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不會是最后一個

1 評論 5986 瀏覽 23 收藏 17 分鐘

拼多多奇跡,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前者已經有快手和趣頭條)。

中國全品類電商,一直以來都被阿里京東把控著,賽道被堵的嚴嚴實實,而拼多多,卻殺出了重圍,成為今年最火熱的話題之一。

從2015年10月上線以來,截止到目前,拼多多用戶突破3億,據企鵝智庫數據來看,截止今年3月,拼多多月活躍用戶量較2017年增長了7倍多,達到1.57億(淘寶月活是5.3億,京東則是2.3億)。

成立3年,唱衰拼多多的聲音沒有停止過。

成功的同時,也被貼上假貨、山寨和消費降級等負面標簽,但存在即合理,既然存在拼多多,也就意味著,在整個價值網絡中,有支撐拼多多的某些勢能,以及需要拼多多的某些人群,這就是我們本文要思考的。

1. 拼多多是什么?

1.1 拼多多簡介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一家專注于湊單、拼團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

用戶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商品,發起或參與拼團,通過微信推薦拼團鏈接給家人、鄰居和好友,吸引對方一起來拼團購買,從而用更低的價格,來購買想要的商品。

拼多多主打“社交+電商”,兩者結合帶來的成績令人咂舌。

要知道,騰訊牽手京東2年,也沒碰出什么火花,而阿里也一直在嘗試進軍社交,可無論是“來往”還是“圈子”,都無一例外的碰壁,這讓大家覺得社交電商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當拼多多以社交+電商起來的時候,業內業外都感到無比震驚。

1.2 拼多多背景

拼多多的母公司,其實是一家游戲公司,叫上海尋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的大股東就是黃崢。

最開始,拼多多是公司內部孵化的一個電商項目,在2016年9月,拼好貨與拼多多合并,由拼好貨CEO黃崢任CEO。

游戲的基因,不僅讓團隊有更敏銳的用戶嗅覺,而且也讓拼多多有了很多游戲化的玩法。

1.3 拼多多功能框架

拼多多的用戶基本分為三類:一類是發起團購的團長,另一類的參團的團員,最后一類是平臺商家,其主要的產品邏輯如下:

拼多多的核心頁面和功能結構如下:

從這里可以看出來,拼多多和傳統電商很不一樣的地方:

  • 首頁只顯示各種優惠和拼單信息,而把搜索放在底部tab,猜測其目標用戶來購物目的性不強,主要是被折扣和特價商品吸引
  • 游戲化的玩法,例如簽到得現金、拼團、砍價和抽獎、信息滾動等玩法,一方面用游戲玩法撬動微信的社交流量,另一方面也以此誘導用戶主動分享,低成本獲取新用戶,提高老用戶粘性等等
  • 拋棄傳統電商的“購物車”模塊,一方面給追求便宜的用戶營造一種“再不買就沒了”的心理壓力,降低購買決策成本,另一方面,基于拼單和團購的模式,更適合即選即買的心理訴求
  • 主打“推薦商品”,幾乎每個頁面,都會有相關的商品推薦

2. 拼多多崛起原因

梁寧老師說過,一條大河一定不是憑空產生,或者是被一場大雨所成就的,它是由于山體運動、山勢走向才能成就一條大河。

對于拼多多而言,之所以崛起,原因也不是單一的,而是由外部勢能和價值網所支撐起來的,具體有外部大背景、賣家、買家和平臺自身四大因素。

2.1 外部勢能

2016年消費升級概念開始火起來,消費升級帶來了新消費人口和消費能力,從而延伸了基于新場景和新服務的新消費或新商業。

消費升級其實是斷層的,對于一二線城市用戶來說,消費升級可能就意味著過上巴黎、紐約的生活,但對于三線以下的用戶來說,可能希望過上的是二三線的生活,例如最簡單的一條,就是可以在網上買到日常生活中買不到的商品。

而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外部也有幾個機會一起撐起了拼多多,主要有以下幾個:

