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紅包,央視被微信用互聯網思維狠狠“玩”了一把?

0 評論 6791 瀏覽 1 收藏 9 分鐘

羊年春節將至,關于微信春晚紅包的討論也是喧囂塵上。普通老百姓當然是摩拳擦掌、搶字當頭。不過在筆者看來,這則是一個互聯網公司“打劫”傳統媒體和傳統企業的典型案例。

微信是怎么設計“多贏”局的?

“春晚紅包”的產品基本設計如下:

1、微信向央視拍下“央視春晚新媒體合作伙伴”資格。央視主持人在春晚播出的多個時段向觀眾口播使用微信“搖一搖”可以搶紅包的消息,引導觀眾使用微信搶紅包。

2、微信根據場景設計紅包產品,用戶除了“搖一搖”搶紅包之外,還有資格將搶紅包抽獎鏈接分享到微信群和朋友圈里,引導更多用戶(5位)搶紅包。

3、微信將紅包分成“品牌包時段”和“零點隨機”兩類,再進行打包招商,參與的企業投入巨額品牌營銷資金,用戶搶到紅包時會標注“某某企業給您拜年”,以實現企業品牌曝光。

“品牌包時段紅包”即由某大土豪企業買斷某時間段內的所有紅包費用,用戶某時段內搶到的所有紅包只顯示該企業的拜年信息?!傲泓c隨機紅包”則是由多家小土豪企業共同湊錢在零點發紅包,零點時分用戶搶到的所有紅包隨機顯示這些企業的拜年信息。

看起來,該產品設計了一個多贏格局,即:老百姓搶紅包得實惠;央視通過新玩法增加了新鮮感,可以把年輕觀眾粘回春晚;參與企業玩了一把土豪撒錢的游戲,品牌得以高頻次曝光??扇绻麚Q一個角度來看就會發現,微信支付其實才是背后最大的贏家。

賬該怎么算?

首先要引入一個互聯網觀念:運營。所謂運營就是通過給用戶現金、虛擬幣、道具等方式誘使用戶使用互聯網公司產品的一種營銷方式。和傳統企業做廣告的差異在于,互聯網公司運營投入的費用最終會沉淀為使用產品的用戶數。據此,互聯網公司也就可以精確的計算引入每個用戶的成本。

例如,用戶在大眾點評上第一次使用微信支付,可以收到10元現金紅包。這10元就是微信支付為一個新用戶付出的成本。如果有多個公司共同搶奪一個用戶習慣,運營費用就會直線上升,效果也會下降,例如著名的滴滴和快的紅包大戰。

在微信紅包項目中,微信支付將從央視獲得多少流量呢?筆者粗略的計算一下,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曾發布,2012年央視龍年春晚直播吸引了7.7億中國觀眾收看,收視率合計為32.75%,也就是說1%收視率大約對應2400萬人。2014年央視馬年春晚的當晚收視率為9.032%,也就是說央視春晚大約能為微信支付提供2.16億人次的流量入口。

或許有人會問,微信有6億用戶缺流量嗎?這里需要澄清另一個觀念:微信并不缺少社交流量,但微信支付卻非常缺少支付流量。從社交流量轉化為支付流量是一個異常艱難、成本高昂的過程。也正因此央視的搶紅包流量入口才意義重大。

這些流量一旦進入了微信體系內則會迅速轉化為曝光量,并被極速放大,估計除夕當晚,春晚紅包肯定會被刷屏,微信支付的曝光量幾乎可以覆蓋6億微信所有用戶數。

那么,微信支付能獲得多少直接用戶呢?按照筆者獲得的信息來看,企業投入紅包金額大約為:包時段紅包大約1.5億;零點紅包大約是1億,合計2.5億。按照平均每個紅包10元計算,至少有2500萬人除夕當晚可直接搶到紅包。而微信支付投入總成本才僅為騰訊投標央視春晚新媒體合作伙伴的5300萬費用。

傳統媒體和土豪企業之殤

翻回頭再分析一下央視和傳統土豪企業們的得失。

央視春晚是“傳統媒體+公共議程”最頂級的表現形式,號稱觀眾有7億用戶,其廣告效應十分驚人。但央視春晚多年以來一直以一種單維的方式實現商業價值——廣告時間租賃。央視把春晚前后空出的時間按照秒計算,巧妙的將企業廣告植入其中,以實現其商業價值。廣告主們往往只是為了一個“某某企業向全國人民拜年”就豪擲千金。

但在此次“春晚紅包”案例里,微信紅包巧妙的借助紅包方式參與到了這一公眾盛事當中,央視春晚成為微信的引流工具。一旦春晚的主持人幫助微信完成了引流,用戶的注意力就會從春晚轉移到微信里,微信就在其內部通過“搶紅包——各種群轉發——搶紅包”實現用戶注意力的二次、三次流轉……

換句話說,春晚當夜,人們會同時看春晚和看微信,但是春晚節目顯然比拜年微信更有趣的多。但當有人從天而降開始散鈔票,用微信搶錢顯然又比看春晚節目變得有趣了。

與微博的新聞內容運營不同的是,微信是一個基于朋友社交的封閉體系。人們會在微博上討論類似春晚明星的公眾話題,從而基于春晚形成新的新聞熱點內容和關注度的回送。但央視輸送給微信的注意力卻很少會停留在春晚本身,更別提形成新聞熱點。

如果我們認為央視和微信都在爭奪用戶除夕夜晚的注意力的話,那么,正是央視幫助微信參與到了春晚這個公眾事件當中,并進一步削弱自己的競爭力。

對于土豪企業而言,究竟把錢交給微信還是央視更值得呢?顯然是交給微信的價值更高。盡管電視播放著春晚,但顯然微信紅包比節目本身更吸引用戶的注意力(不知央視同事們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呵呵)。這比2秒鐘的“某某企業向全國人民拜年”要有趣多了。更何況與微信合作本身就是參與了一件有傳播價值的新聞當中。

盡管如此,這些企業也應該意識到,自己的錢是在為微信支付的壯大做嫁衣裳。如果沒有企業自己的產品做為著力點(哪怕關注企業公眾號),這些錢距離給企業帶來實際價值相距甚遠,實際上企業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錢都發到了哪里。

而且微信支付大量非實名用戶的安全問題也令人擔心。目前還沒有任何公開說明,如果成千上億虛假微信用戶搶走了企業發行紅包,那該怎么算?不信,請問問在12306上搶票的黃牛們。

作者:互聯網金融

文章來源:虎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