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10億美元的精益創業課》by硅谷創業大師史蒂夫·布蘭克
史蒂夫·布蘭克:硅谷10大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被譽為“硅谷教父”;是硅谷最早提出客戶發展概念的企業家,他的創業理論影響了一大批硅谷創業者,掀起硅谷精益創業的浪潮。而《精益創業》的作者埃里克·萊斯正是他的學生之一。
大多數創業企業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們把尋找商業模式和執行商業模式混為一談。
作為一個在硅谷創業了21年的創業者,我對創業公司的定義有了一個有趣的發現。早年,人們認為新創企業就是大公司的縮小版。也就是說,大公司有什么,新創公司就應該有什么,只不過規模更小一點。
但這種認識忽視了大公司的成長是基于一個已知的商業模式,管理重點在于執行。所謂執行的前提是,企業家對于商業模式中的各個組成部分,如客戶、競爭對手、定價、渠道等等非常了解。
九塊“積木”
依照九塊“積木”,創業者得以勾勒出他的商業模式。但是,這些還只是有待驗證的“假設”而已。
任何一家公司的商業模式都可以用九塊“積木”來描述。
第一塊:細分客戶群。你們面向哪些客戶和用戶? 他們真正想要做到的是什么?
第二塊:價值主張。你們為客戶提供什么?做得如何?他們是否在意?
第三塊:渠道。每一個細分客戶群分別想要怎樣的達及方式?有哪些互動點?
第四塊:客戶關系。跟每一個細分客戶群建立什么樣的關系,個人關系?自動式關系?獲取式關系?持久關系?
第五塊:收入流。客戶真正愿意為了什么而付錢?以什么方式支付?是交易性的收入還是經常性的收入?
第六塊:關鍵資源。你們的商業模式靠哪些資源來支撐?哪些資產至關重要?
第七塊:關鍵活動。商業模式需要妥善實施哪些活動?哪些活動至關重要?
第八塊:關鍵合作伙伴。在前兩者的基礎上,找到哪些合作伙伴和供應商能助推你們的商業模式?你們需要依靠誰?
第九塊:成本結構。基于上述所要開展的活動,由此產生的成本結構是怎樣的?哪些關鍵要素是成本動因?
依照這九塊“積木”,創業者得以勾勒出他的商業模式。但這些還只是有待驗證的假設而已。要驗證這些假設能否成立,創業者還需要經過如下環節。
在硅谷,因缺乏客戶而失敗的新創企業遠多于因產品開發而失敗的新創企業??蛻糸_發的流程,也是尋找商業模式的過程,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發現客戶
創業者不要閉門造車,要親自去檢驗之前對問題和解決方案的假設是否符合客戶需求。一般來說,客戶主要是想讓企業幫他/她做兩件事:一類產品解決問題;另外一類產品滿足需求。創業者通過實現這兩個目標,完成價值主張圖。
第二步:驗證客戶
對于我來說,尋找商業真相,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客戶愿不愿意掏錢。他可能會跟你說,“你的產品很好,以后有機會我來買?!边@都不可靠,我要的是你現在掏錢出來買,或者拿到付錢的承諾,哪怕這個產品還沒有最終完成。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概念。
在過去,創業者總是習慣先要對產品進行第一輪、第二輪檢驗再拿去銷售,而且要想方設法說服客戶去使用自己的產品。但如今,每一個市場里都有一些早期用戶,他們并不是主流市場,但是通過早期用戶的參與和反饋,很多創業公司很快得以發現自己原來的假設是錯誤的。
這一過程被稱為“軸轉”(the pivot),即創業者需要重新回到客戶發現的階段,去判斷錯誤的原因究竟是目標客戶不對,還是客戶對了而產品性能出了問題。
在過去,硅谷公司解決錯誤的方法是炒掉現任管理者——必須找出一個“替罪羊”。但如今我們知道,失敗是創業流程中固有的一部分,創業企業應該擁抱失敗。
要提高自己的創業效率,不是把CEO炒掉,而是首先要把你的商業計劃書炒掉。如此一來,創始人才能學會真正去傾聽、去觀察,看看市場到底在告訴你些什么,這和已經成立的大公司的做法是不同的。
第三步:客戶創造
這一階段也叫“創造增長”。不能一開始就把錢花在做廣告和市場推廣上,而必須先完成客戶驗證的過程,它的意義在于,在企業把錢花出去之前,要先找一些信號證明這件事情是可以重復、可以上規模的。否則,錯誤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大,付出的代價也會越來越高。
第四步:公司組建
這往往也是最悲劇性的階段。很多硅谷公司發展到這個階段,創始人都被換掉了。原因何在?
