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95后的視角,看國內社交媒體使用情況
東東推薦:微信、QQ在社交方面占了絕對性的優勢,但是在95后們的眼里他們是怎樣看的呢,社交這個方向在95后是否可以開辟新的市場,來看看他們自己看法。
95后的社交媒體依賴癥,比之前的任何一代都要更嚴重。而這個群體的某些共性,也或多或少是拜新媒體所賜。作為一個95后,我可以明顯感覺到自己對它們的依賴。一個現象級的社交媒體出現,通常意味著某些生活方式的改變。而接下來,我將從一個95后的視角,逐個分析我們所使用的社交媒體,或許,還有它們是如何“使用我們”的。
微信
它統領著我們的線上社交生活。微信的“私密性”和“開放性”處理得恰到好處,使它比別的社交媒體更加好用。它完美地與移動設備結合,并比短信更加舒適、經濟。
當下的青年人,包括95后,基本是不會離開手機的,也少有人有斷網的習慣。在我想要聯系一個人時,我基本不會想到短信或其他軟件。而即使這個人就在隔壁宿舍,我也懶得多走兩步路。它很藝術的模仿了真實生活中的交流感——想要多人交流,我可以毫不費力的組建群聊,甚至比現實中更方便。
即使我的父母老師加了我的微信,他們看到的我的朋友圈,也絕對和我的朋友不同。這是個很有意義的功能。我的同齡群體更知道社交軟件和個人隱私的沖突會有多可怕,而青少年又是秘密最多的群體。他們同時還是“毛病最多”的群體——我認識的朋友,幾乎每人都會屏蔽一些好友,一些在朋友圈里惹人厭,但又不好意思刪除的好友,眼不見為凈。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微信”中傳達和獲得的信息更加有質量。“公眾號訂閱”讓我們免受在龐大的信息流中尋找信息之苦,我們閱讀的內容,代表著、塑造著我們本身。我那些在朋友圈里分享“一張圖分辨暖男和綠茶婊”的朋友,和分享“O2O行業十大誤區”的朋友,在現實中的差別也越來越大了。我們這一代的“分化”很大程度上是拜網絡所賜的,你的手機就是你的器官,重要度僅次于大腦。
使用QQ還是微信,這簡直成了一個劃分階層的問題。
首先從功能上來說,QQ就有著“三宗罪”:多余功能太多、設計不夠簡潔,和在配合移動端上的拙計。簡單地說,當我想著用QQ開小組時,我第一個想到的仍是費很大力氣開一個qq群,而不是使用它的新功能:討論組,這很要命。
而直接槍斃了QQ的,是其蘊含的某種“文化”。當微信用戶大肆分享著“彷徨龐麥郎,引發媒介公眾大反思”時,QQ說說里飛舞著的還是“愛一嗰亾是種檌”。從我們不喜歡讓自己的名字變紅,不喜歡“酷炫”的黃鉆特權的時候起,QQ也就恥于被提起了。
也許這只是個錯覺,但我們真的覺得放著微信不用而使用QQ的人是生活在偏遠農村。而騰訊不將QQ改進的原因,也許是因為他們不能同時擁有兩個微信,以及在中國可以過城市生活的人畢竟有限吧。
微博
它在所有“社交媒體”中,似乎已經開始扮演一個“奇怪”的角色。這是因為它雖然占著社交媒體的名字,卻并不怎么“社交”。微博已經成為了被大V占領的空間,一般人對它的使用甚少。段子手和明星,是微博的兩大主力。有的同學經常跟我說,“不要給我講段子,我可是經常上微博的人”,從中可見一斑。我的微博關注的好友達到數百人,他們日常發的信息,遠不及我關注的二十幾人的加V用戶的一半。
微博弱化相互通訊的功能,弱化在個人主頁上下的力道,允許單方面關注,也就明顯弱化了每個普通使用者的性格。而對于95后來說,不能給他們性格的他們不要。我的朋友只在看段子和追星的時候用微博。我認識一個女孩,在微信里很低調很沉穩,可以到微博里就三句話不離EXO,每條狀態都在犯花癡,毫不收斂——她覺得在微博中表現出這一面很合適。
廣告和營銷之多是微博的另一“自殺手段”。我身邊的95后,對創意廣告喜聞樂見,對一切硬植入有著刻骨的仇恨。就算我們忍受了廣告,等著我們的還有大量低級笑話和轉載來轉載去的gif動圖。大眾化、碎片化、平庸化的信息過載,顯然讓每一個人頭痛。更重要的一點則是功能的局限,陌生人關注陌生人、轉載對抗轉載的年代已經過去了,至少對我們來說。
匿名社交(無秘、微秘等)
一句話,隱秘社交在國內做得不得人心。
什么時候我們會想要使用匿名社交?第一,當我們想要發泄心中負面情緒,卻又礙于顏面的時候。第二,當我們想要說一些有損名聲的話時。第三,當社交過度,我們需要放空的時候。
編一個有意思的例子:當我某天有了艷遇,我非常驕傲,想要分享這份驕傲,但我發現我無法使用“閱后即焚”(Snapchat)。于是我將照片發到了朋友圈,卻忘了屏蔽我女友的閨蜜。于是可想而知的,我被女友甩了,心情很沮喪。所以,我在微秘上發了一條狀態說我的經歷,可因為沒有爆點而沒人理睬。我感到愈發寂寞,便在無秘上發了約炮消息,訂了一間如家。
當社交媒體沒有綁架我們的生活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匿名社交。也許我們這一群體是最可能使用匿名社交的群體,可是匿名社交的軟件,卻完全沒理解我們的需求:從美工設計到交互功能。
一大波特色社交應用
社交應用的“社交”功能一定程度上已經被微信霸占了,原因很簡單:因為用戶量夠大。其他的許多社交軟件也想要借潮流賺點錢,可95后買賬的不多。
比如,我個人很喜歡陌陌的個性廣告,我也很喜歡陌生人社交這一概念,但是我不能放棄我在微信龐大的聯系人群。同時,我不能接受常用陌陌所帶來的引申義:經常約pao。
還有一些軟件找位找的對,但是硬傷也居多。比如走邂逅路線的諸多應用。諸如TataUFO的一系列應用想在陌陌“轉正”之后接替它的位置,可我所有下載了此應用的同學都在吐槽女生質量,畢竟常處于被追地位的女生并不需要使用它,或者說,避之不及。
比較受歡迎的,是借力社交的其他類型應用。我越來越多的同學用超級課程表代替了課程格子,因為它在做課程表的同時突出了社交屬性。有的人稱之為“把妹廣場”,卻絲毫不影響它被使用。
95后害怕沒特點,卻不是太害怕別人的評價;害怕社交綁架,卻更受不了沒有社交、平庸社交。他們也都等待著新一代的社交產品出現,把它們從微信的全民化中拯救出來。但如何取悅挑剔的他們,就需要被從業者們好好考慮了。
本文作者:@abel橙;轉載自:虎嗅網
這么年輕就是產品經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