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像支付寶那樣,財付通也做個獨立APP?
春節臨近,微信團隊向商戶開放微信現金紅包申請,這不禁讓人回想起2014年“800萬人的紅包春節”,800萬的用戶參與,領取了超過4000萬個紅包,人均搶紅包5個左右。
不過,當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搶得不亦樂乎之際,三四線城市卻安靜得出奇。今年,“紅包大戰”將不斷升級,輻射面也會更加廣泛,有著8億活躍用戶的QQ將會加入戰局,其中大部分用戶集中在三四線城市。
紅包滿天飛的背后,是騰訊財付通對于移動支付的野心。與阿里巴巴不同,騰訊想要的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商業生態,而是將社交和支付結合,貫穿是用戶的整個生活。
放棄像支付寶那樣做獨立支付APP,改雙輪驅動
盡管去年春節被微信紅包偷襲成功,但這并沒有撼動支付寶強大的市場地位,支付寶官方近期公布的活躍用戶數高達1.9億。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鄭浩劍告訴《商業價值》,
“我們最初也想過像支付寶一樣做一個獨立的App,但是考慮下載App是一個比較高的門檻,就放棄了這種策略。”
此時手機QQ和微信都已經成長為超級App,何不將財付通直接和二者對接?經過多年發展,阿里巴巴沉淀了大量的訂單交易數據,而QQ承載著海量社交數據,財付通在支付上的布局會更強調社交、體驗。
與微信和支付寶不同,支付前置并不是QQ錢包的策略,16年的經營讓QQ有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體系,可以順勢布局QQ用戶最活躍的幾個場景——例如用戶在社交的過程中產生支付需求時,如購買商品、訂餐服務等,他們能在第一時間奉上。
一個鄭浩劍構想的典型場景是,兩個用戶在聊天中談論一款襯衣,其中一個用戶將該商品信息發過去,如果另一用戶比較中意這款襯衣,可以隨時調用QQ錢包購買,京東就會接到訂單。在鄭浩劍看來,以往推廣移動支付的方式并不適合QQ錢包,“現在大部分都是強推的方式,用戶在購買商品時顯示,使用QQ錢包購買可以獲得特權,比如減價或打折。這種我們可能可會做,但不是我們的主線?!?/p>
經過搶紅包和滴滴打車兩輪推廣之后,微信支付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與此同時,鄭浩劍發現微信和QQ差異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用戶重合度越來越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QQ的平均用戶年齡比微信年輕2到3歲,另一方面微信在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經過16年發展的QQ用戶覆蓋更廣,一線城市到五線城市均有分布。
因為都是基礎的移動支付產品,兩者看起來十分相似,但具體到落地就截然不同。2014年3月,QQ錢包正式上線,這被外界解讀為騰訊金融領域又一個大動作,鄭浩劍告訴記者,
“在騰訊內部,微信和手機QQ一直是兩條腿走路,QQ錢包騰訊在移動支付上由單輪驅動變成雙輪驅動?!?/p>
最初,鄭浩劍甚至會懷疑更加年輕QQ用戶究竟有沒有移動支付的需求,有沒有可以綁定的銀行卡。經過深入分析后,發現QQ的三四線城市用戶的支付需求還遠沒有被滿足。針對這類人群,QQ錢包將消費場景設定為大眾生活消費,例用戶接受程度很高。
QQ錢包上線后一段時間里,主要圍繞基礎功能服務,去年下半年后開始走差異化路線,今年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差異化場景出來,QQ錢包的產品特色更加突出。
