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粉近600萬,抖音“小甜甜”做對了什么?

0 評論 14022 瀏覽 20 收藏 9 分鐘

“能帶我吃飯就好”,這一平平無奇的一句話,就引來一場集體無意識的狂歡。看似偶然,但整件事反映出來的創作、運營邏輯卻是值得深思和借鑒的。那讓整個抖音的男人都躁動的“小甜甜”做對了什么?

“你覺得男人一個月多少工資可以養活你”

“養活我?。俊辩R頭里的女生看起來有些緊張,她一邊擺弄著手里的耳機,一邊向周圍望了望,回答道:“我覺得…額…能帶我吃飯就好了”說完露出了甜甜的微笑,頭輕輕歪向一邊,慢鏡頭下,靦腆乖巧的少女感被她展現得淋漓盡致。背景音樂緩緩響起“想大聲告訴你我為你著迷~~~”質樸的歌詞、柔美的旋律將整個視頻溫暖感人的氛圍推向了高潮。

視頻中的這位女生就是抖音的新晉美女網紅——“小甜甜”。一句看似尋常,甚至有點“傻白甜”的回答,讓抖音上的男人們躁動了。再加上天時地利的“抖音”效應,各路媒體賬號的轉發點名,她的一句話引來了一場抖音男性用戶的集體狂歡。

全國各地不少男同胞乘坐海陸空各種交通工具前往成都,尋找這位“最好養活”的小姐姐。

據熱門視頻統計:“成都最街坊”發布的“小甜甜”視頻在近7天的時間里,一直位于抖音熱門視頻TOP100,高峰時位于熱門視頻TOP10,整個事件前后發酵時間近一周。而就在這短短的一周內,“小甜甜”的粉絲就增長至近600萬,堪稱抖音的漲粉奇跡。

平平無奇的一句話,就引來一場集體無意識的狂歡??此婆既唬?strong>但整件事反映出來的創作、運營邏輯卻是值得深思和借鑒的。

創作方面:找準定位,抓住粉絲痛點

粉絲是內容創作的基礎,了解粉絲,迎合他們的審美和喜好,才更有可能創作出粉絲喜聞樂見的作品。

“小甜甜”的走紅,用用戶思維來解釋,可以理解為是她擊中粉絲痛點、迎合粉絲喜好的結果:

(1)符合很大一部分年輕男性對女性的要求

據統計:“小甜甜”的粉絲中,有9成以上的粉絲都是男性,18-24歲粉絲占比高達50%,這部分人群正是“小甜甜”面對的主要目標群體。

?▲ ?數據來源:卡思數據

“小甜甜”用戶畫像盡管不少男性對獨立、有才干的女性表示欣賞,但“小甜甜”符合男性視角下,很大一部分男性對女性的幻想。她長相甜美可人,笑容靦腆,舉手投足間透露著順從、乖巧、依附型的小女人氣質。再加上略顯緊張的表現,讓她馬上和外面那些區分了開來,堪稱抖音的一股清流。

從她的回答來看,“能帶我吃飯就好了”和把很多人壓垮的房子、車子比起來,這點要求簡直能讓人感動到熱淚盈眶。年輕漂亮、順從、依附、好養活,這樣的女性滿足了很大一部分年輕男性對另一半的幻想。

(2)擊中痛點,說出了很多男性的心聲

對于大部分年輕人來說,最根本的痛點是什么?

經濟壓力大。房價、就業、贍養父母等多方經濟壓力讓大家肩上的負擔愈加沉重,高壓籠罩下,現實因素在一段關系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近年來流行的“單身潮”,正是談戀愛、結婚成本過高的結果。

因此,當“小甜甜”說出“能帶我吃飯就好了”這樣的話時,受到很多男性的追捧也就不難理解了。有些人甚至表示:即使她所說的并不是她的真實想法,但她的話所代表的觀點應該被更多人看到。

這場狂歡其實是廣大男同胞通過追捧“小甜甜”這種方式,來表達他們對物質要求較高的女性的不滿。

運營方面:趁熱打鐵,利用群體效應持續發酵

在這次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隨著視頻熱度的上升,抖音上關于“小甜甜”的熱門話題,例如:“決戰成都決賽圈”,以及粉絲自發創作的尋找“小甜甜”的視頻等相關內容越來越多。

各種官方賬號也參與到了此次事件的討論中,這些帶話題的原創、二次創作構成了這次狂歡的主要內容,也是導致事件持續發酵的主要因素。

據統計:“決賽圈”、“集合”、“我來了”這些在二次傳播過程中衍生出來的關鍵詞,都出現在了“小甜甜”的評論詞云中。

?▲ ?數據來源:卡思數據

“小甜甜”評論詞云看起來“無心插柳”,但站在從業者的角度來看,利用群體效應,讓粉絲在狂歡中找到認同感、歸屬感,從而加大二次傳播力度的后續運營,值得很多紅人孵化機構、創作團隊借鑒。

商業化方面:讓流量發揮真正的價值

在這次事件中,面對突然走紅,“小甜甜”背后的團隊能夠迅速做出反應,說明他們在紅人孵化方面已經提前設計好了一套商業化邏輯。

在抖音成功圈粉近600萬后,“小甜甜”公布了自己的微博,巧妙地通過社交賬號完成流量池的積累和用戶沉淀。而微博作為網紅營銷的主要陣地之一,在紅人的宣傳曝光、粉絲運營、商業化變現等各個環節,都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模式,在紅人營銷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把粉絲沉淀在微博上,通過微博進一步深挖粉絲身上的商業價值,是在為后續的商業化鋪路。

這種迅速完成流量池積累、沉淀用戶的做法,是一個團隊在設計商業化邏輯時必須考慮清楚的。走紅只是第一步,如何讓用戶沉淀下來,發揮流量的真正價值,才是邁向商業化的重中之重。

綜上來看,“小甜甜”的走紅有偶然因素,但絕非完全的偶然事件。作為內容從業者,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事件背后的運作邏輯,歸納總結可借鑒的經驗,盡可能提高自己打造出現象級爆款的概率,而非簡單的復制。

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在機會砸到自己頭上時,表現出一個專業團隊應有的素質。

 

作者:卡思數據,公眾號ID:caasdata6

本文由 @卡思數據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