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抄襲硅谷到被硅谷抄襲,被逼出來的“中國創新”
眾所周知,中國互聯網在過去幾十年走了一條C2C(Copy to China)的路,幾乎所有知名互聯網應用都可以在美國找到它的影子,在“微創新”這樣的外衣下,沒人覺得這有什么不好。最近正在發生一些微妙變化,C2C很難奏效,同時海外產品開始向中國同行取經,to China Copy(到中國復制)興起,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的玩家們獲得了逆襲的機會。
2CC(to China Copy)現象的興起
Facebook最近推出Hello功能對國內軟件搜狗號碼通進行了不少模仿,讓我想到一個詞“2CC”即to China Copy。Facebook是人人網在彼岸的影子,是騰訊的對標對象。最近它有些黔驢技窮:先是Messenger上線了類似于微信支付的好友間轉賬功能,這兩天又開始測試名為Hello的“手機來電助手”。
該應用僅限于Android系統,包括撥號、來電黑名單、來電者信息顯示、搜索商家電話并一鍵撥號等功能,與搜狗號碼通為代表的號碼助手功能頗為相似。未來或許還會加入基于云端號碼庫的騷擾智能攔截功能,以及電話生活黃頁。
更早之前,Facebook還推出了Home,基于Android的主題,這個理念的集大成者是Go桌面,Home項目雖然受到扎克伯格的重視,卻依然逃不過失敗的命運:支持機型少、用戶評分低、下載量慘淡。
Google這一曾經引領全球科技的創新機器,開始跟隨中國同行,Google上線了在搜索結果中買票的功能,可以通過內容搜索到App,在結果頁直接安裝,百度上線對應功能比它早了一年以上且做得更深。
在一年前人們聽到硅谷大公司復制中國移動互聯網的說法,大都會不屑一顧,一年多前魅族指出iOS 7 在某些方面剽竊了其創意被眾人嘲笑,但恐怕未來類似的事情會成為現實,并且越來越多。核心原因在于獨具中國特色的原創功能、原創應用、原創模式越來越多,這給海外公司帶來了學習的可能,2CC模式興起已是必然,當然,還有更多的深層原因。
中國特色的互聯網+
去過硅谷的人應該都能體會到:O2O、到家服務概念并沒有中國這么火爆,“互聯網+”這個中國創造的概念在美國根本沒有。這些概念說的都是一回事:“互聯網+”強調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交融,O2O更強調本地生活服務,到家服務屬于更細的分支。因為Uber和AriBnb而在美國流行的分享經濟概念,只是匹配模式算不上一個產業,它的目的還是為O2O服務。
總之,“互聯網+”是只屬于中國的市場紅利,尤其是在政府將之當做一項戰略進行推進之后。而“互聯網+”在中國受熱捧,很大程度是因為傳統產業的不成熟,改進空間巨大。PC不成熟讓沒有電腦的人有機會通過廉價簡單的智能手機上網,信用卡不成熟讓手機支付更容易推行,餐飲服務營銷不充足、服務不及格讓它們視互聯網如救世主。在美國PC、信用卡、生活服務這些行業發展已相當成熟,反而缺乏“互聯網+”發展的土壤。
這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創新力增強的本質原因:“互聯網+”在各行各業開展,吸引海量創業者涌入,大家絞盡腦汁Think Different并且執行出來,進而創造各種各樣的模式、產品和功能,形成中國特色的移動互聯網業態,其中一些,在海外市場有被復制的可能。
資本重心正在發生轉移
Copy 2 China盛行幾十年有一個關鍵原因是,互聯網中心在美國,它的驅動力資本同樣在美國。中國互聯網稍微大規模的融資幾乎都有海外VC參與或主導,互聯網公司上市更是幾乎等同于赴美上市。這帶來兩個影響:
資本驅動創業和創新,資本在美國,創業和創新更可能在硅谷發生,帶來被Copy的可能;
中國創業者要想獲得美國資本親睞,不論是融資還是上市都要包裝成“中國的XXX”,比如中國的Ebay、中國的Facebook、中國的Twitter,講美國投資者能聽懂的“人話”,這給Copy帶來必要。
2014年-2015年,資本重心正在發生變化。融資階段,中國有更多熱錢參與到科技行業投資,不知道什么來頭的人都揣著錢要做天使投TMT項目;而要上市,A股的火爆大家都看到了,暴風、樂視在A股紅得一塌糊涂,與之同期或者更早看上去更風光的聚美優品、迅雷們在美股表現卻很慘淡,這個趨勢并無衰減跡象,有消息稱百合網正在籌劃A股上市,更多科技創業公司對新三板則是蠢蠢欲動。
資本重心的轉移給中國創新帶來基礎資源,創業者有更多機會去創新,以及承擔創新失敗帶來的后果,同時不用再煞費苦心包裝成“中國的XXX”,而是要講中國大媽和大叔能聽懂的故事,Facebook、Twttier為何物,見都沒見過他們又怎么會知道?
