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的傳播細節

0 評論 3804 瀏覽 0 收藏 12 分鐘

柴靜用一種深度調查的方法,配合多年央視工作經歷練就的底線能力,以視頻語言+個人演講,將之表達出來,她的主題內容又是事關每個人生存,也就是馬斯洛需求中的最底層。上述這段話,涵蓋了穹頂之下傳播之道的方方面面。

我微信通訊錄有3000個link,不算很多,但也不能說很少。

柴靜的《穹頂之下》,的的確確把我的朋友圈給刷了屏,真的,周六一上午,十條里有八條在發這個。

如果說刷朋友圈還只是我的社交圈,那么在整個輿論場上,電視媒體人武卿在周六晚九點半的時候給出了這樣一則數字:

柴靜紀錄片《穹頂之下》21點13分播放量統計

騰訊:3596萬,34935條評論

優酷:481萬,10835條評論

樂視:325萬,46條評論

搜狐:95萬,261條評論

土豆:36萬,2380條評論

鳳凰:24萬,9條評論

愛奇藝:1.8萬,21條評論

很驚人。

這個片子有點像紀錄片,印象里如此驚人傳播量的紀錄片,這兩年大概也就是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了吧——但后者是有央視加持的,而且,是一個龐大的攝制機構。

這個片子有點像紀錄片。

寫下這句話的時候,我的確猶豫了一下,因為很難給這個片子以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歸類。

個人演講?100分鐘的個人演講還能吸引很多人從頭到尾(包括我)把它看完,而且演講人的語調除了最后略路提高一點聲音外,一直是如此平靜。這種個人演講,幾乎沒怎么見過。

深度調查?嗯,其實最像深度調查,但電視臺很少做這樣長時間的深度調查節目,紙媒上上萬字的深調并不少見,但用這樣一種多媒體的方式呈現,紙媒嘛,沒干過。

紀錄片?這個其實很牽強,這個片子可以說7-8成都是鏡頭對著一個演講人,哪有這么拍紀錄片的。

這個片子,不知道是什么東西。

前媒體人現在在創業的風端(吳蔚)這樣說:

幾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體呈現手段,TED式演講、信息可視化、Flash動畫、移軸攝影、無人機拍攝……

哦,他是在江湖中最神秘的微信群之一:四番群里說這句話的。這個群的神秘之處在于只有40個人,名額滿了除非踢走一個絕不加新人。

柴靜用一種深度調查的方法,配合多年央視工作經歷練就的底線能力,以視頻語言+個人演講,將之表達出來,她的主題內容又是事關每個人生存,也就是馬斯洛需求中的最底層。

上述這段話,涵蓋了穹頂之下傳播之道的方方面面。

很多人說柴靜的這個片子很震撼。

我倒沒這種感覺。

我的一個朋友在朋友圈里這樣說:

沒看過,也不明白霧霾這件事又什么可調查的?這么多年了,之前的其它調查也許都不完整,多有缺失。但,就那么一點不完整的有認真治理過嗎?霧霾這種事兒不缺調查,缺的是決心!

某種角度講,他其實沒怎么說錯。

柴靜沒有披露什么關于霧霾你所不知道的危害,而且,關于霧霾的成因,柴靜也沒有拿出什么鮮為人見的事實——真的,很多東西很多人都知道。

所以,沒什么可震撼的。

柴靜不是以一個挑戰者的身份出現的。這話的意思是,她這個視頻,我個人以為,是政治正確的。

柴靜是以一個建設者的身份出現的。100分鐘的視頻,她所觸及的根本性東西是兩條:其一,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有,但執行不嚴,因為環保部門沒有“牙齒”。其二,能源行業應該放開,這樣我們才能得到更清潔更環保同時并不耽誤發展的新能源。

這就是多年央視歷練的底線能力——吳蔚甚至還發現了柴靜頻頻使用“三年以來”這樣的前綴。這樣的細節都被他發現了,佩服。

所以,我的那位朋友還是說錯了。

決心有,怎么下?這是操作性的問題。

也許有人是知道的,但柴靜的貢獻在于,她讓更多人知道了。媒體人,本來就是干這個的。

柴靜的個人演講能力,在這個視頻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她沒有吶喊過,唯一一次提高嗓門,也是在視頻的最后那幾分鐘她作為一個文藝青年(或中年)的本性暴露。大部分時間,她一直很平靜。

