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有煙火氣、有朋友的“朋友圈”在哪兒?
Path,一款看起來就像是來自未來的產品,它生來就是為了一個真正的“朋友圈”。可就算它在用戶體驗上如此極致的追求,到最后卻“死”的無聲無息。
標題這個問題,直接借用自一位朋友在群里的獨白。這句話在無人發言的清晨發出,沒有前言,也沒有后語。沒人回復它,就像大家都沒看到一樣,不久之后別人用其他的鏈接開啟了新的話題。
大家對微信朋友圈的愛恨交加已經持續了很久。這里有的人不分場合地炫耀或是當成了工作櫥窗,另一些人小心翼翼通過分組保持著多重人格。我則屬于那種基本不看朋友圈的類型,卻也沒膽量直接關閉這個功能。
微信“好友”并不是真的好友,“朋友圈”也不是真的朋友圈。
是否有一個微信之外的選擇能幫助我們在網上和我們選出的“真正的”朋友持續聯系,而不受到更復雜人際關系的干擾?
答案是:有過。
一款曾經被視為 Facebook 強力挑戰者,并輾轉堅持了 8 年的社交網絡產品 Path ,宣布即將在今年底完全停運。審視 Path 的一生,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會有所啟迪。
它生來就是為了一個真正的“朋友圈”
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著名的“鄧巴數字”定律(Rule Of 150):
該定律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活動推斷出:人類智力所允許擁有的穩定好友數上限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約是150人。
在 Facebook 上你可以把海量用戶加為朋友,而 Path 則故意限制了你的朋友數量。
在 Path 首次推出時,它限制你只能加 50 個朋友,后來這一限制遵循“鄧巴數字”,增加至 150 。
在 2012 年的西南偏南(SXSW)大會上,Path 首席執行官 Dave Morin 表示:
“我們希望你跟合適的 150 人保持聯系。在你注冊 Path 后,它會使用你現有的社交圖譜的信息,試圖突出那些你最有可能與之共享個人資料的朋友。這也意味著你不能隨心所欲地添加朋友。一旦朋友人數達到了極限,你就必須刪除一些人才能添加其他人……你選擇共享信息的150人不會一直保持不變。它跟現實生活很像,一些朋友可能會斷絕交往,而新朋友也會進入你的社交圈?!?/p>
Path 引人注意的原因有很多,而它的創始人本身就是其中一個閃光點。
Path 由前 Facebook 產品經理 Dave Morin 和前 Napster 二人組 Dustin Mierau、Shawn Fanning 創立。
作為最了解 Facebook 優勢和弱點的人之一,Morin 要把 Path 帶往與 Facebook 相反的方向,這也讓人們期待它成為 Facebook 最強大的對手,重演一場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一樣造就雙巨頭的行業對決。
據此前媒體報道,Morin 最初設定好友上限為 50 人后,一直在探索一個合適的好友數量,當他看到鄧巴數字的論文后,他還打電話給鄧巴本人以確認研究細節。
Path 默認的“朋友”概念比鄧巴所講的“朋友”概念還要私密和窄小得多,它的產品設計讓用戶分享自己是“睡著”還是“醒了”,并在 2010 年代的初期,在移動互聯網的最萌芽狀態,就率先和 Nike 等運動廠商合作以獲取和分享用戶的身體節律、運動記錄。
在當時,這些狀態的意義并非停留在簡單的敘述本身,而是宣告了一種一絲不掛般的坦誠,這樣跟“朋友”分享自己是要冒風險的。
與此同時,一個不得不說的要點是:Path 的用戶體驗也遙遙領先和超前于它所處的時代,它甚至引領了眾多后來者,以至影響到操作系統級別的設計規范。
它制作了包括下拉刷新、滾動條、對話框、卡片等控件的自定義樣式,有細膩可觸的轉場動畫,有一套不同于操作系統,但又包羅萬有的設計語言。
這一切讓 Path 看起來就像是來自未來的一款產品,它在用戶體驗上如此極致的追求,也是為社交網絡的最終目標服務——因為分享自己私密的內心始終有風險,有阻力,所以要把這個分享環境打扮的像一個真正的家,在里面安住的小小心靈才不會慌張。
