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解析 7-Eleven(3) | 本土化: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跟不上

3 評論 8474 瀏覽 7 收藏 10 分鐘

7-Eleven 中國本土化一切順利么?有三個問題是它本土化的最大障礙。

中國便利店市場的一片藍海,中國的便利店發展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根據日本等國家的經驗,人均GDP、人口密度、人口消費習慣是決定便利店需求量的3個重要的指標。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更高的地區,對于便利店的發展更加有利,2016年日本人口密度 348人/平方公里,英國 255.6人/平方公里 ,臺灣的人口密度 650人/平方公里。中國人口密度前50的人城市均大于640人/平方公里,而中國的便利店數量遠小于其他國家。有大量的地方,需要便利店的進駐。

人均GDP: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市場進入導入期;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便利店步入成熟期。2008年,中國的人均GDP首次超過3000美元,而截止到2017年,人均GDP達到8826美元,中國的便利店市場正在走入成熟期。

人口消費習慣:伴隨著新中產階級的崛起的消費升級,消費者得需求從家庭式購買轉為了更加碎片化、個人化。

如此藍海的中國市場,作為日本便利店的龍頭老大,7-Eleven 可否在中國再續輝煌?7-Eleven的中國化進程一切順利么?

并不順利,總體來說,7-Eleven 晚了一步,市場上替代品企業,先發企業,互聯網企業等競爭力量十分強勁。而這些都是?7-Eleven 在日本不曾遇到的。

一、經濟的數字化帶來的“替代品”

替代商品:兩種商品因為功能相似而可以互相代替,滿足消費者的同一種欲望或需求。

對于一個食肉動物來說,牛肉和羊肉是一組替代品;對于一個吃火鍋的人來說,海底撈和小龍坎是一組替代品。

來自替代品的競爭,將原本獨屬于便利店的蛋糕,搶先先切下了一塊兒。

便利店的替代商品是什么?

第一個是即時性商品的替代品——外賣。

消費者懶得等,也懶得走。便利店同樣是崛起于消費升級的個人群體經濟,但是人是同樣的人,需求是同樣的需求,但是中國的替代品更快的出現了一步。

外賣配送具有anywhere 和anytime的特性,對應著 7-Eleven 的24小時營業和物理的即時性,外賣和7-Eleven有很強的替代關系。

第二個就是即時性服務的替代品——各種生活服務軟件。

電費水費,可以直接到支付寶上繳納;收快遞有蜂巢,寄快遞有順豐一鍵上面;取錢?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太快了,已經很少見到人民幣了。

小結:7-Eleven 關注的是5分鐘行動圈里的社區便利,而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已經聚焦到掌上的個人便利。

二、傳統的地頭蛇玩家擁有“先發優勢”

上文說了2003年,中國便利店進入了市場導入期,這中間的10年,中國在本土培育了很多具有“先發優勢”的地頭蛇玩家。

先發優勢包含什么?

  1. 先行者有機會探索網絡效應和正反饋回路,封殺競爭對手的技術。
  2. 先行者可以建立重要的品牌忠誠度,后來者很難打破。
  3. 先行者可能有機會限于競爭對手實現銷售,通過規模經濟和學習效應實現成本優勢。
  4. 先行者為使用它的顧客創造了轉換成本,后來者很難從先行者手中奪取。
  5. 先行者可能積累起關于顧客需求、分銷渠道、產品技術、工藝技術等等的有價值的知識。

從2017年的中國便利店營業額占比,可以看到:排名靠前的均來自于區域型便利店企業。

  • 首先,這些企業通過在區域快速密集開店,降低區域內物流和供應鏈壓力,降低區域內成本。對于一個已經密集布點的區域,進入吸引力極低。因為一個新同學處于先天的成本劣勢。
  • 其次,先發企業積累了對于中國本土的分銷渠道的理解等有價值的知識。便利店是一個先做點,然后再全國鋪開的生意。7-Eleven 在日本的成長路徑就是這樣,每一個區域是一個最小的組成單元,在區域內的會設立多個便利店,從選址到布局都是成體系的。便利店具有區域性,在不同區域的便利店布局和打法會有區別。中國的先發企業有眾多最小的組成單元的經驗,對于拼好整個版圖來說,更加具有優勢。
  • 最后,通過先發優勢,可以在消費者心中率先搶占有利的位置。

小結:區域型生意,如何打敗區域型企業?

三、“互聯網+”來勢洶洶的降維打擊

便利店的攪局者中有很多新興的企業,比如:無人便利店、便利蜂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互聯網+”的攪局者,比如:阿里的零售通。這種企業含著金湯匙出生,天生具有主角光環。

主角光環一:阿里的業務單元之間具有協同性。

線上零售有天貓&淘寶,即時外賣有餓了么,生活服務有口碑,這些業務之間的壁壘不高,存在很強的協同性。

比如:口碑服務于本地生活服務商家,擴展商家依賴的什么?

成熟的地推戰略,經過了一輪輪跑馬圈地演練的阿里和謹小慎微穩扎穩打的 7-Eleven,誰更快?

比如:貨源上,阿里積累了純線上品牌,天貓品牌還有農產品供應商(村淘)等。這些貨源的積累,不但保證了產品的豐富度,同時業務系統也能保證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共同助力零售通小店。

阿里巴巴本來就要做本地生活服務的入口,盒馬新零售形態、餓了么外賣、口碑到店消費、社區小店改造,這幾個業務之間天然地具有極強的協同性

——?阿里戰投總監謝鷹

主角光環二:阿里生態系統提供中后臺支持。

阿里菜鳥(物流、倉庫)、釘釘(城市拍檔),支付等基礎設施,保證了零售通天然的競爭優勢(惹不起惹不起)

總結

中國的市場競爭對于 7-Eleven來說更加激烈,市場上替代品企業,先發企業,互聯網企業等競爭力量十分強勁,而這些都是?7-Eleven 在日本不曾遇到的。

相關閱讀

萬字解析 7-Eleven(1) | 如何破局“雜貨店不值錢”?

萬字解析 7-Eleven(2) |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才不是賺大錢

#專欄作家#

姜太公公,微信號公眾號:grandpa_jiang,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產品老流氓,終身學習者。致力于研究產品方法論,解決小白PM的疑難雜癥。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關注微信公眾號:姜太公公(ID grandpa_jiang)
    每周一篇萬字!

    來自北京 回復
  2. 中國有太多人不喜歡本土化的東西。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