這種娓娓道來的演說,更容易吸引理性的人——吶喊則比較容易吸引感性的人。而環保這個議題,需要的是理性。因為環保說到底是一個平衡問題:人類的發展,都是以破壞自然為代價的,只是,如何少破壞一點,如何在發展和不破壞中取得平衡。

環保的本質,不需要極端主義,也不是少數極端分子能夠完成的。

柴靜的這種本色出演,和視頻內容,是密切相關的。

柴靜用她的女兒的故事開始,平靜地講完了一個半小時,敘事的建構能力極佳。

有人像我推薦了一本書,名為《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 》,kindle版有售,不過10塊錢,值得學習一下。

說到她女兒,這個片子可能會有爭議的地方是:個人代入感太重。

這和傳統的媒體倫理不符。

傳統的媒體倫理要求:記者首先是做新聞的記者,而不是做人的記者。所以,硬新聞(像這種環保話題一般都是硬新聞)的傳統標準手法是:記者需要做的事是,旁觀者、記錄者,而不是親歷者。

事實上,柴靜在這個議題上,一向爭議很大。柴靜過往的很多作品,是走親歷者路線的。她會在最后成型的作品中,嵌入自己的東西——一種不好聽的說法是,夾帶私貨。

柴靜在自己的作品中顯露太多,13年甚至還引發過一場批評。批評者中的一位是鳳凰衛視的一位著名主持人,或者說,著名記者。

但問題在于,硬新聞在這個時代,的確大眾不愛看。

有一些好的硬新聞作品,讀來晦澀難懂——說難聽點,叫“不說人話”,最終,大眾的注意力還是被吸引到那些不那么硬的但絕非主要的細節上。

這種事,屢見不鮮。

而且,柴靜的這場演講,明顯是練過的。這話的意思就是,她是一種“表演”。

這讓正統的媒體倫理又受不了了,記者怎么可以表演?

柴靜這個作品,真的很難叫“新聞作品”,雖然它的內核其實是深度調查。

這次柴靜更“過分”,這個作品是以她個人演講完成的。片中大部分的鏡頭都是她個人。

在舉到一些數字的時候,她還反復強調,我和你們一樣,看不懂。

這樣的敘事手法,在標準的傳統硬新聞里,你什么時候見過?報道者自己都搞不懂的事,還好意思拿出來說?

但這樣的手法,有效。一下子縮短了傳受雙方的距離感。

你很難去要求受眾都是專業的。

更何況,在霧霾這個議題上,每個人都是親歷者。柴靜在演講中有句很煽情的話,叫“同呼吸共命運”。煽情歸煽情,但百分百是事實,一點不夸張。

柴靜這個片子所引發的巨大的傳播量,以及,也許可能有的治理措施上的改變,說明作品有效,起到了該起到的作用。

不過,這個時候,捍衛者們可能又要說了:程序必須正義。

所以,柴靜的作品,最好的歸類方式是:演講。

這是一場時長超過100分鐘的個人演講,當然,后面有很多人的貢獻。正如片尾拉出來的密密麻麻的鳴謝名單。

個人演講?這算不算自媒體了?柴靜還說過,這是她和霧霾的私人恩怨,“自”的味道十足。

人民網在和柴靜的專訪中,最后提了一個問題:你是成立了個人公司制作節目嗎?

柴靜回答說:沒有。這次只是個人調研,播出也是公益的。

有理由相信,柴靜還會就這個話題繼續努力下去。

但自媒體不自媒體的這種標簽,已經不重要了。討論柴靜算不算自媒體,我個人都會覺得有些無聊。

最后一個話題。

柴靜這個視頻,對媒體運作有什么可借鑒的?

很難講。

必須注意到,這是一個百萬級別的投入,歷時至少有一年——根據柴靜的自述。

這樣的成本,若是抱著公益的心態,還算好。柴靜那本書大賣,也是她能自籌經費得以投入的重要前提。

但如果抱著商業的心態,真的要掂量掂量。

但柴靜的方式方法,是值得學習的。

有些議題——尤其是事關最廣泛的公眾利益,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的采訪,本身也投入不菲。

如果換一種形式表達出來,是不是能夠起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再多說一個細節

前央視人王凱注意到的,在整部片子里,你可能聽到過笑聲,但你從來沒聽到過掌聲。

這是一個前媒體人,或者說,骨子里依然是個媒體人的柴靜的克制。

 

作者:@魏武揮

來源: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