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一味的個性化推送行不通,新聞客戶端會越走越窄

0 評論 11904 瀏覽 1 收藏 9 分鐘

lulu導語:新版搜狐新聞客戶端選擇了和搜狗合作,利用搜狗的搜索優勢,在個性化新聞方面智能地拓展用戶的閱讀。張朝陽認為一味的個性化推送會導致新聞客戶端越走越宅,看看他認為應該怎么拓展閱讀內容吧~

我老了,搜狐還年輕。”

張朝陽在本周二(11月18日)的搜狐新聞客戶端新版發布會后,倚著采訪間單人沙發的一角,對著包括鈦媒體在內的同行們說完笑了笑。這是他對于“搜狐門戶工作人員的調整和變動”這一問題,給出的回答。

的確,互聯網是年輕的,即便一波又一波浪潮將互聯網舊產品拍在岸上。門戶新聞日趨式微,新聞客戶端無疑被當作力挽狂瀾的稻草:互聯網媒體們趕緊收拾戰場,早點去搶移動端的市場份額。基于大數據和標簽選擇的新聞“個性化”閱讀,在一段時間里讓新聞客戶端們趨之若鶩。

這理所當然。

任何科技的進步都是對個性的尊重,從封建社會的露布、小報到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刊登航運信息、貨價的商業性報紙,二十世紀初期與革命相關的政論報,以及單向傳播的廣播、電視到多向傳播的微博、微信,明顯的,壟斷發聲的特權逐漸被打破,自由和個性得到尊重。

然而,新聞閱讀需要一味的個性化嗎?

人們的關注點往往是多面的,喜歡娛樂的同時,也可以對軍事感興趣。不喜歡一些事物,有時候是因為不了解,隨之產生傲慢與偏見。人們對于消遣閱讀的要求,往往就是“與既定生活不相關”,以此從現實抽離,超越既有認識。

在張朝陽看來,一味的個性化,將導致推送內容的僵硬,因為很多時候人們對信息的索取是隨機的?!案鶕脩舻狞c擊行為推送信息,新聞客戶端會越走越窄,所以用戶需要一些干擾因素,拓展的閱讀內容?!睆埑柦榻B,新版搜狐新聞客戶端選擇了與搜狗合作,利用搜狗的搜索優勢,在個性化新聞方面,智能地拓展用戶的閱讀。

所以個性化并不是一味求獨特,用戶也需要追隨大流,以獲得社會認同感,證實自己是社會成員之一,這種安全感類似于通過參與儀式來表達團結和存在感。相當于“我不想主動做選擇,希望別人幫我做好選擇”之類的想法。希望別人做好的選擇,可能是肚子餓了吃什么、消遣時候讀什么,等等。

也許多年后,手機會消失,可穿戴設備代替移動端,甚至在更遠的未來,人們直接通過腦波交流,通過空氣傳達思想,那時客戶端會淘汰。但是目前,移動互聯網還會存活很久,那么我們依然需要新聞客戶端。

當大眾傳媒走向分眾,議程設置依然無法被改變。設置議程者的數量會增加,但門檻依舊,因為自媒體人需要實力去支撐影響力。

自媒體人豐富了媒體圈的生態系統,自媒體人也需要新聞客戶端、垂直媒體平臺將彼此聚合,同時可以幫助新聞客戶端完善社區,通過閱讀、評論、網絡社交,穩固用戶。

新聞客戶端相對門戶的增量價值是什么?把新聞變現的途徑更多。

搜狐門戶的價值變現渠道很大一部分是廣告,目前新聞客戶端廣告收入已經做到20%,張朝陽希望這個比例更快提升。這已經不是在閱讀流、推薦流、導航流中埋入廣告,讓用戶點擊直接去產品頁的廣告時代,如今人們在看圖片、讀標題的時候就已經消費了信息,在張朝陽的構想中,搜狐新版新聞客戶端的野心在于根據用戶的習慣在閱讀流里推薦相應的產品。

除了廣告,還有什么收入途徑?比較理想化的狀態是:在國際新聞里埋入旅游產品信息,讀者看完這條國際新聞,順便研究一下如何去這個國家旅行;在一條外交新聞里,延伸閱讀“如何一秒鐘成為外交家”,推薦外交人士的穿戴產品;和醫療有關的新聞,延伸相關醫療產品的購買途徑……新聞切入到更廣泛的盈利渠道,提供消費場景和個性化服務。

此外,新聞客戶端可以去搶服務的入口,在第三方支付、直銷銀行、社交網站試水O2O入口的時候,早點搶占時機。新聞客戶端的優勢在于,在大部分服務入口缺乏特點的時期,通過文字、音頻、視頻等已有途徑,豐富服務的形式。

搜狐新聞客戶端的既有優勢是視頻,顯然搜狐很清楚這一點,最近吸收央視前主播邱啟明加入搜狐新聞財經中心。這并不算轉行,他接下來會在搜狐視頻作為制片人,來制作內容,同時也會出鏡。

在新聞客戶端競爭同質化的當下,用戶更關心平臺還能推出什么新產品,搜狐新聞客戶端選擇用知名主持人來撐起視頻這塊的空間,是個辦法。用戶不會僅僅滿足于文字閱讀,在4G時代,音頻、視頻新聞、可視化互動,會成為新聞客戶端的新競爭點。

邱啟明從國家電視臺到互聯網公司,變的是平臺,不變的是新聞內容的生產。然而新聞生產者只是蓋房子,賣房子還得靠營銷,所以內容是戰術,生產優質內容是為了爭取營銷優勢,搶奪戰略意義。

收入最高的往往不是生產者,而是搬運工,這正如,金融的世界不是零和游戲,并不是有多少人輸了,才有多少人贏,大家可以一起贏。它不生產商品,但是利用信息不對稱,讓錢從中流過,是錢的搬運工。

同理,花費了時間和經歷的內容生產者未必具有議價能力,內容作為系統的一環,幫助系統維持存在,但并不是全部。在媒體的競爭中,利用事件發生者和讀者的信息不對稱,讓商業機會從傳播服務機構中流過,傳播服務機構可以是新聞客戶端、網站、紙媒、電視等等媒介,大家可以一起贏。

新聞的兩種身份并不矛盾,精神產品和商品,在不斷地沖突、磨合之后,會有一個契合點,所有媒體人可以被豢養,服務于傳播服務機構,這也是把新聞變現的一種途徑。

作者: 孫聘 ?來源: 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