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edict Evans :消息應用與移動平臺

0 評論 10287 瀏覽 2 收藏 17 分鐘

原文是Benedict Evans對未來移動平臺和消息應用走勢的宏大探索。他認為Facebook、騰訊等消息應用巨頭正在設法成為用戶一切行為的代理,但是各自采取的手段不 一樣。騰訊的微信力圖成為所有app的開發平臺,而Facebook的Messenger則希望成為一切消息的管道。微信是把消息變成 app,Messenger則是把app變成消息。但是蘋果、Google這些移動平臺巨頭對此未必會坐視不管,可能也會通過對消息面板的控制來遏制消息 應用的壟斷。但是所有這些壟斷的沖動都需要面對一個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將來的消息傳遞的形式未必就是現在的這些消息應用,恐龍再大,也有滅絕的一天。 Ben對微信在海外的前景并不看好,原因是微信沒人用,更確切地說是他不看中文,自己不用。

智能手機給互聯網帶來了一個根本性的改變—手機本身成為了社交平臺,這體現在4點:

  • 每一個app都可以訪問通信錄從而獲得即時社交圖譜。手機號碼尤其充當了獨特的身份標識。
  • 可以直接訪問圖片庫和攝像頭,令分享變得容易。
  • 推送通告意味著大家不用查看網站或打開郵件就能收到消息。
  • 每個app只用兩下即可返回主屏,服務切換更加容易。由于主屏幕上的圖標(相對于Facebook應用的二級菜單)更便于查找,功能聚焦成為app趨勢。

因此在智能手機上把來自不同公司的服務加進來要比桌面容易很多,更關鍵的是,同時使用多個app也容易多了。在這個底層平臺之上,大家可以針對不同的行為、 內容或社交群體切換app,并且一直如此。所以就有了試圖利用這一點的app的爆發。Facebook收購了其中兩個最大的app,Instagram和 WhatsApp,但是Facebook沒法把它們全部都買下來。

研究這些app,我們可以發現3條線索:

  1. 或多或 少均具備單純的個人對個人的會話功能、外加群聊、圖片、貼紙、語音剪輯等。到目前為止全球市場的大贏家顯然是WhatsApp,統治了美國和東亞以外的其 他地方(其消息發送量要比全球整個短信量多出50%),但是Facebook Messenger干得也相當不錯(基本上是在美國)。估計這一塊不會有什么創新了,有的話主要也將是這兩個領域:
  2. 心理學方面的新玩意 兒—app可促進或利用的新的行為或態度。基于手機這一底層的社交平臺,哪個app能找到哪個就可以火。例子包括Instagram(照片分享)、 Snapchat(閱后即焚)、Yo、Yik Yak、Secret或者Meerkat等。不過要找到這樣一種行為是比較難的,首先要與眾不同,同時要有足夠吸引力,這樣才能發展;但是又不能太怪異或 者太特別,這樣容易成為噱頭或者一時愛好,要不了多久就銷聲匿跡,除非能在靠特別之處壯大客戶群之后演進,就像Snapchat那樣。
  3. 平臺—旨在點對點聊天之上拓展UX,成為開發平臺的聊天應用。中國的微信、日本的Line以及美國的Kik就是很好的例子。

聊天應用變成平臺的可能性就是令這一領域興奮無比的特洛伊木馬。賣貼紙是一碼事,但推銷用戶又是另一回事:你能不能利用社會化的手段去傳播內容、獲取用戶,然后解決app安裝的問題?這能不能成為繼web和原生app之后的第三種運行環境(runtime)和渠道呢?

首先獲得巨大成功的是擁有5億月活躍用戶的微信,微信既是聊天客戶端,又發展成了開發環境,它采用的是web視圖和API,開發者可以在app內開發能利用定位、身份、支付等工具的服務。匯錢、打車、訂餐、訂單跟蹤等等無所不能。所以,它跟web一樣,你不需要安裝新的app去訪問這些服務,不過跟web不一樣的是,它們還可以利用推送、聊天以及社會化手段去傳播。這跟Facebook以前的桌面平臺差不多,只不過是在移動側。

關于這種做法,一種普遍的批評觀點認為它“不過是一個門戶而已”,而把許多不同的服務集成到一個app里面注定會像桌面時代的Yahoo那樣被更多更強大、功能更聚焦的產品所替代。另一種更微妙的說法是微信只在中國行得通,因為那里的市場不一樣—缺乏垂直領域的殺手應用(Google、Facebook、Amazon),而是綜合大型公司(BAT)的平行水平化的競爭。微信提供的是你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基元(primitives)”。這種說法可能也有道理—但是微信(以及可進行深度集成的百度地圖等類似產品)也向我們展示了如果大型門戶做得更好的話可以是什么樣子的。也就是說,如果Yahoo沒有沉睡10年的話它會不會變成這個樣子?

