國的科技創新不過是復制硅谷模式,依靠中國的環境才得以成功。
但正如創新工場 CEO 李開復所說:硅谷中心論要結束了。過去 10 年,中國互聯網在快速成長中也誕生了不少原創商業模式,有些走在了硅谷乃至全球科技發展的前頭。
其中普通人最有感知的,正是我們每天都用的移動支付。最近,微信支付就 8 月 8 日的「智慧生活日」放出了一段主題先導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移動支付下一步動態的窗口。
不過短短 5 年,中國已經成為在全球移動支付領先的國家,而以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移動支付平臺服務和體驗的升級,孕育出的中國新商業生態,還讓外國科技公司回過頭來借鑒經驗。
中國的移動支付是怎么發展起來的?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早在 600 多年的北宋就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率先使用紙幣取代沉重的銅錢白銀,第一次在支付領域領先全球。
到了 21 世紀,隨著智能手機、4G 網絡和 WiFi 的普及,中國再次掀起了「支付革命」,這次的主角是移動支付,它從微信開始。
在微信出現前的三年(2008-2010)間,中國的「第三方支付」交易額已經連續 3 年增長率超過100%,但彼時的第三方支付還主要是以 PC 端為依托。
早在 2012 年 ,馬化騰就意識到「二維碼是連接線上和線下的鑰匙」。在 2014 年春節過去不久,微信支付向商戶全面開放;8月,推出智慧生活全行業解決方案;9月,微信支付面向服務商全面開放,以去中心化的方式為商家和開發商等各方助力……
不過中國在智能手機和移動網絡方面的發展,對比美國等發達國家并沒有太多領先優勢,那究竟是什么讓中國在全球移動支付領域取得領先呢?
一方面是美國根深蒂固的信用卡體系,讓信用卡成為美國民眾主流的支付方式,抑制了移動支付的發展,2015 年美國移動支付的交易額僅占傳統零售消費的 0.2%,到了 2016 年中國移動支付的市場規模已經接近于美國的 50 倍。
中國消費者則沒有形成信用卡消費的習慣,當然更容易接受移動支付,不過這還不足顛覆舊有的支付方式。
《南方周末》曾分析,移動支付有兩個必要條件——標準的信息終端和輸入輸出設備。除了支付要便捷,還要求輸出設備要足夠便攜,而手機是最適合不過的設備了。
當時第三方機構要進軍移動支付領域,一般是通過身份綁定與 App 開發,但微信支付的出現改變了第三方支付的格局,微信支付這個入口也為移動支付的繁榮埋下草蛇灰線。
微信紅包的社交屬性給微信支付帶來了第一次爆發式增長,到了去年除夕一天的微信紅包收發量就達到 142 億次。如今微信紅包也不再是春節獨有的亮點,每逢節日發微信紅包已經逐漸成為用戶習慣和文化現象。
微信紅包火了,但這些錢還是在微信平臺上流轉,只有拓展線下場景才能讓移動支付普及。而真正讓移動支付全面覆蓋線下消費場景,推動我們邁向數字化交易生活的,是那個小小的二維碼。
掃碼支付逐漸成為下至路邊攤販上至星級酒店最常見的支付方式,更為重要的是,微信支付讓水果攤小餐館這些不具開發能力的小微商戶也能體驗收款通知、簡易對賬等服務,享受移動支付的紅利,幫助商家更好地經營店鋪。
▲一位顧客在使用微信掃碼支付為早餐付款,圖自:紐約時報
正是這些隨街可見的二維碼,讓我們逐漸可以拋棄錢包,從吃飯、購物、看電影、菜市場買菜到搭公交地鐵,你能想到的消費場景,基本都可以用微信支付解決。
微信支付僅用了 3 年,市場份額就到達到了 40 %,與支付寶成為移動支付領域的「雙巨頭」。
此外微信的社交屬性也一直推動微信支付的發展,目前微信月活已經超過 10 億,成為和水電煤一樣的基礎設施,在國內已經有 8 億微信用戶開通了微信支付功能。
微信的普及帶動了微信支付的增長,微信支付的普及又推動了移動支付的覆蓋場景,從而讓數字化交易成為國人生活的常態。
為什么移動支付是未來新形態商業的星火燎原?
