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移動社交前瞻

1 評論 5257 瀏覽 1 收藏 14 分鐘

移動社交的2015,微信仍然是絕對的主角,通用社交的機會已經不多,但垂直細分領域仍然有機會,10億美金級別社交公司仍然有誕生的機會。

雷軍說,創業要找到合適的風口。因為方向對了,事情很可能事半功倍。那么問題來了,我們如何找到合適的風口?很簡單,去看看風投都投向了哪里。如圖,從前幾名不難發現,電商、游戲這類離錢近的項目仍是風投的心頭好,而金融、企業服務、教育的上榜說明這些行業的互聯網是未來幾年的趨勢,而搜索引擎、SNS社交網絡、工具這些前些年的熱點已經逐漸被風投看冷。我們今天要聊的話題是社交,相較于互聯網金融、智能硬件、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其已經不是熱點,但社交領域的獨特之處在于其是人與人的鏈接,一旦成功,其具備快速從工具跨向平臺的可能性,極端的例子就是騰訊,騰訊今天的一切都拜QQ所賜。

所以,雖然社交領域得投融資在降溫,但仍然受到不少追捧,尤其在2014年,微博與陌陌的成功上市,Facebook對Whatapp的天價收購,都讓一眾創業者蠢蠢欲動。那么,我們今天就聊聊2015年的移動社交。對于微信、微博人人這樣的老牌社交公司,我就不多費筆墨,著重聊創業公司及未上市/轉型中的公司。

(數據鏈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02490/1.html)

【通用社交】:易信/來往之殤

2013年為了狙擊微信,網易、阿里先后推出了易信、來往,謀求在通用社交領域分得一杯羹。當時雙方都有很強的危機感,網易推出易信是更多是為了分發其移動游戲,阿里推出來往更多是為了捍衛其電商帝國。但經過2014一整年的發展,雖然微信神話一定程度破滅,但易信、來往也遺憾地沒有做起來。因為易信、來往與微信同質化非常嚴重,而用戶轉移需要巨大的成本,得不償失。易信與來往都投入里巨大的營銷資源,網易門戶及客戶端長時間的曝光、馬云親自入駐來往等等,但效果非常有效。最近馬云重回微博基本預示著來往失敗了,而app store游戲榜前10基本上是微信游戲,偶爾會有1個網易游戲,側面說明了易信的活躍度非常之有限。

所以,在通用社交領域,微信及QQ基本上實現了壟斷,不同于電商、團購、搜索等領域的721格局,通用社交基本上910格局,因為社交是個網,需要兩邊的用戶使用同一種服務,這么看來,易信及來往的未來非常之不樂觀。

【圖片社交】:Nice才是中國的Instagram

圖片一直是最受歡迎的內容載體,所以圖片社交的火熱是理所應當的。所以,Instagram火遍美國后,一眾中國創業者開始copy的本土化改造,包括圖釘在內的圖片社交誕生,但遺憾的是一直沒有做大。很大程度上2012年微信推出朋友圈后滿足來對用戶對發圖片的需求,而且Instagram在國內還能正常登錄,使得純粹的圖片社交應用一直沒做大。但Nice的出現改變這一狀況。

Nice相比Instagram,其創新之處在海量濾鏡的前提下增加來標簽與貼圖功能,不要小看這兩個功能,標簽能極大滿足用戶的炫耀功能,對一部分新新人類吸引力極大,而且標簽能最大程度發揮用戶的想像力,一定程度修飾圖片降低用戶的發布成本。而貼圖則極大增強了圖片的趣味性,使得圖片更加的生動活潑。所以,相比Instagram,Nice創新同樣值得掌聲。2014年,Nice、In等圖片社交軟件都融到了巨額資金,相信2015年是圖片社交爆發之年,雖然Instagram被墻,但中美產品的水平鴻溝已經被逐漸拉小。

【匿名社交】:沒有微信,無秘怎么活

我是一直不看好匿名社交的,雖然無秘2014年著實火了一把。以無秘為例,剛開始無秘火爆是因為點燃了大家窺探隱私、滿足好奇的G點,但隨后因為謠言四起,熱度逐漸下降,因為用戶都對內容的可信度產生了懷疑,一旦內容真實性不能保證,無秘就淪為一個段子泛濫的糗事百科。后來,無秘又活了一段時間,是因為其借朋友圈做的一系列半匿名+半公開的活動,舒曼意思呢?比如你邀請好友來匿名評價,然后你的好友能看到大家對你的評價信息,這個機制看似簡單,但十分完美地解決來真實性與傳播性的問題。無秘自身很難聚集一大幫用戶,在內容生產上存在問題,在內容傳播上也存在問題。但問題是一旦依托微信這個平臺,無秘的價值將大打折扣。

2015年的匿名社交我認為還有戲,無秘在朋友圈的嘗試讓人印象深刻,如何解決內容的真實有效以及對外傳播,如何解決用戶的隱私與感同身受,是擺在匿名社交創業者面前的問題。無秘、烏鴉、嗶嗶等匿名社交產品我認為最多也就能做到一家,比較匿名社交的使用場景實在有限,匿名本身是反社交的,一不小心,其有淪為工具性產品(吐槽而非交流)的危險。

【興趣社交】:豆瓣發力移動端,最后的機會?

