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只是皇帝的新裝?創新只是偶然事件,創業者應回歸產品

0 評論 12438 瀏覽 1 收藏 16 分鐘

眼下互聯網創業市場(創業本身已經成為了一門生意)上,盛行著一股創業就要改變世界的風潮,人人都有一種氣吞山河的氣勢,其實仔細思量會發現這很可怕。改變世界的愿景本身并沒有錯,但是如果是為了改變而改變,那么可能就有一點本末倒置了。

買彼得蒂爾這本書,完全有種跟風的原因。買回來后用最快的速度給看完了,卻并沒有產生太大的思想沖擊,整本書的內容很平淡,講得內容也不過是一些被成功學家講過無數次的東西,那就是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彼得蒂爾告訴我們,不要關注從1到N的過程,而要從0到1去思考,尋找一個別人沒有找到過的思考角度,然后成為這個細分市場的壟斷者,獲取絕對利潤。其實這不過就是把一個普適的道理給高深化了,翻譯過來就是告訴創業者,不要做市場的跟隨者,而要成為市場的創造者,尋找藍海市場,以創新思維去引領市場。

我們總結一下這里面的幾個關鍵詞:創新思維、藍海市場、壟斷性市場和絕對利潤。?

如果對成功學感興趣的朋友,一定不會對這幾個詞陌生,翻開過去十多年市場上的成功學書籍,通篇講的都是這些東西。然而為什么《從0到1》在科技圈會那么火呢?其實根本性的原因,恐怕是彼得蒂爾頭頂上的那幾個光環:Paypal創始人、硅谷創投教父和Paypal黑幫。

熟悉科技圈的朋友都知道,特斯拉的創始人、SpaceX的創始人,都是PAYPAL黑幫的成員,而這兩家公司也是當今最熱門的科技企業之一,特斯拉的火爆稍微了解一點互聯網的朋友都知道,而SpaceX更是最具有未來感的企業,而且已經獲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正式合同。

還有一個原因,恐怕就是跟風炒作了,這就像皇帝的新裝一樣,大家都說好的東西你說不好就顯得自己沒見識了,更何況這本書的底頁上還有那么多大佬的推薦。

有人會說這本書對壟斷經濟作出了一個全新的思考角度,那么艾瑞克只能說您可能并沒有認真去讀這本書了。對于壟斷經濟的爭論由來已久,彼得蒂爾在書中也早就已經寫明,這并不是彼得蒂爾的獨創觀點,而是經濟學家們爭論了很多年的話題。

不要跟隨市場,要改變世界

眼下互聯網創業市場(創業本身已經成為了一門生意)上,盛行著一股創業就要改變世界的風潮,人人都有一種氣吞山河的氣勢,其實仔細思量會發現這很可怕。改變世界的愿景本身并沒有錯,但是如果是為了改變而改變,那么可能就有一點本末倒置了。

如果仔細的去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創新這事,其實帶有極大的偶爾性和時代性。

改變世界這個詞之所以這么火,可能還得歸功于喬幫主和他的“i”系列產品了。1971年,16歲的喬幫主經人介紹,認識了后來改變他一生的人——沃茲。五年后喬幫主成功的勸說了沃茲和他一起去推銷APPLE1,從此開始了創業之路。

這里艾瑞克并不是要來黑喬幫主的,只是借由喬幫主的事例來分析問題,艾瑞克本身對喬幫主是非常推崇的。但是整個市場在推崇喬幫主的時候,將所有的光環加到他頭頂的時候,卻在有意無意去忽略一些細節上的問題。

Apple 1并不是喬幫主開發出來的,而是沃茲業余的一個個人興趣之作,碰巧被喬幫主給發現了,并從中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潛力,在那之后開始到處去游走推銷。后來的圖形界面也并不是喬幫主獨創的,他和比爾幾乎同時發現了這種技術,并開始不遺余力的進行開發。還有后來的智能手機,蘋果普及了智能機,但是卻沒有發明智能機,這一點似乎被人們給遺忘了。

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手機是摩托羅拉的A6188,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 PDA?觸膜屏的智能手機。

Apple 1的技術在當時甚至也不是沃茲獨創的,在同一時期有很多類似的產品。所有的這一切,Apple 1、圖形界面及智能手機甚至后來的鼠標鍵盤,都不是喬幫主的原創。喬幫主所做的,只是將所有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在已有產品的基礎上,進行精益求精的打磨,吸收最新的技術,將產品打磨到極致和易用,讓每個人都能夠會用和愛用。

不要跟隨市場,要改變世界,是喬幫主一生的宗旨,這句話本身并沒有錯,但是卻被人給用錯了!改變世界是建立在已有的世界基礎上,將不合理的東西進行合理化,將復雜的東西簡單化普及化,用最精益求精的態度去制做產品,最終送到客戶手中。而不應該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改變,為了創新而創新。

沃倫伯格提出了一個探究模型:“Why(為什么)—What If(假設…會怎樣)—How(如何實現)”,這個模型是一個探究系統,目的是為了讓人可以獲得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彼得蒂爾在《從0到1》中也提出了一個反向法則,即在你想做一件事前,先將主流思想寫下來,然后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

他們建立這些模型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可以有一個不同的思考方式,其實說簡單了就是“逆向思維”,其實都不是什么新鮮的概念,也算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這里教出來的只是一種方法,但是卻并不是完全正確的,也并不適用于所有人。

前面說到創新這事具有很大的時代性和偶爾性,歷史也是由一個個偶然相連而成的,只是這種偶然背后又有著某種必然。比如喬幫主認識沃茲是偶然,發現 Apple 1原型機是偶然,看到圖型界面是偶然,發現鼠標鍵盤也是偶然。