它紅得讓人嫉妒,死得無聲無息
Path 在創辦最初的幾年一直保持著非常高的融資記錄,和包括谷歌在內的多家巨頭對其收購的興趣,在鼎盛時期,該服務擁有大約 1500 萬用戶,曾經以 5 億美元的估值募資。谷歌只用了幾個月時間考察,就開出 1 億美元的價格企圖買下它。
總而言之,Path 從硅谷頂級風投 Index、凱鵬華盈和 Redpoint 等投資者處一共募集了 5500 萬美元。
原因有很多:包括聯合創始人的豪華背景、清晰的產品目標和嚴格的質量把控、瞄準 Facebook 的競爭定位等等。
但是越是這樣,創始人們越不著急,Path 發布 2.0 版本用了一年多來打磨,期間只是象征性發布了幾個圖片濾鏡而已。
這樣類型的產品,要么會真的有朝一日羽化登仙,紅得發紫,要么會一路下行,泯然眾人。
科技業界前面的例子沒幾個,可后一種卻數不過來,包括被雅虎收購的一堆 Web 2.0 創業者以及雅虎本身,還有 Digg,StumbleUpon 之流。
曾經能挑戰 Google、Facebook、微軟等地位的獨角獸和準獨角獸們數不勝數。它們最終死去的時候,對它們懵然不知的“互聯網原住民”們如果聽說過它們鼎盛時期的融資和估值數字,恐怕會驚訝的跳起來。
很遺憾,Path 也淪為后一種,它此后再沒有回到過曾創造過的巔峰。
締造 Path 的靈魂人物 Morin 是從 Facebook 產品經理的位置上出走的,他比同時代的人更多地使用 Facebook,也更早地體會到如今困擾所有人的信息過載和社交疲勞問題。
他對問題的感受是如此的迫切,以至于他的老東家不可能幫他解決煩惱,也許只有帶著這種原始沖動的人才真正適合創業。
但在 2010 年代頭幾年,社交網絡對大多數用戶還處于“剛剛好”甚至“還不夠大”的階段,Path 要解決的是一個并不迫切和嚴重的問題。
當時 Facebook 只是在電腦網絡上有優勢,它本身和 Instagram、WhatsApp 還沒有在手機上肆虐開來。想想看,當時人們還在對“開心農場”這類的游戲興奮不已;至于引發扎克伯格去國會作證的干預選舉之類的大問題,就更是還不存在。
所以 Morin 的痛苦并不能讓大多數社交網絡用戶感同身受,直到好幾年后,此時 Path 已經氣若游絲。
現在,Facebook 充斥著各種第三方應用自動生成和同步的“生日快樂”祝福,游戲邀請鏈接和并不在平臺上互動而產生的消息,就算你在 Facebook 的狀態下留言,本人也不一定看得到。這還不算被各國政府痛批的“假新聞”什么的。Path 當初的設計也允許用戶將選定的部分 Path 狀態同步到 Facebook,以滿足他們有時需要同時對親友和外人“廣播”的偶然需求。
即便 Facebook 充斥著“僵尸”、機器人和面對用戶平均年齡加速老化的狀況,人們依舊寄希望于 Facebook 自己解決問題;而就算這些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大家也就忍了。也沒幾個人會真的 #deletefacebook ,這成本高得讓人不敢想象。
意圖挑戰和解決問題的 Path ,直到最終死去的時候,也都沒有太多不滿 Facebook 的人知曉它的存在。
它死于用戶的誘惑和背叛
人們太懶惰了,他們嘴上抱怨著,但始終不愿意真心做出犧牲和改變;人們又太貪心了,而且是反復無常的,他們不想停留在他們曾親口說出的需求那里,不想被曾經的需求所限,還想著要更多。
很多人都記得亨利·福特發明汽車之前所做的“用戶調研”:他問人們需要怎樣的交通工具,很多人都說想要一匹跑的更快的馬。那么,如果你真的造出了跑得更快的馬,又會怎么樣呢?用戶大概會進一步被框定在“馬”這個概念中,不斷跟你抱怨它跑得還是不夠快,上下馬太麻煩,而且還創造了更多的馬糞。
就算用戶曾表現出信誓旦旦的承諾,最好也不要完全聽從他們。你在產品中如實設定了他們想要的規矩,他們反而會感到非常的不舒服和不耐煩,甚至會因此遷怒于你產品沒做好。
在《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中,老校長鄧布利多為獲得道具,必須飲下毒藥。在喝藥之前,他叮囑隨行的哈利作為協助,說他可能會變得極度痛苦,甚至出言反悔,以至于無法繼續喝下這個藥,但是哈利的唯一職責就是要督促他把藥喝干。這時的哈利,也跟日本武士切腹自殺時候的“介錯人”職責相似。