移動互聯網時代,財付通不會止步于扮演第三方支付的角色,僅僅完成一個簡單的支付動作。財付通一端對接消費者,一端對接企業,透過微信、QQ兩大社交平臺,成為連接商家和用戶的紐帶。商家支持QQ錢包的同時,可以關聯微信和QQ,進而把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統一起來,幫助商家和消費者建立良好的互動。
QQ錢包下鄉記
“你們和微信支付有什么區別?”、“比支付寶多了哪些功能?”這兩句是在一二線推廣QQ錢包時經常被問到的問題。而在三四線城市,大家也許并不知道支付寶、微信為何物,對他們來說QQ錢包好使,這就夠了。
一二線城市的移動支付已經進入紅海廝殺階段,互相較量誰推出的技術更先進,更像是企業間的比拼,而不是用戶的選擇。
下沉是QQ錢包面世時就制定的策略,并不是騰訊主動到最艱苦的“農村”去,還是因為QQ活躍用戶主要集中在三四五線城市。那片廣袤土地,才是QQ錢包施展拳腳的地方。所謂的“農村”只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主要指市場金融服務中沒有被關注到的地方。
在鄭浩劍看來,市面上很多人吹捧移動支付概念,并不清楚移動支付真正的機會到底在哪里。QQ錢包下沉后,反而發現了很多新的機會。做支付等于做支付場景,而不是簡單做一個支付工具。在小城市的街頭隨處可見“5元店”、“10元店”,這些店鋪不支持刷卡,只支持現金支付。如果消費者相中商品后,發現現金帶不夠,且附近沒有ATM機,只能遺憾地離開。這樣的場景給QQ錢包制造了很大的機會。
那些高大上支付方式到了農村全部啞火。去年雙十二支付寶和物美聯手推廣的掃碼支付就不適合三四線城市,很多商家根本不知道二維碼是什么,甚至周邊連打印店都沒有。很多QQ用戶的手機連掃碼很困難,掃描后可能會卡住,財付通需要考慮到這些現實的問題,并在設計QQ錢包時做出一定調整。而不是盲目跟進市面上出現的新技術,即便投入很大成本,效果也并不理想。鄭浩劍說,
“我們做QQ錢包的時候,特別強調服務對象是QQ,到底手機QQ活躍的用戶是誰,這些人分布在哪里,這些人的喜好到底在哪里?!?/p>
“接地氣兒”是QQ錢包的一大關鍵詞,這是認真傾聽基層用戶后的選擇。越原始越簡單的方法往往可以解決大問題。商家只需要剪一個方方正正的硬紙板,直接在上面寫“轉賬到某個QQ號,”即可,紙板壞了就重新寫一個,不用擔心二維碼被雨淋濕后還要再去找打印店。
移動支付時無需支付額外的手續費,用戶不用擔心手機刷不了二維碼,忘帶現金的時可以直接轉賬,這樣的場景更符合三四五線城市中小商家和消費者的心理,也會讓商家和消費者覺得很貼心。當然,這里的轉賬并不是普通的C2C轉帳,而是B2C形式,財付通也會對商家的資質進行審核、認證、管理。
除了中小商戶以外,QQ錢包還會和電商合作,選擇QQ用戶更加青睞的公司,例如唯品會等。交易完成后,商家還可以基于QQ號做新一輪的傳播。
在宣傳推廣方面,沿用一二線城市的宣傳語顯然是不合適的,需要及時轉換思維。QQ用戶不僅用戶平均年齡偏低,學歷上也是以高中人群為主。像“移動支付”這種可能會產生歧義的詞匯是絕對不會出現在QQ錢包的宣傳語中,三四線城市的居民看后可能會和中國移動混淆。
因此,財付通用“手機支付”取代“移動支付”,傳遞使用的好處而非產品功能的強大,進而引導用戶使用嵌入QQ中的QQ錢包。總體上講,不能讓消費者讀完后還需要思考,要一看就明白。
無論是信用卡還是貸款,服務對象都是最優質的人群。我國信用卡數量4億,落實到持卡人只有1億多,而有信用卡需求和消費能力的用戶有5億多,這之間有4億左右的用戶想使用信用卡,但銀行不予發放。同時,銀行貸款業務并不服務大眾用戶,那些手頭急需1000塊的人只能干著急,這樣的情況在3、4、5線城市很常見。
或許,這就是農村互聯網金融的主要矛盾。
本文即將發表在BT傳媒?《商業價值》雜志2月刊,記者馬婧,網絡轉載自:鈦媒體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