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公開課、網易云課堂、中國大學mooc,綜合教育你pick誰

3 評論 15491 瀏覽 79 收藏 31 分鐘

網易公開課、網易云課堂、中國大學mooc三個產品的用戶重合度比較大,但可以看出三個產品的定位差異,滿足用戶不同場景下的需求。那么這三個產品,你會選擇誰呢?

一、目的

本文旨在通過對比研究網易公開課、網易云課堂、中國大學mooc,探討綜合教育的模式,為之后自研教育類產品提供決策輔助。

二、市場分析

1. 政治政策

2018年以來國家教育大政方針相繼得以確立,進入第2季度,總體來看宏觀政策未出現較大變動,教育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保持穩定,局部政策的調整變動一定程度上為在線教育發展帶來了利好。

(1)減負運動利好

首先是減負運動的持續加碼為在線教育帶來了發展新空間。第2季度,教育部赴各地專項督察減負令執行情況,政策落地及監管進一步加強,行業發展得到規范。

多輪整改下,中小學線下培訓行業將淘汰大量資質缺失的小型培訓班,行業整合加強,但家長需求仍將持續。同時由于線下培訓行業整合后價格、地域等因素發生變化,一部分家長將轉投在線培訓,在線教育有望迎來較大量級用戶增長。

(2)個人稅法改革提出增加教育支出附加扣除

其次,第2季度末個人稅法改革草案中首次提出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若本次稅法改革草案通過,子女教育支出稅收減免將使K12教育迎來進一步發展,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K12教育行業或迎來較大增長。

而繼續教育支出則影響在職人士的再教育意愿,繼續教育與在職教育也將迎來一定發展,在線培訓行業或受此影響而拉升。同時由于納入稅收減免后教育支出需要證明文件或同等效力的規范文件,教育培訓機構也將進一步走向正規化。

2. 經濟環境

(1)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

(2)家庭消費中,教育投資占比幅度大

據新浪數據中心《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顯示:中國家庭消費中,教育投資占比幅度大,教育消費占家庭年收入的20%以上。30%的家長愿意支付超過消費能力的學費,使用過線上教育的家長中40%的家長每年給孩子花費5000元以上。體現了中國家庭對教育的重視。

3. 社會環境

目前我國教育還不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內容方法比較陳舊,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素質教育推進困難。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教育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城鄉、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滯后。

4. 技術水平

技術的進步推動互聯網教育各類產品與教學手段不斷完善,移動智能終端設備以及應用軟件的開發和普及起到促進作用,對互聯網教育是一個重大利好。此外大數據挖掘和處理技術不斷發展,對于整個互聯網教育市場的快速健康成長起到關鍵作用。

5. 市場規模

根據Analysys易觀分析,目前互聯網教育市場相比于線下整體教育行業,市場份額占比仍較低,隨著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發展,預計互聯網教育市場在未來三年仍將維持增長的態勢。但隨著市場競爭增大,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傾向嚴重等因素影響,預計接下來市場節奏會放緩,增速較2017年回落。

三、產品概況

1. 基本情況對比

網易公開課和網易云課堂起步時間差不多,中國大學mooc比較晚。網易公開課專注于國際名校資源和ted演講等資源旨在分享知識開闊眼界,網易云課堂專注于職業課程旨在提升實用技能,中國大學mooc承接教育部國家精品開放課程任務,專注于中國名校的開放課程,旨在打破大學資源圍墻。

2. 下載量對比

Android的下載量是百度,應用寶,360,豌豆莢等主流應用商店的下載量總和。

從總下載量看網易公開課的下載量最高,從近30日下載量看,中國大學mooc領先于另外兩個應用,因為9月份是新學期開學,很多高校把專業課程教育計劃與中國大學mooc上面的課程相結合。

四、用戶分析

1. 年齡分布

網易公開課和網易云課堂年齡分布相似,用戶集中在20-39歲之間。20-39歲的用戶,網易公開課占72%,網易云課堂占80%,占全體用戶的一大半。中國大學mooc,用戶年齡跨度較大,20-29歲,30-39歲,40-49歲的用戶分別是25%,30%,27%,分布較平均。

