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只是火了,如何推行仍是個問題

0 評論 8079 瀏覽 0 收藏 9 分鐘

東東推薦:名人和媒體把“互聯網+”吹上了天,那些探索多年都未能實現互聯網化的傳統行業實在太多。即便在風口上,他們也難以短時間飛上天。問題也就來了,過去那么多年的探索都未實現“互聯網+”,以后就能實現嗎?

剛剛結束的IT領袖峰會成為“互聯網+”的另一場辯論會,李彥宏、馬化騰及楊元慶各自都有其見解,每個人的觀點都有道理。言辭之間,互聯網企業都對“互聯網+”充滿了期待,他們認為“互聯網+”行動計劃能夠推動中國經濟結構重塑。幾乎業內人士全是這樣的看法,甚至也有“互聯網+”能夠讓中國經濟“彎道超車”歐美等國的說法,就差說“互聯網+”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途徑了。

不管名人怎么說,也不管媒體怎么吹,似乎人們對這個國家級戰略決策有些過于樂觀。人們提到的都是”互聯網+”各大行業的成功案例,而那些探索多年都未能實現互聯網化的傳統行業實在太多。問題也就來了,過去那么多年的探索都未實現“互聯網+”,以后就能實現嗎?

如何推動“互聯網+”?

從提出“互聯網+”戰略到具體實施,會有一個很長的過程。要想真正實現”互聯網+”全行業,必須要深入到行業中去才行,不能只作表面文章。這不是某個相關部門的,也不是某些專家學者的,需要每一個行業都做這個研究,研究如何快速讓全行業實現與”互聯網+”的融合。同樣,這也不是一個僅僅靠幾個懂技術的人就能做的事,最終推動”互聯網+”向前發展的應該是廣大傳統企業的逆襲。

我們想盡各種方法去付諸實踐并實現”互聯網+”的宏偉藍圖,這是一場攻堅戰,大部分傳統企業還停留在工業發展2.0時代甚至更早,哪些已經實現3.0的傳統企業同樣改造起來也是相當困難。擺在眼前的第一點就是如何讓傳統企業接受這個觀點,因此”互聯網+”不是簡單的互聯網企業改造傳統企業,而是一項系統的工程。

各商學院研究商業模式大概非常熟練,但是真正應用傳統行業怕是要差很多,幫助一個創業者設計商業模式問題不大,但是要改造一個企業要困難的多。一個簡單而實際的問題,如何解決生產制造企業不污染并且能生存的問題?如果真的要實現“互聯網+”,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及財力,更重要的是能力與精力,這些都將落到80、90后的身上。60年代有知青下鄉,2000年后有西部支教,當前有大學生駐村,再往后當有”互聯網+”進企,每個企業都應該配備專業人才,負責培養和指點企業的轉型及升級改造。

推進“互聯網+”的幾個難點

這就意味著,”互聯網+”雖然是萬能的,但并不是藥到病除的良藥。對于那些有著頑疾的企業很明顯是不適用的,或者要持續給藥才能使其健康恢復?;蛘?,”互聯網+”的推動與實施也應該有一個五年或者十年計劃,有計劃分批量的對各級城市的各級企業進行改造,一步步的實現企業與互聯網的融合,自內而外的實施““互聯網+””,而不要最終變成“形而上學”。

“互聯網+”實施的難題有以下四點:

第一點在于政策制定與技術改造的不匹配上,三、四線城市難以短期內找到足夠的人才配備到每一個企業。

第二點在于員工新技能普及,想讓已經習慣了原來工作流程的員工操作新的流程,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適應。

第三點在于生產設備的改造,升級生產設備需要花費足夠大的經費,這對于盈利不夠的商家來說是個很大的難題,有相當一部分的企業都在生存與死亡的邊緣,拿不出這部分費用。

第四點,企業轉型升級最終改變的是企業內部的人事架構、運營流程、管理制度、供應鏈及價值鏈等,而非形式上的設備更新。最難的就是傳統企業體制與互聯網扁平化的沖突,這幾乎是不可改變的,強如中國移動這樣的高科技含量高互聯網化的公司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更不用說一般企業。

傳統企業應該就地轉型還是推倒從來?

因為傳統企業互聯網化有很大的困難,傳統企業對于”互聯網+”的思考至少有兩個角度:首先,是不是應該響應號召重塑企業,借助”互聯網+”來轉型升級,但這會浪費極大的人力、物力及財力,搞不好還會踏上一條不歸路;其次,可以徹底革了自己的命,推翻現在的一切重來,顛覆掉以前打造新的商業模式。以上兩點,企業自己乃至當地政府都需要考慮的。那些正在盈利并且持續改造自身的企業應當給予相當的助力,但是對那些與時代發展不符,不適應今后發展的企業應當給予一個程度上的判斷,然后再考慮是輔助轉型還是勒令關停。

譬如,那些污染嚴重的、生產落后的、解構不合理的、產品無生命力的企業,是否有繼續存在的必要,是必須要探討的。即便是政府不出手,也會被”互聯網+”時代的同行業先行者淘汰。擺在這類企業面前最嚴重的問題是,這些企業大多是十幾年前的國企轉型股份制企業,重規模大生產的企業大多有成千上萬的員工,這些員工的背后是成百上千的家庭,如果解決不了員工的再就業問題,被市場淘汰或者政府強制執行的企業與當年的下崗再就業沒什么區別。

傳統企業或將繼續抵觸、觀望及徘徊

那些肩負著歷史使命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也不是萬能的,但是他們有責任與義務去做這個時代的排頭兵。他們一直是超前在做這些都,無論是互聯網品牌結合傳統制造,還是電商走進農村,又或是金融走進千家萬戶,甚至于“人人都是自媒體”,都是互聯網+各傳統領域打造的新型商業模式。今后,將會有更多的行業被互聯網化,每一個行業都會貼上“互聯網+”的標簽。

雖然互聯網企業們在努力,但是仍舊有很多傳統企業對于互聯網是抵觸的,大部分行業是在觀望的,還有的在多年前就探索互聯網化,但是到現在都未能實現。整體而言,線下的原始財富與市場仍占經濟的重頭。這中間,還有很多傳統企業是不受互聯網影響的,這些企業想要被“互聯網+”徹底洗禮,大概要費一番周折。

只是,當前全國都沐浴在“互聯網+”的春風下,春風拂面而巍然不動自然可行,可是錯過了這陣春風,又怎能去風口上做一只快樂的豬呢?或許,這部分人根不能就沒想過到風口上面看看下面的世界吧。

本文作者:@王吉偉;來源: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