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車之困:爭議聲中如何破局

0 評論 5578 瀏覽 3 收藏 14 分鐘

文/尹天琦

從2014年年初打車軟件砸錢,到2015年年初專車軟件發放各式各樣的紅包優惠券,讓大眾體會到了專車競爭帶來的滿足感:紅包滿天飛,開車坐車都優惠,一發紅包就搶沒。但最近在紅包熱度再次升溫之余,以分享經濟為基礎的專車服務業卻遭遇了一盆冷水。

去年10月份,沈陽把利用互聯網和手機軟件從事營運的私家車輛定為黑車,規定一經發現就處以3萬至10萬元不等的罰款。隨后北京、南京、上海等也紛紛對專車開展“整治”。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0個城市叫停了專車服務。但在打車軟件被日益接受、專車服務應運而生的今天,輿論幾乎一邊倒地對此表示反對。

巨頭怎么玩“專車”?背景深厚,競爭慘烈

百度通過易到推出百度專車,阿里通過快的推出一號專車,騰訊通過滴滴推出滴滴專車,三家互聯網巨頭公司都已經開始布局商務租車市場。加上洋巨頭Uber宣布在北京推出專車服務,以及租車領域的資深玩家神州租車一月份也入局推出神州專車。比打車應用更激烈的專車市場競爭,猶如諸侯紛爭,大戰一觸即發。

根據來自后臺數據的測算,僅中國幾個一線城市,每天的需求量就上千萬次。巨大的專車市場讓資金不斷涌入,滴滴打車率先對外宣布完成新一輪超7億美元的融資,隨后快的宣布D輪融資6億美元,而易到用車也剛剛宣布融資80億元。傳統的打車軟件紛紛開始大規模燒錢推廣專車,闊綽的專車紅包致力于讓用戶領略“任性”快感,目的其一是為了培養消費者的專車習慣,其二是迅速占領專車市場。

專車之困:市場大潛力與現實大爭議并存

一面是投資者對于專車服務市場的熱情,一面是監管者的冷淡、傳統人士的質疑,專車服務大熱的同時也遇到了極大的困境。品途網記者認為困境主要來源于三方:政策監管尚未明晰;專車服務體驗有待改善;與傳統從業者利益沖突。

(一)繞不開的政策監管

專車服務首先就面臨地方監管部門的打壓,如作者在本文開頭提到的。近日,交通運輸部明確表示,各類“專車”軟件公司不僅僅是提供一個運輸供需撮合平臺,而應當遵循運輸市場規則,樹立品牌意識,承擔應盡責任,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讓使用“專車”服務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梢钥闯?,各方的對專車的整治主要集中在私家車上,而沒有將專車服務一棒子打死。

業內人士指出,“交通運輸部首次為專車服務劃清非法和合規的界限實際上是為專車的正規化發展指明了方向。由于私家車來源不明、魚龍混雜,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乘客權益無法得到保障。這些車輛和人員被清除出專車服務,是專車市場健康發展的保障?!钡部梢钥闯鼋煌ú刻岣吡藢\嚋嗜腴T檻,各家公司如果想要繼續就必須建立專業化出租車隊。

對策:專車公司怎么辦?

“正規軍”完全不受影響:完全自營的AA專車平臺(屬于AA租車)和新“入行”的神州專車在這場風波中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這兩家司機都擁有雄厚的租車母公司作為基礎,司機統一招聘,勞務派遣。它們不需擔心私家車非法掛靠的問題,可以有效規避政策風險,因此有望成為得到政府認可的“專車正規軍”。

成立租賃公司培養專業隊伍:一直以私家車掛靠租賃公司為主要模式的易到用車獲得了一筆巨額80億元的融資,并成立了自己的汽車租賃公司,目的就是為打通輕資產的互聯網技術平臺、重資產的租車公司和金融業務之間的通道,建立專車行業的創新模式。

與租賃公司合作,加強資質審核:一號專車表示其一直通過與租賃公司進行合作來提供專車服務,所以在“私家車掛靠”這道門檻上,他們會加強對租賃公司的資質審核。滴滴與易到相似,最大的問題也是車輛資質的問題,它們都是以私家車掛靠為主的模式,所以也會是政策重點打壓的對象。對此,滴滴專車表示, 他們正在與監管部門交涉,希望能為監管部門提供一些幫助,比如與交通執法投訴處理部門建立了聯動機制,及時協助他們處理相關問題。

新生事物在推動監管做出反應和調整,而監管也同時在推動這些公司持續創新。這兩者相互博弈其實最終目的是為顧客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服務。

(二)服務體驗:限制“專車”的又一根繩索

對于專車的服務體驗,消費者最關注的無外乎就是安全問題,其次是消費的便捷性。

1、“專車”安全嗎?

