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紅利新解讀:從人口看宏觀經濟,選擇未來就業創業的方向
人口紅利并不是結束,而是一個年齡階段的人口紅利結束,但下一個年齡階段的人口紅利也將會涌現。
人口紅利一直都是討論經濟的人常談到的一個概念。人口對于經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經濟發展無論從供給還是需求的角度,對象都是人。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對經濟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近些年來關于人口紅利結束的說法盛行。而然,仔細思考會發現,這種說其實對人口紅利的狹義理解。這種狹義的理解僅僅只將20歲左右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口增量當做人口紅利。
然而,廣義地來說,人口紅利并不是結束了,這些人并沒有消失,只是從一個年齡階段轉移到了下一個年齡階段。20歲的人口變少了,但是30歲的人口增加了。
人在不同的年齡,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一個年齡階段的人口紅利結束,但是下一個年齡階段的人口紅利則會涌現。我們先來看看各個年齡階段人群的特點。
各年齡階段人群的特點
我們將人群粗略劃分為以下幾個年齡階段,各個年齡階段人群的特點很大程度上是由人類生理特點決定的。
0-20歲:絕大多數20歲以下的人群,較少從事社會生產勞動的,但是這些人群依然有著消費需求,這類人群是凈消費者。
20-30歲:絕大多數城市人群是在這個年齡階段正式開始工作的,因為剛剛開始能賺到錢,不用再束縛于父母的約束,所以在剛賺到錢的頭幾年,消費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對各類消費品欲望非常強烈。常見的月光族和負債消費族大多數處于這個年齡階段。
30-50歲:人開始慢慢步入中年,嘗鮮式的消費欲望大幅度減少,消費變得理性。開始注重家庭和未來的養老。同時,這段時間也是事業的黃金時期,生產能力大于消費能力。收入總體大于支出,但是對未來的危機感很強烈,投資、理財、投機的欲望非常強烈。如果沒有投資的機會,寧可存著現金也不會大肆沖動消費。
50-65歲:這段時間是一個特征不統一的分化時期。一部分人可能會迫于身體狀況等方面的原因減少工作,擴大消費,提前進入養老階段。另一部分人可能會繼續積蓄。總體來說,這是一個經濟行為特征不鮮明的年齡階段。
65歲以上:多數人已經不再工作和生產,利用前大半生的積蓄生活,變成一個凈消費者。有的人可能依靠社保生活;有的人可能會把資產如多余的房子賣掉,用賣掉的錢養老;有的人可能不變賣資產,而是依靠子女生活,然后再去世后將房子等資產繼承給子女。共同特征都是依靠畢生積蓄的資產,來“交換”所需的養老物質和服務。
當社會中20歲左右的人非常多時,那么各種消費、娛樂產業會很發達。比如說社交網絡、游戲、音樂、KTV等等。
而當社會中40歲左右的人非常多時,那么房地產投資,以及各類投資理財,金融,甚至投機詐騙等都會非常發達。資產價格會產生泡沫。
而當社會中65歲以上的人非常多時,老年人會用積蓄的資產換取養老服務。那么各類資產價格將會大幅度下降,而養老相關的產業將會非常發達。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各個年齡階段的人不是應該差不多嗎,或者穩定變化?當然不是,因為二戰的影響,各個年齡階段的人數量差別非常非常大。
中國歷年出生人口
中國人口的分布,呈現雙峰分布的形態。第一波人口高潮頂峰在1968年前后,第二波人口高潮的頂峰在1988年前后。1968年的那波人口高峰要多于1988年這波。但是真正對經濟發展的供需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城市人口。考慮到中國城市化的因素,第二波人口當前的城市化率遠遠高于第一波,所以整體來講,我們粗略判斷第二波人口對于經濟的貢獻不低于第一波。
我們用“68”和“88”分別代表這兩波高峰期人口。對應各個年代,看看經濟現象。
2000-2005年
“68”在這段時間約35歲左右
供給側:此年齡階段人群,生產能力遠大于消費能力的年齡。多余的勞動力一部分從事出口,一部分從事基礎設施建設。中國正好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通過出口來解決過剩的勞動力,出口額連年暴漲;同時,中國的基礎建設快速發展。
需求側:此年齡階段的投機投資等意識快速增長,投資投機的需求大增。房地產開始大漲,股市開始被很多人關注。
“88”在這段時間約15歲左右
供給側:多數人還沒有參加工作。他們還沒有對經濟供給側的影響力較小。
需求側:這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年齡,他們對流行文化的需求和影響力非常大。他們對流行文化的強烈需求激發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很多影響力非常大的明星都是在這個時間爆紅,并且熱度極速上升。比如說周杰倫,在很多“88”的心目中,仍然是流行文化中不可逾越的高峰。當年演唱會和磁帶被哄搶的景象,幾乎無法被任何后來的藝人復制。很多臺灣和大陸的音樂人都是在那個年代到達事業頂峰期的。選秀節目也在這段時間開始爆紅,對選秀節目的關注,其實是青少年對于自己舞臺夢想的心理投射。