2. 性別分布

三個平臺都是男性占比比較高,尤其是網易云課堂,男性占75%。

3. 地域分布

網易公開課和網易云課堂除了名字像以外,用戶畫像是相似的,地域分布前5名都是北上廣深杭,這些一二線,經濟發達城市,前10名的城市完全重疊,排名稍有不同。

而中國大學mooc的地域分布跟前兩個產品相差較大。前5名的城市里面只有北京一個一線城市。但有個共同點,排名在前面的都是經濟發達的城市,前10名的城市除了部分一線城市還有一些省會。

五、功能分析

1. 基本功能

(1)海量課程

網易公開課:課程分類有兩種分類方式,上半部分是熱門課程(含5個類別TED,可汗學院,國際名校,演講,國內名校)和公開課策劃,是內容再加工,表現形式不是簡單的文案或者視頻堆砌,有作者思考和整理的痕跡(含6個類別:燈下塵、網易公開課、趣味課堂、知識共享、課隨你變、態度公開課),下半部分是按課程的類型進行的全部分類(含25個類別)。

具有國外著名的coursera、ted、可汗學院等教育組織的視頻資源和國內外高校如哈佛,北大等學校的公開課免費資源。種類繁多,范圍比較廣,藝術、心理學、經濟學都有。近兩年還增加了音頻課程,今年5月份還推出了精品付費課程,課程越來越來多元化。

分類模塊的布局用宮格適合網易公開課有兩種分類邏輯。

網易云課堂:課程分類為:特別推薦(根據用戶選擇的興趣推薦,可調節用戶興趣)、辦公效率、職場發展、職業崗位、T&互聯網、人工智能、金融財會、語言留學、職業考試、職場之外10個類別。分類清晰,語言簡單明了,點擊分類tab,右邊會顯示對應的子級的分類。內容呈現方式是錄播視頻+ppt圖片+文檔。

網易云課堂專注于職業提升等實用需求,主打課程包含以就業為主旨的微專業、致力于為學生和在職人員增強使用專業技能。

據對外公布的數據:

截止到2017年12月,網易云課堂已經擁有3萬門課程,覆蓋18個教學領域,100多個細致分類,共計60萬多個課程視頻,合作機構、講師近萬家,累計注冊用戶達5800萬。

分類模塊的布局用側邊欄簡單直接適合網易云課堂偏職場的畫風。

中國大學mooc:課程分類為國家精品,計算機,經濟管理,心理學,文學歷史,藝術設計,工學,理學,生命科學,哲學,法學,教育教學12個類別。

網易與“愛課程網”合作推出中國大學mooc,Mooc是開放教育資源的一種,所以里面的課程大部分都是免費的,只有部分名師課程和考研課程需要收費。

據稱,中國大學mooc已與清華北大等120余所高水平大學和知名機構合作,開設課程總數超過5000門。分類模塊的布局用列表形式,樣式有點舊,不能充分運用空間。

總述:網易公開課專注于國際名校公開課、并輔以ted演講、紀錄片等內容,內容領域繁多,意在開闊眼界,啟迪思想。雖然網易公開課成立初衷是公益和分享,但今年5月4日上線精品付費課程,后面陸續幾個版本也著重對付費模塊進行改版,只能說一個需要反哺的產品是縛手縛腳的,能夠自給自足而又保持自己的初衷是最理想的狀態。

知識付費已經是一種趨勢,用戶習慣也很成熟,但同時市場同類競爭也很大,現在入場已經算比較晚,但按網易一貫風格,喜歡在市場穩定之后另辟蹊徑,希望公開課后面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網易云課堂主打實用知識和技能類的內容,課程內容豐富,已經擁有3萬門課程,100多個細致分類?!颁洸ヒ曨l+線上作業+直播答疑+就業推薦”模式的微專業,專注于職業提升等實用需求。

中國大學mooc承接教育部國家精品開放課程任務,與高教社“愛課程網”合作推出上線,2017年教育部更是啟動了“2017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工作”。中國大學mooc為用戶提供層次豐富,內容多樣的優質課程,但課程數量相對較少,主要是免費課程,收費課程主要是考研沖分課程。

