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90后網生代在看電影時,他們是在看什么

0 評論 2467 瀏覽 3 收藏 11 分鐘

?每一個時代都屬于年輕人

社會的客觀規律決定了不管怎樣,我們都會老去,年輕人終究會接掌天下。尤其是娛樂行業更是如此!娛樂行業不管在什么時代,最核心的消費者都是十幾歲的年輕人。

而人一旦到了而立之年,就逐漸淡出了娛樂消費,正式轉為中老年人的生活狀態,并退出為偶像買單的行列:你不再買唱片,不再看演唱會,甚至不再進電影院。

很多人對90后的認識還停留在殺馬特、煙熏妝和火星文上。其實90后現在已經到了為人父母的年齡,并且已經接替80后成為電影票房的主力。

90后至少有一點是其他50后、60后、70后都沒有的優點,就是沒有被灌狼奶,用官方語言來說就是沒有遭受意識形態的毒害。這一點就連80后都比不上,至少80后小時候還潛移默化接受過很多落后的意識形態。

例如學雷鋒這樣教唆孩子撒謊的偽善;例如學賴寧、學王二小、學劉胡蘭這樣有違兒童保護法的“英雄壯舉”;還有根深蒂固的集體意識,淡漠個人權利;崇拜權威,并容易被煽動,被利用,等等。以至于我們的電影價值觀也不知不覺殘留一些糟粕,例如我們相信用13個妓女換13個女學生這樣“偉大”的壯舉是值得歌頌的,幻想這樣的題材可以獲得奧斯卡獎。殊不知它違背了人生而平等、不分高低貴賤的普世價值觀。

有一個笑話段子可以說明中國這幾代人的差異,也彰顯了90后的特征。

小學語文題關聯詞填空:____犧牲生命,____出賣組織。

60后填“寧可 也不”,70后填“害怕所以”,80后填“與其 不如”,90后填“即使 也要”!

90后是墮落的一代人嗎?

我們應該慶幸90后的這種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觀,它讓90后逃離了傳統教育體制的毒害,避免了像前幾代人一樣思想被格式化。所以人類要想對一種強大的病毒產生免疫力,可能得先得另一種病才能產生抗體。正所謂兩害取其輕。

傳統的社會教育體系把我們90%的人都培養成為庸才和奴才,我們每一個人成年后都有一個吐狼奶的過程,但能吐得干凈的可能只有10%,其中9%成了對立的官僚利益集團,只有1%是具備完整人格的公民。

而網生代的90后干脆逃離這個思想體系,他們是自由的,所以在對之前的舊思想產生免疫力之后,這讓90后這一代人最起碼有一半的概率能成長為“明白人”,當然也有一半概率依舊成為那些精英眼里所謂的腦殘。但最起碼“出成品”的概率比以往的時代都高出了數倍。

對于90后網生代的電影觀眾,我們應該怎么看待呢?

現在的年輕人看待電影,只是一種娛樂方式,而不是被接受教育的工具。如果他們覺得你的電影好,他們會自發膜拜,例如諾蘭的《星際穿越》。如果覺得不好,他們會吐槽,例如《太平輪》和《一步之遙》。

但是有一點,這都是他們自發的選擇,而不是你教育他們這個是最好的,你應該統一思想。如果你的電影票房失敗,你不能說是觀眾素質不高,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包括好萊塢都沒人抱怨自己的消費者素質不高。

中國電影落后的原因,其實是因為一代人教育體制的僵化和意識形態的落后,使得中國電影的價值觀也天生存在缺陷,很難跟普世價值觀接軌。而要想讓中國電影強大起來并向世界輸出價值觀,也只有當觀眾都成為了明白人了以后,才會使全民欣賞水平提高,以促進中國電影的根本提升。

?90后崇拜偶像和成年人崇拜權威是兩碼事

90后網生代反傳統和反權威的天性,使得他們有自己的主見,不迷信名導和大師。例如吳宇森這樣的國際名導的作品分為上下部圈錢,他們照樣不買賬。又例如姜文跟他們預期差距太大,他們也很快用腳投票。他們的選擇很現實,也很殘酷。這也讓那些名導大師們不能隨便,更不能把觀眾當傻子。

以前中國電影被“作品思維”主導,導演都希望是我拍出牛逼的作品,然后讓觀眾都跪著膜拜;而現在90后網生代需要的是跟導演平等對話。而如果你真的牛逼,就像蘋果喬布斯一樣,它們會自發膜拜。但是對不起,你不能一開始就擺出觀眾不看你的作品就是傻逼的態度。

這就是90后!

有人說,那他們腦殘般地崇拜偶像又怎么講?

其實90后崇拜偶像和成年人崇拜權威是兩碼事!

崇拜偶像是因為粉絲和偶像有共同的價值觀,例如她們覺得鹿晗很帥。但是這跟領袖很偉大所以我要臣服是兩碼事。偶像崇拜是完全自由的選擇,可能等到年輕人成熟了或碰到更帥更鮮的偶像,就把之前的偶像忘掉了,這種價值觀是多元的!不像崇拜權威,往往是一種一元化價值觀,往往還帶著壓迫。這就是偶像崇拜和權威崇拜的根本區別!

由于我們一直受到的教育就是需要權威崇拜,凡事都要有領路人為我們指引方向,需要依附強大的組織,所以會覺得90后竟然不需要我們天生所依賴的這些,是眾叛親離、是大逆不道。其實更應該反思的是我們,這樣難道不是缺乏獨立人格嗎?難道沒有摻雜一些奴才思想嗎?

?中國電影墮落了嗎?

互聯網是場革命,它大大降低了知識的傳播和學習門檻,削弱了壟斷知識生產者的地位。專業知識分子每一輪地位下降,當然會認為這種變革會帶來墮落。中國電影今天的亂象,也正是因為電影產業也到了這個變革的風口浪尖上。

以前電影的主要觀眾都是社會精英,而拍電影的更是精英中的精英。現在電影拍攝和傳播的門檻降低,電影向三四五線城市大眾普及,以及像更年輕的觀眾普及,讓電影已經從一個精英文化變為大眾消費品。

正如很多人都抱怨說微信和微博讓閱讀碎片化了,讓人變得膚淺,沒人看書了,所以人們不再有深入閱讀和獨立思考的習慣了。這種說法乍一聽有道理,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其實那些不看書的人在以前也根本不看書,即便有碎片空閑時間也無非是打麻將曬太陽的虛度過去。

輝格說:

“新媒體的確產生了大量膚淺和碎片化的信息,但不是因為他們擠掉了長篇深度內容,而是因為它成倍擴大了受眾面。要滿足這么多低端受眾,必須膚淺。從來沒有人因為信息來源更多而變得更愚蠢,更不自由。而自由的喪失,從來都是從信息源被剝奪開始的。動物園的建設者們,無不視新媒體為大敵。“

所以,你更應該慶幸的是中國電影正是成倍擴大了消費群體!這些90后網生代和三四線城市小鎮青年,對于一些精英來說都是低端用戶。但并不是因為他們拉低了整體電影市場的欣賞水平,導致了爛片橫行。而是要滿足這么多低端觀眾,必須從啟蒙做起,從膚淺做起。

并且他們在成長,在提高,最后他們終將接班成為這個社會的主流群體。而中國電影的未來,不會是現在的這些第五代或第六代導演們。下一個大師扎堆出現的時代,應該會是90后網生代導演!

 

來源: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