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規則”與互聯網開放

0 評論 10378 瀏覽 1 收藏 12 分鐘

2010年底到2011年5月的小半年時間里,我在成都一家本地社區網站做特商運營。特商運營的工作職責,是與成都市區、周邊區縣及部分省內地級城市的休閑娛樂、餐飲等商家合作,商家提供一個折扣(一般為8折、9折),網站錄入商家資料及折扣信息并推薦給網站會員,會員到合作商家消費,享受相應的折扣。

彼時團購大熱,千團大戰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因為特商運營在某些方面與團購業務極為相近,因此我們網站順勢也上線運營了一個團購頻道。在開展團購業務掃街洽談商家的過程中,我意識到且很認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與商家洽談合作并執行團購業務的流程并不十分復雜,在以“開放”為特性的互聯網中,這個環節為什么不能由網友來完成?

每個人的行動、衍生出的思想,都深受他“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基本組成”(可以通俗的理解為“三觀”,雖然并不確切)的影響。有的人認為權力至上,有的人信奉金錢至高,有的人探索知識以求真理,有的人視藝術為純粹,有的人尋覓自由乃至獻身,有的人追求力量(個體的極致力量、工具的力量、集體的力量…)而百折不撓,有的人堅信科技即未來,有的人依賴自然為人類存續,有的人守護秩序如護本心……這些行為表征都或深或淺地道出了我們對于這個世界基本組成的“核心認識”。當然,這個“核心認識”并非是一成不變的。

以我個人而言 ,我覺得“力量、知識、規則”,三者互相促進、制約、等換,構成了這個世界的基本組成。力量就是知識,力量就是規則,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規則,規則就是力量,規則就是知識,三者等換,無一不可。

一支槍可以代表純粹的力量;槍從無到有的出現、推動人類從使用冷兵器到使用熱兵器,得益于科技的進步,源于知識的發展;采用流水線加工的方式生產槍支,有效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側面提高了“槍的(數量使用)力量”,而這,正是規則的意義與作用。當然,這三個類比并不完全互相契合,但也大致可以說明“力量、知識、規則”的異同。

長期以來,流水線加工作為一門企業管理方法的“知識”為世人所知,而并非作為一個可與“力量”“知識”鼎足而立的核心基礎組成存世,在我個人看來,這實是阻礙人類社會更清楚認識自己的一道屏障。“規則”,它有足夠的意義與價值,作為一個獨立的、純粹的世界組成基礎而存在。

在流水線作業方式出現之前,槍支的生產有它相應的嚴格制作流程(條例),這些流程(條例)約束并指導了一支槍從無到有的產生過程,可以視為狹義的規則。當流水線作業方式被發現、廣泛使用后,也必然會有它對應的流程(條例)問世,這些新的流程(條例)對槍支生產效率有積極推動作用,是“前代流程(條例)”的優化、改良版本,可以視為廣義的規則。換言之,“規則”最重要的特性就是不斷尋找更優、更好地方案。通俗地說就是,××這個事,還能怎么玩,才能更好玩?

以開放為重要特性的互聯網,還能怎么玩,才能更好玩?

現實虛擬技術(oculus)、無人駕駛汽車(google)、物聯平臺(騰訊)……許許多多的新科技、應用方式被一一提出、實現,成就了這個風起云涌的互聯網時代,也確實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玩”。但這個“更好玩”,還是偏向“力量、知識、規則”中的“知識”多一些,是一種基于未來場景的技術改良。它代表了人類社會進步的主要途徑,與“規則”的隱約飄忽相比,它要顯性得多。

流水作業未出現之前,想要提高槍支生產效率,假設可以雇用機器人員工(基于未來場景)以標準化、機械化的方式來提高生產效率。流水作業出現之后,同樣可以雇用機器人員工,但同時以更細分工的標準化、機械化方式,更大程度的來提高生產效率。可以看到,基于“知識”帶來科技進步的“機器人員工”,基于“規則”帶來流程優化的“流水作業”,都能夠提高槍支生產效率,相輔相成、并行不悖、價值疊加。它們是“××這個事更好玩”不同維度的方案。