許多人認為Facebook會克隆微信,但實際上前者卻走了一條頗為不同的路子。Messenger并沒有把自己變成開發平臺,而是開放自己,成為手機上以 及web上所有其他東西的管道。也就是說它既處理平臺的線程,同時也處理上述的病毒式app線程,這跟微信不一樣,更像iOS和Android的通告面 板。(跟國內的BAT相比,哪怕是自己收購的其他產品,Facebook也沒有整合成一個大平臺的考慮,究其原因是不是要上升到文化層面去分析呢?)

首先,如果你想到了一種很好的消息傳遞內容類型(一種新的可能發生病毒式傳播的心理學效應),你的iPhone或Android app現在可以直接將其插入到Messenger app里面,你的app也可以直接在Messenger里面調用。Messenger有精選app清單(有鏈接到蘋果應用商店或Google Play),更關鍵的是,發布到消息線程的每一條內容都帶有安裝app的鏈接—這相當于一個病毒式傳播的鉤子。Facebook已經為“貼紙按鈕”開發了 API,并把它變成了第三方app的獲取渠道,讓整個互聯網在里面占據一席之地展開競爭,而Facebook自己則充當了看門人的角色。

微信在一定程度上也實現了這一點,通過把一切都轉成微信內的web視圖上來避免app安裝的問題,但是這種做法限制了復雜性,比方說在web app之內制作視頻剪輯是很困難的。Facebook想辦到這一點—提供豐富的原生代碼來制作很酷的東西,但是又不需要安裝app來進行傳播。

這一步走得非常巧妙,而且極具誘惑。Facebook打算自己來指定下一個Snapchat。是,智能手機是一個社會化平臺,在上面同時使用多個社會化 app也不難,但是你得在第一時間克服安裝app的障礙,光這樣還不夠,還得讓所有的朋友都安裝了才能向他們發東西。Facebook試圖繞開現行的應用 商店機制—你可以直接把內容放進現有的Messenger(6億月活躍用戶)里面。然后只要有一個人安裝了某個很酷的app,他就可以發消息給朋友看到該 app的內容(即便對方沒有安裝該app),如果對方覺得很酷,只需點擊附加的鏈接即可安裝。

因此用戶獲取變得簡單了許多,但這些用戶仍然 是Facebook用戶,且一直都會是。對于Snapchat等其他新的獨立網絡來說,Facebook簡化內容抵達用戶的舉措卻會成為自己獲得用戶的枷 鎖,因為它們必須與整個應用商店的app競爭在Facebook中露臉的機會。對于Facebook自己而言,這可以就避免“打地鼠”的麻煩—以后每冒出 新的酷的聊天類應用(Instagram、Whatsapp)時可以不用花大價錢去收購了,只需讓那些溝通形式在Messenger內部發生即可,這時候 那些app用的是Facebook的社交圖譜而不是手機地址簿。這種做法是很有誘惑力的,因為Facebook給那些app的發展拆除了一個主要障礙(誰 能夠拒絕這龐大的用戶群呢),但是又被Facebook控制了命脈。以后的新興app都將面臨兩難的選擇:加入Facebook陣營,你很容易就可以獲得發展的機會,但是控制權在Facebook手上;你也可以驕傲地選擇不加入,但需要為了安裝量而與Facebook和它的合作伙伴組成的龐大陣營競爭。

用戶用Facebook登錄網站下訂單時,Facebook允許網站無需安裝自己的app到手機上就直接發送消息給Messenger也很有趣。比方說用戶 訂了一雙鞋,然后可能會收到Messenger的消息說鞋沒貨了,要不要換一雙。這是對電子郵件(以及Gmail)的又一次打擊,是把溝通和電子商務納入 Facebook數據平的又一次嘗試。不過這種做法跟前面的app一樣,網站跟用戶的溝通互動變得更加豐富和活躍,也不需要安裝自己的app,但是整個訪 問完全受Facebook控制。