年輕一代站在舞臺中央
去年一度被炒的很熱的90后創業,出了幾個明星創業者,他們做的事情,成人用品、超級課程表,都是地道的中國原創,對于90后創業的鼓吹被一些人認為是炒作,但一個客觀事實是:年輕人正在崛起,作為消費者,80、90后成為中堅用戶群;作為生產者,曾經的年輕人成為大企業的骨干員工以及主流創業群體。
年輕一代與李彥宏、馬化騰和馬云為代表的60、70后互聯網創業精英們已經相隔一代,這對文化或者說精神層面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新一代有完全不同的三觀、消費理念和精神物質訴求,其中關鍵一點便是與眾不同,想要不一樣的東西,反感千篇一律、大同小異。
賈躍亭在樂視發布超級手機造勢時的公開信被許多人批評,因為侮辱了蘋果以及存在邏輯矛盾。但其中一個觀點卻值得轉述:“90后的前衛消費者已經不再靠iPhone來提高身份感,他們是互聯網原住民,流淌著互聯網開放、自由、分享的血液。你可以對我的生活指指點點,但不可以指點我的生活。”體現了年輕一代對創新的要求。
年輕人需要創新,年輕人嘗試創新,Copy 2 China失效,2 China Copy成為可能。
被逼著的中國創新
中國用戶有著不同的屬性、特征和訴求,這些本土化的需求卻并沒有被海外領先的公司很好地滿足。比如傲慢的蘋果在輸入法問題、地圖問題、通訊錄問題乃至應用分發問題上,都不是太接地氣,幾乎都是不開放或者歷經坎坷才勉強開放。賈躍亭在談及蘋果創新時,提到“對于中國蘋果手機用戶來說,最突出的痛點莫過于無法攔截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蘋果完全可以在產品上實現這點,但在今天龐大的帝國中,用戶的聲音已經不能讓蘋果有所改變。很多中國公司在這方面嘗試的創新產品,卻被蘋果強制下架。”
不只是蘋果,Uber、Evernote、LinkedIn等已經進入中國的企業,本土化都不盡如人意,給易到、網易云筆記、拉鉤們留下了趕超機會?;蛟S是害怕遭遇過去的互聯網巨頭入華敗北的魔咒,它們已經開始采用與中國土豪結盟等方式來應對本土化問題,比如Uber選擇與百度戰略結盟,Evernote和LinkedIn則成立非常獨立的中國公司。
海外企業的水土不服或者高傲態度,逼著中國企業進行創新來滿足用戶需求,結果便是中國企業做出了很多值得美國公司學習的地方。
工具更容易被復制
PC時代中國并非沒有原創,比如豆瓣就是100%中國創造。10年后美國依然沒有一個類似產品出現,Goodreads只是面向書籍的點評,并沒有做到豆瓣在文化點評上的集大成,核心原因就在于文化,或者說內容的運營。功能復制十分容易,但內容和文化層面不同國家卻有著巨大的差異,豆瓣在中國火爆,就算翻譯成不同語言版本也很難成功。還有,運營是看不到的東西,抄不了。
移動互聯網時代,工具屬性越強的產品越容易國際化——這是傅盛的產品邏輯,于是他做了Clean Master(清理大師)并且大獲成功。再看前文提到的幾個2CC(to China Copy)的案例,都是模仿工具或者功能。而微信公眾賬號涉及到運營、微信紅包涉及到文化、陌陌涉及到文化就很難被復制,反過來意味著它們很難被國際化。
世界平得無以復加,這一切沒有專利
移動互聯網基于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中心式分發機制,讓任何好的應用都第一時間被全世界看到。還有,這幾年科技行業的全球化正在加速,我們在中國可以經常見到Elon Musk、比爾·蓋茨和其他美國科技大咖,同樣中國互聯網從業者、創業者都有非常多的機會去硅谷觀光交流。世界平得無以復加,C2C和2CC沒有任何信息上的屏障。
硬件界的抄襲可以通過專利進行打擊防范,喬布斯生前對“抄襲”便是零容忍,與魅族等企業還因為外觀問題展開過非常認真的專利訴訟,一度導致后者產品停售。不過,互聯網應用卻很難對外觀、功能和模式申請專利。
正是因為此,中國互聯網在過去幾十年可以肆無忌憚地C2C(Copy 2 China),許朝軍做點點網時直接宣稱“我們欣賞Tumblr因而對其虔誠地模仿,細到每一個像素”,美團網王興就算是C2C之王也不改他是人生贏家的事實。中國企業之間,騰訊與創業者之間更是因為這類問題經常打嘴仗。不過,最終都是不了了之,互聯網應用的外觀、功能等方面并無專利可言。
因此,就算有海外公司復制了中國的某個產品,也沒什么辦法將其阻止,而這將推動中國“土鱉”努力全球化,在別人抄襲自己之前走出去。中國互聯網巨頭在國際化上紛紛折戟,移動互聯網時代卻有不少成功案例,獵豹、UC、GO……這些正在被海外巨頭學習的工具主動去謀求國際化的機會。
C2C和2CC,討論的都是誰更早做的問題,討論這個問題本身并無意義,因為最終決定成敗的是誰做的更好而不是最早。不過從C2C流行到慢慢出現“洋學中”現象,確實反映了不少移動互聯網的變化,本文說的就是這個。
作者@羅超? ? ?轉載自:鈦媒體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