從專車成立之初,其安全性就一直被大眾質疑。首先,專車司機的專業性質疑。一些專車服務公司招募的司機,只要有駕駛證和身份證就可以加入,非專業司機有一定的駕駛安全隱患。其次,出了問題理賠是難題,正規出租車都有營運資質,上了保險,遇到問題不能拒賠。但是沒有運營資質的車輛,一旦出現問題理賠就是個麻煩。

對策:安全質疑敦促專車服務公司建立賠付體系

關于司機的專業性,上文已經提到一些專車公司的解決方案,但建立有效的賠付體系,防患于未然才是安全的根本。

一號專車近日成立了一億元的乘客“先行賠付”基金,對使用專車服務的乘客在營運過程中發生的保險事故,由該基金先行賠償,以提高乘客的安全保障。最高一單賠付額度可達 50 萬元,并且一年不限次數。顯然,一號專車是沖著“出行安全”這點去的。

滴滴專車和一號專車做法相似,同樣建立了保險賠付體系,但并非先行賠付,而是滴滴進行責任兜底。發生事故后,如果是車輛責任,則由租賃車公司來賠付;如果是駕駛員責任,則由勞務公司來賠付;如果超出賠付范圍和金額,則由平臺完成余下的賠付。具體做法是:在車輛和司機已有保險機制的基礎上設立“基金池”。該“基金池”委托中國人壽設立管理,前期滴滴專車平臺投入 100 萬人民幣保底資金,每次訂單服務后再從服務費中投入 1 元。

建立有效的賠付體系,保障顧客安全,是專車服務中不能繞過的一道坎兒。但目前明確建立賠付體系的卻只有上述兩家公司。

2、專車服務體驗可改善地方還有很多

除了安全問題,服務的便捷性也是消費者關注的。專車主要服務高端商務人士,包括是定點接送機、企業接送等,還能開具發票用于報銷。但目前的高端的專車服務,也有些不便。如約車后,最先搶單的車輛將被系統自動匹配,消費者不能自行指定車型。付款需要通過微信支付,發票事后才能快遞給乘客,給乘客帶來了很多不便。這還需要專車服務公司進行進一步的技術支撐,給消費者提供更多便利。

對策:等待時間,等待技術

盡管專車在很多服務體驗上可謂考慮周到,如不少專車服務提供商甚至在車上備好了紙巾、水和充電器;司機白手套,禮貌有加,甚至要為用戶開車門等,專業而貼心。但這并沒有掩蓋上文所提到的痛點,在筆者看來,專車服務若想進一步贏得用戶的心,還需要通過移動互聯網新技術繼續進行改造。當然,從目前筆者所了解到的消息,還沒有看到應用于當下專車服務的成熟解決方案。這需要時間,相信用戶也愿意給出這樣的時間。

(三)出租車不干了!如何處理與傳統業者的利益沖突?

目前,傳統的出租行業從業者大多對專車持有反對或質疑意見,主要擔心專車搶占正規出租車的市場空間,不僅讓傳統出租車公司利潤下降,也讓本來就負擔重重的“的哥”更難生存,從全國范圍看,已有多次“的哥”抗議的事件發生。專車在人性化服務方面確實勝出傳統出租車行業一籌。但“體制內”的“的哥”對于提高服務質量卻有心無力。除了高昂的份子錢”出租車司機每年還要支付各種保險、使用費、維修檢查費等。專車的熱火朝天的形式的確讓傳統從業者有強烈的危機感。

毋庸置疑的是移動互聯網開啟的城市交通變革新時代已經來臨。眼下確實讓傳統出租車面臨壓力,但“專車”服務的鯰魚效應,也是改變“份子錢”模式,倒逼傳統出租車行業改革的方法。網絡專車服務似乎也讓傳統出租車司機有了更多選擇。目前滴滴專車、一號專車、神州專車都在大規模招聘司機,給出的待遇也是相對優厚,清退社會車輛,擁有專業化的專車隊伍已經是大勢所趨。

司機是多了就業選擇,而最傳統的出租行業的“壟斷者”們就沒那么好過了。因為他們在傳統出行模式中獲得了很多利益,新的出行模式改變必然致使他們的利益受損,他們最不希望變革。但是這很難阻止已經火熱起來的“專車“這個新事物發展。

結語

據調研顯示:逾八成網民支持專車創新。而據騰訊網更大規模的網友投票顯示,66%的網民愿意選擇專車服務。對于專車持支持態度。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院長傅蔚岡表示,“打擊專車是一種劣幣驅逐良幣的行為,北京市場有兩三萬輛‘黑車’且危害性大,而專車服務很完善,甚至配有相關保險。如果各個地方都打擊專車,那會無法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出行需求?!?/p>

出行方式多樣化是大勢所趨。專車服務給消費者更多便捷,提供了更高質量服務。只是眼下還需要完善服務配備,解除消費者和管理部門的后顧之憂。而對于相關監管部門來說,也需要時間來制定一套相應的管理措施,保證“諸侯紛爭”的專車市場規范發展。市場競爭和科技進步終會超越當下的局限,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F在處在爭議聲中的“專車”會如何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編:李拜天 ?轉載自:品途網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