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中的互聯網招聘

0 評論 8046 瀏覽 5 收藏 12 分鐘

[核心提示] 北京市的霧霾形成原因找到了,互聯網招聘的「霧霾」呢?

一億人的一億張簡歷

很少有行業像互聯網招聘業這樣,同時具備畸形的繁榮和糟糕的體驗。它似乎生機勃勃,但又處處暮氣沉沉;它有時顯得刻板而傳統,有時混亂無序卻更接近它的真面目。

王雷是眾多羊年新春求職者中的一員。

王雷,男,26 歲,工作三年,年前辭職。

王雷在電腦上同時打開了智聯招聘、前程無憂和 58 同城的頁面,這是他知道的全部互聯網招聘網站。他的電腦屏幕立刻被花花綠綠的 Flash 廣告布滿,眾多充滿誘惑的廣告似乎要從屏幕里滿溢出來,每一個都似乎在暗示他:只要你在這里點擊一下,這份工作就會是你的囊中之物。

與王雷一樣的求職者在中國至少有一億人。

58 同城與趕集網先后宣稱自己旗下的簡歷庫存量突破了一億份。這一億份簡歷如果都用 A4 紙打印出來堆疊起來,高度將達到 8 萬米。

真實的數字恐遠不止如此。在某互聯網招聘網站從業者眼中,「行內排名前四的企業依次是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獵聘網、中華英才網,這四家市場份額加起來占到 50%」,其中并沒有 58 同城與趕集網。

每周大約有 2200 萬份簡歷從求職者手中通過前程無憂發送給企業,高峰期時,有超過 300 萬人在同一天里登錄前程無憂。

智聯招聘宣稱自己的日平均瀏覽量達到 6800 萬人次。

……

這些數據的背后意味著數以億計的「王雷」正在通過互聯網這個渠道獲得自己的下一份工作。

這些數據的背后意味著一個龐大的市場在巨大的社會動力推動之下,飛速的滾起雪球,積攢出又一次中國式的數據奇跡。

任何一個由一億人構成的市場,其蘊藏的市場潛力都不容小覷。

根據 58 同城自己測算的一份數據顯示,僅僅招聘業務就能為 58 同城一年帶來 7-8 億元的收入,而前程無憂與智聯招聘更是在 2004 年 2014 年先后在美國上市。

互聯網招聘行業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還有啥好的網絡招聘網站嗎?給我介紹介紹?!惯@是王雷問的一個問題。

廣告霧霾與信息洪水

任何時候打開互聯網招聘類網站的第一感受,一定是擠,擠的不成樣子,色彩艷麗、不斷閃動的廣告密集排列的布局讓人想起某些港臺的色情網站。

為了給企業廣告擠出更多的擺放空間,用戶的登陸框和搜索欄都做的極精致,盡量限制在一個廣告條的寬度里。這些 UI 界面的周邊也被職位推薦廣告包圍著,讓人有些透不過氣來。

這種壓抑感,讓人想起北京的霧霾,在這些密不透風的廣告條的映襯下,網站的真實面目顯得有些模糊不清。

第二個感覺,就是迷茫。

最需要的東西總是找不到,找到的東西總是不需要,這是初步使用互聯網招聘網站最初的體驗。

就在王雷打開瀏覽器的這一刻,大概有 210 萬個遍布全國的崗位通過前程無憂的頁面橋接在他的電腦瀏覽器上。而在它隔壁的智聯招聘上,則有約 225 萬個崗位。而在「某個神奇的網站」上,這一數字也不低于 135 萬。除了這些像菜市場一樣追求綜合性的傳統網站,越來越多的新興網站開始嘗試標榜自己的專業性,不再稱呼自己為找工作網站,而是獵頭網站就是一個好的選擇,比如獵聘和獵上,而另一些則開始強調自己的專業化和互聯網氣質,比如拉勾和周伯通。

然后,這些都不能改變將龐大無匹的崗位信息僅僅通過 5-6 條篩選條目就被直接呈現在用戶面前的現實。

數百萬的工作崗位擺在你的面前,這聽起來很美,但實際用起來并不是這么一回事。

事實上大多數的求職者面臨的最大的兩個問題就是,「我能干啥?」、「這個我能不能干?」,而網站能做到的卻只有「如果這些和這些你不想要的話,那么你可以在剩下這些里面挑挑」。

這直接導致了求職者用戶在申請職位、投遞簡歷時的隨意性和模糊性。

動輒百萬的崗位數、數以億計的簡歷、數千萬次的瀏覽量,這在網站經營者的眼中是或許是成就,但這在用戶眼中卻毫無疑問是場洪水級災難。更為致命的是,無論是企業用戶還是求職者用戶都面臨著同樣巨大的信息流,而他們在這些信息洪水面前幾乎同樣無力。

