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向左APP向右,移動互聯網的十字路口
近些年來對互聯網產業影響最深的,應該有兩件事,一件是以APP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改變了整個互聯網的產業結構;另一件事,就是H5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方興之時,喬幫主就對H5技術寄予了厚望,而H5技術的真正爆發卻是在2014年,這里又不得不佩服喬幫主的前瞻性。
一只“神經貓”攪動了移動互聯網
2014年被稱之為H5技術的元年,最鮮活的例子就是一只“神經貓”襲圈了整個朋友圈。這個以日本游戲設計師TaroIto于2007年制作的“黑貓”為原型的游戲《圍住神經貓》上線僅三天就創造了500萬用戶1億訪問量的奇跡。而更讓人驚奇的是這款游戲的開發時間僅為一天半,美術和程序各一人,他們所用的技術就是H5技術。
H5技術的全稱是第五代超文本標記語言,是整個萬維網即互聯網的核心語言的標準升級,由萬維網聯盟歷時8年的努力,才于2014年10月29日將標準規范制定完成。而這個標準語言的升級,是由網頁超文本應用技術工作小姐WHATWG于2004年提出的,最終被萬維網聯盟接納。
H5最初立項時的名稱為Web Application 1.0,Application就是APP應用的全稱。以智能手機和APP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與H5技術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火爆起來的,然而H5技術主要是從核心底層重新構建整個互聯網的基礎,而APP技術只需要在過去的語言基礎上去開發應用就行了,所以在H5標準未完全制定完成之前,APP應用先火了起來。
H5技術在最初開發的時候,就已經將應用的功能加入了其內核之中,可以說在整個技術立項之初,就已經埋下了終結APP(事實上并不會真的終結)應用的種子,而這顆種子現在已經發芽長大了,并將在未來重新構建移動互聯網。APP應用改變得是移動互聯網的產業結構,而H5最終將改變整個互聯網的生態結構,不單單停留在移動層面。
移動互聯網的瓶頸初現
在以蘋果為代表的智能手機興起之后,大量的APP極大了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并且在一定層面上改變了互聯網的產業結構,涌現出了大量的新生企業和事物。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許多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了。
最大的問題就是APP數目過多,而手機空間有限所導致取舍與運行問題。
一方面是國內手機普遍運行內存不高,幾乎裝不了幾個APP就開始死機;另一方面是就算是性能好的手機,由于裝了太多的APP,而每個APP幾乎都逮住一切機會給用戶推送廣告所造成的拖慢運行速度、浪費流量和可能死機的問題。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大的痛點。
有人會說把廣告推送直接關掉不就好了,艾瑞克表示很多手機用戶其實還挺小白的,經常在幫助別人處理手機問題的時候,一打開手機用戶中心都是一欄欄的推送提醒;而且有一部分APP根本就不允許你關閉推送的廣告,強制你去看廣告。
而且除了廣告推送之外的應用升級也是一個煩人的事情。移動APP是個升級很頻繁的應用,有些APP幾乎是個把星期就會有一次升級,你還沒辦法忽略這次升級,他會一直有一個小圖標懸在手機上方,這讓艾瑞克這種重度強迫癥就非常沒法忍受。
在這些問題的夾攻之下,低端智能機用戶就要面臨一個選擇,那就是在諸多APP中刪除掉那個對自己不重要的APP,以騰挪出一定的手機空間給其他的應用。在這樣的形熱之下,入口之爭就顯得非常重要。
其實移動互聯網的APP與傳統互聯網的軟件原理是一樣的,只是傳統互聯網的PC電腦有足夠大的容量空間,所以這個問題并沒有顯得太過重要,但是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由于硬件的限制,這個問題開始變得非常重要而且急需解決,而H5技術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傳統互聯網時代最大的入口是瀏覽器,而各大瀏覽器的標準幾乎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不會有太多兼容性的問題,同樣的一個網頁可以同時運行在不同的瀏覽器甚至是系統平臺中,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種統一性就被徹底打破了。
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同的手機系統對于內容的兼容性都是不一樣的,開發者需要針對不同的手機系統去開發不同的應用,這就提高了整個運營的成本,也間接的給一些新生手機系統的發展限制了瓶頸。
以微軟為代表的WP的發展受阻為例,WP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應用不足。前段時間微信第一時間開發了適用于蘋果apple wacth的應用,受到了大量WP用戶的抗議,就充分的說明了這種跨平臺應用對于新生系統的限制。