2005-2010年
“68”在這段時間約40歲
供給側:生產能力遠大于消費能力,出口和基建投資相關生產仍然是解決供給側問題的方法,但是在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出口大幅度萎縮,導致大量剩余勞動力,失業問題嚴重。
需求側:40歲左右是消費需求最理性,而投資投機需求最強盛的年齡,在“68”們的投機力量之下,催生了中國股市06-08年的一波超級大牛市。而08年金融危機影響下,股市暴跌。
之后國家立馬將出口的轉向內部投資需求拉動,通過貨幣與財政政策,將過剩的勞動力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引導“68”們的積蓄進入房地產投資以滿足其投資的需求。中國的基建和房地產迎來了后來的黃金十年。
“88”正是20歲左右
供給側:仍只有少部分人進入勞動力市場,對經濟供給側的作用力仍然較小。
需求側:對流行文化和互聯網行業的影響非常大。明星文化和選秀節目繼續火爆。并且對于20歲左右的人,社交成為了最強大的需求,各種類型的社交網絡百花齊放,所有的互聯網產品,必談社交。另一方面,“88”們開始脫離父母的庇護,部分人開始具有賺錢的能力。學生時代的非理性消費被父母約束著,而當他們自己開始有賺錢能力的時候,互聯網游戲產業開始迎來了春天,電子商務也迎來了快速發展,雙十一也在那個時候開始從單身節成為購物節。
2010-2018
“68”處于40歲到50歲之間
供給側:仍然是生產能力大于消費能力的階段。基礎建設是主要的經濟活動,出口次之。
需求側:投機需求刺激著中國房地產持續增長,疊加“88”步入社會,“剛需”買房,造就了房地產的泡沫。房地產行業也是這段時間最火熱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88”處于20歲到30歲之間
供給側:“88”開始步入勞動力市場。因為“88”整體受教育程度高于“68”,所以“88”們為互聯網、金融、基礎科學等領域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需求側:此階段處于消費欲望極強又有能力消費的年齡,各種購物節的銷量連年攀升,游戲市場也經歷了火爆。然而,最近兩年,“88”開始步入30歲的門檻,非理性消費開始減少,消費開始進入低迷,這就是很多所說的消費降級。明星的號召力已經和當你不能比擬了,選秀節目基本退出歷史舞臺,KTV消費萎靡,其他娛樂消費也增長乏力甚至萎縮。社交網絡也開始低迷,除了微信QQ,其他的死的死,轉型的轉型。游戲產業也開始衰退。這些都不是經濟周期現象,而是人口結構導致的不可逆的變遷。
隨著“88”步入中年,消費理性。所有的消費領域的增長都變得乏力,“68”的人,向來就不好賺他們的錢,現在“88”的錢也越來越難賺了。消費根本不可能有所謂的升級。
而供給側方面,“68”的人沒有退出勞動力市場,“88”的人已經涌入了進來,都是生產力大于消費能力的人群,需求遠遠跟不上供給,而如此過剩的勞動力,似乎極度依賴于基礎設施投資和出口,如果出口斷了,那么中國就業率將變得慘不忍睹,并且觸發連鎖的危機。
而不巧的是,今年年初爆發了貿易戰。仿佛中國的經濟將迎來一片凋零的景象,很多人認為中國會像日本一樣,步入失落的30年。然而,很多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日本失落的30年是其單峰人口結構,加上各領域投資到達邊際效應的必然。而中國不同于日本。我們最后會簡單分析日本。
未來十年
“68”在未來十年處于50-60歲的年齡
這個一個特征不鮮明的年齡,特征分化,難以產出明顯的社會合力。這個年齡階段有一部分人繼續勞動、投資、積蓄;有一部分人開始步入養老生活;而有一部分人開始迎來生活消費的第二春。他們對經濟的供給和需求相對較穩定,不會對資產、商品等價格造成明顯的影響。所以未來十年的經濟特征并不由“68”決定。
“88”在未來十年處于30-40歲的年齡
這是一個特征非常鮮明的年齡。所以,未來十年,將會是“88”主導經濟的一個年代。對于這個年齡的“88”們,經濟的發展其實是要解決兩個問題:
- 供給側:當生產能力遠大于消費能力的人群主導經濟的時候,為了防止大量失業,過剩的勞動力如何解決。
- 需求側:當投資投機需求強烈的人群來主導經濟時,用什么資產來滿足他們投資的需求,以便于讓資金進入生產性領域,而不是非法的領域(比如各種非法投機,詐騙等),或者資本外流損壞國內經濟。
我們先回顧一下“68”們主導經濟的時候,以上兩個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 供給側:通過出口和基建解決勞動力問題
- 需求側:通過房地產來滿足投資需求。
- 供給側生產的基礎設施和房子等,通過需求側的房地產投資來買單,保證了供給側資金的來源。
那么,應該如何解決“88”的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問題呢?
