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戰——2014十大電商熱點事件

4 評論 10305 瀏覽 4 收藏 19 分鐘

增哥導讀:2014電商大盤點,涉及阿里巴巴上市,p2p的瘋狂,雙十一的廝殺,眾籌,移動支付,跨境電商,團購,在線旅游,b2b,生鮮電商等大事件。

NO.1 上市——新格局

今年,注定是國內電商行業在歷史上濃墨重筆的一年。以阿里為代表的國內巨頭電商平臺在美屢屢上市,將中國電商巨頭推向全球市場,打開了國際電商市場的財富大門,這無論是對中國傳統業轉型擴張或是資本投資領域,還是對電商行業的發展,都將帶來巨大的影響。?

阿里等電商巨頭上市 ,電商迎透明新格局

上市,對于阿里巴巴而言是保住控制權的定心丸。在2014年5月和9月,阿里巴巴和京東兩家中國電商領域的翹楚先后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節點、美國資本市場的標志性事件,對中國B2C網絡零售領域甚至整個電商市場來說,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從阿里上市看垂直電商的機會阿里巴巴上市后,國內B2C領域規模前十的企業中已有9家是上市公司(除1號店)。阿里巴巴等電商巨頭是行業的決定因素,前者占到自營B2C一半份額、整體B2C市場兩成多份額,后者則獨占B2C市場近六成江山。在絕大多數玩家登陸資本市場后,有觀點認為行業將走向透明,水分有望被擠出,但與此同時,電商巨頭將有更充足的現金流進行擴張,第二梯隊電商企業的生存壓力將持續加大。

NO.2 P2P——瘋狂

P2P不是中國人發明的,卻在中國被演繹得如神如畫,單是平臺數量的增長速度就令世界為之嘆服,再看中國式P2P的品種和類別,也令外國人不得不服。而另一方面,2014年可謂是中國P2P爆發的一年,從爆出問題平臺的數量、原因等考究,中國式P2P的各種死法,也可稱創造了世界奇跡,想想也真令人醉了。P2P的十字路口:現“傍大腿”“找靠山”熱潮

在瘋狂擴張、野蠻生長過后,草根P2P隊伍受到資本大鱷、金融機構、國資系三大P2P派系的強力擠壓,仍未受到資本青睞的P2P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恐慌中。于是,P2P領域出現了積極的“傍大腿”、“找靠山”的熱潮,并連續鬧出引資“羅生門”事件。各類戲劇性事件在P2P行業頻頻上演。

P2P平臺的競爭,已棋到中局

P2P作為互聯網金融最具創新性、也最有前(錢)景的產品,已經棋到中局。簡單來說,第一、二、三梯隊的排位已經出現。那些沒有將成交金額體量做到過億的平臺來說,未來的機會不大了。

P2P仍快速擴張 “去同質化”加速

隨著P2P借貸行業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過去單純以高收益吸引客戶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越來越多上規模的P2P借貸平臺開始重視建立多層次的產品體系,并嘗試更多元化的投資標的。

NO.3 雙十一——廝殺

“雙十一”作為業績和噱頭并重的網購節日,越來越受到電商平臺和網購用戶的重視和青睞。電商各站經過幾年的沉淀和摸索,頻出鮮招,毫不含糊地把“雙十一”這個光棍節變成了狂歡節。對比“雙十一”和“京東6.18”店慶日的各站流量分布,不難看出阿里在流量上仍然有絕對優勢,但電商的業內競爭態勢也是越發明顯。雙十一落幕,還原數字背后的阿里作為阿里上市之后的第一個購物狂歡,阿里特別邀請了不少海外媒體來參與這次的活動,從整個直播中心400多人的媒體隊伍來看,阿里為曝光度“煞費苦心”。2014年的雙十一雖已落幕,在網友娛樂化的“剁手、敗家娘們”等稱呼下,阿里又一次因為數字站上了關注的核心。雙11:阿里的狂歡與失落的騰訊實際上,很多人并沒有注意到,11月11日是騰訊的生日。馬化騰在若干年前的一次講演中說,騰訊公司的生日11月11號,卻讓阿里做成了購物節。以至于,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騰訊被完全忽略了。六年“雙十一”究竟改變了啥?近年來,“雙十一”已被電商炒作成人為的銷售高峰。但是,在電商風光的同時,發展的瓶頸也在逐漸顯現。電商熱衷于人工造節,諸如“816”、店慶、“雙十二”等促銷名目頻出,價格戰愈演愈烈,這對賣家并非好事。電商發展的初衷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才不過幾年光景,電商生意也開始越來越難做。

NO.4 眾籌——很愁

眾籌首先是在國外興起,為那些不斷追逐夢想的人提供了啟動資金。隨后又在2011年左右傳入國內,目前已有三年的時間。忽如一夜東風,2014年,國內眾籌網站已經出現了數千家。眾籌已經脫離了國外以智能科技產品為主的范疇,在國內籠罩了多個領域。影視、娛樂、智能產品、農作物……只要是具有創意的想法,都開始在眾籌網站上線。當然,其中噱頭也不少。

中國式眾籌:虛火與轉型并存

一些先知先覺的眾籌網站已開始轉換角色,走向泛眾籌、涉服務的道路。它們正試圖成為用戶、創業者、渠道、投資者、互聯網公司之間的紐帶。?

