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的初心,會成就支付寶小程序的如意算盤?
在我看來,小程序的戰爭才剛剛開始,在漫長的互聯網寒冬里,這或許是一種不錯的過冬手段。
一、支付寶小程序來了
最近這兩天,阿里系有兩件大事:一是教師節這天,馬云教主提出了最新的接班人計劃,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表達了退隱江湖的意思,一時間各種傳言和猜測齊飛。二是昨天,支付寶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傳言已久的支付寶小程序終于正式上線。
在此之前,支付寶小程序一直是謎一般的存在,創投圈里人人皆知支付寶要推小程序,可誰都看不到多少風聲。發布會上,支付寶表示小程序已經進行了一年的公測,這測試期真是夠長,長得已經足夠人們遺忘。而且據說已經有了2萬小程序、1.2億日活,雖然大多時候用戶并不知道,自己用的其實是小程序。
蟄伏了一年之后,支付寶小程序終于像人們期待的那樣,一上來就直指微信。
準確地說,是直指張小龍的初心。
怎么說?細心的人一定記得,曾幾何時,微信小程序正式發布那天,張教主曾經說了一個“所見即所得+用完即走”的故事:春運的時候,你到車站要買票,直接拿微信掃一掃,調出小程序即可。
這是他心中小程序的理想形態,張小龍肯定沒有想到,在日后小程序真正開始流行的時候,滿屏都是拼多多的“幫忙砍價”,或者各種小游戲的分享復活。他是真心想做線下的,舉的例子都是線下交易場景。
他可能不會想到,當支付寶小程序正式發布的時候,打的也是這么一個線下交易場景,仿佛產品負責人管仲正含情脈脈地說:
小龍,你沒做成的事情,我們來幫你完成。
這一點,從發布會內容看尤其明顯。
二、此小程序非彼小程序
聽罷支付寶的小程序戰略,第一個直觀感覺是:此小程序非彼小程序。雖然都叫“小程序”,但支付寶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大相徑庭,定位完全不同,幾乎可以說是兩種“生物”。
怎么說?微信小程序發展到今天,給人最直觀的感覺像是“app迷你版”。從小游戲到美團攜程,從社交電商到公眾號插件,微信小程序最核心的,就是在微信上實現了其他app的局部功能。
支付寶小程序則更像五星級酒店的服務總臺,你一個電話打過去,找接線員要各種服務。支付寶小程序要打造的是“交易服務場景的集合”,從家政到健身,從租賃到擔保,要在阿里系的app上實現了各種本地商務和服務的閉環。
這也是因為兩家完全不同的基因,微信更重c端,玩起社交流量來往往更6。支付寶的專注點就是b端,通過釋放各種能力,幫各種商家在支付寶平臺上實現生意(服務)的體驗升級,本質還是馬云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具體六點:
一是奔著錢而去,聚焦本地商務和服務,緊緊圍繞錢的流轉,打各種交易場景。很多創業者都在問支付寶小程序開發內容付費、小游戲、社交產品如何如何,不好意思暫時讓你失望了。這些線上流量的品類,一開始不在人家的考慮中。
二是為商家賦能,做交易升級。比如,有了“信用分”上,你就可以做信用免押金啦,還能迅速識別誰是優質高信用客戶。商家想要支付能力(預授權、代扣)、金融服務(花唄、信貸)、信用分、人臉識別、營銷風控、同城配送、地圖室內導航、供應鏈服務……支付寶統統給你。
三是高門檻。想要野蠻生長的創業者要失望了,支付寶很嚴格很封閉。畢竟,付錢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支付寶做過社交夢,結果在之前的校園圈子事件中吃夠了虧,所以他們審慎了許多,小程序一上來就強調嚴肅安全品質。想玩點野路子?不好意思人沒給機會。
四是最關鍵,流量問題。這是飽受質疑的,很多人認為支付寶不像微信、沒有流量紅利,但這回阿里系是放了大招,小程序全平臺分發,手淘、天貓、高德地圖……等等阿里系app上都可以復用和觸發。如果真的做到,想想看也是心癢癢的,同時支付寶內部也有43個入口。
五是打造行業模板,聯合第三方開發了門店、預約、醫藥、城市、車后等標準化模板,把開發成本降低到0,商家開發小程序就是搭積木。
六是最直接,撒幣,十億投資,來孵化。
支付寶小程序的“終局”目標很清晰:有一天,但凡線下涉及錢的,涉及交易和服務的,用戶都會走支付寶,至少首選支付寶。
讓微信小程序去玩小游戲和社交裂變吧,我就做你一直想做卻沒做好的——線下!
