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到1,人脈理論的顛覆

0 評論 19049 瀏覽 2 收藏 16 分鐘

Glen最近在了解有關互聯網歷程的東西,得到的答案莫不是:互聯網顛覆社會、顛覆時代、顛覆思想。我們站在時代變換的風口上,很多傳統的思想變了,我們能感受到,卻說不出。

今天早上,Glen偶然看到了一篇關于6度人脈的文章,突然被靈感擊中了。像這樣(加特效):

Glen突然覺得6度人脈的理論已經過時了,在我們這個時代,世界扁平得超乎你想象,真正適合移動互聯時代的人脈理論應該是一度人脈理論,簡單來說,就是“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1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1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當然了,目前暫時先叫一度人脈理論,等Glen有名了,你可以叫它“Glen定律”。

一度人脈理論,這東西應該是原創的,因為Glen目前在網上還沒有找到類似的理論,哈哈哈,難道是我第一個發現這個理論的人,我是中國人。這里我不進行考據和推論,先占坑。如果有人已經發現了這個理論,那也沒關系,我并沒有抄襲,而是說出自己的想法。

1 傳統的六度人脈理論

2 人脈觀念的顛覆

3 互聯網時代導致社會空前扁平

4 從6到1,互聯網時代的人脈理論

【傳統的六度人脈理論】

(1)著名的六度人脈實驗

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又稱作小世界理論,最早是由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提出的。他做了一個實驗,他隨機選了300多個人,要求他們盡自己可能將一封信寄給一名住在波士頓的股票經紀人,這300多人沒人認識這個股票經紀人。最終,竟然有60多封信件到達了波士頓股票經紀人的手上,并且平均經過了5個人。這就是著名的六度人脈實驗,它揭示了“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普遍聯系的規律。

(2)六度分隔理論的描述

簡單的說,六度分隔理論是指“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即“在人際脈絡中,要結識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這中間最多只要通過六個朋友就能達到目的”。

這個理論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它從實驗上證實了哲學原理“任何事物是普遍聯系的”這一公理在社會學上的適用性。當然,六度分隔理論并不是說任何人與其他人之間的聯系都必須通過六個層次才會產生聯系,而是表達了這樣一個重要的概念:任何兩個素不相識的人,通過一定的方式,總能夠產生必然聯系或關系。

(3)華麗麗的實例

鹵煮一向喜歡舉個栗子,讓你明白:

一家德國報紙接受了一項挑戰,要幫法蘭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最喜歡的影星馬龍·白蘭度(電影《教父1》主演)的關聯。結果經過幾個月,報社的員工發現,這兩個人只經過不超過六個人的私交,就建立了人脈關系。原來烤肉店老板是伊拉克移民,有個朋友住在加州,剛好這個朋友的同事,是電影《這個男人有點色》的制作人的女兒在女生聯誼會的結拜姐妹的男朋友,而馬龍·白蘭度主演了這部片子。

(4)這個理論過時啦

Glen在這里很有底氣的、十分自信的跟你說:“六度人脈理論過時了”。

1967年5月,米爾格蘭姆在《今日心理學》雜志上發表了實驗結果,并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隔”假說。換句話說,這個理論來自20世紀60年代,對于我們21世紀的人來說,那簡直就是上古時代。那個時代并沒有互聯網,科學家也沒有經歷互聯網重構世界的過程,所以,六度人脈理論很不幸的只能蜷縮在博物館了。

那個時候適用的定律,在我們的時代,可能依然適用,但更大的可能是隨著時代的演進而被淘汰。六度人脈理論很不幸地已經死亡,因為,互聯網時代的降臨,社會空前扁平,你我的聯系,中間已經不再需要間隔5個人了。

【人脈觀念的顛覆】

(1)六度人脈的假設

先來簡單做一個數學題,來看看六度人脈理論的影響力。

假如你有19個朋友,加上你一共20人。而每個人的朋友數量大致跟你相同。那么六度人脈覆蓋的人數:

20的6次方=64,000,000=6400萬。(比北京和上海人口之和還要多)

而社會學的研究指出“每個人與之保持社交關系人數的最大值是150人”,這就是著名的“150法則”。我們用150人這個峰值計算一下六度人脈覆蓋的人數:

150的6次方=11,390,625,000,000

這個數字大得我都不會念,總之遠遠超過目前星球上的所有人類數量,即便再加上所有人類近親,猴子、猩猩、狒狒,都遠遠達不到那么大的數字。

上面的簡單計算,說明了六度人脈的適用性和科學性,看起來有相當高的bigger和正確性。但是,上面的實驗存在一個先入為主的假設,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靠人來聯系的,簡單說就是人脈只是人在起作用。

但是,在21世紀,我們明白,這樣的假設并不正確,局限于時代的六度人脈理論注定不能在互聯網時代繼續適用,因為在我們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還有機器和網絡。

(2)社交網絡對于人脈傳統觀念的顛覆

鹵煮不久前剛看過《Facebook效應》,這是一本講述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的創業歷程的書。Facebook能成功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它創建了一個人們的關系網絡,這個網絡基于互聯網,卻又不同于互聯網,這個網絡被廣泛稱之為社交網絡。

互聯網出現以前的世界,人脈確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并沒有更多可說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互聯網、社交網絡的出現,卻在根本上顛覆了我們之前關于人脈的定義。