把這些東西串起來,似乎Facebook無意與其他聊天應用競爭,而是重新定位把自己局限在聊天應用和更廣 泛的智能手機交互模式上。Facebook Home想要取主屏幕和鎖屏—用Messenger將那些通知拉進自身應用,然后收編手機上大部分未來的溝通形式,以這種方式來接管通告面板。

這么做很有意義—通知本身成為了第三個運行環境。下拉面板聚合了手機上的所有活動,Google和蘋果讓通知變得可執行,可以有載荷。通知欄上的消息現在已 經多得讓你想找過濾設置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通知面板扮演了“跨平臺兼容性”的角色,這種角色是部分人希望消息應用也能演好的—我的所有的消息應用的通 知都應該在這里出現。人與app、社會化消息應用等的主要交互越來越多地發生在一個小小的、帶1、2個按鈕的彈出窗口上。所以是不是應該有個原生的、聚焦 于消息傳遞的UI?相對于在消息應用內置開發獨立app的輕量版,把發自原生app的形式豐富的可操作消息聚合到通知面板是不是會更好?一旦有了那種運行 環境,是不是還需要在手機上開發獨立app?直接發送那種消息(真正的從遠端下載的小型applet)不就可以了嗎?把app變成消息和通知,或者把消息 和通知變成app,你選哪一種?

與此同時,智能手表以少量合適的動作強化了內容原子單元的模式,即只是簡單瀏覽一下若干關鍵內容而不是被淹沒進專門設置的UI里面。因此,繼把網站從web瀏覽器解綁到app之后,通知又向前邁出了一步,將內容或動作的每個部分(每一個名詞或者動詞)分解為獨立的原子。于是,訂車的操作只需要抖一下手腕然后在手表上敲擊一兩下即可,不再需要從兜里掏出手機,加載某個app然后瀏覽上面的UI。

很顯然這會引出一個問題,平臺的主人對此會袖手旁觀嗎?整個過程應該有Facebook還是平臺(移動OS)主人來完成?蘋果或者Google會不會引入過 濾算法對整個系統的通知面板消息流進行管理?如果是的話程度是否跟Facebook對新聞摘要合作伙伴的致命管控有得一比?這兩家都有自己可靠的移動消息 應用(非開發平臺型),在智能手機OS的通知功能上也都做了大量工作,但顯然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蘋果已經允許網站在OS X上發送推送通知,而Google顯然在努力推動Chrome成為開發環境,因此來自web的通知也是有意義的。

不過他們做這件事還是有障 礙的。比較明顯的一個障礙是這兩者都缺乏在桌面的社會化存在,想推動從web到移動端的個性化推送并不容易—因為你在web上面購物的時候既不是用蘋果的 賬號也不是用Google的賬號登錄上去的。另一方面,在Android上面你是一直都登錄的,而很多跡象表明蘋果可能打算用TouchID作為統一身份 平臺,當然,他們都可以訪問你的通信錄。所以蘋果和Google很容易就可以讓app把通知推送給你沒有安裝app的朋友。與此同時,隨著用戶逛電子商務 網站的過半時間和1/3的交易額發生在移動設備上,也許web身份平臺的重要性也許逐步下降。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有趣的可能性,如果你認為Google Now或者Passbook可能適合這個的話。

所有這一切的核心問題是,還有多少事情尚未得到解決。這20年來我們的主流互聯網體驗是 web瀏覽器加鼠標鍵盤,然后最近這10年Google是我們網上沖浪的手段,現在智能手機終結了這一切,但是我們仍未選定新的模式,但是重返簡單舒適的 web模式似乎越來越渺茫。哪怕是在消息應用本身這一模式仍處于不斷變化中。前面我們提到了心理學方面的新探索,但是這里仍存在著比匿名或者過濾更深層次 的結構性問題,無論是SnapChat的閱后即焚還是Meerkat、Periscope的直播都有這樣的問題。下一個爆發的模式會是什么呢?同步或者不同步?一對一還是一對多?基于feed還是基于線程?算法過濾還是無盡流?富客戶端還是富消息?運行環境還是深度鏈接?這可能會成為Facebook的真正問題—下一個傳遞消息的東西也許根本不是消息應用。

 

原文來自:36KR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