豆瓣終于想通了,2014年興趣社交的老大豆瓣推出了獨立的豆瓣app,在這之前,豆瓣一直堅守其app矩陣戰略。這樣豆瓣就形成了一個綜合app+一批垂直app的移動生態,全面滿足用戶對讀書、電影、音樂、活動、小組等需求,集興趣社交大成?;剡^頭來,我們看看豆瓣這一系列改變的原因,我認為有三,一是Same、陌陌等產品在某些功能上已經不同程度上替代了豆瓣;二是豆瓣分散的移動產品線割裂了用戶;三是基于移動端的興趣社交興趣,而豆瓣很大程度上仍是PC時代的邏輯。于是綜合各種因素,豆瓣轉型成為必然,這可能是豆瓣最后的機會。

2015的年興趣社交領域,我仍然看好豆瓣,畢竟多年的數據沉淀是其最大的優勢,而其在移動端速度雖慢,但產品的體驗仍然不錯,至少能挽回一部分流失的用戶。同樣,我也看好以Same為代表的新型興趣社交產品,其獨創的打卡、投票等功能模塊賦予了移動興趣社交更多可能。

【視頻社交】:4G的風來了,短視頻還沒來

2014年,冰桶挑戰、任泉Star VC的投資,讓秒拍、微視、美拍等短視頻應用著實火了一把。4G、無線網絡的普及解決了短視頻爆發的技術難題,但我仍然不看好短視頻社交,其更談不上春天。首先,短視頻社交對用戶而言是嚴重不平等的,不同用戶在視頻內容生產上用戶的資源不對等,產生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不同于文字這種載體,視頻很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成為少數人的玩物,比如,潮人在短視頻社交領域有更多優勢。其次,短視頻制作即使對潮人也是難題,內容一旦流于平庸,那么相對于圖片、文字、專業長視頻而言,短視頻被拋棄的可能性很大。最后短視頻目前的爆發亟需平臺的支持,比如美拍之余微博,微視之于朋友圈,短視頻逐漸淪為一個工具產品。

【LBS社交】:簽到已成標配,街旁們可以歇歇了

前幾天傳言街旁即將關閉服務器,實在讓人唏噓不已,街旁已經成立6年了,當年頂著中國Foursquare的光環,最后卻變得平庸。其實原因很簡單,Fenng馮大輝在知乎曾經說過,有的應用是“功能,而非產品”。什么意思呢?比如簽到本身,其就是個功能,微博有、微信有、人人有、陌陌有,而且其是個高頻的功能,但如果將其做成產品,比如街旁,就不合適了,因為單純的簽到場景有限,其更多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的補充。所以,從一開始,簽到這個領域就非常之窄,其并不提供不用于其他社交產品的內容,只是提供一個簽到的功能。一不小心,其很容易淪為一個地理位置記錄工具,而非社交產品。

【同性社交】:大家一起搞基可好

LGBT群體的確是個巨大的群體,再加上這個群體相較于異性戀巨大的購買能力,這背后的商業化潛力非常之大。2014年,淡藍、zank等同性戀社交產品都獲得了投資,甚至一些更細分的,例如只針對拉拉的產品也獲得了投資,據說薛蠻子就投了一款類似應用。針對同性社交,雖然其受眾人群不少,但我對同性戀社交的前景還是表示懷疑。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性社交的初衷是戀愛而非交友,因為如果是交友那么常規的社交應用就可以滿足,所以同性社交的背后隱藏的定位其實是同性版的世紀佳緣,而一旦用戶找到戀人是否會脫離這個平臺呢,我想會的,即使同性戀群體更換伴侶的頻率很高。所以,歸根到底,同性社交仍然需要在內容上下功夫,即提供個性化的內容及功能,單純只是一個同性的噱頭很難吸引到用戶。

【陌生人社交】:陌陌之后,再無陌生人社交

去年12月陌陌成功登錄納斯達克,成立僅三年多就上市成功,創造來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一方面陌陌的成功上市證明純移動互聯網產品發展壯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給予來微信陰影之下的移動社交創業者,尤其是陌生人社交創業者信心。但我想潑一盆冷水,陌陌之后,純粹的陌生人社交很難再做大。與陌陌同期的陌生人社交有不少,遇見、微聚、比鄰等等,這些產品不管在產品形態,還是運用形式上都創新有限,尤其是在陌陌用戶數已經突破2億的情況下,再想出頭,難上加難。愈加嚴苛的政策監管就另當別論來。

還有一個問題,陌生人社交最大的問題是其聯系用戶的紐帶非常脆弱,微信是關系,豆瓣是書影音等沉淀,而陌生人社交可能只是打發空閑無聊時間的一時之舉,這意味著用戶的遷移成本非常之小,說走就走成為常態。所以2015年,我并不看好陌生人社交領域的創業,陌陌可能是第一家上市的陌生人社交,也可能是唯一一家。

結尾:移動社交領域絕不止上文所提到的領域,包括秀場、婚戀、語音、等不同維度的垂直領域,都有相應的社交產品。移動社交的2015,微信仍然是絕對的主角,通用社交的機會已經不多,但垂直細分領域仍然有機會,10億美金級別社交公司仍然有誕生的機會。

作者:郝冬;via:百度百家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