現在人與人之間,還要加入機器和互聯網。我們的人脈關系看起來復雜了,因為人與人之間還有了別的東西,但實際上,機器和互聯網的加入,將原本復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無限拉平,拉到幾乎每個人一樣平?;ヂ摼W去中心化,讓每個人都不是中心,卻又都是中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簡單、平等,六度人脈理論失去了作用。

【互聯網時代導致社會空前扁平】

一切技術都是人體的肉體和神經系統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

互聯網的出現,讓每一個身處這個時代的人,成為了時代的見證者和記錄著。也許是互聯網的基因決定了互聯網的平等屬性,在互聯網誕生時,科學家們經過討論,決定互聯網建設采取分布式,讓每一個連入的計算機個體都是中心,又都不是中心。

(1)互聯網里的信息

在互聯網里,信息的傳播沒有絕對的中心,信息的傳遞是扁平的,每個人都可以傳遞,中心的數量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受眾數量也不可能固定。

同時,信息的傳播也沒有了邊界,信息并不在特定的組織內傳播,其開放性注定了其傳播組織可以不斷擴張。

(2)互聯網里的人

在互聯網里,人人平等?;ヂ摼W時代,將傳統社會里存在的一切階級全部忽略,只要你接入互聯網,特別是社交網絡,那么,不管你富有還是貧窮、高雅還是低俗,不管你是總統還是乞丐、教授還是文盲,互聯網并不區分你是誰,在互聯網的眼里,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個體。

(3)扁平的社交網絡

社交網絡的創造,是人類進化史上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诨ヂ摼W的社交網絡,讓原本冷冰冰的互聯網變得十分有人情味,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前所未有的近。誕生于平等互聯網的社交網絡,將平等這一理念帶到了社交關系中。在社交網絡里,你結識別人的成本大大降低。

社交網絡繼承了互聯網去中心化的精髓,它讓每個個體都是社交網絡的中心,讓每個人都能無差別的與別人建立關系。社交網絡的出現,完全顛覆了六度人脈理論,它從根本上動搖了六度人脈理論的基礎,六度人脈理論假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由人來維持的,而在社交網絡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機器和網絡拉平了,人脈進入了扁平化時代。

【從6到1,互聯網時代的人脈理論】

給你一個任務,讓你和美國總統奧巴馬聯系。在以前,你想方設法,請300個人給奧巴馬寫信,中間通過4~5個人,也許最后能有一兩封到他手上,你很滿足,洗洗睡了。在今天,事情哪有那么復雜?你在Twitter上申請一個賬戶,關注一下奧巴馬即可,然后你在下面評論“你長得好丑”,說不定他還會來跟你探討一下人生。

互聯網,社交網絡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就那么簡單,六度人脈理論注定過時。我們的時代,是一度人脈時代。

(1)社交APP如此火爆

各國用戶手機中平均安裝了37個APP,其中社交類占比12.15%,由此我們可以大致計算出每個人日常使用的社交類APP為4個(數據來自《APUS 全球移動應用分析報告》2014)。因為社交行為正日趨分化,人們登錄不同的平臺以滿足不同方面的社交需求,而幾乎每一個社交類APP都是一個社交網絡。

尼爾森網聯近日發布的《移動社交用戶需求與行為調研報告》也顯示,超過九成的移動社交用戶幾乎每天都會使用移動社交APP,且人均每天在社交媒體上所花費的平均時間為1.5小時,七成以上的用戶會在空閑時間使用社交應用。

我們正處在一個社交時代!

(2)一度人脈時代

最開始,我甚至極端的認為互聯網時代是零度人脈時代,后來覺得這個太極端了,畢竟現在世界上還有幾十億人沒有連上互聯網。所以,Glen就保守地將這個社交時代定義為“一度人脈時代”,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1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1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世界上存在很多扁平的社交網絡,我們正處在一個社交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你可以無差別的跟任何人建立聯系,并且中間間隔的人不會超過1個。你在微博這樣的社交網站上可以隨時隨地地跟你喜歡的明星交流;在Facebook上,你可以認識全球各地的不同種族的人;在Twitter上,你能快速關注各國政要,跟奧巴馬、希拉里討論世界局勢。一切都是無差別的,你不用通過各種中間人來結識你想結識的人,因為互聯網將中間人全部剔除了。

如此多的社交網絡,能夠讓你跟世界上任何人快速建立聯系。我為什么保守地說這個時代是一度人脈時代?因為信息的傳遞必定是有損耗的,你想聯系名人,也許他被騷擾得太煩了,就會聘請一個人專門為他管理社交網絡,但這時你跟這個名人的間隔從原來的5人變成了1人,這是人脈世界的極大進步。當然了,最理想狀態下,這個世界是零度人脈世界,我們正在朝著零度的世界前進,請保持樂觀、淡定,因為你,也是時代的創造者!

?#專欄作家#

Glen,微信公眾號:JiGle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名來自中山大學的產品經理。愛看書、喜歡碼字、愿意走出去看世界。產品路上剛起步的新人,不喜歡嚴肅、高冷的氛圍,喜歡在幽默中完成任務,力圖成為史上最幽默產品經理,歡迎交流。

轉載請保留上述作者信息并附帶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