但是他終將成功卻是必然,因為他具有發現未來的眼光,即便沒有沃茲這個最初的引子,他也一定會成就其他的事業。因為當時的美國科技事業、IT和互聯網產業到處都是空白,這些空白注定是需要喬幫主這樣的人去填補的。這就是艾瑞克所說的時代性。

創新思維是不可培養的

我們去書店里看一看,書架上擺放了一排排的成功學書籍,企業大佬的傳記。書上、網上和電視上,天天都能聽到有關于創新思維的新聞,整個世界都在大聲呼喊:我們要培養創新思維,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創新體制改革??墒莿撔滤季S這事,真的可以培養嗎?又是哪些因素限制了我們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說的通俗點,就是天馬行空胡思亂想。汽車、火車、飛機、輪船及我們所有習以為常的東西,在古人看來,都是天馬行空的產品。在飛機出現之前,如果你跟別人講,你要把一個巨大的鐵塊送上天空,人家會說你瘋了,甚至被斥為異端邪說送上火刑架。

喜歡讀歷史的朋友會發現,越是亂世越是名家輩出,越是太平盛世,反倒越難出現重大的文明發展。中國歷史上文明最繁盛的時候,莫過于春秋戰國和隋唐之際,這兩個時代也是中國歷史有名的大亂世,但是大量的科技文化都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當然艾瑞克這里不是在鼓吹亂世,而是想說明,文化越是趨于統一,思維方式越會變得單一化。

很多學者都在研究美國為什么擁有那么多的創新技術,而我們國家卻只能從他們那里模仿和跟隨。每當我們談起四大名著,五千年悠悠歷史的時候,都在嘲笑美國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在艾瑞克看來,這其實是大錯特錯。

眾所周知的一個事實是,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幾乎全世界每個國家的人都大量存在。這些人從世界各地而來,將各自文化中最先進的部分帶到這片陌生的大陸,在激烈的生存壓力下拋棄了各自文化中的落后因素,最終全世界最優秀的文化在這里碰撞出驚人的火花。做為一個國家來說,美國是沒有歷史的,但是做為美國的人民來說,他們是有歷史根源的。

與其說美國沒有歷史,不如說他們繼承了全世界的歷史。

美國的科技發展和歐洲的工業革命,都是在舊秩序的崩潰中涎生的。過去的一切觀念都在崩塌,新的文明生態在重建,為了適應這樣的變革,大量的高新技術不斷的被創造出來。不是他們刻意的去培養創新思維的結果,而是在時代車輪的推動下出現的。

所有的企業和個人都會衰老,最后積重難返,最終被歷史的洪流所拋棄。諾基亞、摩托羅拉及大英百科全書等企業的歷史告訴我們,傳統企業企圖依靠創新來改變未來,幾乎是沒有成功的可能性。那一個個倒下的巨人,他們難道不懂得創新的重要性嗎?他們當然知道,但是對于一些企業來說,創新的前提就是終結自己,揮刀自宮的成本太高了。

我們還拿蘋果和微軟這一對冤家來舉例。

先說微軟的視窗系統。在軟件免費使用的大趨勢下,微軟想要創新,就得將自己的視窗系統免費給用戶使用,但是這也意味著微軟每年要放充幾百億美元的營收,而這些幾乎占據了微軟總營收的一大半。

蘋果一代手機基本就相當于一個可以打電話的 iTouch,這又是蘋果另一款著名的產品。蘋果手機乃至于后來的 PAD 系列的整個設計理念,都是脫胎于 iPod。在后來的發展中,幾個系列的外觀基本上都已經定型了,每一代都只有很細微的改變。

其實在喬幫主在世的時候,蘋果系列產品的設計創新就已經進入瓶頸了,蘋果各產品之間外型和功能越來越趨于同質化,各產品之間互相“打架”的情況就已經出現了。這些問題即便是喬幫主在世,也是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只能說用戶真的有些刁難庫克了。

創業者應該回歸產品本身

喬幫主的成功在于他想改變世界,更在于他擁有一顆對產品精益求精的心。他從來也沒有為了改變世界而改變,而是立足于已有的產品基礎上去發展的。從0到1固然是一件偉大的事情,但是從1到N也未必就那么的不可為。

整個市場的繁榮,是由創新者和跟隨者共同創造的,而且跟隨者所創造的價值未必就低過創新者。正如前文所說,創新是具有極大的偶爾性和時代性的,在這個喜歡炒概念的時代,有一個詞,可以用來說明,那就是奇點。?

創新是建立在跟隨者的基礎上,在某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下,而發生的一種奇點變化。這個奇點很難被刻意捕捉到,在這之前,我們應該思考創新,但是不該迷信創新,而應該潛下心來打磨好產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微創新。

最耳熟能詳的恐怕就是蒸汽機了。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是公元1世紀由古希臘數學家希羅發明的汽轉球,是后世蒸汽機的雛形。約1679年法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制造了第一臺蒸汽機的模型。蒸汽機前后經過了好幾代人不斷的改進,最終由瓦特改進到了最佳的狀態。這其實就是微創新的一個最經典案例。

蘋果手機也是從第一代智能手機的基礎上改進,加入新的設計而來的,所有的偉大創新都是從微創新開始。創業者在想要改變世界的時候,不如從小的地方著手,將微創新做到極致也是一項偉大的事業。

#專欄作家#

艾瑞克(微信公眾號:阿嘿家:ahey13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互聯網觀察員,自06年起持續關注互聯網行業發展,對互聯網各種商業模式和案例有些粗淺認知,愿于網友一起交流學習,共同進步,希望自己的淺知可以為互聯網的發展盡綿薄之力。

轉載請保留上述作者信息并附帶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