  • 淘寶的掃盲,教育了用戶,讓大多數三線以下城市用戶認可網上購物
  • 微信成為互聯網基礎設施,月活達10億,小鎮和農村長尾用戶也被鏈接進互聯網,三到六線人群開始上網
  • 移動支付普及,帶來了新場景和新服務,也讓基于微信的商業構成閉環
  • 物流基礎設施得到完善,以往很多偏僻的鄉村,現在物流都可以觸達,一個小鎮一個物流點,即可覆蓋全村的物流服務

這是時代帶來的紅利,可以說,如果不具備這些因素,例如物流和線上支付不完善,那拼多多可能現在還不會是“3億人都在拼的APP”。

2.2 賣家入駐

對電商來說,先有賣才有買,所以對于拼多多而言,首先就是如何成體量地,低成本的獲得第一批商家。

拼多多3年內達到百萬級商家,最開始之所以能夠順利冷啟動,其實背后的原因,是淘寶商家的外溢和新無產創業者的發展,而拼多多承接了這部分商家資源。

阿里巴巴其實做了中國電商科普的工作,讓大多數用戶信得過電商,愿意在線購物,可曾經高成本掃盲帶來的商家資源,最后卻被平臺和政策拋棄了。

淘寶2004年創辦,到了2012年,8年時間內淘寶慢慢成熟和體系化,也帶來了兩個問題,一是流量見頂,二是流量高度聚集,小部分品牌和網紅掌握了80%的流量,其他的大多數中小商家很難再獲得有效曝光。

除此之外,2015年6月淘寶又開始了大規模的打假活動,一下關閉了24萬商家,而這些被拋棄的商家,其實在供應鏈都處于低端位置。

被淘寶拋棄了,可日子還得過,最后就遷移到拼多多上來了(當然還有一些新創業者和城市的新無產者),而這些供應鏈低端的商家,無論在店鋪經營還是在流量拉新,通常也會表現積極,所以也會匹配拼多多一起把蛋糕做大。

當然除了承接淘寶外溢的商家和新創業者,拼多多為了吸引更多用戶參加商家,也把開店門檻拉得無限低。

在拼多多APP內,只要發布一個商品,就能免費創建一個店鋪,全程1分鐘即可搞定,之后即可輕松的一鍵發布商品。

而反觀淘寶和京東,開店門檻越拉越高,開個店還得百度流程,準備一堆資料,等待審核(當然門檻高的安全性也更強),如果我只是想單純賣個商品,這么一折騰,可能我就不想著開店了。

所以對于拼多多而言,之所以低成本的快速獲得了一批商家,除了迎合了淘寶外溢的商家,也是本身把開店門檻拉得無限低,人人都可輕松創建屬于自己的店鋪。

2.3 買家

拼多多抓住下沉空白市場和長尾流量從而崛起,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另一批真實的用戶,就是三線以下的低消費人群。

據極光大數據統計,拼多多用戶70%為女性,70%用戶在30歲以下,65%來自三四五線城市,來自一線城市的用戶僅有7.56%。

其中低學歷用戶(高中及以下)比淘寶/京東用戶多12.2%,高學歷用戶則少了13.5%,大部分是低收入人群,她們無疑屬于價格敏感型的客戶。

從整體來看,這些用戶起碼有以下幾個特征:

  • 休閑時間多,有時也沒什么事情做,而現在靠發發鏈接,居然可以賺錢,免費拿商品等等,在砍價中會獲得快感;
  • 去品牌化,關注商品本身的性價比,關注是否便宜,而對是否是假貨,其實沒那么在意,便宜就行;
  • 一旦碰到假貨或山寨,只要湊合著能用,他們便安慰自己:反正便宜,無所謂。這背后隱藏的,其實是對現實生活狀況的無奈。

這類用戶數量的龐大,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們常?;钤谧约旱谋谌Γ瑓s沒有關注過另外的一批用戶。

美團王興說過,中國本科生還不到4%。而根據數據統計,2017年扣除北上廣深這些發達城市后,中國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不到2000元,這還不算供房子或者繳房租。

這類用戶,以前只所以沒有暴露出來,一方面是主流媒體缺乏關注,另外也是他們之前一直沒被鏈接進互聯網,而帶動這個改變的,很多功勞就是微信。

2017年,36%的農村人口已經成為了網民,而12月,微信的用戶量就達到了十億,微信已經成為手機必裝的APP,這意味著所有人基本上都是網民,緊接著微信支付開通了,支付問題得以解決,微信電商也形成了閉環。

拼多多的崛起,其實背后就是抓住了下沉市場的低消人群。

所以我們今天罵拼多多假貨、山寨和劣質,能罵死它嗎?就算我們把它罵死了,就能保證不會再出現第二個拼多多嗎?