1 小時=10 秒

王雷問的第二個問題是,「你看我的簡歷還有啥要改的?」

從打開網站到最終修改完簡歷,王雷大約花費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但王雷卻感覺像是累了一整個晚上。

根據某互聯網招聘網站后臺的計算,一個新用戶從登錄網站到最后完成簡歷并投遞,平均耗時約一小時。

笑笑是一名人力資源助理,女,25 歲,就職于國內一家會計師事務所。

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查看郵箱里和招聘網站上的簡歷和求職信,并把其中的一部分人的簡歷下載下來,然后打電話,聯系面試。

笑笑點開一封簡歷,用鼠標從上往下一劃拉。

「不行,工作經驗不符合?!?/p>

這封簡歷被標記為灰色,意味著「已閱」。

全過程大概只花了 10 秒。

笑笑每天要面對數百封這樣的簡歷,重復數百次這樣的動作。

根據業內數據統計,求職者在網絡上平均投遞 50 份簡歷才會得到一次面試機會。

這一數據對應的另一個現實是,每個 HR 平均要閱讀 50 份簡歷才能約到一個人進入面試環節。

這意味著笑笑要找到一份有用的簡歷,就要閱讀額外 49 份毫無用處的簡歷。

每份 10 秒。

王雷們恨不得搜腸刮肚地往簡歷上添字,笑笑們卻寧愿簡歷能越短越好。

對于招聘網站,笑笑的評價是,「不怎么好用,但沒辦法,只能用?!?/p>

低質量的招聘體驗核心在哪里?

互聯網招聘的低質量體驗的核心也許正來源于上下游低端用戶的大量相互綁架。稍微懂點網絡經濟學的人,都能感受到互聯網招聘似乎不怎么在乎用戶體驗,事實上,它確實不在乎。

互聯網招聘網站原本應該是最重視用戶體驗和舒適度的,因為他兩頭服務的都是他的用戶,下游是求職者用戶,上游是企業用戶。

但招聘網站的用戶特性很獨特,越成功的用戶越能最快離開,而登錄次數越多的用戶越意味著他在這里一無所獲;越是依賴招聘網站的用戶越是難以從中獲得收益,而最不需要通過招聘網站求職的用戶最是飽受青睞,這就是互聯網招聘時代的馬太效應。

日復一日,重復進行的相互選擇、相互淘汰,致使留在網站上的忠誠度最高、粘性最強的用戶恰恰是最劣質的用戶,一方面是毫無競爭力的求職者反復提交著自己的簡歷,另一方面則是毫無吸引力的企業反復刷看著這些簡歷,上下游用戶在龐大的數據流面前相互綁架,以至于尾大不掉,彼此都動彈不得。在這個點擊率為王的時代,這一現象造成了互聯網招聘的虛假繁榮:這座看似龐大壯觀、富麗堂皇的金字塔其實建立在垃圾堆上。在這樣的垃圾堆上談改善用戶體驗,實在有對牛彈琴之嫌。

所有的用戶登錄網站都是以盡快擺脫網站為目的,這就好比上廁所,不管之前多急,完事以后也都只想盡快離開。這與大多數強調聚斂人氣、依靠人氣為生的網站的生存之道截然相反。在這樣的基礎上,用戶體驗即使被改善也并不能被最大化利用,事倍功半,被網站經營者疏離和漠視也是在所難免。

在眾多網站中,只有相親網站的用戶特性與招聘網站最為接近。有趣的是,新用戶登錄這兩者時,產生的緊張感與體驗過程甚為相似,而這兩類網站上充斥著的大量的虛假、無用信息和「托兒」現象,造成用戶體驗的進一步糟糕,更是如出一轍。

互聯網招聘與相親網站的另一個相似之處是,最成功的該網站用戶都不必再次使用它。

低質量用戶體驗的「霧霾」將大多數互聯網招聘企業牢牢鎖住,求職者看不清企業,企業也看不清求職者,也許彼此就在一線之間,但卻又擦肩而過。

北京市的霧霾形成原因找到了,互聯網招聘的呢?

尾聲

王雷第二天就接到了電話,對方自稱是某國際大型金融企業,通知王雷當天下午穿正裝帶簽字筆去某大廈參加面試。

王雷毫不猶豫的掛斷了電話,「肯定是保險公司招銷售的,從招聘網站上搞到的我的電話?!?/p>

笑笑雖然一天里打出去了 10 多個電話,但肯點頭來參加面試的不多,有一位在接到笑笑的電話的時候甚至顯得很吃驚,「有嗎?我有投你們公司嗎?

互聯網招聘,究竟誰能替它撥開「霧霾」,找到路在何方?

 

來源:極客公園

原文鏈接:http://www.geekpark.net/topics/212343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