三、兩種假設,一場豪賭
說到這里一切清晰了,微信向左,支付寶向右,雖然微信小程序有堆積如山的條條框框,但支付寶小程序其實更保守和嚴格。
從這個角度說,微信小程序就像一個藝術園區,我把基本的生產工具和游戲規則做好,剩下認你發揮,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支付寶更像恒隆k11太古匯這樣的高端商業地產,你的品牌想要入住,ok請按我的規格檔次和服務標準來。嗯,馬云也說過他做的就是商業地產。
微信小程序打的是一個廣度,無為而治所以有了各種可能。支付寶小程序打的是一個縱深,弱水三千但我一上來就打商家線下,我的所有資源都往這里積累。
這是“無形的手”與“有形的手”之間的較量。微信的無為而治對支付寶的高標準嚴要求,其實背后是兩種邏輯。
(1)騰訊系善于做通用工具,所以它只要做符合需求最大公約數的“基礎設施”就行了。騰訊系不需要懂商家,也不需要懂線下交易,因為他們相信,小程序平臺開放出去,就會有更懂商家和交易的開發者到來,或者商家自己也會開發小程序——他們當然更懂自己的需求了。所以無為而治就像是辟出了一片草原,只要給出足夠的光和熱、各種調理,符合商家線下需求的小程序就會自己長出來。
這個邏輯乍一聽很有道理,但這卻是非競爭模型下的理想狀態,明顯忽略了一個問題:如果其他平臺先長出了更符合商家線下需求的小程序,進而整個土壤環境都更吸引商家呢?
(2)阿里系則是另一種邏輯,我更懂商家線下需求,我更知道怎么和商家溝通,我的每一種資源、能力和資源積累都直指商家的線下場景而去,所以我直接高標準嚴要求加10億引導基金好了。這么做看起來更封閉保守,但是優點是也更加便捷高效。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線下場景這樣一個小程序的兵家必爭之地,是無為而治自然而然地長出來更好,還是強力聚焦高標準嚴要求“教化”出來更好呢?
至少從短期看,微信的線下小程序長得不大順利,為什么會這樣?
四、線下的基因
張小龍可能必須得承認,他最適合做的是線上,是c端,而非線下、b端。
微信小程序打到今天,最大的紅利點出現在了小游戲和社交電商上,原因只有一點:微信的社交流量紅利,公眾號、社群、分享裂變機制,產生了微妙的化學反應。
一開始,微信始終不肯放開線上流量,結果就是門庭冷清、半死不活。后來稍微放了那么一部分,就有一堆小程序爆發了。
如果說,app的紅利在于用戶向智能手機的遷移,那么小程序的紅利就在于用戶使用習慣向微信的集中。app的下載和調用太麻煩,小程序用起來多方便。
但是這一切,如果放到線下商家那里,就是另一回事了。
首先,線下遠比線上復雜,也更加非標。很難有一種通用方案,能迅速抓住每一個線下商家的痛點和剛需,因為每家都不一樣。
其次,b端商家和c端用戶完全不一樣,他們更講金錢利益而非需求滿足,會一分錢一分錢和你算;他們每一戶的需求都各不相同,是需要你推和談的,甚至是要一戶一案的。而這明顯不是騰訊擅長的,他們更喜歡的是作出一個牛逼產品,你自然會送上門來,否則愛用不用。
再次,o2o的浪潮、新美大等的廣泛覆蓋,已經可以滿足商家線下交易的基本需求,所以為什么要為了所謂的方便,專門花錢去開發一套小程序呢?沒有這個迫切性呀!
三大原因制約了微信在線下的擴張,盡管我并不認為微信小程序生態不能出現牛逼的線下爆品,比如喜茶不排隊這樣,但是這個過程還是太慢了。
眼下這個節點,最浪費不起的就是時間。
伴隨著經濟環境的不妙,互聯網大公司之間戰云密布,新的大戰似將到來。
五、更年期的煩惱
18年以來,“喪文化”從年輕人那傳導到了商業圈。如同經濟中的寒冬到來一樣,阿里和騰訊也有點流年不利,直觀體現在股價上。
而同作為孵化產品的支付寶和微信,似乎都有點更年期的煩惱,真是一對好cp。
經歷了社交大戰和紅包大戰,支付寶從高歌猛進走向低調折服。但是整個阿里體系,正面臨三大壓力:
- 一是微信小程序社交電商的侵襲,拼多多們開始分食傳統電商app的流量。
- 二是微信支付的壓力,從紅包的空襲珍珠港開始,微信支付似有后來居上之勢。
- 三是國家政策的管制,大大限制了支付寶上金融產品的想象空間。
電商、支付、金融,這可是三大主營業務。
但是另一邊,騰訊的日子也不好過。
一方面,贏利的大頭——游戲被國家狙擊,兩款吃雞空有流量無法贏利;
另一方面,作為核心競爭力的社交流量,正面臨“時間危機”,更多的時間被抖音們吸走。再比如最近的子彈短信,雖然根本不可能動搖微信的江山,卻引起了不小的波瀾,也透出某種情緒:大家不爽微信久已。
從這個角度說,微信必須做小程序,因為他們的社交娛樂基因是相對單一的,需要更多的合作者來補充其它基因,比如拼多多;另一方面,他們需要更多的場景,不僅僅是擴充支付的地盤,更重要的是搶占和維持更多的用戶時間,以防被抖音們分流。
只是,小程序體系做了起來,也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國家總得監管,很多東西做著做著就可能觸雷;更可怕的是蘋果公司,據說是組織了上百人的特別縱隊,對微信小程序逐一排查,發現虛擬支付或者應用商城,都立刻嚴正交涉。
同樣的道理,支付寶也必須做小程序。
六、“支付”的升級
時間倒退回一年前,如果支付寶不做小程序、不深挖線下場景,情況會怎樣?