(2)視頻播放

網易公開課:豎屏模式,播放屏幕占手機屏的40%左右,播放器上可以點擊分享,下載和收藏。點擊播放屏幕,頂部會顯示返回鍵,課程名稱,字幕(若使用外掛字幕)和報錯按鈕,字幕可以查看純中文翻譯或者純英文,中間右邊會有個是否鎖屏的按鈕,底部是暫停播放按鈕,播放進度條和全屏按鈕。

剛進入視頻的時候會自動加載課程,從上次退出的播放位置繼續播放。若視頻是合集且當前播放視頻不是最后一集,則當前視頻播放完后會自動播放下一集;若視頻不是合集或者是合集里面的最后一集,則當前視頻播放完后會推薦4個視頻和重播。

播放器下面會顯示所屬欄目(若有)的信息和當前視頻介紹,若當前視頻屬于某個合集,還會顯示合集的全部視頻,后面會有訂閱內容推薦和用戶對當前視頻的跟帖,再往下滑會顯示更多精彩推薦,播放器會從原來置頂的狀態變成右下角小窗。

用戶點擊小窗,播放屏幕會重新置頂。這樣的設置是因為上面的內容都是與播放視頻相關的內容,停留在這個位置的用戶可以理解為對當前播放內容還是很感興趣的。但當用戶滑到更多精彩的時候,位置已經很后,而且與播放內容關聯不強,可以認為用戶對當前內容不是很感興趣,可以弱化播放器,但是也容許用戶調整回原來的置頂的位置。

網易云課堂:豎屏模式,播放屏幕占手機屏的33%左右,播放器下面有分享,收藏,緩存,探索按鈕。點擊播放屏幕,只會顯示底部的暫停播放按鈕,播放進度條和全屏按鈕。

剛進入課程的時候會自動加載視頻,從上次退出的播放位置繼續播放。若視頻不是合集里的最后一集則播放完之后會顯示頁面是否要播放下一集,3秒不取消就會自動播放下一集,若視頻是最后一集則播放完后會顯示重播按鈕。

播放器下面會顯示當前課程的介紹,顯示課程里面的所有視頻。內容在一屏以內不需要滑動。

中國大學mooc:豎屏模式,播放屏幕占手機屏的全屏。點擊播放屏幕,頂部會顯示返回鍵、課程名稱、提問和討論,是否鎖屏和合集目錄的按鈕。底部是暫停播放按鈕、播放進度條、倍速、視頻連播、清晰度和分享的按鈕。若選擇了視頻連播則視頻結束的時候會自動播放下一集;若不選擇視頻連播則視頻結束的時候,則會停止在該視頻的最后一個畫面。

總述:網易公開課的交互和屏幕比例比較好,看起來比較舒服。但底部推薦內容比較多,可能會分散用戶注意力。

網易云課堂屏幕比例太小,豎屏模式看起來比較吃力,但是頁面布局很簡潔。

中國大學mooc只有全屏模式,不推薦。

(3)社區

網易公開課:“課間”功能有點不溫不火,首先課間功能應該是一半UGC一半PGC內容,里面的回復沒有審核,充斥很多廣告,外面分類“嗶嗶”“馬克圖文”“爆炸投”等看了很久都不知道具體怎么分類,很難通過字面上的意思了解到這個分類下的是什么內容,不同分類下面的的內容只看列表也看不出來有什么區別。部分分類下面的內容也很少,只有一兩條。用戶能夠創建問題。

模塊切換有三個模塊,一個模塊是最熱,一個模塊是最新,一個模塊是關注,最熱模塊放在最前,因為社區活躍度不高,最熱的一直是那一條,所以每次打開這個頁面看到的都是同一條。切換最新模塊,看到的也經常是同一條,第一條發布時間是2018/07/29,最新一條評論是4小時前的,第二條發布時間是2018/06/22,第三條發布時間是2小時前,很明顯最新是沒有按時間順序去排序的。建議優化下排序方式,排序方式與描述要相一致,默認的排序方式可以也只考慮熱度或者時間維度,但是增加點隨機的因子進去,讓用戶每次進去都能看到不一樣的內容。