由于APP的開發成本過高,許多企業尤其是創業者會忽略掉小份額的手機系統,只針對主流系統去開發應用,最終導致手機系統和應用的兩極分化。而這種針對系統的傾斜又會讓開發者失去其他系統的市場份額。對手機系統企業和開發者來說,這是一個無解的雙輸。
除了跨平臺應用的限制之外,還有手機分辨率的限制。以安卓系統來說,市場上安卓手機的分辨率多種多樣不一而足,這令應用開發著非常頭疼。不少用戶反應大屏手機的應用就是個放大版,整個用戶體驗非常差。
前面說了H5技術最初立項時的名字就是“Web Application 1.0”,從立項之初H5就已經將應用技術加入了內核之中,有人說這種技術或許可以將移動互聯網帶回到瀏覽器時代。也就是說用戶不需要再安裝一堆的APP應用了,而是像PC時代一樣直接通過瀏覽器去登錄。
2010年Ethan Marcotte提出了“自適應網頁設計”這個概念,這個概念的提出是針對過去不同的屏幕大小尺寸而提出的,意思是“一次設計,普遍適用”,這個概念從根本上解決了屏幕尺寸不一致而造成的應用不匹配問題。結合H5技術就可以實現網頁的跨平臺運行。
智能手機系統的受限與移動瀏覽器企業瓶頸
PC互聯網時代瀏覽器是當之無愧的王者,誰控制了瀏覽器誰就控制了互聯網的入口,所以在當時涌現了一大批瀏覽器企業,瀏覽在當時幾乎成為互聯網巨頭們的標配。而以瀏覽器為主的PC時代,百度則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入口。
然而這種王者地位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卻受到了沖擊和動搖,究其原因可能有兩個:一個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瀏覽器的地位本身已經受到了沖擊,另一個是原因就是移動網頁的稀少,即便你想在移動瀏覽器上去搜索內容,可能很多內容都還是PC網頁,一旦在手機端打開會消耗非常大的流量,而且內容根本看不清,需要點擊放大左右拖曳著看。
這兩個原因是個互為因果的關系,移動網頁的內容稀少導致使用搜索的人數下滑,而使用搜索的人數下滑又會進一步將拉底移動瀏覽器的市場份額。所以有人說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分享閱讀的時代,就是朋友圈里別人發什么我們看什么,信息的獲取不再是依靠門戶或者搜索而獲取,這明顯是不成立的,因為人永遠是希望掌握主動性的。
移動互聯網時代瀏覽地位的旁落,其實與智能手機系統的發展處境倒是有一個共通的地方,那就是原生內容的嚴重不足。智能手機系統的表現在于應用APP的不足,而移動瀏覽器的表現在于手機網頁的不足,這兩個都是表現都是受到了技術上的限制。而這兩個問題未來都可以通過H5技術去解決。
APP由于預裝于本地手機,對于程序的運行方面擁有非常良好的表現,但是每一個APP之間卻是互不相通的信息孤島,關于這點張朝陽在年初的手機搜狐網新版本發布暨Html5(簡稱H5)技術研討會上就曾提到過。
而隨著H5技術的越發完善和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對H5進行支持,未來H5實現與現在APP相同的運行效果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同時對于一些小份額的APP來說,H5也是對自己的一次救贖。在APP時代安裝一個應用是有門檻的,一擔你的應用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可能就會被卸載,很有可能就會永遠的失去這個客戶,而在H5技術下,通過瀏覽器還有可能會被用戶再次使用的可能。畢竟登錄一個網頁比安裝一個APP要方便的多。
未來將是共存的,誰也顛覆不了誰
最近幾年最熱門的詞是什么?互聯網思維?O2O?互聯網+?其實都不是,而是顛覆,是終結!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無限想像空間,讓人們開始從過去輕視互聯網產業的極端走向了神化互聯網產業的另一個極端。
互聯網產業將顛覆傳統產業,移動互聯網將顛覆PC互聯網,新媒體將終結傳統媒體,余額寶將顛覆傳統銀行,各種新的將終結各種舊的,討論的是一地雞毛。在APP與H5的技術之爭中,也有樂觀派認為H5技術將徹底終結APP。
而實際上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中,APP和H5技術一直是交叉使用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誰也離不開誰。而且不可否認的是原生APP的運行流暢目前比H5網頁是要強了很多倍的。未來誰也不可能終結誰,而只會是互聯共存的關系。
一切新的都將成為未來舊的,一個產業的消亡從來都是無聲無息的,當人們突然想起來的時候,發現這個產業已經變成了我們的回憶。
#專欄作家#
艾瑞克(微信公眾號:阿嘿家:ahey13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互聯網觀察員,自06年起持續關注互聯網行業發展,對互聯網各種商業模式和案例有些粗淺認知,愿于網友一起交流學習,共同進步,希望自己的淺知可以為互聯網的發展盡綿薄之力。
轉載請保留上述作者信息并附帶本文鏈接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