拼多多之所以崛起,核心不是假貨和山寨,而是它所在的價值網,有人需要它,這些人,就是低端供應鏈和低消人群,一方面要賣貨賺錢,另一方面要追求便宜。

對這些人來說,可能消費升級才剛開始不久,也希望有更多有責任心的企業來關注他們,例如小米。

2.4 拼多多平臺

拼多多用游戲化的方式,在微信熟人關系網絡中瘋傳,撬動社交流量,轉化娛樂流量為消費用戶。

這里要說明一點,拼多多的崛起不單靠微信流量,京東、唯品會和同城藝龍很早就拿到了微信的社交入口,但是也沒有碰撞出更多機會,所以,單一把拼多多的發展歸結微信社交流量,顯然不妥。

那拼多多在微信社交中之所以崛起,原因是它找到了新的打法。

對于拼多多,其實主要是做了兩個事,第一個就是基于微信熟人關系網絡,打通APP和服務號,用砍價免費領商品和簽到領現金等方式實現病毒傳播,低成本獲取用戶;第二就是用湊單和團購的方式,讓用戶自發去找好友拼單,實現銷售額增長。而這兩個事情,也被市場證明是有效的。

對電商而言,有兩個核心指標,就是流量和轉化率。

以往的網紅電商靠網紅和KOL去消費粉絲,解決了“用戶從哪里來”的問題,卻沒有額外的增加新流量。

而拼多多的做法,第一就是用游戲化的砍價免費拿和簽到領紅包的方式,把購物這個事情變得好玩有趣。

大家想想,我來微信聊天是消磨時間的,這是京東突然叫我買東西,我是沒有消費需求的,不符合我心理預期,但如果是好友發給我一個簽到領現金鏈接,我一簽到,就能領取幾塊錢現金,連續簽到3天就可得到8塊多,接著用這筆錢就可以在拼多多上買一卷紙了,何樂不為呢?

拼多多首先是用這招,將娛樂流量引導為消費流量,將本來沒有消費需求的小閑用戶轉化為有大致消費需求的笨笨用戶,從而獲得流量。

第二就是用湊單和拼團的方式,讓用戶自發推薦家人和好友,而且這個過程中,有兩種情感起了作用,第一是利用微信熟人關系鏈,解決了信任和信息對稱的問題;第二就是調動了每個用戶的參與感,從而讓拼團這個事情更有趣好玩,提高購買轉化率。

拼多多在微信社交網絡中,做對了兩個事:

  • 一個就是用各種游戲玩法撬動社交流量,建設好小閑用戶的心理預期,將其從娛樂流量轉為消費流量;
  • 第二就是用湊單和拼團的方式,讓用戶自發傳播和推薦,讓購物這個事情更好玩。

3. 總結

拼多多奇跡,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前者已經有快手和趣頭條)。

拼多多的崛起,其實背后代表的是,中國市場無處安放的低端供應鏈商家和低消費人群,一方面,商家需要有平臺接納他們,另一方面,買家也需要有個可以買到便宜、性價比高的購物平臺。

而現在主流媒體所聲討的拼多多假貨、山寨,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警惕壁圈給我們帶來的認知偏差,長期沉迷自己的周邊世界,往往會遮蔽我們對于真實世界的認知。

真所謂,4%的精英,在笑話全中國96%最真實的人群和生活。

對拼多多來說,核心就是要服務好3線以下的用戶,這些曾經被忽略,卻也是中國人口結構中最龐大的一群人。

這條路不好走,也導致了拼多多現在轉型的窘境,但如果成功轉型,相信拼多多也會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而前一家,叫做小米。

 

本文由@小谷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拼多多上熱搜了,來搜關鍵詞看到哥們你對拼多多的分析不錯哦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