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第二波,你入圍了么?
![](http://image.woshipm.com/wp-files/img/53.jpg)
摘要 :?沒有一項技術可以滿足所有的承諾。這需要所有的生命、所有的心靈、所有的技術共同憧憬一個現實。這需要所有技術元素,包括我們自己,去探索驚喜的發明……
熟悉金融市場的人,對“波浪理論”都不會陌生,第一波曼妙崛起,第二波突擊猛進,第三波巔峰至極,因為符合哲學中“螺旋”上升和“波浪式推進”的思辨邏輯,它也被引申于解釋各個行業,電商自然也不例外。
看看如今的電商大勢,唯品會流血上市卻一飛沖天,聚美、京東艱難攆時,阿里巴巴即將登陸美股,電商的第一波大局已定,不難發現,這些曼妙的崛起者都是從互聯網開創一片新天地,成就一個個的平臺,但“大風起兮”之后呢?第二波“云飛揚”,必將是傳統企業電商化的突擊猛進。
“這是技術驅動的第二輪?!鄙虾I膛蒀EO李鐘偉這樣形容,作為“賣水者”,從早年幫助賣家建設獨立網店,到今天為聯想、美的、麥德龍等傳統大佬貢獻電商解決方案,他更能看清“金礦”與“淘金者”的狀態,也觸發了小郝子對電商“電商第二波”的思考。
是的,所謂“顛覆”已不如當初那么犀利,誤讀、輕視、爭執乃至敵對?不,先鋒的傳統玩家已經醒過神來,加速融入電商之潮。
當下,互聯網玩家們積極融入商潮主流,同時,傳統玩家中,先見者蛻變自己,守正出奇,努力站穩主流位置;落后者則被切割、分食,成為強者們的營養,消逝于大潮之中。這便是“電商第二波”的大風,“順風吼,傳音千里,逆風尿,滴濕一鞋”的風。
沒錯,這將是電商縱深化發展,電商技術“消費者”化的新時代。與李鐘偉聊天后,類似的感覺更加明確。
顯然,無線WIFI密布、可穿戴等移動設備的出現,互聯技術的升級,已經令消費者永遠在線,消費者掌握各種觸點、入口,隨時隨地進行購買,主權在握。而有先見之明的傳統企業絕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與消費者接觸的機會,并通過大數據分析,有效挖掘全渠道各觸點的消費者特征、需求,且保證體驗的一致性。
其實,從本質上說,很多傳統玩咖已經完成“像求道一樣做產品”,只是不明白應該如何“像求愛一般做社群”——運營自己的用戶,而非工業時代“用戶化運營”。按海爾創始人張瑞敏的總結來說,單純的買賣不該再是企業運作的核心,售前“感知”目標用戶,售后“服務”目標用戶,粘住他們,并與之相應,反推傳統企業商業價值鏈和組織的變革。
比如,天天果園、蘇泊爾、九陽們通過C2B(Customer to Business,消費者對企業)團購,構建按需定制的“脈沖”,聚集消費需求,積累大數據,挖掘大數據:1)收集用戶偏好,優化倉儲準備、物流路線;2)研發符合網購人群要求的產品——去除冗余功能而更便宜,外觀更時尚,用法更“傻瓜”……以此粘住各端用戶。
再比如,銀泰、Vero Moda、GXG們則以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為名,反向貫通管理體系,完善組織變革:1)借商用WiFi開展電子圍欄,分析用戶偏好;2)以O2O閉環打通移動支付、CRM、供應鏈,形成最完整的用戶畫像和線上線下的融合……以此構建符合時代特質商業構架。
當然,一切都需要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思維下,以技術驅動完成——像《數字化生存》中那樣,彌合比特世界、原子世界的鴻溝。
在此過程中,既少不了傳統當家人的自醒,也少不了技術服務商的引導、協作,因為傳統電商化,不僅變革原有的組織構架,而且會動了利益相關者的“奶酪”,需要各種前車之鑒的技術經驗,再加上“掌舵者”給予的“尚方寶劍”,以及電商執行人快速以“績”服人——已展現出成果的錦江電商、銀泰、GXG莫不如是。
恰如互聯網先知凱文.凱利(K.K.)所說:“沒有一項技術可以滿足所有的承諾。這需要所有的生命、所有的心靈、所有的技術共同憧憬一個現實。這需要所有技術元素,包括我們自己,去探索驚喜的發明……”
老話總是適用: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重生與死亡之間,電商第二波,你入圍了么?
文章來源:百度百家 ? ? 文:小郝子
太泛的文章,沒看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