- 供給側:供給側的問題說白了就是生產能力大于消費能力導致的,那么就是要用一部分勞動力去從事非消費領域的生產,這些領域一般不是用于眼前的消費,而是能夠為未來提供長遠的價值,比如基礎設施、房子等“硬件”,然而當“硬件”的投資達到邊際效用時,則需要更多地在“軟件”領域尋找。這些“軟件”領域包括科學技術,文化,軍事,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68”們的過剩勞動力較多貢獻了“硬件”,而“88”們的過剩勞動力,更多地只能貢獻“軟件”了。
- 需求側:對于資產的需求,和平年代任何國家地區都沒有太多的選擇,主要就是房地產和股市。而法治不完善的國家還有很多非法投機投資。目前中國法治已經在不斷完善,非法投資投機渠道基本上都已經被阻斷,中國仍然只有房地產和股市兩個主流投資渠道。另外還有一種是資本外流,投資國外資產。但是中國對于資本管制非常嚴格,所以外國資產很難滿足多數人的投資需求。
- 誰來買單的問題。任何供給側的生產,都需要有需求側來提供資金,俗話說“買單”。當經濟以消費為驅動的時候,供給側生產消費品,需求側為消費品買單;當經濟以基礎設施投資驅動的時候,供給側生產公路房子,需求側則為房子買單;但是問題來了,當需要以“軟實力”作為經濟驅動的時候,誰來買單,或者說誰來提供科學技術的資金呢?這個問題在成熟市場已經有答案了,就是證券市場??茖W技術,文化等方面的投資由企業從事,而這些投資,將為企業未來帶來長期的收益。在眼前則可以推動企業股價的上漲,讓企業能獲取更多的融資。
“88”們的供給側勞動力相對于消費過剩以及需求側投資需求很快就會表現出來。至于到時候是走“硬件”的老路,還是“軟件”的路,誰也沒有辦法下結論,只能說“軟件”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也更難一些。
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十年,需求側主旋律一定不是消費升級,而是“硬件”和“軟件”的投資和投機,其中“軟件”的可能性大于“硬件”。以中年人為主導的社會,指望中年人像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吃喝玩樂升級消費不存錢投資,根本就是反人性、不現實的。只有投資和投機才是中年人主導經濟時的主旋律。
至于投資什么,“硬件”方面房地產要看調控如何,“軟件”方面證券市場要看制度的完善程度如何,如果兩種都被壓制,那么將會滋生各種非法投機和詐騙渠道,或者資本外流。無論如何,都輪不到消費升級。
未來十年,基礎科學技術,人工智能,文化創造,軍事,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這些“軟件設施投資”領域,可能會有較好的發展。房地產和基建等“硬件設施投資領域可能不如過去十年,但是也不會太差。制造業升級、出口也是一個方向,但是也不如過去。另外金融領域,因為中年人非理性消費的萎縮,過去幾年十分火爆的民間貸款,尤其是消費貸,也會慢慢萎縮,而金融領域的證券行業會相對較好。
十年之后
當“68”處于60-65歲,“88”處于40-45歲時,這段時間很難說,可能會面臨幾年的通縮環境。具體不做分析。
但在“68”平均年齡邁過65歲之后,退出勞動力市場,勞動力開始明顯不足,提升企業效率人工智能服務和B端服務會及其重要。并且到時候,中國的養老產業也會被正式引爆。包括養老設備,醫療,養老服務等等。
養老產業曾經一直都被人們提起,但其實現在一直都在小打小鬧,國內真正養老產業的爆發,一定是在十幾年之后,現在還沒有到風口。現在的老人為什么帶動不了養老產業呢?第一,現在老人還不夠多;第二,現在的這部分老人不夠有錢。
可是“68”們老了的時候就不一樣了,他們在改革開放中,趁著“88”還沒有工作,就已經獲取了大量的令后來人都望塵莫及的資產。所以這部分人,人口非常多,而且有財富。等到他們老了的時候,才會真正的引爆養老產業。到時候,中國的養老產業必然是大規模,全方位的發展。
宏觀來說,到時候“68”會用手中的資產,來“交換”養老服務。所以到時候資產價格一定是承壓的,而養老產業也會迎來前所未有的風口。而到時候與老年人無關的其他行業服務,都很難有風口。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到時候會被最大化釋放。有的人誤以為老年是一個需求寡淡的年齡階段,其實是誤解,老年人對于社交、文化娛樂、飲食保健等等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強勁的。
最后來看看日本
日本到底發生了什么,使得失去了這么幾十年?