移動支付改變的不只是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模式,也逐漸改變了國內乃至全球各行業的商業形態。
在「入口為王」的互聯網時代,微信支付成為一個重要的入口,「公眾號+微信支付」、「小程序+微信支付」模式已經成為傳統行業擁抱移動互聯網的門票。
中國電商銷售額去年超過了一萬億,占全球總交易額的 40% 以上,所有想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的商家都必須主動適應中國移動支付的環境。
正如微信支付最近這一則廣告里所展示的,移動支付對傳統商業形態的變革,實際上才剛剛開始。
通過掃碼購、社交支付、無感支付、生活繳費、自助點餐、小程序乘車碼、小微收款、自助購等能力,移動支付正在對傳統零售業、餐飲行業、出行領域,公共服務領域等不同行業進行智慧化改造。我們的生活也開始從交易數字化邁向全方位體驗升級的「智慧生活」。
科技普惠小微商戶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移動支付普及的重要基礎是線下場景。而小微商戶則是分布在線下場景的眾多毛細血管,雖然細小但卻分布最廣,但如果阻塞就可能影響全身的血液循環,移動支付也無法全方位覆蓋日常的消費場景。
不過小微商戶以「家庭作坊」為主,生活和工作均以店鋪為軸心,且大部分只有一家店,對成本也更為敏感,因此難以接收商業銀行或傳統金融機構收銀系統的高昂成本。
這其實也是移動支付切入的絕佳機會,彼時微信支付幾乎只有線上這一場景(微信紅包),要讓用戶微信錢包的余額流入消費市場,必須拓展豐富的線下場景。
2016 年 4 月,微信支付推出了「星火計劃」以補貼服務商,同時提供物料和技術方面的支持,給了服務商們更大的動力吸引小商鋪接入。
同年 9 月微信支付又推出「微信買單」,向商戶提供收款碼等微信支付收款產品,讓小微商家也徹底擺脫技術包袱低門檻、自助化、普及化,讓微信支付進一步融入各行各業的毛細血管。
對于成本意識很強的小微商戶來說,這樣的優惠刺激十分奏效。到了 2016 年 Q2 ,微信支付的市場份額就從 2015 年的 20.6% 上漲至 32%,而支付寶則暴跌了 13 %,這也促使支付寶在2017 年花費 10 倍的營銷費用來推廣針對小微商戶的收錢碼。
移動支付在線下場景的覆蓋,除了因為「微信買單」等二維碼收款產品使用門檻低外,微信支付的社交屬性也加速了移動支付在二三四線城市的下沉覆蓋,對不同層級城市的小服務小零售和果蔬生鮮等小微商戶均有較強的滲透。
隨著小微商戶的接入,2016 年中國移動支付交易金額達到 5.5 萬億美元,是美國(1120億 美元)市場的近?50?倍。
對于小微商戶而言,移動支付已經成為和現金同等重要的收款方式。據統計,小微商戶的移動支付賬戶收入份額呈穩定上升趨勢,而傳統收款則有停滯或下跌跡象。
小微商戶在經過初步認知后,初期由顧客推動而引入移動支付收款,后期體驗到突出的品類功能,使用逐漸深化,對移動支付產品的需求也不止于收款了,移動支付的使用滲透到小微商戶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
如今在一線城市移動支付的爭奪已趨于飽和,未來的增長空間主要來自于二三四線中小城市,在這些「下沉市場」,小微商戶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孕育新商業形態
隨著移動支付場景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樣化的支付方式成為可能,指紋、虹膜、刷臉,甚至現在連動脈都能完成支付,由此也誕生了一些新的商業形態和新創品牌。
支付場景的核心在于商家如何完成 ID 的識別與連接,在今年微信支付合作伙伴大會上,微信支付給出了 2018 年全新創新方向:將通過聲波、手勢、商品編碼、智能設備等,幫助合作伙伴完成對用戶 ID 對識別,并加入 AI 數據學習和處理能力。
這讓人的數字化從單一識別擴展至全身份識別,實現場景智能化。
一個直觀的例子就是微信在停車場和高速公路推出的無感支付,讓車主在機場高速等路段免交現金、掃車牌就能便捷通行,進出停車場的時間縮短了80%,極大地提升了停車場的通行效率。
5月21日,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就與微信支付打造首個了機場微信無感支付停車場。目前廣州機場高速已全線支持無感支付,無感支付也將在廣東全省高速公路全面上線。
而由于微信支付特有的社交基因,「微信支付+小程序」也正在成為社交電商的藍海。
其中蘑菇街和拼多多這兩家電商的小程序,均以「拼團」模式為主,這一模式在微信這款月活 10 億元的社交軟件上得以爆發式增長。此外小程序自 7 月開始密集上線與電商相關的新能力,比如:小程序的社交立減金,充分地利用了微信龐大的社交流量來反哺小程序電商。
憑借社交立減金的活動,蘑菇街女裝精選小程序在 12 天內新增了50 萬小程序新裝用戶,付款轉化率達到 18%,轉化率是 App 的兩倍。