眾籌:一場高風險的創業實驗?

繼阿里巴巴推出眾籌項目“娛樂寶”之后,其他電商巨頭也匆匆推出的自己的眾籌平臺。P2P網貸平臺的危機,并未能影響到人們對于眾籌這一新生事物的熱情。事實上,對于眾籌這一舶來實驗品的膜拜背后,已經潛藏著巨大的市場混亂風險。

互聯網金融試水眾籌,當心別“玩壞”了

眾籌的初衷是幫助缺少資金的創業者,但是,目前,眾籌概念在國內還未被廣泛接受,相關法律法規也不完善。2014年以來,國內不少眾籌網站正越來越淡化自己眾籌屬性。

NO.5 移動支付——下一個風口

這兩年,移動支付熱得發燙,短信支付、掃碼支付、指紋支付、聲波支付紛紛登場,但蘋果一直隱而不發,這源于喬布斯以來的創新哲學:在技術和體驗未臻成熟之前,決不輕易涉險。今年9月,蘋果在最新版本的iPhone 6開始正式推出Apple Pay,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業界討論紛紛。?

Apple pay悄然進軍全球,或將迅速擴展市場

在中國等亞太市場,已經涌現了一大批具有壟斷性優勢的本土移動支付服務商(比如中國的微信支付、支付寶錢包),蘋果支付兵臨城下帶來巨大威脅,預計在近期內,各國移動支付用戶將會看到產品功能密集升級或是營銷活動頻繁。

移動支付帶來投資良機

那些喜歡長期操作的投資者是最熱心尋找所謂大趨勢的。也就是說,經濟發生重大變革,提供了會持續存在的投資主題,而這不必說,幾乎是可以打保票肯定賺錢的?,F在,移動支付正是這樣一個趨勢。

從蘋果到支付寶,移動支付是誰的菜?

移動支付顯然已經成為了互聯網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阿里巴巴即將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關鍵時刻。數據顯示,支付市場規模巨大,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并且,支付將成為未來所有商業模式的內核,重要性可想而知。

NO.6 跨境電商——爆發

目前,與傳統電商的天下格局已定不同,跨境電商尚未形成一家獨大或寡頭局面,而對于曾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的eBay和亞馬遜,跨境電商也成為其重新提升中國市場份額的一次機會。然而,2014年,在旺盛的海淘需求下,以“B2B出口”唱主角的中國跨境電商格局正在發生著改變。?

“海淘”模式漸入佳境:跨境電商年增速超30%

在國內市場競爭過度激烈的情況下,電商行業到了跨出國門,影響世界的全球化元年。2014年是中外電商紛紛聚力開拓跨境電子商務部分業務的元年,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尚未出現一家獨大占領海外市場的壟斷格局,跨境電商領域尚在初期整合期。?

跨境電商迎爆發窗口,巨頭們比拼什么?

未來,大數據對物流的指導作用將會更加突出,菜鳥雷達對雙11商品配送的調配已收到成效。在這方面,在云計算領域領先的亞馬遜和阿里巴巴具有大數據分析優勢,eBay等電商也在跟進布局。

跨境電商,從互聯網發展到海淘興起

在國內民營快遞企業激戰正酣、加速線上線下布局之時,入華多年的國際快遞巨頭則顯得過于低調,但低調的外衣下是國際巨頭對國內快遞市場的虎視眈眈。

NO.7 團購——洗牌

隨著各家發展的差異化,對團購的態度也是五味雜陳,“團購死亡論”引發各方熱議。在不足5年的時間里, 團購就完成了千團大戰自由競爭到三家寡頭壟斷的相對穩定市場格局的裂變聚合過程,形態也與最初的每日一單演變到今天的本地生活服務,資本的力量、模式的演化、創業公司在迅速發展中的掙扎與決策,上演一出完美的大戲。

團購網站“天平”為何不平?

拉手被收購的命運,讓人唏噓不已,但同時也在意料之中。在拉手上市折戟后,直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恢復過來,或者之前跑得太快已傷筋動骨,或者投資人已經無心戀戰,不僅被美團遠遠超越,大眾點評、窩窩團、百度糯米等先后超過這個曾經也是最早的大佬。

團購2014,從硝煙彌漫到重新洗牌

2014年上半年國內網絡團購累計成交額雖然達到294.3億元,創下半年度最好成績,但團購網站數量已銳減至176家,相比于2011年8月的最高峰時段的5058家,從業者超過10萬人,現在團購的存活率僅為3.5%.其中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占據了84%以上的市場份額。糯米網的結局也掀開了團購大戰的新篇章,互聯網三大巨頭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入局,這場戰爭在經歷過空前慘烈的千團大戰洗牌之后,正在開始一個新的循環。

“三足鼎立”態勢已成,團購未來格局如何演變?