有人說失去了30年,其實是25年。日本的經濟在最近幾年已經開始已經明顯好轉,通縮緩解,通脹抬頭,就業良好。那么,日本發生了什么?
日本人口更接近單峰分布,就是在1950年前后出生的人口。而日本的經濟發展路線也是典型的受這波人群的主導。雖然說在七幾年也有一個小峰,但是弱于1950年那波。并且,日本在二戰之前就是列強國家,日本在1955年,城市化率就達到56%,和中國2015年差不多,所以日本第一個波峰人口就已經是城市人口,對經濟的主導能力遠強于第二波,所以討論日本人口結構時,我們只需要考慮“50”這波單峰就可以了。這是人口結構方面,日本和中國最大的一個不同。
日本在1970年左右,“50”們20歲,娛樂產業和各類消費領域蓬勃發展。
而當1980年,“50”們達到30歲,開始步入中年之后,非理性消費開始萎靡,日本進入了瘋狂投資投機的十年,房地產、股市、各類收藏品、國外資產等等,無不被日本人瘋搶,“買下美國”也是那個時候日本人的口號。
然而,日本本身二戰之前經濟底子就比較好,在加上40年的快速發展,日本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已經到達當時世界頂級水平,軟硬件的投資都已經邊際效用明顯。所以,1990年前后,日本資產泡沫破滅后,投資領域已經找不到任何可以拉動經濟發展的點。
而此時,“50”正處于中年,生產賺錢能力強, 消費能力弱,無論怎么刺激,日本國內的消費也不可能拉動經濟?!?0”的投資儲蓄需求依然旺盛,在其他投資都已經沒有前途的情況下,選擇了保留現金作為資產,現金越來越值錢。
整個社會,供應大于需求,新的就業機會少。并且,資產都在中年人手里,他們不用于消費,也沒有地方投資,資金流通不起來,也流不到年輕人的手里。年輕人沒有希望,所以日本最經二十幾年年輕人呈現出低欲望,且沒有希望的蕭條景象。
破解日本經濟困局的唯一方法,就是等“50”這波人正式步入老年。供給側,騰出機會給年輕人。需求側,他們開始需要養老服務,用手中積累的資產,換取中青年人提供的養老產品和服務。
2015年,日本高峰期人口“50”平均邁過65歲,正式步入老年。日本在最近幾年,通縮緩解,通脹開始抬頭,就業向好,并不是偶然現象。隨著“50”們開始騰出機會,放出自己手中的資產,年輕人開始“被需要”,有更多的機會。社會財富開始流動并重新分配,“低欲望”的狀態會發生扭轉,日本人口出生率很有可能在未來十年會止跌并緩緩回升。網上那些因為出生率低而說日本完了韓國完了的人,其實是會宏觀社會和經濟缺乏認知的表現。
日本單峰期人口“50”們,從40歲到65歲,用了25年時間。這段時間,日本沒有任何投資和消費可以拉動經濟。這是他們所謂的失去的25年。
而中國呢,與日本有兩點不同。第一,日本在蕭條之前“軟件”“硬件”投資都已經極度發達,邊際效用明顯,而中國在“軟件”方面還是一片洼地;第二,中國人口是雙峰人口分布,而日本人口是單峰分布。中國“68”們從40歲-65歲這段時間,因為“88”們的消費和投資需求的接力,會填補其中大部分蕭條的時間。
總結
總體來說,跨越十年以上的經濟現象,本質上就是人口現象。
未來十年,中國將會是以“88”中年人為主導的以“軟件”實力為投資和投機對象的經濟。而在此之后,將慢慢進入以“68”的養老需求為主導的養老消費型經濟。
人口紅利就像一波浪潮。浪潮并不是結束了,而是從一個年齡階段轉移到了另一個年齡階段。浪潮所到之處,都會翻起巨大的聲響。真正的紅利結束,是這個時代的人徹底退出歷史的舞臺。
人類歷史上經濟的發展史,本質上也是人口的發展史。中國歷代王朝的變遷,都是在戰爭后,王朝成立的50-100年間達到朝代經濟發展的頂峰時期,其強盛的本質仍然是人口的紅利,而所謂成功的君王,其實也只是順應了人口的趨勢而已。過于注重短期的政策來分析經濟,其實只是被噪音所干擾。抓住人口是經濟發展的本質,才能屏蔽噪音,驅散迷霧,看清未來發展的方向。
本文由 @ArvinNing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因為這篇文章,注冊http://www.aharts.cn了。
哈哈 ??