規則雖然隱約飄忽,但它并不神秘。團購,其實本身也是一個在原先“網站、商戶、用戶”間關于折扣業務上的改良版本。它與文章開頭描述的另一種“特商合作”模式,在業務流程上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同樣都是“商家提供折扣,網站宣傳折扣信息,網友享受折扣優惠”,但“超大折扣力度”帶來的一點異變,足以對整個業務流程產生新的影響,反過來對“特商合作”模式形成了碾壓優勢,這也是團購能夠迅速擴散的一個基礎。規則的又一重要特性,就是更加強調對現有元素的重新組合、使用。

理論上,所有的既有規則都有再改良優化的空間。

文章開頭,我意識到且認真思考過的這個問題:與商家洽談并執行團購業務的流程并不十分復雜,在以“開放”為特性的互聯網中,這個環節為什么不能由網友來完成?從網友這端出發摸索,能否在規則上,讓現有團購、甚至互聯網開放的方式上,變得更好玩呢?

文短言長。本文里,我們主要選擇這六個元素,嘗試一下新的組合(使用)方式能否讓開放變得更好玩:用戶、開放平臺、第三方開發者、網站內容、網站管理、網站資源。

用戶、平臺、第三方,分別對應開放鏈條中的前端、中端、后端。無論是開放平臺擁有海量用戶,引入第三方開發者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應用、服務,三者共贏;還是近期大熱、前景可期的物聯平臺——軟件連接硬件、硬件連接硬件、硬件連接服務,從兩者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其“開放”的實質,仍是更偏重于增加開放鏈條里中、后兩端的厚度與優化。用戶(前端)的參與性在里面要稍弱一些。

網站內容、網站管理、網站資源,雖然都用了“網站”作為前綴,但在移動端也是適用的。用戶(前端)可以參與網站內容的建設,這個我們都不陌生,UGC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用戶可以參與網站內容的建設,那么可以參與網站的管理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只要能從“網友參與管理”中得到長期可持續的好處,就一定有網站愿意做這個嘗試。有不少的網站其實現在也都有網友在參與管理,但力度還遠遠不夠。知乎的內容審核工作可以拿出來交給網友自己來做嗎?考慮周全以下問題也未為不可:

建立內容審核的網友團隊;

制定周詳的團隊選任、獎懲、權限等機制;

明確團隊與網站官方、網站網友的配合、所屬關系;

用戶可以參與網站的管理,那么可以參與網站的資源建設嗎?為了方便理解,這里我們以團購為例。團購模式中最重要的三方:網站、消費者(用戶)、折扣商家,折扣商家就屬于團購網站里的核心資源,缺少這個資源就無法構建團購鏈條,此處我們統稱為“網站資源”。想要讓網友也參與到這一塊“網站資源”的建設,除了有上面“網站管理”需要考慮的幾個問題外,還需要考慮這樣的問題:

網友團隊替代了網站的地推團隊,網友團隊作為網站的半正式工作人員,在洽談折扣商家的過程中,相關協議的責任主體(出了問題商家應該找誰)如何明確;

與網站內容、網站管理略有不同,網站資源的商業性質更為明顯,網友參與其中的利益,無法再用簡單的獎懲制度來約束,利益分配方案如何確定;

如果說此前的“互聯網開放”,平臺將海量用戶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開放的主體是“海量用戶”。那么,開放網站管理、網站資源里的開放,卻是將網站的部分重要職能、甚至是責權的身份,都開放給了網友,網友不僅是網絡體驗終端的受眾,也成為了擁有較強參與性的建設者。這是向用戶開放的力量。

這些基于用戶、開放平臺、第三方開發者、網站內容、網站管理、網站資源的重組/使用方式,是否能讓互聯網開放變得更好玩,是否能成為一個新的規則,應用到更廣泛的方面,當然還需要通過實踐才能得到驗證。但有一點,我想我們都不能忽視:開放這件事,怎樣放開去嘗試,都不為過。

 

本文為作者@三肆 投稿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并附帶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