在目前團購網站中,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三足鼎立”的態勢已成。此三強均為“優勢品牌”,而其余大部分團購網站都位于“良性品牌”或“弱勢品牌”的區間,在其他如品牌認知度、無提及認知率、品牌吸引率等指標上,也呈現出三強高人一籌的地位。

NO.8 在線旅游——困局

傳統OTA目前面臨的一個現狀是:雖然表面上看,業務量、訂單量還在不斷增長,但營收規模卻已經很難跟上業務量的增長幅度,而在凈利潤方面更是面臨不斷下降的趨勢。一度被認為是O2O行業鼻祖的在線旅游(OTA),卻沒有在O2O的熱潮下破浪前行,反而企業的盈利繼續陷入低迷。

在線旅游多頭混戰,四大OTA還有多少錢燒?

在線旅游行業正從業務差異化階段邁入業務交叉時代:同程殺入途牛的優勢業務出境游;攜程今年發力開放平臺,打入了去哪兒“地盤兒”;去哪兒同樣涉足酒店直銷,與攜程同臺競技。

在線旅游加速行業洗牌,業內人士大呼”狼來了”

面對線上旅行商對傳統旅游業務的迅速“蠶食”,業內人士大呼“狼來了”。有人認為,傳統旅行社有2至3年的調整期,3年后大的旅行社將結合線上線下,建立自己的網絡服務平臺。

在線旅游混戰:寡頭時代或現壟斷格局

1999年,藝龍、攜程相繼成立,在OTA領域二者交鋒至今,不過攜程穩坐第一把交椅。2005年,去哪兒成立,在2011年后憑借百度的流量導入,一躍成為第二名?,F在攜程和去哪兒即將完成百億整合,藝龍同程也達成戰略合作關系。這塊蛋糕越來越大,競爭者眾。

NO.9 生鮮電商——大考

2014年以來,生鮮電商大戰升溫:除了阿里等巨頭積極參與謀求布局外,中糧我買網宣布完成1億美元融資;順豐優選冷鏈配送城市從11個擴張至48個;樂視網宣布進軍農業,其生鮮電商平臺“樂生活”上線測試……生鮮市場已經成為繼圖書、數碼、百貨之后,電商競相爭取的新領域。生鮮電商經過數年的發展,儼然成為一門大生意,不過這門大生意的背后存在著諸多瓶頸和難題待解。

生鮮電商回潮,電商最后堡壘如何攻克?

經過新一輪圈地、營銷大戰后,生鮮電商行業整體依然陷入虧損泥潭,成為電商細分領域未被攻克的最后堡壘。

生鮮電商哀鴻遍野:從四處開花到先烈一片

繼褚橙、柳桃之后,上月底潘蘋果高調亮相,這些超級水果們的異軍突起,讓原本群雄逐鹿的生鮮電商領域更加撲朔迷離。此前因為資金鏈斷裂,生鮮電商領域已是哀鴻遍野。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后來者對品類瘦身,以按月配送的C2B預訂帶來了暫時紅利,但面對規?;约翱蓮椭频奶魬?,不管是順豐優選、還是小的創業者,身在生鮮電商如履薄冰。

生鮮電商升溫,冷鏈物流卻冷

最近兩年,老牌電商紛紛涉足生鮮,新興生鮮電商也不斷興起。生鮮運輸中,為保證產品質量,冷鏈物流是最佳方式,所以冷鏈物流成為資本市場熱點。

NO.10 B2B——等風來

為了提升慧聰網整體形象并提高股票流通量,今年10月10日,慧聰網敲響在香港主板上市的鐘聲。但是,從2015年起,提到B2B已經不能再只聯想到慧聰網和阿里巴巴,就在今年9月,百度和騰訊已經聯手入股了B2B電商平臺馬可波羅,正式進軍B2B。?

B2B市場,創業者等風來?

B2B 創業者面臨的兩大困境是復雜和緩慢的線下銷售、貧乏的營銷通路和高昂的客戶獲得成本。運營者和投資者都擔心在銷售擴張的過程中快速的邊際效益遞減,從而很快觸及發展的天花板,長得慢,長不大。

B2B尚處烽火狼煙,急待根本性重建

香港時代的阿里主角是 B2B 業務,而在美國紐約,阿里的淘寶天貓 B2C 才是真正的贏家。B2B 的 20 億對比 B2C 的 2300 億,1:115,這個比值實在太殘酷。

轉載自:市場部網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

    回復
  2. ??

    回復
  3. 可以

    回復
  4. 生鮮市場大,我輩之人,何惜一戰

    來自湖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