當時的微信支付宮格,已經覆蓋了打車、充值、繳費等主流的支付場景,和支付寶區別不大。兩者高度相似的前提下,微信支付打開更方便,因為當時用戶大多數時間都在微信中。
微信打時間,那么支付寶只能去打空間,利用強大的地推力量,去直接拿下更多的線下場景。但是這樣一來,兩者非常容易陷入拉鋸戰,因為功能真的太像了,就是一個“付”。
支付寶小程序要做的,就是改變這種紅海局面,讓整個支付過程“升級”。我不僅是付,我還提供商家需要的種種:信用、系統、資源、交易技術……
這樣一來,戰爭就從人有我優的“量的競爭”,變成了一種人無我有的“質的競爭”,我提供的是一整套服務體驗的升級,而不只是一個支付動作,以服務升級對簡單支付、這是全新維度,是降維打擊。
你微信支付使用更方便是吧?我支付寶+小程序讓商家更愛用,他們直接引導用戶。畢竟,我提供的能力太誘人,按照支付寶給出的數據,引入花唄分期能力后,銷售額平均提升23%。
很顯然,支付寶要把這場戰爭變成一場圍繞b端的戰爭,b端戰爭是市場銷售戰爭,而不是產品流量戰爭,需要實打實的線下溝通推進。
可是,這個算盤有那么好打嗎?事情也許沒那么簡單。
其一,如果支付寶想給每一個商家賦能升級,就必須面對一個基本事實:稍微成熟點的線下商家,基本都有自己的it系統,不論是財務收銀還是進銷存,支付寶怎么整合?微信做不到的事情,支付寶要做也沒那么輕松。
其二,支付寶要想逐步覆蓋各個線下交易場景,肯定首先得羅列好各個細分賽道,然后在每個賽道物色和培養“典型案例”,通過他們的成功樹立旗幟,吸引同類其它商家,逐步滲透占領線下每一個交易場景。但是,高標準嚴要求、較強的計劃性,最終可能是一個功能的聚合,而很難形成一個獨立自然生長的生態。這就注定了它的擴張很可能是線性的,日拱一卒,很難呈現幾何級數的爆發。
其三,信用分這樣的功能,開放程度究竟能有多大呢?用戶在小程序上的行為,可以反饋到信用分上嗎?如果不能就只是一個參照,而非激勵約束。
其四,小程序的很多功能口碑也能實現,如何解決他們的關系和矛盾呢?
七、創業者的機會?
無獨有偶,就在幾天前,qq的小程序內測上線,雖然只支持安卓v7.8.0,但可以通過界面右上角的加號進入,已經在不錯的流量地。更早的時間,百度也推出了小程序戰略,并加上了“智能”兩字。
人們期待著,或許有一天頭條也會推出小程序呢?網易也會有呢?最終每個大流量的綜合平臺都會推出自己的小程序,小程序成了社交聊天和內容信息流那樣的標配?
吃瓜群眾樂見其成,大家伙們大打出手肯定又是一出好戲。創業者們也希望這一點發生,神仙打架,沒準就會大家一些寶貴的發展時機。
如果小程序成為大公司標配,那么小程序公司是否可以像自媒體大v那樣,狡兔三窟、雨露均沾?每個地方都有你,你就成了ip,成了流量之源?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因為每個平臺的小程序,最終的定位都不同,平臺的基因不相同、扶持的資源也不同,所以你要因地制宜,別想一案通吃。
不過即便這樣,小程序依然可以算是創業者的“成本洼地”,大家伙讓你加盟,給出的利好就是更低的開發成本、獲客成本、運維成本……當然,交換條件是你要夠“聽話”。
最近這段時間,朱嘯虎和很多投資人們紛紛表示,小程序創業機會的時間窗口將很快關閉。要我看,別理他們,這幫家伙最擅長的就是兜售焦慮,朱老板還曾經口口聲聲說共享單車的戰役將很快結束呢,結果如何?
在我看來,小程序的戰爭才剛剛開始,在漫長的互聯網寒冬里,這或許是一種不錯的過冬手段。請支付寶和微信打得更猛烈一些吧,創業者要更多的利好。
#專欄作家#
張俊,微信公眾號:阿辯論(ID:bianlunlov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上海帥醒科技創始人兼CEO,專注TMT領域產品開發和商業分析,運營爭鳴辯論(全國大學生)組織和sns lab社群,事件營銷操盤。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于網絡
沒戲!用戶心智有限。
阿里的公關軟文真多啊
說的挺好,微信過于萬能,有點像四不像了,可能真的是要跟蘋果競爭?哈哈
請問你這邊的文字轉語音用的是什么產品呀,可以說一下嗎,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