在前面兩個半階段,你確認了自己的商業模式是可重復驗證的,你的公司在投資人眼中的價值不再為零。這時投資人需要的不再是尋找商業模式,而是要有一個能力很強的執行者。
在硅谷,每隔29秒鐘就有一位創始CEO被換掉,所以,對于創始人來說,要保證自己和商業模式的可重復性,意味著這筆交易只有靠創始人出面才能夠談成,并且你已經找到了熱情的種子用戶。
越來越多的創始人意識到快速軸轉的能力是客戶開發階段的核心。速度決定了創業公司敏捷的三條原則:
(1)周期循環加速令現金需求最小化;
(2)特性組合最小化加速周期循環;
(3)近乎即時的客戶反饋驅動特性組合。即誰能夠快速的重新調整,就意味著相比同行,你能使錯誤最小化,可以為投資人少燒一點錢。
基于這一前提,最簡可行的產品(MVP)應運而生,能夠給創業者帶來盡可能多的訂單、學習、反饋和失敗。
用21年時間總結的教訓
創業企業基本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第一種是市場已經存在、企業是新的。創業企業所面對的客戶是現成的,競爭對手當然也存在??蛻魰嬖V你,要成功,產品的性能和服務應該如何提供。此時的產品性能要求是客戶已經決定好的,所以創業者必須提供一個高質量的產品。
第二種市場類型是現有市場的重新細分。比如,創業者會發現,客戶對產品性能根本不在意,他們更關心價格。對于這樣一個細分市場,創業者需要做的是降低產品的性能等級。
第三種類型就是如喬布斯一樣,看到了別人都看不到的新市場。這種創業顯然是風險最高的,因為沒有市場、沒有客戶,也就沒有競爭對手了。此時,企業的愿景就很重要。
基于上述不同類型的創業,我用了21 年時間、錯失了近10億美元,總結出了如下幾個創業教訓。
教訓一:不能把掏錢者與真實用戶搞混
用戶不一定是掏錢買東西的人。究竟是誰在影響購買決策?這是創始人應該做的事。銷售的流程和最終用戶是誰,作為創始人應該比銷售人員更清楚。如果你只是招了一個經驗豐富的銷售人員,他們能做得最好的也就是把原來公司里的經驗搬過來。
教訓二:找出“破壞者”
針對B2B企業而言,創始人除了要了解自己都有哪些客戶外,還需要搞清楚客戶公司隱藏的組織架構圖。沒有一家公司有一個職位叫“破壞者”,但的確存在阻礙你獲得客戶的人。
原因很復雜,也許是因為你的進入關系到他的飯碗;或者你來了,他們得工作更加努力才行;或者是他們家親戚本來要做這個生意。如果創業者不知道誰是破壞者,就有大問題了。在美國,玩撲克有一句話很流行:如果你不知道這個桌子上的傻瓜是誰,那一定就是你自己。
不僅如此,創業者還需要知道每個公司的秘密組織架構圖,也叫做勢力圖,搞清楚在決策過程中,誰實際影響了誰。一旦這些信息都有了,創業者就可以畫出一個銷售的路演圖,按順序依次拜訪實際的決策人。對于創始人來說,如果最開始的銷售不親自抓,那你就永遠會為銷售副總裁打工。
教訓三:勿成渠道“貪吃蛇”
初創企業常常犯這種錯誤:一開始所有的渠道都想抓,但效率總是非常低。正確的做法是:從一兩個渠道開始,隨著企業不斷成長,再加渠道。很多時候,客戶總是會教你應該選哪些渠道,或者先選哪些渠道。
渠道選擇是創始人必須要做的戰略選擇,如果涉及渠道運營的戰略性問題,都是銷售人員在替你回答問題,你離倒閉也就不遠了。
教訓四:慎對客戶終身價值
客戶關系的實質在于發現客戶、留住客戶、發展客戶。企業理想的目標是:銷貨成本+獲得客戶成本<客戶的終身價值。
這個公式在過去常常被忽視。而所謂客戶的終身價值,意味著企業不僅要關注客戶來時花了多少錢,還要看到他們跟企業呆在一起的一整段時間的價值。
創業者在決定一個客戶的獲得成本之前,首先應該測算一下該客戶的終身價值,并以此為基礎形成自己的收入戰略和定價策略,最終決定什么時候實現盈利最合適。
source:微頭條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