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新聞不是濟世良藥
數據新聞就成為近幾年傳統新聞人經常提起的詞匯。相比于科技公司帶來的近乎顛覆性的改變,數據新聞從某種程度上給新聞業帶來了希望,但這個信號卻極其微弱。 首先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何為數據新聞,數據新聞是以圖表、數據為主,少量文字構成的一種全新新聞呈現形式。新聞人主要通過數據的統計、分析與挖掘,從數據中發現新聞線索,或抓取大量數據拓展既有新聞主題的廣度與深度,最后依靠可視化技術將經過過濾后的數據進行融合,以形象化、藝術化的方式加以呈現。換句話說,數據新聞讓新聞的呈現形式變得圖表化、形象化、可視化。 數據新聞在國外發展迅速,像《衛報》、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BBC都先后踏入數據新聞的行列。以英國《衛報》為例,這是一家英國第二大全國性的報紙,其在新聞數字化領域有不少創新之處。最早,衛報在官網開設數據博客(Datablog),該數據博客包括一個首頁、全國和全球范圍的發展數據引擎、網絡上和《衛報》的數據視覺化作品,以及探索公共開支數據的工具。他們使用Google Spreadsheets來分享完整的數據,分析這些數據并使其能夠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之后,他們利用這些數據為報紙和網站提供新聞故事?,F在又在其網站上設置了專門的數據頻道(Data Store)。 在國內,央視新聞聯播節目一直以來都有不少數據新聞,另外,網易“數讀”、新浪“圖解天下”和騰訊網的“數據控”都是近幾年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類似的數據新聞嘗試都可以在一本名為《數據新聞手冊》(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里找到。這本書是對數據新聞愛好者出版的免費開源的參考書。該書始于2011年在倫敦舉行的MozFest的48小時工作坊,后來由幾十位來自BBC、《衛報》、《紐約時報》等數據新聞領域的倡導者和專家以網絡寫作方式編寫而成。 在《數據新聞手冊》中,數據新聞被認為是:用數據處理的新聞。數據新聞能夠幫助新聞工作者通過信息圖表來報道一個復雜的故事。數據可以是數據新聞的來源,也可以是講述新聞故事的工具,還可以兩者兼具。這個界定是從數據在數據新聞中的角色角度詮釋數據新聞。 從上述定義和實踐中我們能看到一點:數據新聞改變了傳統新聞的形式,進而導致制作新聞的方式方法也在發生變化。 傳統意義上說,數據往往作為新聞內容的來源,記者需要根據數據或撰寫文字或拍攝視頻或錄制音頻。而對于數據新聞來說,數據成了新聞的形式,但此「數據」非彼「數據」,作為新聞數據往往是經過數據清洗、挖掘冰可視化的數據,而作為新聞來源的「數據」則是雜亂無章、粗顆粒的數據。由此也引出第二個變化:新聞制作團隊結構的變化。 傳統新聞制作團隊是有采編兩大部分人組成,編輯整理來自記者的采訪稿,根據報紙雜志版面或網站新聞位置進行編排推送。這一切到了數字新聞時代完全不同,像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數據新聞團隊成員包括: 網頁開發及設計人員1名;主編記者1名;兼職研究員1名,專長于數據采集、分析與整理;兼職初級記者1名;制作人顧問1名;學術顧問1名,專長于數據挖掘、圖形可視化以及其他先進的研究技巧;項目經理1名。 但數據新聞遠不是傳統媒體的救命稻草,相反,如果中國的傳統媒體沉浸在數據新聞的美夢里,或許就是溫水煮青蛙的現實演繹。 其一,數據新聞盡管從新聞制作方式上開始變化,但本質上講,其制作模式依然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方法。那些擁有人力物力財力的傳統媒體,「主動地」將遍布多處的、幾乎沒有聯系的數據加以整合和分析,做出一張張精美的「新聞」,讀者們則「被動地」接收這些新聞。這和互聯網時代自下而上的趨勢幾乎是對立的,雖然讀者有機會在互動中發出聲音,可這種微乎其微的互動讓所謂的數據新聞淪為一種精心包裝的老新聞。 其二,數據新聞的呈現形式絕不僅僅局限在信息圖或圖表層面。數據新聞當然自古就有,可為何到了最近幾年才被大家重視起來呢?原因就在于相對于傳統制作工具,互聯網帶來巨大的工具更新,基于互聯網的新聞數據可視化,其表現力遠遠超出單調的統計數字和圖表。比如?D3.js,它是一個Javascript 語言類庫,很多國際媒體的數據新聞團隊都在使用該產品。一位程序員朋友的心得體會: 這是因為這壓根不是繪圖類庫。在用它瞬間描出一個幾千行數據的文件的點狀分布圖之后,我的一個感受就是這個根本就是一個web版本的R語言(一種以對數組、矩陣數據為操作對象的統計語言),還更好的利用上了HTML5的優勢,讓對數組進行操作的過程能動起來,更好的交互起來,同時效率又高,代碼優雅、簡潔。 這種工具早已超出報紙編輯記者的能力范圍,甚至連很多沒有數據處理經驗的工程師都是一個挑戰。然而,倘若不掌握這種更具革命性的數據新聞工具,中國傳統媒體人的數據新聞創新,或許就只停留在粗制濫造的圖文微博里了。 其三,數據新聞的數據到底有多少?數據新聞的第一步是獲取數據,但在國內現有政治環境下,開放的數據庫還很少。從根本上講,政府應該是整個社會最大數據庫的掌控者,如果缺乏政府層面的數據開放,普通新聞媒體很難能抓取到真正有價值的數據。全球范圍來看,各國政府都在不同層面上進行了開放數據嘗試,比如英國政府的公開數據網站(data.gov.uk)已經收錄了10470個數據集,接著又開放了所有未公開數據的目錄。民眾可以申請開放目錄上列出的任何數據。美國政府也建立了類似英國政府的數據開放平臺(data.gov),目前已經收錄了91054個數據集。 在國內,國家統計局建立一個名為國家數據網(data.stats.gov.cn)的數據開放平臺。但這個平臺的數據僅僅局限在經濟領域,而且屬于粗顆粒數據,因此很難直接成為數據新聞的來源。 數據新聞的確是傳統新聞媒體在大數據時代的創新嘗試,但站在國內媒體的角度去看,無論是政治社會環境還是技術現狀,數據新聞都不可能成為新聞業的救世主。正如那句電影臺詞一樣:「數據新聞不是濟世良藥,充其量不過是片阿斯匹林罷了」。新聞業的自救還需要從思維層面的改變,你或許可以將其理解為新聞業的互聯網思維,那就是策展。 作者:未完成;轉載自:簡書什么是數據新聞
新聞生產方式的變革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