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概況
美團外賣和餓了么處于外賣市場的第一梯隊,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兩家,在爭取商家和用戶方面。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成本,換來的是市場份額的暫時領先。作為外賣領域的死對頭,為了拓展業務,爭奪商家資源,美團外賣和餓了么之間,甚至發生了員工打架斗毆事件,可見外賣市場的競爭真的很激烈、很苦逼。
淘點點有阿里撐腰,在內部很受重視,承載了阿里O2O的夢想。但是淘點點產品模式復雜,野心太大不夠專注,核心功能有點餐、代金券、買單和外賣幾個功能,并沒有把聚集在外賣一個點上,功能多了用戶使用起來不夠方便,品牌認知度較弱,補貼策略也一直在變,所以淘點點在外賣市場并沒有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做得好。
百度外賣在產品和運營策略方面,和美團和餓了么有不小的差距,雖然也砸錢補貼,但總是給人陪太子讀書的感覺,有時候干爹也不是萬能的。市面上還有很多外賣產品,由于時間精力原因沒有去體驗(其實是沒有補貼所以沒去用),就不逐一總結了。
使用情況
個人使用:
下載的app:美團外賣、餓了么、淘點點、百度外賣、零號線(沒點過)、外賣庫(沒點過)
使用頻次:一周3次以上,在學校有段時間補貼比較多,基本一天一次外賣,然后另一頓去食堂吃。
身邊的人:
同學:基本都會下載美團外賣、餓了么和淘點點,哪家補貼多用哪家的。很多人表示沒有補貼別的話就會很少用。
同事:有幾個同事基本每頓都點外賣,中午和晚上用餐時間,公司樓道里很多送餐的。
白領和學生是外賣的主要用戶,CBD商業區和高校是外賣訂單比較集中的兩個區域,學生是價格敏感群體,對補貼比較感興趣,有相當一部分生本來不點外賣的,但是因為有補貼就用了,如果補貼減少,這部分用戶流失就會很嚴重。比起學生,白領的忠誠度要高一些,他們不會因為有補貼就突然使用外賣app點餐,但是如果真的有點外賣的需要,即使沒有補貼,他們依然會繼續使用外賣app。
美團產品設計
美團外賣采用標簽式設計,底部有3個tab,外賣、訂單和我的,頂部根據口味優惠等信息進行篩選,讓排序結果更符合用戶的需求,從打開app到下單,需要跳轉3步就可以完成下單,整個下單和購買流程很方便。訂單節card上的“首”、“減”和“票”這樣的icon,讓用戶清楚的知道這個訂單的優惠信息和是否支持開發票,這樣的細節美團一直做得不錯。但是,休息中的餐廳沒有在主界面標識,用戶點擊進去了才知道餐廳是“休息中”,這樣會增加用戶的操作負擔,有的餐廳點開了也點不了餐,會讓用戶有挫敗感。如果在主頁面打上“休”代表休息中,用戶體驗就好好一些,用戶一看休息中就不用點進去看了。
訂單tab有用戶評價部分,我覺得評價功能有點雞肋,外賣是高頻次的產品,很少有人會愿意每次吃個外賣都要去評價一下的。況且,大部分用戶選擇點外賣,不是因為懶就是因為沒時間去吃飯,我連確認收貨都懶得點(24小時過了自動確認),實在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寫評價啊?,F在的美團外賣評價界面做得太簡陋,界面不好看,并且既然可以評價,為什么不在訂單上展示評分或評價的關鍵詞呢?用戶看到有別人的評價之后去寫評價的意愿也要強一些吧。訂單詳情頁的體驗很爽,顯示了等待時間,還可以電話催單。訂單提交——制作配送中——已收貨的3個進度狀態,讓用戶很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外賣進行到了哪一步,用戶感知做得比較好。
餓了么產品設計
餓了么的設計更簡潔,采用抽屜式導航,頂部和底部沒有tab,給了外賣訂單列表更大的空間展示,外賣的品牌更純粹更深入人心,來到主頁你能做的幾乎就是點外賣。但是這樣的設計也有缺陷,部分用戶學習成本高,小白用戶對于底部tab的設計風格是最熟悉的,隱藏到側邊會有一點的認知難度,操作起來也不夠方便。比如到訂單頁面,美團只需要點一次,而餓了么需要點擊2次才可以。由于拿了大眾點評的投資,餓了么主頁上有了點評的團購入口,這是個不錯的嘗試,通過低價高頻的外賣來為高價低頻的團購引流,這是體現互聯網思維精髓的地方,很好看這種跨界合作模式。
餓了么之前有一個很好的產品設計:小伙伴拼單。拼單可以讓用戶驅動用戶,如果有拼單優惠,餓了么的用戶甚至可以把美團外賣的用戶搶過來和自己一起拼單,用戶的個體行為通過拼單擴大到群體行為,為餓了么創造價值,用戶得到的價值可以是優惠或者是拼單小伙伴的認同感。拼單還可以提升店鋪銷量,賣家一次可以送2單甚至更多訂單,均攤了跑腿支出,節省了一定的人力配送成本,為商家創造價值。最近點外賣比較多,拿外賣的時候發現商家手里就拿了我的一個外賣,我在想商家為我一個跑一趟真心不容易,如果我拼單的話,商家一次性就可以多給我送幾個外賣,這樣不僅增加銷量,還節省了配送成本,一舉兩得。如果商家愿意,餓了么可以聯合商家補貼拼單的用戶,商家從拼單節省的配送成本中拿出一部分,鼓勵用戶拼單,共同構建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
美團運營策略
美團的地推是O2O里做得最好的,執行力超強,憑借美團的地推和BD經驗,美團外賣市場推廣也很成功,各種海報條幅隨處可見,就連送外賣的摩托車和外賣箱子也不放過。我們上周末去離市區30多公里的房山良鄉玩,那里很偏僻,找吃的很困難,最后去了一家砂鍋餐廳,里面竟然有美團外賣的海報,我們在場的人都感覺很驚訝,美團外賣的地推實在太猛了。在補貼方面,美團也采取動態調整的策略,有的餐廳的補貼額度每天都在變,今天一單減3塊,明天有可能就變成一單減2塊5。
餓了么運營策略
餓了么在初期推廣的時候,采用免登陸+貨到付款的策略,用戶使用門檻低,到了一定階段,就需要手機號驗證來登錄,同時支持了在線付款。餓了么在打擊堂吃方面是做得最好的,通過LBS地理位置定位來反作弊,我去店里用餓了么點外賣,商家不敢接,因為定位離商家太近,大膽的商家會讓你先吃飯,然后讓你回去了離商家超過100m范圍再補下個單,這時候我都為商家的聰明和對我的信任而深深感動著。當然,堂吃最大的罪魁禍首還是因為有補貼,一旦外賣公司停止了補貼,這種bug就會自動修復。?
本文為作者 @玉米王子 投稿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并附帶本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