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就是現實世界

0 評論 1997 瀏覽 1 收藏 7 分鐘

增哥導讀:我們不斷地占據著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只要在設備屏幕上按個按鈕,現實世界就會有某個東西出現(materialize)。然而這種早已發生的整合并非從一開始就那么明顯。

Ben Thompson在分析消費者技術的斷代時認為,現在正處于移動紀,智能手機的機動性把計算和聯網延伸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誰能更好地打通線上和線下,誰就能占據主導。就這一點而言,他認為Uber有可能占得先機,因為Uber有可能成為能成為連接一切的實體網絡。不過《大西洋》的Adrienne LaFrance的思考則更加開闊。她認為,實際上從2014年開始,線上與線下的界限已經開始模糊了:

2014 年,400 億美元估值的 Uber 已經邁過了一道文化門檻。

“XX 界中的 Uber”已經成為了為隨時隨地提供服務 / 東西的簡稱。但是這也暗示了人類與世界的交互方式正在發生著更為巨大的轉變,技術界今年最陳腔濫調的一個說法也許具有最深遠的意義。

按照 Alexis Madrigal 的說法,Uber 的想法很簡單,但其過人之處在于,你只需要在手機上點擊一下,現實世界就會有事情發生。而 Uber 的早期用戶 VC Jon Callaghan 2010 年寫道:

本來只是按個按鈕,僅僅過了 3 分鐘之后卻讓我穿越了時空。

其影響是巨大的。因為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之間的界限正在以整條街道、整座城市的規模模糊化。全球各地都在發生著這種變化。Uber 已經入駐全球 200 多座城市。它已經扎根在居民的詞典里面,成為出行的基本方式之一。

要想理解這個,我們可以看看 Google。Google 成為網上搜索的同義詞,其原因并不僅僅因為它是最知名的搜索引擎,而在于搜索引擎徹底改變了我們的行為。它把新商業模式與用戶體驗融合到一起,為我們尋找幾乎一切問題的答案,Google 不僅創造了新行為,而改變了我們與信息交互的方式。Uber 對我們的改變也有一樣的量級。智能手機的無所不在意味著 web 的無所不在,從而讓我們可以用它來做一切事情。

所以區分線上線下才會變得越來越勉強。所以官方才會越來越嚴肅地對待網上的威脅。所以“新媒體”現在其實就是“媒體”。所以我們最終也會把“物聯網”變成對“物”的討論。

幾年前,耶魯大學正在對斯特林紀念圖書館進行重現設計。我問了 Susan Gibbons 館長一個問題,面對著已經對在網上組織信息習以為常的這一代學生,圖書館如何利用物理空間才能更好地為他們提供服務?那樣的圖書館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館長很快就有了答案:“就像你改改 Facebook 頁面或者主頁一樣,物理空間的調整也將是可定制的,具有靈活性?!彼?,耶魯大學訂購了一批可以快速組裝和拆分的家具,以便搭建出協作性的學習環境,從而營造出能折射出網上世界的流動性的物理空間?!拔锢砗吞摂M未必就得非此即彼,” Gibbons 說。

現在的世界就是這樣的。

Gibbons 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學生仍然在利用圖書館的物理空間。哥特風格的圖書館氣勢輝煌,安靜肅穆,但是學生只是坐在那里,他們的工作完全都是在網上完成的。

我們不斷地占據著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只要在設備屏幕上按個按鈕,現實世界就會有某個東西出現(materialize)。然而這種早已發生的整合并非從一開始就那么明顯的。

大家討論 Web 時仍然不把它當作現實世界的東西來看。但是在 2014,web 就是現實世界:在智能手機上按下按鈕,幾分鐘后就能打的回家。自跟蹤設備把走路的步數變成數據點?;ヂ摼W造就了能掛在墻上的電子畫框。跑步愛好者利用基于 GPS 的應用跟蹤自己的跑步路線來作畫。宇航員在外太空 3D 打印套筒扳手。Uber 讓空中寫字就像發短信一樣簡單。

因此其更大的承諾是,它會重塑人們審視人與互聯網以及相互之間關系的方式—得到你想要的東西的時空壁壘被打破了。動動口袋大小的屏幕,某個實體就會出現在你的旁邊—讓你搭車的人,或者是讓你可以在低軌道修理 3D 打印機的扳手。這令人吃驚。但現在也變得稀松平常。

看看美國在線 1996 年對自己用戶說的話吧:

當你第一次上網時,你未必知道它與你的生活會有多少交集。你會登錄多少次?在這上面會度過多少時間?上網以后你會做什么呢?

將近 20 年后,答案已經很清晰了。我們可以足不出戶。我們已經隨時在線。而且似乎可以做任何想做的東西。

轉載自:36氪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