網易云課堂:“發現”功能,分為推薦和關注兩個模塊。推薦模塊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每次刷新都會看到新內容,內容有軟文,課程和用戶評價。閱讀量多的有上千,少的只有個位數,數據很真實,不過只有零星內容看到有評論,看出用戶活躍度不高。用戶不能創建內容,但是能夠關注和停止關注內容作者,還能反饋內容為不感興趣,過時或者不夠專業。

關注模塊可以看到用戶關注作者的動態。模塊頂部有個“關注感興趣的用戶,豐富你的動態”的提示,點擊之后會跳到我的通訊錄,需要讀取手機通訊錄權限,相當于關注你的手機好友。這個跟提示語“關注感興趣的用戶,豐富你的動態”,語義有點不符,感興趣更容易讓人聯想到,根據用戶的行為興趣推薦的相似興趣的用戶。

中國大學mooc:沒有獨立出來的社區,但每個課程都會有個討論區,討論區里面分成綜合討論區,老師答疑區,課堂交流區。討論題因為來源于課程,對標的用戶是參與課程的用戶,所以每個討論題的回復數很高,而且回復的內容質量很高。

總述:網易公開課和網易云課堂都有獨立做社區模塊,但是效果都不是太好,公開課是PGC+UGC,但是PGC內容更新頻率低,UGC的質量不高,沒有審核機制,整體內容質量不高。云課堂是純PGC,用戶不能提問或者產出內容。社區內容很多質量也高,但是看閱讀量和評論很低,用戶參與度不高。

中國大學mooc沒有獨立做社區模塊,但是每個課程里面會有討論專區,討論專區的討論題跟課程相關度很高,偶爾還會看到老師的身影,所以討論區的參與度很高,而且內容質量也很高。但是討論也停留在這個課程,沒有更多后續的發展。

用戶粘性是教育類app的一個難點,好的社區功能可以提升用戶粘性,但是如何運營社區也是很值得考慮思量的,不要為了做社區而做社區,目前來看三個app社區功能還不夠好。

(4)記錄

網易公開課:沒有獨立的記錄模塊,但是有播放記錄,主要是記錄上次播放的位置,可以多端同步,下次打開視頻的時候會跳到上次播放的位置。

網易云課堂:“我的學習”模塊有學習記錄功能,用折線圖展示用戶學習情況,點擊箭頭還能夠跳轉查看用戶更詳細的學習記錄。下面顯示用戶加入的課程,并顯示學習的進度。

中國大學mooc:也有“我的學習”模塊,不過模塊里面只是顯示用戶加入的課程和對應的學習進度。

總述:網易云課堂的學習記錄更直觀,讓用戶更容易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

2. 特色功能

(1)網易公開課:一萬分鐘

一萬分鐘計劃是網易公開課推出的體系化學習任務。

這個功能很明顯是為了增加用戶粘性,從首頁每天會提示剩余幾分鐘未完成,到簽到日歷,排行榜都是在激勵用戶持續打開應用。但堅持學習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一萬分鐘計劃里面還引入了容錯機制就是補簽,只要用戶當天學習時長超過計劃時長,就有可能補簽一次7天內的日期。

用戶還可以隨時設置每天學習計劃的時長,另外當你當前學習計劃未完成但你要增加一個新計劃的時候,app會彈窗提醒你,加入新計劃會增加天數,是否要調整計劃。這些設置能夠讓用戶能夠靈活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很好緩解人高估自己學習能力導致設置過于苛刻的計劃,然后完成不了計劃,最后放棄計劃,app束之高閣這種情況。

現在我只看到有17個學習計劃,但是包含了很多類型,哲學,經濟學,辦公室技能都有。

但是提示那里顯示的不太好,顯示剩余時長和超出時長的UI樣式一樣,沒有什么不同,要認真看文字才能看出是離目標剩余多少分鐘還是超出任務多少分鐘。

(2)網易公開課:個人勛章

網易公開課的勛章是我看到最有誠意的勛章,點擊的動效很流暢,已經獲得的勛章點開有3D動效,可以隨著手的動作拖動,勛章上面還顯示用戶名稱,你是第幾個獲得這枚勛章,獲得的時間,頒發單位,很有儀式感。未獲得的勛章點看是平面展示沒有顏色不能拖動。