同樣得益于微信生態內高效的引流模式,社交電商拼多多的月活已經突破 1 億,成為國內僅次于阿里和京東的第三大電商平臺,并在美國正式上市。
依托于「微信支付+小程序」的賦能,商戶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大的流量入口,構建完整在線生活服務鏈,并打通線上和線下開辟購物場景的新入口。
去年風靡一時的無人零售店就可以說是移動支付智慧零售的一個很具體的展現。去年國內首家小程序版「無人超市」EasyGo 未來便利店登陸廣州,筆者就曾經親身去體驗過。
店內沒有收銀臺和收銀員,而是采用了「RFID+小程序」的結算方案,顧客可以使用自助購、掃碼購甚至是刷臉支付來買單,買完即走,非常方便快捷。
在淘寶京東等綜合電商模式日趨成熟,線上流量成本持續走高,紅海競爭的環境,微信支付和小程序孕育的新商業形態有望激發電商和傳統零售業再次迎來紅利時代。
助推數字中國
不知不覺間,移動支付已經徹底改變了很多人的消費習慣,便捷的消費場景在讓服務更高效的同時也讓消費者更「沒耐心」去等待,這也倒逼實體店要通過數字化來吸引新一代消費者。
其中餐飲行業首當其沖,以麥當勞肯德基為首的洋快餐近年來逐漸失去魔力,在中國市場也出現衰退,為了挽回流失的客戶,這兩家加起來超過 150 歲的餐飲品牌也開始了數字化革命,而數字化的核心都與移動支付有關。
以微信和支付寶為首的移動支付早已不新鮮,手機自助點餐也已經成了麥當勞和肯德基的標配,但隨著數字化的趨勢自助點餐也在升級。
比如:肯德基在「肯德基+」小程序上線了「遠程自助點餐」功能,顧客可在小程序中自助選店、點餐,通過微信支付便捷買單,到選定門店取餐,無需到店排隊點餐。商戶門店擁擠、排隊等候的現象得到明顯緩解,運營壓力有一定程度降低。
對于自助點餐,就像去年在肯德基入華?30 周年系列專題中說的:
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夢想,而是用手機自助點餐后可以讓我多睡五分鐘的肯德基早餐。
而在公共服務領域,移動支付讓我們逐漸告別了過去因為各種服務繳費而跑腿的經歷。
現在通過微信支付的生活繳費功能,就能繳納電費、固話費、寬帶費、油卡充值、有線電視、交通違章和公交卡充值等費用,不用跑腿不用排隊。
去年微信支付智慧城市系列活動首站落地重慶,移動支付在商業、教育、政務民生、社區、醫療、交通出行等領域全面覆蓋。
除了生活繳費,重慶市出入境窗口也全面啟用微信支付系統,讓繳費時間縮短至 20 秒,而且市民在任意時間和地點通過手機掃碼完成出入境證件工本費繳納。
目前重慶的出入境微信支付系統日均使用的用戶超過 2000 人次,占日均辦理業務人數的 60%,前臺收費效率提高 30%,人工柜臺工作量減少 6成。而早在 2016 年,首家微信支付旗艦醫院就在重慶落地。從停車、掛號、問診、查詢、繳費到住院流程辦理甚至是點餐服務都能通過微信完成,全方位優化了患者就醫體驗。
▲微信支付旗艦醫院中的Mini自助繳費機
到了 2018 年,已經有更多智慧城市陸續誕生,更多不同類型的微信城市服務也已覆蓋 31 個省、362 個城市,擁有超過 9000 項類型的服務。
在微信、銀行、商家、服務商等多方推動和生態加持下,「智慧生活」已經成為不可逆的社會潮流。
一場正在深化的商業革命剛剛開始
移動支付這幾年迅速成為新的基礎設施之后,通過與人工智能、人臉識別、大數據和小程序等新技術的結合構成行業閉環,對各行業引發的變革還遠不止于此。
正如微信支付聯合產品部總經理耿志軍所說的:
很多行業都會發生變化,它將不僅僅只是微信支付對現金的替代與補充,而是商業邏輯,甚至就業邏輯都會發生改變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會像電力改變原來傳統的水力一樣,在越來越多的場景開啟智慧生活。
目前微信支付已經覆蓋了 80 多個大類行業、幾百個小類行業,包括了智慧零售、醫療、餐飲、交通等影響普通人生的重要領域。
幾年前,大部分人還無法想象移動支付會如此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因此未來幾年你也不用太驚訝,移動支付還將繼續顛覆傳統的商業形態,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各行各業的創業者,也到了重新思考如何借力移動支付和智慧生活浪潮,不被潮流拋下了。
普通消費者,只需要張開雙手擁抱「智慧生活」,充分享用這個科技浪潮帶給自己的高效便捷就好了。
作者:李超凡
來源:https://www.ifanr.com/1077241
本文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愛范兒,作者@李超凡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完全無視支付寶
改名叫:我為微信支付打廣告吧
總結得很到位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