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O2O中的C2C:這是IDG的公關牌?
O2O演進中,訂單和效率才是直接的驅動力,IT化只是結果。 O2O中的C2C,是年底IDG對外傳播的一個重要內容。一家頂級風投去推廣一個概念并不罕見,比如在不久之前,經緯中國就以“撮合經濟”為題做過一場活動。而現在,IDG推崇的則是“O2O中的C2C”。 無論是此前的“硅谷對話北京,共享經濟與O2O中的C2C”峰會,還是后來中歐商學院的“分享經濟:‘失控’的商業模式”活動,IDG合伙人李豐一直都在以這個概念出現在公眾場合。而在2014年的投資中,IDG也相中了不少聲名大噪的“O2O中的C2C”項目,比如Uber、PP租車、宜信以及河貍家等等。 在此前中歐的演講中,李豐詳細解釋了為什么IDG的O2O投資從C2C開始。他的邏輯是:由于中國的商業環境發展不成熟,所以在構建交易閉環的流程中,最難的事情是我們把供需雙方的信息進行IT化,而B2C進行IT化的動力不足,所以從C2C撬動更加容易,也更有機會完成閉環。 坦白說,李豐的解釋并不能說錯,但卻忽略了很多細節,進而得出的結論也似是而非。在思考兩天之后,我想可以把個人的認知給說出來,以待商榷。 線上零售先C2C、后B2C的邏輯在線下同樣適用嗎? 在李豐引述的案例中,淘寶與京東是一個經典案例,用以說明企業的IT化動力不足,而且成本偏高,進而得出O2O先C2C、后B2C的觀點。他認為:早前淘寶啟動的時候,中國同期的零售行業的意識和基礎設施支持是不夠的,所以淘寶選擇扶持中小賣家,所以成功的構筑了商業生態,進而取得成功。 關于在線零售為什么先C2C、后B2C的問題,其實是一個復雜的進化過程,至少涉及到中國零售基本環境、消費力提升兩大因素。分解下來其實是兩個問題:為什么C2C能夠崛起,為什么B2C后來逐漸成為主流? 前者的大概邏輯是這樣的:誠如李豐所言,中國零售的基礎設施并不如美國完善,所以導致中國零售尤其從品牌到零售終端的信息化不充分,庫存積壓嚴重,渠道扁平化與價格上存在充分的空間。加之早期網購是一個新興渠道,大部分商家并沒有認知到其價值,這就給予了淘寶中小賣家來說,不小機會。 而為什么B2C逐漸成為主流?這就是李豐此前所說京東的封裝,當用戶的消費力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漸,用戶對于價格的敏感度逐漸減弱,便捷體驗就成為一個新的用戶價值點。 所以,總結來說,在線上零售的演變中,如果說零售發育不完善是基礎因素的話,那么渠道庫存積壓和渠道扁平化動力是引爆線上零售最直接的“導火索”。比對O2O涉及的線下商業形態,這兩個條件成立嗎? O2O的B2C真的不能閉環? 李豐在解釋為什么從C2C開始的時候,也提到另一個觀點:B2C的難點是由整體的IT化水平決定的,而且中間的損耗率太多,這就決定了它的平均IT化水平決定了比較不容易做成一個交易閉環。 真的不容易做成一個交易閉環嗎?如果我們去各大連鎖的便利店,信息化本身已經做得相當完善,從SKU管理到支付交易,本身已經足夠成熟。對于線下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的服務業態來說,線下經營實體從享受服務到付款,全程本身就是閉環,只是O2O的閉環對原有的商業邏輯并不構成沖擊而已。 實際上,在線下服務業態中,O2O的核心驅動力還是訂單和效率。比如酒店,如果能夠實現庫存的實時反饋和互聯網營銷的接入,提升效率、增加訂單,換掉一個底層的營銷系統也只是一次抉擇。 C2C的機會真的在于C端的自我IT化? 再說C2C,IDG作為頂級投資的眼光肯定是獨到的,但絕對不應該是李豐所說的C的自我IT化。在其演說中,有一句話值得揣摩:對于個人用移動設備所使用的軟件來看,如果它的撬動率足夠大的話,這個供給信息可以很容易在個人手機端被IT化,需求端也是一樣。 如果我們結合IDG在O2O領域中的C2C投資項目,大概就能看出端倪了:嘀嗒拼車、河貍家美甲、PP租車……這些項目都是在用信息對稱的方式去解決一部分用戶的中高端需求:比如PP租車,針對的人群是對車有需求但在當地沒有車的用戶;比如河貍家美甲,解決的是白領女性對于美甲的需求。 回過頭來看,我們其實也可以從另外兩個因素解釋:長尾聚集與消費升級背后的供需匹配。這些案例中,河貍家尤其典型。以前的美甲店相對分散,需求也相對偏弱,通過線上的流量聚集需求,然后分包給美甲師,進行上門服務,進而構成一個需求供應對接。而PP租車同樣也是如此,聚集的剩余汽車的服務與需求。 但是,接下來,衍生出的問題是:美甲就不能封裝嗎?不能作出B2C嗎? 所以,你看到,倘若在這個層面來判斷,IT化只是一個殼,核心點還是市場發展中最基本的因素: 訂單&效率。 作者:ray;轉載自:techdaily
沒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