里面還有一些分等級的勛章,像打怪一樣,一步步升級,這個設置挺好,對于處女座或者完美主義者簡直會被逼瘋,看到一款勛章里面只點亮了幾個勛章,會很有沖動想把所有階段都給點亮了。

勛章分成任務勛章和學習勛章,任務勛章是針對app操作設置的,跟其他app上的勛章設置差不多,普遍門檻不高,有個激勵的作用。學習勛章是針對內容設置的,涉及到的內容很廣,激勵用戶擴展多方面的興趣。

但因為已獲得的勛章是3D效果所以打開的時候加載比較慢,這個體驗在有分段的勛章里面尤其明顯,因為你要點開不同階段的勛章都要load這個3D效果,不知道能不能把區分階段的星星跟勛章分開加載,能夠快點加載出來,不能的話我覺得分段的勛章。

不同的階段勛章可以有點不一樣,一個是因為光靠星星區分,因為顏色,設計的原因,個人覺得肉眼看區分度不高,一個是用戶加載這么久,結果出來的是跟前一階段長的一樣的勛章達不到等待的期望值。

(3)網易云課堂:微專業

微專業是由網易云課堂聯合知名企業一線資深人員或行業專家,以就業和掌握實用為主旨設置的系列課程。

大部分的微專業都要付費而且價格不低,目標用戶精準定位為畢業準備找工作或者準備轉行這些有就業需求的用戶,他們比起其他人有更強的學習需求。

微專業比網易云課堂上的精品課程形式更豐富,有錄播視頻、ppt圖片、文檔、線上作業、直播答疑、群聊交流、討論區發帖提問(PC端)的環節,對于部分專業更有學前測試的環節,多種形式的互動方式,不僅提高教學質量,還能提高用戶的完課率。

學習完課程并通過考試的用戶會得到證書,此時證書的含金量是個關鍵因素,如果證書能夠在對應行業獲得足夠多公司的認可,成為行業的一個標準,會大大提高用戶的積極性。

(4)網易云課堂:賺錢推廣

今年年初,網易云課堂的“網易運營方法論”海報就狠狠地刷了一次朋友圈,其中用到裂變和二次分銷機制(即一級分銷60%分成,二級分銷30%分成)。具體的分析這里不做詳細描述。

(5)中國大學mooc:考核

考核功能有兩種形式,分為測試和作業,題目有選擇題,判斷題,主觀題,做題有對應的時間限制,并有對應的提交次數限制和截止時間,提交之后還會對用戶的答案進行評分,形式非常規范。

所以現在很多高校為了適應教育信息化時代發展,選取了中國大學mooc的部分經典課程作為學生選修學習的課程,完成這些課程后也能獲得相應的得分。

六、分析總結

通過對網易公開課、網易云課堂、中國大學mooc,我們可以從中發現一些差異。網易公開課的定位是開拓眼界培養興趣,所以內容資源廣而淺,但是無法滿足用戶深度學習的需求。

所以2年之后,網易云課堂誕生,滿足用戶學習實用技能的需求,內容專注于職場應用。后來網易更是跟高教社合作推出了適合深度學習的中國大學mooc,內容來自于高校精品課程。

雖然三個產品的用戶重合度比較大,但可以看出三個產品的定位差異,滿足用戶不同場景下的需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類產品的用戶粘性普遍偏低,網易公開課,網易云課堂和中國大學mooc都有根據自身產品定位的差異,應用不同的方式去提高用戶粘性和完課率(如網易公開課的課間和一萬分鐘計劃,網易云課堂的發現和微專業,中國大學mooc與高校合作)。不過仍需要不斷優化,像是3個app的社區功能效果都不太理想,可以更進一步運營。

七、參考文獻

【1】易觀:《2018年第2季度中國互聯網教育市場分析》

【2】新浪數據中心:《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

【3】易觀:《中國互聯網教育市場交易規模趨勢預測2018-2020》

【4】百度指數:《關鍵詞——網易公開課、網易云課堂、中國大學mooc》

【5】鯨媒體:《布局教育,網易的“另類”打法是什么?》

【6】《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年) 》

 

本文由 @kath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開言英語

    回復
  2. 寫的很棒????,謝謝分享!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