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介入可穿戴市場,服務號充當接入端

0 評論 5233 瀏覽 0 收藏 7 分鐘

借著移動互聯網的東風,智能可穿戴設備可謂來勢洶涌。谷歌眼鏡、三星GalaxyGear智能手表是目前穿戴式設備最被廣為討論的例子,還有百度智能眼鏡BaiduEye,360推出的“360兒童手環”。蘋果的iWatch雖尚未問世,卻已獲得廣泛關注。就連初涉智能手機領域的錘子公司也有了將產品延伸至可穿戴設備的野心。

近日,坐擁6億用戶的微信不甘落后,也將觸角伸向了智能可穿戴市場。采取的方式并非自己推出智能硬件產品,而是由騰訊以微信為入口接入智能硬件。微信首批敲定了四家國內智能硬件公司產品,包括iHealth、華為榮耀、樂心、咕咚。微信以公眾服務號充當智能手環/手表等運動追蹤器的接入端,以此取代這類產品原有的手機客戶端。用戶可以通過服務號的菜單來查看自己的每日運動、睡眠數據。由微信來同步、管理不同品牌手環的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與微信的社交關系打通,提供給用戶類似朋友圈分享、“運動排行榜”等等功能。除了提供接入平臺,微信還會提供一定的京東銷售渠道導流。

本文認為微信介入智能可穿戴市場,著眼點主要在四個方面:趨勢卡位、流量導入、數據獲取、生態系統建設。

首先,可穿戴技術被絕大多數的風險投資和科技“信徒”們看作是最朝陽的事物,這個市場在未來五年的規模將達到500億美元?;ヂ摼W大佬們如果未能搶占先機甚至跟緊市場節奏,將在戰略布局上出現業務短板和缺憾。騰訊通過微信卡位智能可穿戴設備入口,擴充未來的事業版圖,以期在互聯網行業競爭中搶占先機。

其次,智能可穿戴設備作為未來互聯網服務的一個全新入口,意味著新的流量的導入。

比起手機和平板,智能可穿戴設備能夠把更多的碎片化時間在無聲之中往互聯網遷移,而且用戶沒有感到一絲的壓迫感。通俗的說,只要用戶不把它摘下來,流量就一直在產生。新的流量也許并不會以視覺的方式導入,但是里面的數據存在很大的挖掘價值。比如說健康手環,數據都是在無聲無息中形成的,如果能夠結合醫療保健服務的話,市場潛力會很大。

另外,智能可穿戴設備本質上是一款集成了云技術和大數據的互聯網產品。對于騰訊而言,智能可穿戴市場的潛力不在硬件,而在于硬件背后所收集到的用戶數據、以及對數據的加工處理和利用上。

本文根據多年的互聯網行業經驗認為,互聯網經濟的邏輯在于:1.通過數字化大幅度降低信息、數據的傳輸和制造成本(PC與互聯網);2.強化人對數字化信息的感知能力(智能終端與移動互聯網);3.把感知之后的反饋——包括主動的信息反饋和無意識的行為軌跡等,都反過來作為關鍵數據來更有效的影響人的決策和行為,并最終創造商業價值(社會化營銷和精準營銷等)。

只有當數據達到一定規模和密度時,數據才具有使用價值。因此,騰訊需要和更多的硬件廠商合作,來豐富數據源和數據種類,通過數據將用戶行為量化。用戶把數據進行對比尋找自己的健康狀態在同狀態人群中的位置感,強化他們的反應行為,也可以讓平臺提供優化用戶生活規律的個性化方案。當用戶接受并依賴它時,持續為服務付費將成為收入的主流。

最后,布局智能可穿戴設備是騰訊構建生活場景的一部分,是建立和完善騰訊生態系統的有力一步。

現如今,智能可穿戴設備仍是小眾消費,用戶基數很小,單個廠商APP無法打開局面,蘋果、谷歌等公司在開發但也尚未推出一個統一的聚合平臺,在這種情況下,騰訊有機會這個領域謀求發展空間。

騰訊的優勢主要可以歸為兩個:一是龐大的用戶規模和用戶高粘度,二是多業務板塊,包括基礎服務、商務應用、交流娛樂和媒體型業務等眾多板塊,這些板塊之間可以相互之間引流、作數據交叉分析。

本文認為,騰訊應通過逐步的開放和良好的口碑吸引硬件廠商、開發者、用戶嘗試騰訊的服務,通過接入騰訊的社交關系鏈資源,打通微信、QQ等具有吸引力的資源,從而把廠商、開發者、用戶留在自己的生態系統內。

目前,可穿戴設備主要涉及眼鏡、手環、手表等品類。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消費者對此類產品接受程度的提高,可穿戴產品將占據我們從頭到腳的各個部位。每個人的身體和可穿戴設備可作為微網絡,并與智能手機、平板、電視等終端進行連結和交互。更為大膽的設想是:未來我們無需用“磚頭”打電話,拳頭就是手機;用數字藥丸可將芯片“穿戴”進入人體;可穿戴設備可設計成與人體融為一體的,用機器替換人體的一部分,連接大腦與機械,同時使用人工載體模擬生命系統和腦功能,那時“人”的概念就是“人+可穿戴設備”,將實現更強的功能,類似超人。

文/天馬幫聯合創始人 易觀商業解決方案副總裁 田崢;來源:易觀網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