寫的很好…….不過有的眼界和能力不夠的人,確實理解不了一些宏觀層面的東西
觀點不能茍同
很有道理的樣子
真是厲害了,力力??????
頭像是你么。。。
?? ?? ??
22222
111221
文章寫的挺好的,有個想法:群體是相似的,所以并不存在現在和將來哪些人會特別需要哪些產品,即使這群人在社會中占據了絕大多數,因為總有人去做不同人群的生意。也就是說,什么產業能夠起來最終還是得看政策的傾斜以及是否有那么個可以扛起這桿旗的人。
點贊,文章以時間為主線來說邏輯很清楚,但如果有圖文數據支撐就更有說服力了,而且還直觀。
也許這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原因吧
你媽媽知道你是陳獨秀么
感謝
精彩 受教
需要補充一些調研的數據來說結論吧,不然證明結論的只有觀眾的體驗和你文字上的描述。
——科研狗的“抬杠”
未來10年教育行業會增長,88的會將他們手中的資金投資到他們的下一代身上
同感,目前已經開始進入教育行業的紅利期了,但是這幾年之后教育文化行業得到了這些資產后(資產被分配到年輕市場后),幾年后就是馬上回溫。
加上現在國家大肆鼓勵生育,鼓勵教育,是為了緩沖最后一波“88”人口高峰的過渡,但是財富還是聚集在少數中年(30-50左右)中,只有這少數部分人,多生育的欲望較大。其余大部分的人,隨著目前現有資產不夠消費,生育欲望小(生育成本高)。所以可能教育紅利不會很長期,經濟市場可能會步入小幅度蕭條。民間壓力大,貧富差距越大,社會矛盾日越增大。
10年一個天下
視角獨特!
您好,我是公眾號20代研究法則的小編,希望能夠轉載這篇文章,請問能否申請開通一下白名單呢?望回復,謝謝 ~賬號Amazingis90s
你好,我的文章在這里首發,并沒有微信公眾號。微信上轉載請注明出處以及本人名稱ArvinNing
我看到你已經未經許可轉載了。請注明出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網站”和作者姓名:“ArvinNing”后,方可轉載。謝謝。
你好 我已經重新編輯 你確認一下
作者寫的非常透徹。非常贊同經濟發展其實就是人口的發展。有消費才有市場才有勞動力的創造和革新。不過覺得當前的貿易戰的問題可能被夸大了些,我覺得倒可能是房地產和債務危機引發的然后這時候找準時機挑發的貿易戰,這可能問題的主要問題。
年末好文啊,不過按照作者的預測:“硬件”供應減少,“軟件”供應提升。未來房地產這類剛需豈不是仍然處于高位?國家最近推進二胎政策是為了迎接第三波人口紅利?感覺現在九零后的“我們”,大多已經類似當年日本青年低欲望的傾向,手中擁有的財富已經趕不上市場價格了,中老年人積累的財富又沒有向年輕一代流動,少部分“官二代”“富二代”繼承了他們的原始積累,貧富差距繼續加大,矛盾突出啊
通過人口分析經濟、就業、行業發展,分析的真好,果然產品經理需要懂點經濟學,贊!
十年后的老人。。的確是個創業方向
第一看到這種分析,感觸很大,謝謝。
“”88“”們現在基本都有了孩子,幼兒園階段吧,所以,當前幼兒教育、幼兒服務,應該是當前一波人口紅利吧?
這個要看“88”是否真的會生育,要看未來幾年的數據。
現在幼兒教育很火,以前只有城鎮有幼兒園,現在農村起來一大批
前段時間國家出臺政策咯,禁止私立幼兒園上市…只能說和幼教相關的產業會有一波紅利。
作者寫的不錯,很有啟發性,覺得大的經濟現象的確是由人口結構引起的,分析的很到位!
清晰易懂,深受啟發!感謝作者。
有道理
講的不錯
對過去十幾年經濟文化娛樂等方面的分析非常精彩。從人口和群體心理的角度看經濟就像是從上帝視角看經濟一樣,如此清晰易懂卻又很透徹。2018年看過的最受啟發的文章,沒有之一。
你好
你好
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