一個想要用規則來約束用戶行為,確保他們遵守最初設計目標的產品,就好像是哈利這樣的“介錯人”,他們逼著用戶做用戶本來承諾會遵守的約定,有如逼迫他喝下毒藥一般。然而軟件產品,特別是社交網絡并沒有如小說和武士道那么大的強制力。
大多數時候,用戶自愿用一個“非主流”社交軟件的本來目的,是獲得身心的愉悅和放松,但是堅守規則的“死板”和隨時轉換原則的“跪舔”似乎兩者都不太合適,其中的平衡相當難以把握。要想獲取既能堅持原則不動搖,又能創造價值和營收的用戶,恐怕只能像當今的“知識付費”一樣,鼓勵學員們如朝圣一般打卡,但 Path 肯定也不想收獲這樣的用戶。
在 Path 的實踐中,他們篩走了原本不滿 Facebook 而出逃的用戶中的絕大部分,只剩下那些嚴格自律,對好友有潔癖,且愿意承擔隨時刪除好友關系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極少一部分用戶。結果,Path 根本無法達到原先設定的用戶數和盈利目標,這也引發了公司自身對于發展路徑的不確定。
在很多年都沒有獲得起色,盈利無望的情況下,Path 推出了 Path Talk,允許商戶運行“公眾號”推廣商業信息,然后又嘗試過“漂流瓶”一類的功能,最終它完全取消了 150 人好友上限這個最為標志性的特征。Path 對過去原則的背棄標志著公司整體的迷茫和沒有方向,但是這既沒有幫助它挽回頹勢,更違背了它存在的初心,在趕走老用戶的同時,又不能拉來新用戶。
2015 年,最主要的創始人 Morin 離開 Path,然后公司被韓國最大的社交網絡 Kakao Talk 的母公司收購。Kakao 收購它主要是看重它還殘存優勢的印度尼西亞,它在那里還有 400 萬用戶;但 Path 不論怎樣掙扎都沒法進一步繼續發展,它只能被放棄掉。
就像其它一些陸續被放棄的,或是救不活的產品——QQ 寵物、人人網什么的,Path 也曾給充分使用它的人帶來過美好的回憶,承載了其中的真情實感。考慮到它產品設計的本意就是:小范圍分享最私密的一部分心情。它的忠實用戶聽說停運消息之后所受到的打擊也會更沉重。
但這沒有什么太大幫助。一個人人平等如烏托邦的小圈子,可能會給身處其中的人帶來短暫美好的幻想,但是當幻想的泡沫破裂之后,這些“最忠實的用戶”本應挽狂瀾于既倒,趕緊進去撐起來一點活躍度或者用別的怎樣的方法(給開發商捐款?),但這對他們要求太高了。他們更多的是樂見其成,并不打算出手相救,如果離開了,就不會再有半點牽掛。
Path 用自己的生命告訴所有開發者:不要太把用戶自己說出來的需求當回事。
你到底想怎樣?
說到這里,你覺得我們的 Facebook ——也就是微信朋友圈還有得救嗎?下一個有煙火氣、有朋友的“朋友圈”到底在哪兒?
看起來你似乎需要的是一個把好友人數限定在鄧巴數字以內的軟件,好讓自己的朋友圈看起來不那么擁擠;或者看起來你要的是一個上了鎖的日記本,就像微信小號或者分組可見一樣。
對啊,其實為什么你不是真的用微信小號或者分組可見來實現呢?這都是軟件自帶的功能。
所以和看起來不同,你需要的實際上遠遠不止是縮減好友數這么簡單,還包括在臨時有需要的場合,及時的加上一些好友,但是又在不需要的時候屏蔽,但又還得隨時保持能解封的權利。你做的幾乎每一個動作都渴望能后悔,能撤回,你體驗了簡單的分組規則或者不分組的生活幾天之后,馬上就會新發明出另一套復雜的分組制度。
你一定看過所謂“一個女生宿舍 6 個人建立了 5 個微信群”這樣的報道,這完美的說明了為什么軟件原本預想的功能,和最終用戶的活學活用之間,可能會有天壤之別。
沒有人能真的滿足你,這個最終用戶,這個魔鬼般的“產品經理”的飄忽不定,出爾反爾的需求。微信、QQ 空間、Facebook 們能做的,也就是把盡可能多樣的需求都做到一個產品里去,并讓你自由選擇。
當用戶連什么算“好”都無法給出準確定義的時候,要不要建立一個更“好”的朋友圈,這恐怕只能靠用戶自己解決了。
作者:航通社,微信公眾號: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微博:@lishuhang
本文由 @航通社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朋友圈的私密形態、共同好友顯示規則就是借鑒了Path
良心之作不被大部分社會認可是普遍的。
原因可謂是當今社會已無良心!
就想這篇文章,寫的這么好,竟然沒有評價與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